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殿號、謚號、帝號、年號、廳號是什麽?

殿號、謚號、帝號、年號、廳號是什麽?

廟號、謚號、尊號、年號在中國古籍中出現頻率很高。前三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年號是中國皇帝用來記錄年份的名字。就我們所知,本文對這四個因素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讀者提供食糧。

1,廟號

壹般認為寺名起源於商代,如太甲太宗、太武中宗、武定高宗(唐城可能是太宗)。寺名壹開始是很嚴格的。按照“先人有功德,先人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壹般是具有治理國家能力的先人和繼承人。周代建立了謚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壹生給予最終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除。連謚號制度在秦朝都廢除了。

漢代以後,承襲了廟號制度。漢朝對加廟號非常謹慎,所以很多皇帝都沒有廟號。劉邦為開國君主,廟號為毛(但自司馬遷以來即稱毛,後人常用),謚號為高皇帝(喪禮中無“高”字,故為漢朝的毛,故名顏)。漢朝強調孝治,所以繼位皇帝謚號有“孝”字。漢朝皇帝都有謚號,但很少有人有廟號。西漢時,劉邦是唐太宗高(孝敬劉應)、是唐太宗孝文帝(孝敬劉啟)、是世宗孝武皇帝(孝敬劉詢)、是中宗皇帝(孝敬漢平帝)。此外,西漢幾個皇帝都有廟號:劉實是高宗小源皇帝(王莽去廟號),劉驁是同宗程瀟皇帝(王莽去廟號),劉戡是元宗小平皇帝(王莽去廟號),東漢光武帝時取消;東漢時,劉秀是光武帝(劉曉明莊上殿),劉莊是孝明帝(張曉劉維上殿),劉維是肅宗張曉(劉小河趙上殿)。此外,東漢幾個皇帝都有廟號:劉釗是穆宗孝,劉友是龔宗孝安,劉保是景宗孝,劉智是魏宗孝桓。然而,這些寺廟名稱被取消時,狄鹹孝順。

到了唐代,除了壹些滅亡的君王和短命的皇帝,壹般都有廟號。

寺廟名稱常用“祖”或“宗”字。開國皇帝壹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和宋太祖。他們身後的皇帝壹般稱為“宗”,如唐太宗、等。但也有例外。“祖師爺”的繁衍始於曹魏。到了十六國時期,後趙、顏倩、後秦、西秦等小國的帝王廟幾乎都是祖廟。

稱呼時,殿號往往放在謚號之前,與謚號壹起構成亡帝的全稱。傳統上,在唐朝之前去世的皇帝壹般簡稱為謚號,如漢武帝和楊迪,而不是寺廟名稱。唐朝以後,由於謚號人物的加長,改名為寺名,如唐太宗和宋太祖。

壹般來說,廟號的選詞並不指占蔔方法,但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立國,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和高宗都保持了妳主的名聲。仁宗、玄宗、聖宗、孝宗、成宗、宗瑞都是賢明之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此外,哲宗和興宗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宗申、英宗政績弱,德宗、寧宗太弱,玄宗、真宗、李宗、道宗好神秘,文宗、武宗名滿天下,穆宗、景宗相當成功,光宗、熙宗昏庸頹廢,愛宗、四宗只能亡國。

2、謚號

謚號,對古代東亞君主、諸侯(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大臣、皇後等死後有壹定地位的人,根據其生平事跡和道德修養進行評鑒,並賦予壹種具有善良評價和評判性質的稱號。根據對西周金文的研究,遲至周穆王壹帶,對身份或地位較高的死者追授爵位的做法很多。在古代,除了稱皇帝為“謚號”,稱大臣、學者、名人為“謚號”也是壹種尊稱。有些人的謚號因為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了他們的別名,比如曾文正(曾國藩)、嶽武穆(嶽飛)、陶敬傑(陶淵明)。

到了後期,對死者的委托權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靠的是“聖旨”。據統計,從西漢到清末,歷代有***10473宗室和官員,明清有5935人,約占總數的57%。皇帝的謚號壹般是由繼位的皇帝征得禮儀官同意後宣布,臣子的謚號則由朝廷給予。

訃告法之初,只有“美訃”和“平訃”,沒有“惡訃”。善惡“謚號”源於西周及以後的行政,也有“個人恩怨”。謚號的選擇是以《謚法》為依據的,該法規定了壹些有固定含義的詞語,以供確定謚號時選擇。這些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尚氏,即褒類謚號,如“文”,表示他有“經緯”之才或“博學”、“勤學好問”之品德;“康”的意思是“福助百姓”;“平”的意思是“講紀律”。

謚號,誰是評論家,比如“易”意為“恩遠家遠”,“李”意為“暴慢無情”、“濫殺無辜”,“蒼涼”意為“好輕忽政治”,“外亂內亂”,“隱居”意為“欲罷不能”。

“下邪”之“邪”:周厲王是貪婪的君主,“中國人”發動了暴動。逃到詹(今山西霍州市東北),死在那裏,“李”是申斥他的“惡”。

多為同情性謚號,如“憂”意為“在家憂慮”、“家中有難”;“懷”的意思是“善心短淺。”

私下裏,這是壹位著名的學者和士大夫去世後,他的親屬、學生和官員同意的謚號;“民營化”始於周末,直到漢代才開始流行。

在先秦謚號中,常用壹個字,但兩三個字也是有用的。用壹個詞,比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如魏、趙、龔等。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同意以“皇帝”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由於“謚號”的決定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所以廢除了謚法。嬴政自稱始皇帝,後人有數,如二世、三世等。

到了漢代,喪葬禮制得以恢復,這壹時期的喪葬禮制也越來越嚴格。朝廷正式設立“大鴻臚”壹職,管理王侯將相的喪葬儀式。漢代以後,謚號多由兩個漢字組成:皇帝“謚號”的全稱是孝文帝,蕭何的謚號是文帝。

唐宋時期是喪葬禮儀的發展時期。喪葬儀式壹方面成為封建帝王榮耀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控制大臣的褒貶手段。從武則天皇後開始,她打破了皇帝謚號壹、二、三字的舊例。作為皇太後,她稱丈夫唐高宗李治為“皇中之皇”,達到四字。武則天稱帝後,開創了皇帝祭奠四代祖宗的先河,甚至還開創了皇帝生前贊美敬語之美的先河。有些皇帝在世的時候可以被供奉幾次。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被尊為“開元文生神武”。尊稱的積累也影響了謚號的積累。自唐高宗以來,大多數皇帝的謚號都不止四個字。

女王的“尊稱”是“國徽”。如清朝同治皇帝尊稱生母娜拉為“聖母太後”,徽為“慈禧”。徽章也可以在每次慶典中累積。娜拉的徽記最後包含了多達16個字“慈禧端祐康趙毅禦莊程守功欽賢崇xi”,她的謚號是23個字“秦曉慈禧端祐康趙毅禦莊程守功欽賢崇Xi與天星聖賢皇後”(見慈禧篇)。謚號,宋帝,比唐朝更美,還為大臣們立了“謚號”二字。值得壹提的是,趙匡胤,宋太祖,重視文學,抑制武術,所以謚號,宋的部長,是驕傲的“文學”二字。宋末,謚號為“文”的有140多人,“武”的只有20人。

明清時期,喪葬儀式的內容基本固定。壹、各級人物的謚號字數是固定的。

在明朝,皇帝的字是17,王子的字是1,大臣的字是2,例如

明謚號為:後天弘道輝煌吉祥,聖武清凈仁厚孝。

在清朝,皇帝的遺書數量是265,438+0(光緒皇帝)或23或25(努爾哈赤),朔王的數量是65,438+0,大臣的數量是2,例如

康熙皇帝的謚號是:賀、雲、瑞哲、勤政、勤政、榮、廉、中和、德,皇帝大成任。

鹹豐皇帝的謚號是:謝,中央委員會的領導人,吹毛求德振武元,龔端仁寬建縣皇帝。

乾隆皇帝的謚號是:法田龍雲至誠悟體紀汾武孝聖純帝。

恭親王壹心的謚號是:忠義。

謚號,清朝大臣規定:壹品大臣死後,請皇帝決定是否授予謚號。壹級以下的官員不會被追授,除非有特別指示。只有考入翰林院或被授予學士學位的人才會在謚號中使用“文”字。在帶有“文”字的謚號中,“鄭文”最為罕見;只有特別法令,而不是部長;清朝200多年只有8個人(如曾國藩)被授予“鄭文”。鄭文以下有謚號: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十人左右獲此謚號;再有就是“文祥”(僅限於武功有成者,如左)、文公、文成等。

所謂尊稱,就是對皇帝的尊稱。它始於秦朝。據《秦始皇本紀》記載:“我(王萬、李斯)等人願與大夫商議:‘古有帝王、黃帝、泰皇、泰皇,最貴也’。我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國王是泰皇。《漢高帝史》中有壹句話:帝王功德之功,後世不宣,帝王死而尊之。”還是那句話,後嗣皇帝尊稱前朝皇帝為太上皇,前朝皇後尊稱為皇太後和皇太後,也就是妳的稱號。

到了唐朝,皇帝尊號很流行,有的是生前賜的,有的是死後加的。死前加頭銜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在職時加。比如武侯稱“聖母玉皇”,高宗稱皇帝,中宗稱應天神龍。到了玄宗時,已經成為壹種制度。宋代範祖禹的《唐鑒》中有壹句話:“尊爵之盛,建在開元之際。主傲慢自大,所以以為是故事。”明王所聘《古今事考》中有壹句話:“元宗開元後,丞相領百官受勛,以為是常制。”在他的壹生中,敬稱在玄宗壹代被加了六次。出生第二年(713),被尊為“開元文生神武”;天寶元年(742),加為“開元天寶文生神武”;加為“開元天寶文生神武”。天寶七年(748),加為“開元天寶文生神武英道皇帝”;天寶八年(749),增為“開元天地大寶神武”;天寶十二年(753年),重新增補為“神武孝宗皇帝,開元天地大寶聖文”。從前四個字到十四個字。另外,天皇退位後,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繼位皇帝給他壹個尊稱。這裏再舉壹個玄宗的例子:甘源元年(758),玄宗的“太上皇黃生天地”之名在肅宗。唐朝皇帝多次加尊稱。魯直在《論奉天名句》中評論說:“朝臣之心,致力於名之美。雖然可能利潤增加壹百,但還是怕不好形容。”宋·孫富《開元神武皇帝年號》也說:“古代皇帝之名,謂之帝、皇,亦謂之德。秦,不顧名德,極其自尊,所以被稱為皇帝,卻沒有爵位。.....(唐)高祖、太宗,各有功德,無尊稱。皇帝是為武侯的意誌而跑的,起初被稱為皇帝,而中國的皇帝則遵從任的願望,所以他很傲慢。.....明成祖靠德繼位,祖上通曉善惡。為什麽他們忘記了高祖和太宗的真正美德,攻擊高宗和中宗的名譽?蓋臣阿諛,不守仁義,妳犯錯誤是自然的。”

死後加簽者,如玄宗,上元二年被尊為“大明皇帝,道學大聖”。這是因為玄宗也被稱為明帝。唐朝皇帝死後,又多次加尊稱。比如貞觀九年(635),高祖李淵被大臣們尊稱為“大武帝”。高宗元年(674年),尊稱改為“沈瑤皇帝”;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國號“帝堯、大聖、大小光”。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崩,官銜“文帝”;高宗元年(674年),尊其為“武文聖”,唐玄宗十三年(754年),尊其為“武文盛達大光孝”。

自唐代以來,慈禧太後的尊稱越來越多。玄宗稱帝時,年號已十八,即皇帝“盛遠至明成武獻智智,張道大孝”;宋神宗的尊稱是十字,即皇帝“體素示道法,古憲帝,王恭,英武欽仁,聖孝”;明太祖被尊為皇帝,有21個字,是“受天啟,受趙霽開導,立大聖,成就吳君德。”。清朝乾隆皇帝被尊為“命、天、龍、運、誠、悟、空、孝”皇帝,多達23個字。其實不難看出,後面那壹長串也可以算是謚號。皇後和慈禧太後也可以榮幸。如清末慈禧太後生前被尊稱為“扶康禦莊欽賢崇”的慈禧太後,死後被尊稱為“孝欽賢皇後”。所以,謚號和妳的頭銜雖然各有含義,卻糾纏在壹處,難以區分。在我看來,尊稱是禁止給皇後的,別人也不許染指;謚號不是皇太後獨享的,其他人也有。就皇太後而言,生前加的屬於尊稱,崩後加的可以算是謚號。

唐宋以後,從元明到清朝,皇太後的頭銜越來越長。這與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和皇權的日益擴張密切相關。到了明清時期,中央集權和專制達到了頂峰,皇帝的尊稱也疊加成長為壹長串,大有囊括世間壹切美言的趨勢。現在的人經常看,都會忍不住笑。

所謂年號,是中國帝王用來記錄年份的名稱,往往是運勢變化的標誌。傳統上,當壹個新國王登基時,他會發布新年號,這被稱為改元。年號包含了皇帝統治天下、宣示正統的特殊意義。君主、大臣、朝野都重視它,管理它的人也搜遍了心田,絞盡了腦汁。

漢武帝以前,沒有爵位。史書以皇帝的年份為準,時間結合皇帝的名字。例如,在周宣王的第壹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它壹直持續到王位變更。嗣王即位或新帝登極時,改用嗣王或新帝的年份,稱為元年、二年、三年。這種“皇帝年號”或“皇位年表”的方法壹直沿用到漢代,皇帝在位期間沒有出現“改元”的現象。到了漢文帝、景帝的時候,情況就變了。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前十六年遵循年表法,稱為元年,二年,直至十六年;接下來的七年,也就是第十七年,分別改稱第壹年之後,第二年之後...過去的七年。景帝在位十六年,前七年稱為元年,二年...七年;後六年稱為第壹年、第二年、第六年。後三年叫最後壹年,最後兩年,最後三年。可以算是換元的起源。

關於最早的年號有兩種說法。第壹,根據漢武帝的記載,19年10月,漢武帝率領多人打獵,得到了壹種罕見的獨腿獸——白麟。眾大臣壹致認為這是吉祥的,有紀念意義的,於是建議用它來定年,於是把這壹年命名為“元壽”,把這壹年(公元前122)稱為元壽元年。“獵”就是打獵的意思。之後還有兩三年的元壽。清代趙翼在《二十二史註》中認為漢武帝此舉是建立年號的開始。此後,武帝在即位元年至元壽十八年間,增補了建元、元光、元朔三個爵位,每六年更換壹次。元壽六年,他在山西得了壹個三足鼎,被許多大臣視為吉祥之寶,建議用來斷代,於是武帝將年號改為“丁原”。“建元”意為“元年所建”,表示年號時代開始使用。於是就有了第二種理論,即顏師古認為“帝王自古無封號,始於此。”後世史家多以建元元年為始年。此後,皇帝每次遇到軍事大事、重大吉祥事件和災難,往往都會更換稱謂。新皇帝登基時,要確定新年號,以示威嚴。元變壹般從下詔第二年算起,有時從當年某月算起。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明朝以前,壹個皇帝在位的時候,往往要換幾次元。比如漢武帝在位44年,用了11個爵位。也有皇帝即位時沿用前代的封號,如五代後主的“神佑”,後晉的“神佑”,後周的“顯德”。到了明朝,除了被蒙古瓦拉部俘虜的明英宗(有正統國號)被送回復辟,在天順改為二號皇帝外,都是壹號皇帝,所以皇帝也常以國號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年號被認為是皇帝正統的象征,稱為“封正朔”。壹個政權使用另壹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諸侯和臣服的重要標誌之壹。這種現象在中國分裂時期經常發生。例如,在五代十國時期,和後唐的稱號是由閔和楚使用。吳越國用了唐、、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等國號。與此同時,許多地方割據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以及農民起義軍,往往也是各自為政。由於立場不同,歷史學家在著述中的稱謂也不同。比如三國時期,陳壽寫的《三國誌》,與三國年號並列,用各自年號編年;而《漢書·晉書·春秋》學認為蜀是偉人的延續,所以把視為正統,用其年號來記年。年號不僅僅是年份的名稱,還有著復雜的背景、內涵和意義。無論是學習歷史,還是整理古籍,都不得不重視。

中國年號的使用非常復雜。同時期共存的政權,往往都有各自的稱謂。其他政權壹年換幾次人民幣,幾個年份數字重疊。也有政權不自建國號,而是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國號。比如晉代末年的天府年號,用了九年,改成了開運元年。三年後,劉知遠稱帝。他沒有自建年號,也沒有繼續使用年號,而是繼承了天府十二年。還有很多稱謂在不同時期被反復使用。比如“建元”就用了五次。此外,由於禁忌或其他原因,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來寫壹個標題。例如,商湯帝使用了“唐龍”的標題,他還寫了唐元,唐安和唐興。

縱觀歷代,封號多以二字命名,如漢初金永和、唐貞觀、宋元甲、明萬歷。但也有三個、四個甚至六個字符。三字年號始於王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記(公元9年-13年)》。然後是梁武帝的《中統(529-534)》和《中統(546-547)》。四字年號多於三字年號,始於北魏《太平真君(440-451年)》。武則天稱帝後,用“天樞萬歲(695)”和“登封萬歲(696)”等。宋太宗用“太平興國(976-984)”宋真宗用“大中祥符(1008-1016)”等等。此外,還有六字年號,如西夏的景宗,“天賜禮禮延(1038-1048)”和惠宗,“天賜禮慶國慶(1070-1074)”。

皇帝年號在選詞上非常講究,必須經過重要官員反復討論篩選。要求字義吉祥,有寓意,以“天、大、泰、應、元、中、用”為開頭。特別是以“天”字開頭的年份多達66個。其次是“鑒”字,有30個;以“永遠”為第壹個字的有28人。帶“長”字的年號是19;有13個標題帶有“龍”字,有11個標題分別帶有“鳳”字和“帝”字。由於選詞範圍狹窄,重用歷代年號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建興”使用11次,則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太平”出現9次;“建武”年號出現7次;此外,中興、永和、永平、永興、建和、建平等稱號也分別為六位皇帝所用。究其原因,有的皇帝大臣缺乏歷史知識,有的有意推崇、模仿前朝,導致稱謂重復。

就道義而言,皇帝的稱號向來講究,希望在位期間四海太平,百姓平安,繁榮昌盛。比如唐高祖的封號是武德,意思是吳作德要平定天下;宋太祖年號建成,希望國家繁榮昌盛。在選詞方面,我特別強調易經。以《易經》中的俳句和幹掛為例。上面寫著“大幹元朝,萬料始壹統天。雲雨,物資流動;大明始於終,成於六。帶六條龍去統治天空。大道變,各過各的,保和諧,有利於貞節。第壹件事,鹹寧,天下。”只有57個字,卻分別用了大明、幹道、保和、太和、李鎮、鹹寧等6個字作為年號。其中大明壹次[南宋孝武帝(457-464)],大路兩次[南宋孝宗(1165-165438),西夏惠宗(1068-1069)。保和曾經【南詔勸豐友(825-?)]太和五次【三國魏明帝(227-233);趙(328-330)十六國後;施立(344-346年);東晉廢帝(366-371)和北朝孝文帝(477-499),李真曾經【段知行(1173-?)]、鹹寧兩次【西晉武帝(275-280);呂纂(399-401)]。但是,也有壹些人隨意甚至荒謬地選擇題目。比如武則天稱帝後,夢見了壹個長著壹雙巨腳的巨人。她覺得這是上天的恩賜,於是心血來潮,把名字改成了“大足”。唐代宗即位後不久,夢見天上有壹枚巨大的金印落在大唐的土地上,以為是吉兆,第二天就取了“寶應”等稱號。

年號的選擇也改變了學者的命運。趙匡胤,宋太祖,稱帝,因為他出身於軍旅,對文學和筆墨只有粗略的了解,但他並不太註重爵位。他只要求選壹個從古至今都沒用過的人。因為大臣們大多無知,就討論“行德”改革。甘德三年,他偶然發現宮人使用的銅鏡背面刻有“甘德四年鑄”的字樣,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向宰相趙普請教。此公自詡“半部論語治天下”,被問得張口結舌。後來翰林學士竇儀被叫來壹問,才知道“幹德”原來是前蜀王彥使用的年號,這面鏡子壹定是蜀國制造的。趙匡胤嘆道:“丞相須用秀才”,從此決定重用儒臣。

據筆者統計,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稱謂* * *約有720個。其中,使用爵位最多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李治在位***34年,從650年的耿旭到683年的歸位,先後使用了14個爵位。他的妻子武則天從公元684年的沈嘉到公元704年的陳佳,在位21年,先後用了17年,其中用了2年的有5年之多(689年用永昌、再楚為醜乙,692年用如意、長壽為仁臣,以及。使用年號最多的年份是公元684年的沈嘉。這壹年,唐高宗李治由“萬歲”改為“萬年”,武則天立李習安太子為中宗,立嗣聖的稱號,後廢中宗,立李旦為宗瑞,改稱號為“文明”。過壹段時間,幹脆換掉,改成“光之家”。壹年間,年號改了三次,反映了皇權的激烈爭奪。

使用年號最多的年份是公元373年,有10 * *。即秦初元年;侯榮垂建興元年;清末姚昌開國元年;拓跋珪,北魏道武帝,國元元年即位;呂光侯亮泰安元年;西延段繼長平元年;西燕慕容氏建明元年;西延慕容姚建平元年;西燕慕容仲堅武元年;西燕慕容永中興元年。

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是康熙,清朝的聖祖葉璇的年號。從1662到1722,經歷了整整壹個甲子,歷時61年。其次,是葉璇的孫子,清朝高宗李鴻皇帝的年號“乾隆”,從1736丙寅到1795毛毅,***60年。壹般來說,在同壹時間段內,封號數短,反映中國風雨飄搖,國運衰微,而封號數短則長,說明國家昌盛,天下太平。

1911年的丁格是中華民國的建國年,國號是民國年。後來袁世凱自稱“中華帝國皇帝”,改名叫“洪憲”,但很快就廢了。1932年,清朝皇帝溥儀擔任偽“滿洲國”職務,改“大同”;兩年後改名為“滿洲帝國”,改名為“康德”。然而,它通常不被中國正統的歷史書籍所承認,清末使用的“宣彤”是最後壹年的數字。新中國成立後,采用年號,年號成為歷史。

年號起源於中國,後來傳播到周邊國家。日本、越南和朝鮮都使用了自己的年號。因為日本仍然實行帝制,所以成為世界上唯壹使用年號和年份的國家。日本對年號的選擇極其莊重,大多取自《易經》、《尚書》、《史記》等中國典籍。比如“明治”(1868-1912)取自中國《易經》“聖人聽天下從南,治天下從明”;《大正》(1912—1926),摘自《易經》中的“大亨之正,天命也”。《示和》(1926—1989),摘自中國《尚書·堯典》:“民明而和”;今天的“黑城”(1989-)壹詞取自《五帝實錄》“父義、母慈、兄友、兄敬、子孝、內平、外成”。

古語有雲,浪漫的愛情總是被風雨吹走。廟號、謚號、尊號、年號是中國古代的國粹,隨著專制時代的結束已經消亡。目前看余味,感覺如何,評價如何,肯定因人而異。

什麽是廳號?

堂號和縣名是中國姓氏文化中特有的範疇。這也是中國人尋根問祖時必須熟悉的壹個概念。

舊時中國各姓氏宗廟正門上方常有壹塊牌匾,上書‘XX堂’。在海外各種姓氏的宗親會和社交俱樂部裏,經常掛著寫有‘XX堂’字樣的燈籠和牌匾。這是中國人民大會堂的號碼。

大廳號碼是多少?簡單來說,堂號就是祠堂的名稱和爵位。

祠堂,也稱家族祠堂,是中國人祭祀祖先神靈和舉行宗族事務的公共場所。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具祖先崇拜傳統的民族。每個家庭裏,往往都有壹個地方供奉已故祖先的牌位。所以,在舊社會,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祠堂,並給它起個名字。目的是讓後人知道自己家的來歷,每次提到自己的堂號,都能記住祖先的功過。

俗話說,樹大招風。隨著生命的傳遞和繁衍,家庭會不斷擴大。擴張的結果是,壹些家族從祖居地遷移到其他地方,開始了新的傳承,形成了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會設立新的祠堂來祭拜他們最親近的祖先。這樣壹來,壹個祠堂就會衍生出很多新的祠堂。所以,就像宗譜有宗譜、支宗譜壹樣,祠堂也有總宗祠、支宗祠、分宗祠,稱為大堂宗祠、小宗祠。

堂號不僅用於祠堂,還用於家譜、店鋪、書房、禮品冊等。對於家用電器也很有用,比如塗鴉、口袋、錢包、燈籠等等,用來標明姓氏和民族。任何重視自己姓氏和宗族的人,都不會忘記代代相傳的姓氏。不僅僅是漢族,其他許多移居內地的少數民族,如匈奴的呼延(太原堂)、回鶻的艾(西河塘)、匍匐的周(河內堂)等,遷入後都接受了漢文化,有的還以其出生地的縣名或祖先功績的典故作為堂名。

每個姓氏、宗族、家族,從來都有自己的堂號。唐浩歷史悠久,使用廣泛,在中國宗法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從功能上講,堂名的意義主要在於區分姓氏、宗派、勸善懲惡、教化民眾。如果說郡縣是更高壹級宗族尋根的標誌,那麽廳號就是比郡縣廳更低壹級宗族的標誌。郡望往往可以作為堂號,但堂號不能作為郡望。壹個姓氏的堂號比壹個縣的堂號多得多。縣名只有幾個到幾十個,廳號卻往往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宋代以後郡縣開始統壹固定,但隨著宗族的發展,堂數不斷增加。

雖然姓氏很多,但不是隨便選的。每家的堂號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義。根據命名的依據及其意圖,館號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以地名作堂名:很多宗族喜歡用出生地作為堂名,所有姓氏都壹樣。如的泰源堂、瑯邪堂,李名下的龍溪堂,劉名下的鵬程堂、中山堂等。這些廳號讓人壹看就知道這壹家起源於哪裏。

以宗族典故為堂名:這種取堂名的方法在所有姓氏中很流行,也很有趣。壹個堂名是壹個很感人的故事。當然,這個故事壹定是講他姓的祖宗,而不是他姓的性格。如的“三槐堂”,劉的“趙晨堂”,吳的“三讓堂”。這些故事往往很有教育意義,能讓人緬懷先輩,激發鬥誌,奮發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