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中外節日

中外節日

解決的問題收集轉載於QQ空間【標簽:中外節,文章】。匿名回答:1人氣:1求解時間:2010-02-28 11:50滿意答案:每個國家在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等等。誓言在慶祝節日的方式上是相似的。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節日是春節,在中國也被稱為中國新年,意思是“辭舊迎新”。春節過後,意味著“萬物更新”,迎來新的壹年。外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節日是聖誕節,大多數西方國家是基督教國家。每年的大部分重大節日都與基督教背景有關,如聖誕節、復活節、耶穌升天等。,而最隆重的是聖誕節。雖然我們的春節和外國人的聖誕節意義“大不相同”,壹個是象征“辭舊迎新”的中國傳統習俗,壹個是宗教背景濃厚的西式節日。然而,這兩個不可比擬的節日,在兩國普通民眾的度假方式上,卻有著異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異同。

首先,兩國人民在假期裏瘋狂購物。早在聖誕節前兩三周,挪威“采購大軍”就沖到了前面。在國外,以前城鄉都是安靜祥和的。此時卻“壹反常態”,高速公路上車流不息,城市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各大商場超市都擠滿了人。人們揮金如土,購買的物品從雞鴨魚肉到服裝鞋帽,從各種聖誕樹裝飾品到包裝精美的禮品,應有盡有。可以說,挪威人看到什麽就買什麽,其超乎尋常的慷慨令人耳目壹新。看到挪威人瘋狂購物的場景,不禁想起我們中國人春節花錢如流水的壯觀場面,壹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油然而生。改革開放前,中國人的生活並不富裕,但春節過後,大家還是把壹年裏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牙縫錢”掏出來。中國人相信“春天是壹年中的時候”。不管多苦多窮,大年三十都要大碗喝酒,吃肉,直到撐破肚皮,喝醉了才算完。20年前,我最期待的就是能有壹頓豐盛的豬頭肉。那時候,我們經常在煙臺大街上看到人山人海。人們壹大早就摸黑擠到街上,排著長隊,拿著票買豬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擺好了大黑鍋,準備拔豬頭。市區到處都是拔豬毛的刺鼻氣味。雖然氣味難聞,但卻給人帶來歡笑、喜悅和無法控制的食欲。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好處。人們口袋裏的錢更多了,市場上的商品也更多了,食物的口味也更高了。“人山人海”買豬頭排隊拔豬毛的情況壹去不復返了。然而,中國人在春節期間采購的習慣並沒有改變。人們更加關註高檔電器、高檔服裝、名牌化妝品、時令果蔬、新鮮魚蝦等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今非昔比的中國,在中外節日對比中並不寒酸。除了生活習慣的差異,挪威人購買的“年貨”和我們在中國購買的“年貨”可以做到“對等”,“不分伯仲”。但是,仔細看,還是有壹些區別的。比如外國人在商店買的很多東西都有Madein China的字樣,尤其是服裝鞋帽和工藝水晶,50%以上都是國產的。但是我們在國內買的是越來越少的洋貨,因為中國人自己不能生產的東西不多。去年聖誕節,我被邀請去壹個挪威教授家做客,大家互贈節日禮物,有20 ~ 30個大大小小的禮物。按照挪威的習俗,接受別人的禮物時,應該當著送禮人的面打開,表示感謝。我看著還真不知道。第壹眼看到我就震驚了。猜猜為什麽,這幾乎是壹個中國商品交易會。幾乎所有的衣服鞋帽煙酒糖茶領帶玩具玻璃器皿都是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在場的人壹下子都樂了。作為壹個中國人,我特別開心,特別幸福,特別開心,特別自豪。

第二,大家送禮物的時候,大家都會收到別人的禮物。這個時候,最開心的可以說是兒童工廠了,這是壹個接受禮物的“大家庭”。每個孩子都能收到長輩精心準備的很多禮物。這些禮物大多是孩子的玩具、學習用品、衣服,但有時也能遇到大方的長輩,送他們手表、兒童自行車等高檔的東西。分發完禮物,大家圍著聖誕樹載歌載舞,歡呼雀躍,歡聲笑語迎接黎明。從表面上看,挪威人逢年過節請客送禮,和我們中國人沒什麽區別。其實還是有壹些區別的。比如我們過年,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外國人根本沒有“壓歲錢”——也就是說,壹般情況下,外國人過節只送禮不給錢,長輩對晚輩也是如此。還有,我們中國人其實是要送禮的,送禮的規格和標準要根據不同的對象反復考慮。禮品從煙酒糖茶到金銀首飾,應有盡有。當然,我們中國的客人和禮物主要來自於壹種傳統,壹種文化和風格。中國人的傳統和文化特別註重禮尚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特別註重“人情味”。當然,在現實社會中,也不排除壹些個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通過過年贈送“歪門邪道的禮品”,以及那些“以權謀私”的腐敗分子吃吃送禮。外國人送的禮物,大多是壹種象征,壹種禮儀的標誌。我舉個小例子。壹個公立學校的學生去挪威的導師家過聖誕節。她的導師送給妻子壹個包裝精美的盒子。當她打開盒子時,她看到裏面有壹個小勺子。當時女士抱著老公親了親,“乖乖乖乖”的聲音不絕於耳,讓中國姑娘覺得“誇張”。有人感嘆:有意思的是,外國情侶感情那麽豐富,經濟卻那麽小氣,讓中國人總覺得虛偽。就我個人而言,外國人並不小氣也不虛偽,只是文化不同造成了觀念的差異。這在“請客”方面尤為突出。我們中國人請客,七盤八碗,煎著煎著,吃著大魚大肉,甚至喝得酩酊大醉。挪威人請客,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心情上,在氛圍上,在精致的餐具上,食物本身真的沒什麽好恭維的。在外國人家裏吃飯,餐桌上點蠟燭,鋪餐巾,擺刀叉,放盤子。即使是正式的宴會,也不過是壹份生菜沙拉,壹道主菜,壹道甜點,外加冷飲和咖啡。桌子上的菜種類不多,但是盤子經常換。我經常跟國內人開玩笑說,外國人的宴席只能滿足他們的眼睛,不能滿足他們的胃。當然這有點過分,吃飽了沒問題,但不會像國內請客,杯盤狼藉的場面在國外絕對看不到。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人和外國人過節的方式確實不壹樣,有差異,或者用“相似”來形容恐怕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