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蘿蔔寨的歷史

蘿蔔寨的歷史

1.誰有汶川羌族的歷史

「木姐珠與熱比娃」和「羌戈大戰」這兩個有關人群起源的故事,原為壹群人的集體記憶:以此,這人群得到凝聚。

在岷江上遊,曾有多少人群曾分享此社會記憶已不得而知了。但是,現在這些故事顯然被汶川、茂縣、理縣的羌族知識分子,以及漢族學者,用來解釋羌族或瑪、爾瑪的起源。

以此創造的羌族認同,是壹種以汶川、茂縣與理縣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羌族認同。「木姐珠與熱比娃」和「羌戈大戰」這兩個有關羌族起源的故事,目前尚未成為包括松潘、北川等地所有羌族的集體記憶。

但透過各種有關羌族民間故事與羌族歷史文化書籍的出版流傳,透過經由學校教育傳人各羌寨之中的羌族認同,終有壹日將成為所有羌族的集體記憶。 在汶川有壹種說法,稱戈基人後來逃往北方黑水地區,成為黑水人的祖先。

壹位汶川知識分子說: 11.我們那兒還有些人說,戈基人朝黑水走了。我們稱黑水的人生蠻予,不講道理的人。

羌語叫「剝羅子」,不講道理的。不管是藏族、羌族,反正是黑水人。

他們可能與藏族有關。剝,吐蕃。

因為他們黑水人壹直對這壹帶有危害,對理縣、威州、綿篪。茂、汶、理是壹體的;再擴大就是松潘、黑水。

北川與這兒沒什麼關系,因水系不壹樣。 以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汶川羌族的認同體系中,茂、汶、理三縣的羌族是羌族的核心,黑水人被排除在外。

在更廣義的羌族認同中,黑水人才與松潘人壹同被包含於羌族之內。而這位報告人,若非將北川人排除在羌族之外,至少將之祝為與茂、汶、理的羌族關系最遠的人群。

這樣的羌族認同體系,也表現在另壹個汶川龍溪人所講述的故事中: 12.人怎麼來的?好像講的是兩仔妹還是啥個。兩個成了家,懷孕了。

懷了壹年多生下壹個肉團團。他們在山頂上,這肉疙瘩很細,就把它斬成幾團,到處撒。

第二天,到處都冒煙了,這兒壹個人家戶,那兒壹個人家戶。人就這樣來了。

後來洪水把人淹了後,就鹹了九溝九寨。三落九坪十八寨,整個汶川、理縣、茂縣成了九溝九寨。

那時壹個寨很大的,還包括黑水,此川可能也包括了。 在此我們也可看出,對於所謂「九溝九寨」的分布,報告人仍以汶川、茂縣、理縣為中心,其次是黑水,最後才是不確定的北川。

北川羌族。

2.關於汶川紅軍橋的歷史及現在的資料

平武縣平南羌族鄉上場口,有壹座保存完好、造型別致的古廊橋,該橋名為松橋,又名紅軍橋,建於清鹹豐七年(1857年),距今已有壹百多年歷史,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紅軍橋為全木結構,長約10米,寬約3米,距河道約8米高,橫空跨立河道之上,氣勢磅礴。中間為過道,兩排立有柱頭,透著古樸的氣息。走在橋上,很是平穩。橋身巧妙運用原木和木板,使橋樓簡約而不失氣勢,遠遠望去,猶如空中樓閣,讓人驚嘆不已。無論是展現出的建築特色,還是包含的歷史底蘊,紅軍橋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木瓜橋又叫紅軍橋。位於武岡城西南15公裏鄧元泰鎮木瓜村東,跨資水,東西走向,是連接木瓜村與沙洲坪的交通要道。橋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增建橋亭,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全長44米,面寬4.7米。四墩五拱,墩上疊木,拱間架木,逐層往上出跳,木以上石板加重壓固,構成12排木架長廊。橋廊兩端砌青磚牌樓,門額泥塑楷書“木瓜橋”三字。門聯楷書“木葉落亭前,際資水秋深,夜雨橫飛圃樹;瓜田連岸畔,看平原草綠,朝煙遙接板雲。”

紅軍橋原名後坑橋, 系木拱廊橋,位於慶元縣竹口鎮後坑村,始建於清康熙十年。1934年,紅軍挺進師在粟裕、劉英同誌率領下在此消滅 *** 浙江省保安團,慶元縣保安團六百余人,擊斃慶元縣保安團團長張誌遠,取得了竹口戰鬥大捷,為挺進師北上抗日掃清了障礙,從此以後當地的老百姓將後坑橋改稱紅軍橋。

楊梅州風景名勝區木拱橋群所屬的重要廊橋之壹。位於犀溪鄉李家山村東北1公裏,1954年造。1937年3月12日,山洪暴發沖毀木橋,住在李家山村的範式人、許威等遭 *** 軍隊和民團的圍捕。此時,李家山的9位地下交通員,連夜趕制木筏,把他們搶渡過河。1954年福安專區副專員許威撥款建木拱橋,群眾取名紅軍橋。兩端橋堍用河卵石砌築。

長42.2米,寬5.1米,拱跨32.6米。南北走向,15開間,64柱,上覆雙坡頂。橋擋風雨板的板洞呈五角星狀。1997年,壽寧縣人民 *** 在北岸的橋頭豎起壹塊“紅軍橋紀念碑”石碑,碑文記載了建橋的歷史和經過。

江油紅軍橋位於四川江油青林口,距江油市城區50多公裏,位於梓潼、劍閣、江油三縣(市)交界的山溝裏。潼江之源馬閣水流經這裏,歷史上這裏商賈雲集,會館林立,廟堂四布。而今,這裏屬江油二郎廟鎮管轄的壹個辦事處。鎮的建制雖已不存,街道也顯得破舊,但古鎮風貌依然,紅軍橋、碑保護完好。

3.汶川地震是中國歷史以來第幾次大地震

2004年12月21日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 在世界歷史上,那次地震最大?至今尚無定論.在人類歷史上,世界發生過許多次大地震:究竟那次地震最大?由於人類認識的局限,評定的標準不壹致,認識也很不統壹.科學家公認最大地震為 8.9級.但那次地震可定為 8.9級呢?眾說紛雲.有人認為 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智利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級達到 8.9級.還有人認為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爾壹哥倫比亞邊界附近海中發生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級達到8.9級.也有人認為1933年 3月 3日日本三陸東邊海中發生的地震最大,震級是8.9級.但也有不同的觀點.1933年日本三陸地震,日本人自己推算只有 8.5級.1906年厄瓜多爾壹哥倫比亞邊界附近海中那次地震,壹般也只定為8.6級.1960年智利那次大地震,也有人定為8.5級或8.75級,甚至還有人定為 8.3級,列為壹般大地震的. 值得指出,1960年智利大地震前後,在短短壹天半的時間裏,7級以上大地震至少發生了5次,其中3次達到或超過8級.如果把整個地震過程統壹起來看,智利大地震規模之大,釋放能量之多,堪稱罕見的特大地震.。

4.長征勝利80周年汶川蘿蔔寨紅軍是否經過夢蔔寨

巍峨的岷山山脈天造地設地掩映著險峻、滄桑、雄偉的岷江大峽谷,藍天碧洗、白雲飄飄、蒼鷹展翅,壹座幅員面積達100公頃的巨大古城堡猶如從天上拋下的綴子,散落在崇山峻嶺間。這就是蘿蔔寨——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黃泥羌寨處處充滿原始淳樸的風情。

蘿蔔寨位於阿壩州汶川縣雁門鄉境內岷江南岸高半山臺地之上。地處著名的九寨溝風景區必經之路上。從汶川縣前往蘿蔔寨不到十公裏,剛轉過聲名遠揚的雁門關,壹根矗立於317國道旁的羌碉和壹座古老的烽火臺指明了進入蘿蔔寨的入口。沿著十公裏黑色路面的盤山道盤旋而上,映入眼簾的首先是索橋村,之後便是小寨子村,最後進入了蘿蔔寨。

地震前

蘿蔔寨為冰水堆積

震後新建古寨全貌

的階坡臺地,地勢平緩、寬闊,是岷江大峽谷高半山最大的平地,也是鳥瞰岷江大峽谷風光最理想的場所。蘿蔔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黃泥羌寨。蘿蔔寨100余公頃的黃土地養育著岷江中人口最多(全寨有1000多人口)、住房最密集、並且是唯壹以黃土為建築材料的古老羌民。

蘿蔔寨歷史悠久,地勢獨特。考古學家說:蘿蔔寨早在3000—4000年前就有人類生存;地質學家說,在岷江大峽谷中阡的這片黃土地感覺是天外來物;民間傳說更是豐富多彩、委婉動人。蘿蔔寨地名四次大的變更(蘿蔔寨最早稱為鳳凰寨,後為富順寨,再後為老虎寨,最後是沿用至今的蘿蔔寨)是蘿蔔寨歷史久遠的見證。蘿蔔寨地處風山和凰山之間,蘿蔔寨整個建築形態看上去象壹支展翅欲飛的鳳凰。這與蘿蔔寨古老的寨名有何聯系?與鳳凰涅槃,太陽鳥的傳說有無關系?我們不

得而知。

5.汶川距今有多少歷史

自漢代以來所設汶江、綿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內岷江得名,據《元和郡縣誌》載:汶川縣“因縣西汶水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讀作汶江。

古屬冉毿(sān)部年(公元前111年)以冉毿地置汶山郡,轄綿池等5縣,綿池為郡、縣舊址在今威州鎮姜維城。東漢曾改綿池縣為綿池道,西晉改綿池縣為汶川縣。東晉後汶川郡僑遷都安(今都江堰市),廢綿池縣。肖梁於綿池縣地置汶川縣,西魏時省。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復置汶川縣,縣治仍在姜維城,直到明代宣德年間過治寒水驛(今汶川縣綿池鄉 *** 所在地)。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於1952年遷墳川縣治於威州。1958年曾撤汶川縣與茂縣、理縣合並成立茂汶羌族自治縣。1963年復置。1990年底全縣行政建置為3鎮、14鄉。

6.汶川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之壹

世界上傷亡人數最多的地震:1556年2月2日發生中國關中地區大地震,85萬多人遇難,影響範圍達7省211個縣。

◆世界上受損失最大的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40年以來最大地震,並引發大海嘯,近25萬人遇難,經濟損失達百億美元。

◆ 中國最早有記載的地震:中國堯舜時代(公元前23世紀),發生在蒲州(現稱)的地震。

◆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災的地震:1923年9月1 日的日本關東8.3級大地震,木屋居多的東京有36.6萬戶房屋被燒毀,死亡和下落不明者達14萬人,其中多數人是被地震引發的大火燒死的;橫須賀市有 3.5萬戶房屋被燒毀;橫濱市有5.8萬戶房屋被燒毀。

◆中國引起最大水災的地震:1786年6月1日發生在中國康定南的7.5級地震,因山崩使大渡河截流,10日後決口,發生了特大洪水,造成幾十萬人死亡。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 1960年5月22日19時 11分發生在南美智利的地震,震級達到8.9級。從5月21日開始,連續發生震動225次,3次超過8級,10次超過7級,其規模之大,釋放能量之多,實為罕見。造成14萬人遇難。

◆世界上第壹次成功預報並取得明顯減災實效的地震:中國的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預報了1975年2月4日海城 7.3級地震。

◆世界上哪次地震不僅震級第壹,破裂長度第壹,而且造成了危害最大的地震海嘯?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智利,震級達8.9級。規模約9.5(MW),為本世紀最大的地震。此次地震所引起的海嘯,曾侵襲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岸,其海嘯高度高達6公尺,造成壹千多人死傷或失蹤。此次地震斷層破裂長度約1000米,仍居有儀器記錄以來世界地震之最。

◆世界上第壹臺地動儀的發明人: 世界上第壹臺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

◆我國自建最早的地震臺和地震遙測臺網:1930年我國第壹個地震臺—北京西山鷲峰地震臺,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1937年日寇發動侵華戰爭後停止觀測。1966年北京遙測臺網建成,有8個子臺。

◆我國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的是哪次地震?我國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發生在寧夏海原的 8.5級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該次地震波及寧夏、青海、甘肅、陜西、山西、內蒙、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18個省、市、自治區。有感面積超過250萬平方千米,約占我國國土總面積四分之壹強。

◆我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滑坡是哪壹次?是1920年寧夏海原的8.5級地震所造成的滑坡。在地震的極震區壹帶,地震造成的滑坡量大到無法統計!僅外圍區的65千米的範圍內,滑坡面積就達 31平方千米。在會寧、靜寧、隆德、靖遠四縣就發生滑坡503處之多。固原的石碑塬壹帶,形成了壹個長達5500米的滑坡體。會寧的清江驛響河上遊,滑坡體將2500米長的壹段響河堵塞,並在其上遊形成地震堰塞湖。

◆哪次地震造成了危害最大的地震湖嘯?同地震海嘯發生的機制壹樣,如地震發生在湖底或湖岸,就會引起湖嘯。根據近代資料,我國最大的地震湖嘯以1951年12月23日雲南劍川6.3級地震為最大。地震時劍湖水浪高達4-5 尺,湧上湖岸達1千米。

◆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災是哪壹次?地震火災是地震次生災害中最主要的災種之壹。據記載,地震火災延燒時間最長的首推1870年4月11日發生在四川巴塘的7.25級地震。上午10時地震時,居民都在生火做飯,地震使房宇倒塌,火災延燒達壹周,可謂歷時最長的壹次地震火災。

7.嘉絨藏族的歷史由來

嘉絨在州內金川、小金、馬爾康、理縣、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區,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區、涼山州等地,居住著講藏語方言嘉絨話,並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藏族,為嘉絨藏族,藏區稱這地區的 *** 為“絨巴”(農區人)。

據漢文史料記載,古代生息、活動於今州境地區東南部河谷壹帶, 稱之為“嘉良夷(嘉梁)”、“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部落,為這壹地區的土著先民。唐時與吐蕃移民及駐軍融合後,成為藏族。

嘉絨地區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說自己的祖先來自 *** ,汶川縣境內的瓦寺土司、金川縣境的綽斯甲土司、雅安地區寶興縣境的穆坪土司等都有淵源於 *** 的族譜記載。雜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將悉坦謀。

《安多政教史》載:“多麥南北的人種大部分是吐蕃法王(按:指松贊幹布)安置在唐蕃邊境駐軍的傳人,……”。在公元5—6世紀時,嘉絨地區人戶很少,為措巴首領割據稱雄時期。

7世紀初葉,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統壹了吐蕃,嘉絨地區也統壹於吐蕃之中,由贊普的將領充任嘉絨各地首領.嘉絨地區在《安多政教史》壹書和講藏語安多方言的 *** 中稱‘查柯”。其因是:“歷史上吐蕃贊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來嘉練地區擔任首領和武將,他的官邸在松崗以北,吐蕃王室在聖諭和公文中稱他為‘嘉木查瓦絨柯潘’或‘查瓦絨柯潘’,簡稱‘查柯”’。

柯潘是從 *** 四大家族之壹的紮族中招募來大批士兵的指揮官,主管唐時吐蕃的“西山八國”。 古代稱之為“嘉良夷”、“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部落,實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

在吐蕃第九代贊普布德貢甲時期,即大約東漢順帝時期(126年),吐蕃地區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就由吐蕃傳入了州境,並逐漸興宏起來,吐蕃文化的傳入和對嘉絨藏族古代先民的影響始自東漢,佛教則晚於8世紀吐蕃王朝赤松德贊時期才在州內發展起來、由於宗教文化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長期影響,佛教(早期是本波教)逐漸成為上述部落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大量移民和軍事占領與統治,經過壹千多年的融合、同化,與吐蕃長期的相互交往,從而形成今日統壹的嘉絨藏族。

8.阿壩州的歷史

戰國時,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壩州始有建制。

西漢置汶山郡。晉、隋襲舊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時有興廢,演變頻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維川郡。

元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於茂州、威州、松潘衛,分轄各土司及千戶所。

清設茂州、理番廳、松潘廳、懋功廳。

民國之初改廳州為縣,繼後設松理懋茂汶屯殖督辦公署,後改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轄松潘、茂縣、汶川、理縣、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縣及草地65部、20個土司、11個屯守備。

1952年茂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1953年1月1日撤銷茂縣專區,改設四川省藏族自治區。

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區改設阿壩藏族自治州。

1987年,阿壩藏族自治州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