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杭州這個地名的由來是什麽?

杭州這個地名的由來是什麽?

杭州這個地名的由來是什麽?杭州古稱錢塘。隋煬帝黃凱九年(589),錢塘縣廢,杭命名,歷史上首次出現。五代時,吳越國(公元907-978年)建都杭州。南宋建言三年(1129),高宗南渡江至杭州,升任臨安太守。紹興八年(1138),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余年。民國元年(1912),原錢塘縣、仁和縣與杭縣並列。民國十六年(1927),杭州等地設縣城,杭州設市。

錢唐沁買下錢塘縣,這是杭州建縣的開始。錢塘是嶽的壹個地名,其含義今天不詳。

泉亭西漢末王莽改錢塘縣為泉亭縣,東漢建武初恢復舊名。

臨江南朝梁太清三年(549),侯景以錢塘為臨江郡。它因位於錢塘江邊而聞名。

隋煬帝黃凱九年(589年),唐廢錢設杭州郡。《太平宇宙·江南東路五》:“杭州在余杭縣,其縣之名也”。後來杭州成為專有名詞,沿用至今。因杭州以余杭命名,隋大業三年(607)和唐天寶元年(742)兩次改稱余杭縣,余杭在壹定歷史階段常被稱為杭州。

錢塘唐武德四年(621),錢塘縣改為錢塘郡,錢塘成為後世杭州的別稱之壹。

五代時,錢镠以杭州為首都,杭州被稱為西府,也叫西毒。為了與東府和杜東的名稱相對應,越州被稱為東府和杜東。

潛江五代梁隆德二年(922),設潛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設置。因縣內錢塘江而得名。

仁和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黔江縣改為仁和縣。以愛與和平的意義為例。郭明的《縣縣名釋》引用逵的《行營雜記》說:“陳橋兵變初期,太祖過仁和門。高宗南過興杭河,看到城名仁和,很高興,說‘這舊都也是城門’,就決定遷都。”

南宋臨安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江至杭州。高宗皇帝聽說杭州下轄的郡裏有臨安,以為是吉兆,就把杭州提升為臨安府。

武林,又名虎林,原是山水之名,後演變為杭州的別稱。《夢梁璐》卷七:“杭城乃武林,又名錢塘。”南宋的《武林舊事》,清代的《武林坊巷記》都稱杭為武林。

劉仆也被稱為六堡代。在鳳凰山南麓,錢塘江兩岸,與蕭山隔河相望的西興(古稱牯嶺、西陵),壹直是錢塘江南北交通的重要渡口。《太平宇宙》卷九十三:隋開帝十年(590),遷錢塘城,十壹年,遷劉仆西,依山建城。

留在杭州西部,與余杭縣接壤。宋代稱西溪,為錢塘四鎮之壹。《西湖遊》卷十:“西溪,居民數百,聚為壹村壹市,俗稱留宿。相傳宋高宗初抵杭時,西溪土地富饒,欲為京師,而後鳳凰山為雲;‘西溪留’,後人以為是名。"

江幹古稱杭州鳳凰山、後朝門外錢塘江附近地區的江幹。《吳越史》卷載錢镠“自秦山至夾城東”新建雒城的壹年。自古以來,江幹就是錢塘江南北主要的天津、江海碼頭,城市繁華,故有“黃金江幹”之稱。

湖書宋代稱為湖州、湖師,元明時期稱為湖書。《湖熟小誌》卷壹:“湖熟自武林門起,下至北新門、錢塘門西側至觀音門,根山門東側至東新門,稱為湖熟。”

筧橋在杭州的東北部,毗鄰余杭縣。古代叫繭橋。《艮山雜誌》卷二:“繭橋,壹為澗橋”“附近四物產豐富,尤以蠶繭、藥材、麻為名。”建橋地處交通樞紐,歷來是軍事要地。

清順治七年(1650)在杭州中西部建成滿清守備營,駐紮八旗精銳士兵及其家屬,稱為其營。這是杭州城裏的城市。城址東起界鐵橋,南至畢昇廟,西至湧金門,北至錢塘門。辛亥革命後,旗營墻被拆除,以修建道路,開辟新市場,但仍習慣稱這壹地區為“其下屬”。

兗州,地名兗州的由來,位於山東省西南部,直屬於山東省管轄,由濟寧市管理。兗州歷史悠久。4000多年前,於霞把世界定為九州,兗州是其中之壹。兩千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都曾在這裏講學。詩人李白曾住在這裏。春秋以後出現了“兗州”壹詞。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以《禹》命名九州,兗州是其中之壹。“燕”在古代寫成“焦”,《史記·夏本紀》中的“兗州”寫成“焦州”。九州是冀州、燕、青州、徐州、揚州、荊州、禹州、幽州、永州。

人們住在河邊的高地上,然後形成了居民區。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口的再生產,階級的對立,逐漸發展成為城市或首都。“國家”成了行政區劃的代名詞。然而,作為壹個古老的九州,“周”仍然是指壹個可居住的地方在水中。兗州最早出現在地域劃分方面。古書上有黃帝分州建邦的說法。雖然後世依據原始社會疆域的依附而有朝代觀念的說法並不成立,但於將中國劃分為九州的說法更為流行。於霞是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的過渡人物。雖然他有化身理想人物的想法,但他仍然是壹個傳奇的歷史人物。據《尚書·龔宇》記載,虞根據地理勘測和名山大川的自然界線,將中國劃分為冀、兗州、青島州、徐、楊、荊、虞、梁、雍九大區域,故稱九州(“九州”在虞時代並不完全指,具體稱謂“九州”也非大禹所為)。還描述了它的山川、湖泊、土壤、物產、田賦等級、貢名、水陸路線和少數民族。作為壹個地理分區,早在於霞之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不同類型的原始文化,類似於地域形態。通過考古文化的發現及其所反映的特殊性和獨特性,說明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原始文化已經存在地域性的問題,因此也可以想象為壹種“整體”的劃分。至於能否形成人為的區域劃分,很難證明。古代的行政區劃往往以地理條件為依據,受地理因素的制約。夏商周時期有關於九州或十二州的記載。雖然所指不同,但三代都有“兗州”這個地理概念。位於河南東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春秋以後,諸侯國逐漸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區劃,但由於地理概念的代詞不適應作為行政區劃使用的術語的需要,所以經常混淆。秦朝廢除國號,全國實行郡縣制。西漢武帝設十四州刺史時,兗州正式成為壹個行政區劃。漢朝因為“開疆拓土,驅逐疆域”而擴大疆域。據《漢書·地理誌》記載,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漢朝將全國重新劃分為十四州,並設置十四州刺史部。兗州就是其中之壹,位於濮陽,轄楊珊(包括縣邱、祁縣、郁芳等地。)、董軍、陳留、濟陽、泰山、東平。王莽時期認為漢朝的州名、州界不容忽視,改了州名或合並了州名,但兗州不變。東漢建武十壹年(35),西漢朔方並入並州,全國改為十三州。兗州位於昌邑(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四十裏),轄陳留、董軍、任城、泰山、冀北、楊珊(今兗州屬山陽縣)、濟陽、東平八縣州,大致範圍在魯西、豫東。三國時期,兗州屬於魏。曹操在冀州領牧後,為了擴大勢力範圍,縮小其他地區,並入冀州,兗州仍掌管八郡八國。只有漢朝的改成了陳留國,任改成了任。據《三國誌》記載,兗州先治昌邑,後移治徐秋(今山東鄄城縣東)。晉朝時設兗州刺史部,轄濮陽、東平、冀北、泰山、陳留、濟陽、任城、高平(轄昌邑、縣丘、金鄉、巨野等地。).金太康元年(280),西晉滅吳,全國分十九州。永嘉時期設立了21個州部。兗州就是其中之壹,先治兵,後遷運城(今山東省運城市西北)。晉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失守,隸屬後趙。兗州之戰,大量人口南遷。到了東晉元時期,他們設立僑州、僑縣、僑鄉等。兗州為僑州之壹,行署設在京口(今江蘇丹徒)。晉明帝泰寧年間(323-325),翟建為兗州刺史,居廣陵(今江蘇省江都縣東北)。元初年(343),被發配到金城(今江蘇江寧縣北)。穆迪永和(345-356)華僑統治邳(今江蘇郫縣東),淮西公太和(366-371)遷(今江蘇淮安),孝武太元皇帝(376-396)也統治廣陵,將江淮地區割入兗州版圖,領十四郡。歷史上廣陵的兗州被稱為南兗州。而北方運城並存的兗州,稱為北兗州。北兗州轄東平、高平、濟陽、濟北、任城等縣。南朝初年,河南劉玉萍在滑臺(今河南滑縣)設兗州,史稱西兗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遷鄒山(今山東鄒城東南諸城),遣彭城(今江蘇銅山縣),遷許昌(今山東東平縣西北五十裏)。元嘉二十年(443年),兗州分為徐州和冀州,其舊兗州被魯軍所取代。元嘉三十年(453年)六月,復建兗州,廢丘(今兗州市)治。宋孝武初年(454年)治理湖田(今江蘇沛縣),宋秦(465年)遷治瑕丘。齊梁時期,建立了北兗州的於清江和南兗州的廣陵。兗州降魏後,僑治淮陰,舊地兗州移至滑臺,再治瑕丘。兗州,叫瑕丘,叫東兗州,又叫兗州。滑臺上的兗州是西兗州。北魏孝昌年間(525-527),西燕州遷至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北魏太和年間(477-499),南占州位於楊過(今安徽省蒙城縣東北),北魏鄭光年間(520-525),遷至譙城(今安徽密州)。當時的兗州(縣丘)、西兗州(滑臺)、南兗州(譙)稱為三兗州。東魏時,兗州設在仙丘,南兗州設在陳留,西兗州設在濟陽(今山東曹縣西北)。北齊時,清江兗州改為淮州,廣陵兗州改為東廣州。隋朝初年,沿襲前朝制度,皇帝登基三年(583),“後廢郡縣,立郡縣制”。大業二年(606),兗州改魯郡,領十郡。西兗州改東郡,南兗州改喬縣。唐高祖李淵建立王朝後,實行國家治理。武德五年(622),徐元郎被置於兗州。治所設在仙丘、陵仁市、仙丘、平陸、西疇、曲阜、鄒、泗水。貞觀十四年(640)設兗州總督,轄兗州、秦、伊三州。天寶元年(742),兗州改魯郡,甘源元年(758),恢復兗州領八郡。同時設立兗海治瑕丘陵,隸屬河南道,轄兗州、上海、伊、密四州。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設兗州秦易為使,屬河南道治瑕丘。到了後周,因為慕容燕朝反叛兗州,把兗州降為守州,統領六郡。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兗州升為大都府。政和八年(1118)改為攻慶府,隸屬山東東路,轄獻縣(今兗州市)、豐府(今泰安)、泗水、溧水。晉改兗州。當初組建泰寧軍是為了治楊。大定十九年(1179)改為我軍泰寧軍節度使,隸屬山東西路,轄灌陽、曲阜、泗水、寧陽四縣。元代設兗州,隸屬集寧道。憲宗二年(1252),調任東平道。至元五年(1268)還濟州,至元十六年(1279)調至濟寧路總督府,轄阜陽、曲阜、泗水、寧陽四縣。明初,阜陽並入兗州。兗州轄三縣,屬集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十子朱譚為兗州諸侯魯王,升兗州為府,隸屬山東成宣局,復置芝陽郡為兗州府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縣。清代仍設兗州府,管轄資陽,屬山東省。據乾隆三十壹年(1766)《兗州府誌》記載,兗州府轄壹州十三縣。1913廢除州制,改為縣制。撤銷兗州府,府所在地歸濟寧路。1948年7月,紫陽縣稱兗州市,農村稱紫陽縣。同年65438+二月,市縣合並,稱紫陽郡,隸屬尼山署。1962 1月,紫陽、曲阜被分,紫陽縣改名兗州縣,隸屬濟寧署。4月行政體制改革,1984。兗州縣隸屬濟寧市,轄13個區(鎮)、35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和5個居民委員會。1992兗州縣轄五鎮八鄉。1995年9月19日,兗州縣更名為兗州市。1995兗州市轄九鎮四鄉。2002年,兗州下轄十鎮兩辦。2011兗州市轄6個鎮(含2個省級開發園區)和5個辦事處。

杭州彭埠地名的由來是什麽?蓬布原是古海堤附近的壹個船碼頭。相傳宋代有壹姓彭的人定居漢唐,故名彭布。

“良渚”地名的由來良渚在5300年至4000年前的良渚遺址區發現了壹座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具體建築年代需要進壹步考古確定。考古學家指出,這是良渚文化時期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現的第壹座城址,也是中國同時期發現的最大城址。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個中國,新發現的古城相當於良渚的都城。

有專家認為,中國朝代的斷代應該從現在開始重寫:從最早的朝代到夏商周,應該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平遙鎮古城遺址。東、西、北、南四座城墻,如今靜靜地躺在農田裏,四周是少量的民宅。

城墻上留下了原住民生活垃圾的痕跡。

北城墻上也挖了壹個坑,用的是同樣的黃土和石頭。唯壹不同的是“這城墻的坑是雅致的,從底部到表面的夯土層夾雜著泥和沙,非常規整。砂層自上而下逐漸增厚,泥層逐漸變薄,做工十分考究”。根據劉斌的推測,土墻上那些黑色的雜物應該是原來居民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南北為天目山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小西和良渚港分別從城市南北兩側向東流去。鳳山和羅山是兩座自然山丘,分別用於城墻的西南角和東北角。因此,專家推斷,古代人在建造城市時,顯然對地理位置進行了仔細的勘測和規劃。

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非常意外,這要歸功於去年6月的壹項基礎設施工程,對保護區內的農民房屋進行搬遷。

當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平遙葡萄扇遺址高地西側進行發掘時,發現了壹條良渚時期的南北河溝。這讓劉斌覺得有機會了,於是他帶領考古學家進行了更深入的挖掘。洛陽鏟壹個壹個往下(洛陽鏟柄長,鏟頭半圓柱形。打入地下,提起時,鏟頭可帶出壹桶土,以區分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內含物)。在4米多的深度,鏟頭碰到壹塊石頭,再鏟到另壹個地方,它又在差不多的深度碰到石頭。當土壤被壹層壹層地挖開時,露出了壹大塊石頭。當地解剖後發現,這個高地是人工堆砌的,寬60多米,深近4米。

結果考古人員發現,整片土地其實都是人工夯實的——土壤是黃土,與良渚地區的灰黑色淤泥不同,明顯是人工從外面搬運過來的。黃土下面,有壹層石頭,很光滑,應該是從周邊摘的。後來的發掘證明這堆黃土是良渚古城的西墻,稻田下面的溝是護城河。

西城墻長約1000米,寬40 ~ 60米,南接鳳山,北接苕溪。接下來依次發現了南城墻、北城墻、東城墻,同樣是底部用石頭鋪成,用大量黃土夯實;城墻圍繞著中間的焦墨山遺址。

相對於西城墻,其他三面城墻相對更為考究:鋪路石鋒利很多,明顯是人工挖的;城墻外側的石頭比較大,越往裏越小;有時在堆積的黃土層上加壹層黑粘土,增加了城墻的防水能力。

考古學家推測,這些痕跡表明古代人最早修建西墻,在修建其他三堵墻時,他們的經驗更豐富。

古城文明的力量曾經影響了半個中國。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說,要解釋良渚古城的意義,要從“良渚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這個高度出發。根據已經發現的良渚遺址的位置、布局和結構,專家認為當時有壹座宮殿,是國王和貴族居住的地方,現在發現了城墻,相當於良渚的都城。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嘉興南部、上海東部、蘇州、常州、南京的良渚。再往外就是拓展區,西至安徽、江西,北至蘇北,靠近山東。良渚人曾為占領此地而戰。再往外就是影響區,壹直到山西南部。

可見良渚勢力在當時占據了半個中國,沒有高度的經濟文化水平是不可能的。

有考古學家認為,良渚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城”。隨著良渚古城的發現,有人認為中國各朝代的斷代應該從此改寫——從現在認為最早的朝代到夏商周,再到良渚。

這座古城大約有頤和園那麽大。

城墻比Xi安寬2 ~ 4倍。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近日發布了壹項重大考古成果——18個月後,在良渚遺址發現了壹座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的古城,與北京的頤和園相似。根據城墻出土的陶瓷碎片判斷,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具體建築年代有待進壹步考古工作後確定。在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規模最大,層次最高,是證明中華五千年文明史規模和水平最大的地區之壹。

這座古城東西長約1500 ~ 1700米,南北長約1800 ~ 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南北向。城墻部分地段殘高超過4米,方法精巧:底部鋪以40-60米寬的石塊(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墻——明朝洪武年間修建的Xi安古城墻,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堆純黃土並夯實。

專程趕來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這樣評價古城: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當代古城,堪稱“中國第壹城”;它改變了原來認為良渚文化只是壹種文明的微光的認識,標誌著良渚文化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史前文明發展的成熟階段。它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學的又壹重大發現,將極大地推動中國文明史的研究進程和考古學的發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環太湖地區的著名史前考古文化,距今5300年至4000年。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鎮和瓶窯鎮。1986年首次發現良渚反山遺址,發掘大型墓葬11座,包括陶器、石器、象牙、嵌玉漆器1200余件。近年來,良渚文化遺址從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

良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良渚文化是以分布在太湖流域周圍的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在良渚首次發現,距今5300-4000年而得名。中華文明的曙光從良渚升起,良渚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國家文物局已將良渚遺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良渚

位於風景秀麗的國際旅遊城市——杭州習字湖畔,距杭州市中心約10公裏,是杭州市余杭區的中心鎮。安溪堯山遺址、良渚文化博物館、折桂橋、沈括墓、東明山森林公園等景點眾多。面積101.69平方公裏,轄26個中心行政村(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托管小洋壩等6個村)和3個社區。常住人口8.8萬余人,流動人口4.5萬余人。杭州環線北線、東西大道橫貫全境;國道104和通往杭州市中心的衢州路貫穿全境;潘塘立交起於南莊兜,接衢州路,跨杭州繞城公路北線,形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多公路立交。三縱三橫的交通格局使良渚成為杭州北部的交通樞紐。宣杭鐵路,東苕溪水道自東向西貫穿全境,京杭大運河在鎮東部縱貫南北,形成鐵路、公路、水路綜合交通體系。

良渚,隨著改革的深入,產業結構得到大力調整,全鎮經濟突飛猛進,綜合實力進壹步增強。2005年經濟總量首次突破70億,其中工業總產值63.4億元。工業經濟圍繞良渚、安溪、勾莊工業功能區建設,扶持重點企業,其中規模500萬元以上企業138家,億元以上企業9家。圍繞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保障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以科技興農為目標,農業形成了“農產品加工、特色水產養殖、花卉種植”等優勢產業,完成了國家土地整理改造項目,生產條件進壹步改善;加強良渚文化遺址保護,堅持“適度開發實現真正保護”的基本思路,大力發展以倉儲、物流、商貿、房地產、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目前,中國良渚文化村、金恒德國際汽車物流廣場、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浙江物產集團、杭州港松木集裝箱碼頭、浙江億豐裝飾城等省市區20多個重點項目已落戶良渚。

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了“壹主三輔六組團”的城市總體規劃,是良渚組團的核心之壹,被賦予了“北秀”的內涵。面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良渚以“傳承良渚文明,打造北國明珠”為戰略目標,全力沖刺“雙百”強鎮(農村經濟總量6543.8+000億元,躋身全省百強鎮),打造“商好、強、文、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時俱進。

“上虞”地名的由來在宗法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首領虞舜為了躲避唐堯之子丹朱的叛亂,來到今天的關白鎮,文武百官跟隨舜,因為這裏有關白橋碑和關白鎮地名。此外,舜與候黨事畢,因互相款待,其樂融融,故稱上虞。“上虞”之名由此而來。

秋艷地名的由來是在洛陽以西15公裏處。有壹個村莊叫秋艷,與武則天有關。洛陽的“八小景”——“龍池金魚”指的是洛陽秋艷村的龍潭寺和龍池溝。武則天在洛陽生活了48年,對洛陽有著深厚的感情。有壹年夏天,武則天來到龍池溝避暑,但她看到的是幽深的山谷,郁郁蔥蔥的樹木,盛開的鮮花,潺潺的溪水,壹路暑氣盡消。武則天住在龍潭寺。白天,她在池塘邊徘徊嬉戲打魚,晚上,她登上高臺賞月,清涼放松。女王派人在寺廟東側的山頂上建了壹個糧倉,打算永久居住。夏天去秋來。待在東都洛陽的狄等重臣派人請聖駕回京。武則天不願離開這個人間仙境,給前來迎接聖駕的人寫下了“秋艷”二字。迪徐人傑看到皇帝不回宮,影響了國家大事。他派人悄悄燒了殿旁的糧倉,武則天無奈回京。從此,龍潭寺旁邊的村子就以“秋艷”二字為村名。龍潭古寺已經消失。潭東山村的人們稱之為“燒麥”,上世紀60年代還能看到燒成黑焦的麥粒。這個傳說在古籍中沒有記載,但記載隋唐西苑西墻最南邊的門叫“迎秋門”。大概是後來因為“英”和“燕”兩個字形似,把“英”的寫法誤寫成了“燕”,故名“秋艷”。

波密丸名字的由來是利用人力和風資源去除大米中的雜質。

人們經常在這個地方做這樣的事情。

這個地方是海灣地形,做什麽都和水稻有關。

自然就叫這個名字了。

當然

這裏以前肯定有小米作坊。

成都地名的由來解放前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譽。據史料記載,公元前5世紀中葉,古蜀王國從廣都畈鄉(今雙流縣)遷都成都,建城。至於壹個著名成都的由來,據《太平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進程,以周“壹年而居,二年而成,三年而成”而得名成都。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嘗君偏愛芙蓉花,命令百姓在城墻上種植芙蓉樹。花開的時候,成都被稱為“芙蓉之城”,所以成都也被簡稱為“芙蓉之城”。2001出土的金沙遺址,將成都的建城歷史從公元前311提前了300年,超過了蘇州,成為中國最長的遺址不變城市。?

詳細:baike.baidu./view/2585。wtp=tt#4_1

重慶這個地名的由來?重慶歷史悠久。在公元前11世紀,它是周朝的首都。巴是壹個小國,名叫姬,被征服後被封。巴成為這裏最早的名字。秦統壹中國後,在此設巴郡。到了漢朝,因為它的城市靠近長江,所以改名為江州。隋朝因靠近嘉陵江,故改稱渝州,古稱渝水。重慶由此被稱為“重慶”。

宋朝的時候,有壹個名叫陳昭的地方官員打算造反。殺趙專權,以為豫州有不良之意,命改豫州為。我要這裏的人以後都要恭恭敬敬的遵守趙家的規矩。繼父先稱自己為恭王,於1190年稱帝。他認為先加冕為王再稱帝是“雙慶”,於是把自己的封地改名為“重慶”。這是重慶的地名。

重慶是壹座歷史名城。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在巴祀宗吉,以江州(今重慶)為政,後改名(改禹州、周公),成為歷代重鎮。南宋時,趙盾立周公為王,後來又做了皇帝,吹噓“雙喜臨門”。因此,在1189年,周公被提升為重慶,因此得名重慶。1929重慶正式成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人民遷居重慶,並於同年11年將重慶定為戰時首都。1939,重慶改為直轄市。1940被指定為首都。1949重慶解放後,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屬西南行政委員會管轄。1953年3月變更為直轄市。1954年7月,撤銷西南地區,生態城改為四川省轄市。永川地區1983與重慶合並,重慶在中央實行計劃單列。作為全國首個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享有相當於省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實行市領導縣體制。

嗯。多有趣啊

重慶歷史悠久。在公元前11世紀,它是周朝的首都。巴是壹個小國,名叫姬,被征服後被封。巴成為這裏最早的名字。秦統壹中國後,在此設巴郡。到了漢朝,因為它的城市靠近長江,所以改名為江州。隋朝因靠近嘉陵江,故改稱渝州,古稱渝水。重慶由此被稱為“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