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關於孔廟的故事

關於孔廟的故事

夫子廟的故事——夫子廟位於南京秦淮河上,始建於東晉司馬燕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出的“培養人才是治國之本”的主張,在秦淮河南岸建立太學。那時,只有龔雪,沒有建孔廟。

夫子廟建於景祐元年(1034)在東晉擴建。因為是供奉孔子的,所以也叫孔廟。在龔雪前建孔廟的目的是希望文人走聖賢之路,接受封建教育。

六朝至明清,十裏秦淮的繁華景象和獨特風貌曾被歷代文人墨客謳歌。夫子廟,位於秦淮河北岸,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建於宋景佑元年(1034),由東晉龔雪舊址擴建而成。

擴展資料南京夫子廟是前廟後學的布局。東側的孔廟、龔雪和宮媛(進士的考場)構成了三大文化教育古建築群。在古代,孔廟有壹定的布局形式。

壹般在殿前有照壁、欞星門、東西牌坊組成殿前廣場,欞星門前有半圓形水池,稱為“池畔”。池畔是夫子廟特有的形式,源於周禮,夫子廟把秦淮河刻成池畔,是唯壹把田明河刻成池畔的例子。在銀行的北面有壹個石頭圍墻,並有壹個“世界文淑”牌樓。遊客可以在圍欄上休息,瀏覽秦淮河的景色。

夫子廟大照壁位於秦淮河南岸,建於明萬歷三年(1575),全長110米,是中國最高的照壁。

盤池旁的石圍欄建於明九年1514,現已全部裝修完畢。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閣,象征文風繁榮;殿前廣場東西兩側豎起石柱,上書“文武大臣在此下馬”,以示對“至聖文宣王”的崇敬。

寺前有“天下文樞”柏牌坊,背後是“興興門”,為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興興門”三個大字。三門之間,有牡丹磚雕浮雕,柱頭有雲雕,為美表。這是皇帝朝拜孔子的通道,不是壹般官員和百姓可以進入的。平日用木柵欄封閉。

街道東西兩側的舊“道館古今”“德培天地”廣場,民國後被拆除。在廣場周圍,有兩個亭子,“聚星”和“樂思”。聚星閣重檐六角,夫子廟重修於1983。樂思館搬到了東部城市小廣場。

百度百科-南京夫子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