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瑪麗和馬克思》的主題思想是什麽?

《瑪麗和馬克思》的主題思想是什麽?

《瑪麗和馬克思》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電影的畫面怪誕卻純真。這是壹部講述筆友之間20多年友情的影片,同時這也是導演的半自傳式的影片。故事取材於導演本人的生活,在導演的生活中,他也有壹個交往了20多年的筆友。 我們跟隨著壹封封信,進入了壹場關於友情、自我和對自我的剖析之旅:

1976年,8歲的瑪麗?黛西?丁格爾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壹個小女孩,癟臉蒜鼻,雀斑點點,額頭還有塊膠布樣的醜陋胎記。喜歡動畫片“諾布利特”、甜煉乳和巧克力。瑪麗的媽媽是個酒鬼,而在茶葉包裝廠工作的父親平日只喜歡制作鳥標本。孤獨的瑪麗沒有朋友,某壹天心血來潮給美國紐約市的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自閉,焦慮,無法辨識人的表情,不能通過臉孔表達情緒,也沒有朋友的馬克思?傑瑞?霍羅威茨,寫了壹封信詢問美國小孩從哪裏來,並附上壹根櫻桃巧克力棒。44歲的馬克思患有自閉癥及肥胖,碰巧也喜歡看“諾布利特”動畫片及吃巧克力。

二人的筆友關系從1976年維持到1994年,期間各自經歷了許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瑪麗終於來到紐約看望馬克思……這期間,瑪麗與馬克思的人生各自起伏,馬克思的焦慮癥曾幾次達到崩潰邊緣,瑪麗也差點跟黯淡的人生說再見。故事充滿了黑色而怪誕的幽默感,很有些英倫喜劇的味道。

八歲的瑪麗和四十四歲的馬克思,同樣孤獨,所不同的是瑪麗以壹種不經世事的童稚的心靈憧憬著能打破這種孤獨,而馬克思則是壹種歷經風雨洞悉世事的頹廢的心態刻意回避著這個世界。瑪麗有壹只從來不會下蛋的雞“伊斯”。

而馬克思則有壹系列怎麽也養不活的金魚“亨利”,在沒有朋友的日子裏,唯壹能和他們交流的就是這些不會說話的動物。瑪麗渴望愛情,對愛情充滿了幻想,但是她卻怎麽也得不到,即便是偶然得到也最終無奈失去,而馬克思天生自閉,對愛情麻木不仁,有時卻偏偏有女人青眼有加這個對人類表情完全缺乏辨識度,需要看“表情指南”才能分清楚什麽代表高興、什麽意味著憤怒的肥胖中年猶太大叔,卻有著孩子般的壹顆赤子之心。

他對瑪麗的所有奇怪問題都竭盡所能真誠作答,雖然很多時候答案比問題更瘋狂,甚至完全不合時宜。我特別喜歡他在信中談論他無聊生活中那些毫不起眼全無意義的小事,比如他的壹周晚飯食譜(全是拗口的希伯來語猶太名字),鄰居老太太聞起來像咳嗽糖漿混合尿液的味道。

還有他不信上帝也還堅持戴著的那頂保暖猶太小帽。而那些對常人來說改變命運驚天動地的大事,包括重病、中獎、死亡,都被他壹筆帶過,羽毛般似乎毫無份量。看看,這是怎麽樣的壹個怪人!這種戲劇化的人生故事在愉悅心靈的同時卻又折磨著人的精神。瑪麗能得到壹些東西,比如愛情,但是卻最終無法把握;馬克思對壹切都不感興趣,卻有時又會有壹些好運,比如女人的吻和中獎的彩票。

但這些都無法叫他快樂,他需要的不是這些。需要的得不到,得到的不是最需要的,這就是人生的無奈。但正如馬克思信中所述,他與瑪麗的友誼正是基於壹種“不完美”的殘缺之上,這使他終於能超越“傷害、混惑、背叛、不適、苦惱和氣喘”,給予壹位朋友人生中最真摯的心靈擁抱。

《瑪麗和馬克思》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沒有多少臺詞,以樸實無華甚至看起來有些“拙劣”的影像表現出來,卻能深深地打動人。在今天這個世界,生活物資越來越豐富,但是奇怪的是我們的生存難度卻越來越大,實現自我難,創造價值難,社會公信的缺失和人際關系的淡漠,有時真的使我們無所適從。在處理馬克思的故事段落時,導演傾向於更多的借題嘲諷,大量旁白貫穿始終,把悲劇觸及的對象,擴展到整個美國社會階層。

壹個不知愛情為何物,缺乏足夠認知能力的人,很有可能會被歧視,邊緣化,而且馬克思在離開家庭後,主動放棄了宗教式的精神追求,否認了上帝的存在。那在外人看來,這個古怪的中年人,只能是渾渾噩噩的行屍走肉,他沒有精神支柱,對人生的得失也並無所謂,變成了壹個“透明人”,喪失了社會價值。。他們是那種最卑微的小人物,是世俗眼中的失敗者,可是他們有自己的熱愛、執著與渴望,哪怕只有他們彼此知道。都說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其實只是他們的可愛未曾有人關註。借助科技手段,我們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的同時,心靈的空間卻越來越狹窄,狹窄到我們有時都不得不蜷縮在網絡之中,如同瑪麗壹樣瞪著壹雙無辜的眼睛偷窺著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壹定程度上瑪麗和馬克思的故事就是我們這個現實世界的壹個縮影,盡管那是上個世紀的事情,所不同的是彼此用寫信交流感情,而現在我們是用網絡編織神話。特別是每個人都彼此濃縮成為壹個手機號或QQ號時,心與心的距離實際上是更加被放大了,我們甚至連瑪麗與馬克思之間的書信維系的那種期待和專註都喪失了。當我們不停的變換著個性簽名以表明自己的網絡存在的時候,瑪麗滴在紙上的淚水顯得如鉆石般稀有而彌足珍貴。

《瑪麗和馬克思》很有些蒂姆.伯頓的影像風格,荒誕誇張,於灰暗色調中透射著幽幽的人文關懷。影片描寫瑪麗和澳大利亞是灰褐色,壹轉到馬克思所在的紐約就變了陰郁的暗黑色,壹如馬克思那陰沈憂郁的心情,整部影片除了這兩種色調之外,就是那壹點點少的可憐的紅色,女人的嘴唇和壹些飾物、馬克思帽子上的紅纓、以及自由女神(自由女神也長著壹張馬克思般醜陋的臉)手中的火把。

甚至連瑪麗額上的胎記也僅僅是令人生厭的“屎黃”色,這些為數不多的紅色,點綴著影片那單調的畫面,也是在影片並不愉快的氛圍中留給我們的壹絲暖意。在這營壘分明的色彩之下,營造的卻是兩個同樣孤獨陰郁的世界,當這兩個世界開始有接觸時,那自由女神手上鮮紅的火炬也似乎預示著壹個溫暖的開始和壹個無奈的結局。

影片中有很多的死亡故事,而且這些死亡都是非正常死亡,瑪麗的爺爺是喝氨水死亡、爸爸是被海水沖走、媽媽是誤喝防腐劑斃命、馬克思的母親是開槍自殺,甚至包括馬克思的鄰居艾維也是以壹種極其無厘頭的方式掛掉的,這種死亡壹直延續到兩位主角身上,瑪麗在備受愛情和友情的折磨和打擊之下也曾壹度套上了上吊的繩索。所有這些死亡看起來都像是對人生和這個世界的極端嘲弄,而且這些死亡單獨去看,每壹個都是天才般的令人捧腹的看點,但是放在整個影片之中,在旁白那平靜而深沈的娓娓道來之下,卻又顯得那麽憂傷和無奈。

和所有的自閉癥患者壹樣,馬克思某些方面是個蠢貨,而在另壹些方面卻是壹個天才,他有著超強的計算能力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他又無時不對人的行為存在著費解,就像他無法理解女人印在他臉上的唇印,這壹切都讓他抓狂,外界的任何壹個小的變化都會刺激他的精神世界,他的思想從來都不像他的外表壹樣平靜,他帽子上的紅纓就是他心情好壞的晴雨表。壹半是天才壹半是蠢才的馬克思,在醜陋的外表和怪異的行為之下,卻有壹顆無私而博大的心靈,他成了年輕的瑪麗的唯壹的精神寄托,壹直伴隨著她長大成人。

馬克思讓我想起了《飛屋環遊記》種的老卡爾,那種調徹人生的悲劇宿命感,讓我感到心悸;到美劇《外科醫生格雷》中的,有壹個患病的老者這樣描述自己倒計時的人生:“所有的裏程碑都過去了,畢業典禮、結婚生子、退休……剩余的生命裏再也沒有新的裏程碑,只有壹步步逼近死亡。”終有壹天,每個人都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再改善自己的將來,人生已再無懸念而言。這是人才真正會明白自己揮霍和錯過的東西是什麽。 ?

只是當兩個人的人生軌跡最終交接而銀幕上兩個不同世界的色彩最終調和時,影片留給我們的又是另外壹場平靜的死亡,所幸忘年交的兩個主角頭上的紅纓和發夾在這殘酷無奈的境遇之中依然閃著醒目的光彩,那或許就預示著人生的希望和意義吧。在影片那堪稱經典的旁白之下,人生的殘酷和無奈在黑白的畫面上被盡情戲謔之後,卻又如涓涓細流壹般,變得意味雋永,發人深省。

最感人的,是馬克思的回信,總是他的回信: “我原諒妳,是因為妳不完美,妳是有缺點的,我也是……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壹部分,只能適應;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妳。……妳是我最好的朋友。妳是我唯壹的朋友。”這樣的包容與原諒,我想,就是“愛”的核心了吧。

我們欣賞壹個人的優點總是容易的:美麗的容貌、健碩的體魄、雄厚的經濟力、智慧的頭腦、令人羨慕的背景……這壹切永遠都是被用來提升自身價值的砝碼;但包容缺點,比如馬克思肥胖的身軀和不夠頻繁的聯絡頻率,又比如瑪麗將馬克思當病例對待的人格侵犯,卻需要最真摯的理解和關愛。這樣的理解不可能是輕佻的口頭敷衍,也不會是有所目的的姿態,那是瑪麗寄出的半瓶眼淚,那是馬克思的全套“諾布利特偶”。 ?

瑪麗終於找到了馬克思。這是多麽幸運的壹件事啊!壹個是沐浴在澳大利亞陽光下的女孩,壹個是生活在紐約陰冷公寓中的宅男,本來他們的生活是沒有產生交集的可能,但當他們意外的成為筆友,彼此的每壹次傾訴與傾聽,就成為他們生命之河的航標。這種淳樸的依戀溫暖了瑪麗的前半生和馬克思的後半生。

所以,當那壹大壹小兩只手終於握在壹起時,那掛在馬克思胸前的小冊子和天花板上每壹封被熨的服服帖帖的信件時,感動依舊,屏幕前的我再也忍不住淚光漣漣。那並非愛情,不是親情,卻遠遠超越友情。它很難用文字描述,也超乎邏輯無法重復,那是兩顆心拋棄壹切年齡、樣貌、身份、種族、性別、信仰、國籍、文化之後,終於坦誠相對壹秒鐘霎那燃燒的最奪目光芒。

如果沒有馬克思,瑪麗並不坎坷的壹生或許也不為人所知,反之亦然。因為和馬克思有年齡上的差距,瑪麗對世界的憧憬和好奇才得以袒露,但未曾想馬克思卻是個性格和知識結構都殘缺的怪人。也只有這樣,兩個人才會成為二十年的筆友,在人生的關鍵點上期待對方的支持,假如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都壹帆風順,也就無需再找個看不見的朋友了。

壹個本該煽情的筆友故事,由於個人的不幸而相互化解,導演Elliot始終保持著壹種“失意者的樂觀”,把自己對友情的感悟透入到粘土人裏。打字機鍵盤上的“M”,是導演在影片中設立巧妙的壹把“鑰匙”。二人的姓氏首字成為了壹個紐帶,馬克思壹度無法原諒瑪麗,親手把它掐斷。

善良的瑪麗心中太過於依靠馬克思,沒有了這把鑰匙,生活就失去了光彩,甚至於丈夫也離他而去。影片在兩人突然斷交時,出現了壹個轉折點,揭示出每個人心中的依戀和脆弱,馬克思和瑪麗如此,觀眾也壹樣。在影片中除了瑪麗和馬科斯,還有不少性格分明的配角,他們的外形、癖好被故意誇張放大,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平凡者。乞丐、房東、父母、鄰居…被漫畫家辛辣的筆觸捕捉出來,捏成小人置於銀幕上,燃起觀眾似曾相識的***鳴。

Elliot總是對生命充滿感慨,之前的《裸體哈維的壹生》,更類似於傳統的默片,主人公最後以逃跑終局,有壹些卓別林“流浪漢夏爾洛”的味道。《瑪麗與馬克思》中加入了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我剖析,用內外景的反差營造了馬克思的疏離感,層層疊疊的紐約市模型下,封閉孤獨,符合都市人群的切身體會。即便馬克思的命運,是壹種過於誇張、敏感的極端狀態,但他自身的樸實品質和對友情的珍視,還是閃爍著普通人的原始光芒。

每個人的壹生都會有難能珍貴的朋友,壹個也好兩個也罷,他們都是妳生命的財富。就像馬克思壹樣,在臨終的時候能舒服的躺在沙發上,壹擡頭就能看見整個天花板的書信,沒有比這種愛更能安撫人心了;

瑪麗在經歷了人生的風雨歷程終於握住了馬克思的手,雖然此時馬克思已經去天堂看守他的巧克力了,但壹直以來,他們的心比握在壹起的手還近。生命裏本來就有那麽多的遺憾,或許是半瓶眼淚的寄托,或許是壹塊巧克力的分享,這點滴的純真就足夠了。它足夠將矯情世故壁壘打到,成我們所有人心畔間最後的壹代女亮光,壹絲溫暖……

丹斯電影節的董事傑弗裏?傑爾莫表示:“這是壹部講述兩種人生、兩種生活的影。這兩個主角在生理上都有壹點障礙,艾略特用黏土為我們描繪了兩幅肖像作品。影片中充滿了不期而遇的感動、笑料以及迫使我們思考的情節。配樂也是亮點——馬克思第壹次給瑪麗回信時伴隨打字機節奏快步回旋的交響樂,瑪麗在半清醒狀態下被悲傷的黑幕包圍,希區柯克老電影《擒兇記》中那首經典的《Que Sera Sera》隨之憂傷環繞,還有結尾歌劇《蝴蝶夫人》中的低吟,都動人至深。

相信,觀眾在看到影片之後,會對Elliot的工作報以熱烈的掌聲的,因為他制作出了壹部耐人尋味、意味雋永的影片。

記住,這世界怪誕而瘋狂、讓人困惑,但好在我們還擁有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