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粵府辦201472號

粵府辦201472號

粵府函[2065 438+04]72號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加快我省

關於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加快我省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妳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4四月1

我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我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和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5號),為加快我省循環經濟發展,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壹、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1)總體思路。圍繞“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總體目標,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循環化、減量化先行”的原則,堅持統籌規劃、重點突破,加快重點領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園區循環經濟發展;堅持高效循環和減量化優先,強化源頭減量和全過程控制,促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堅持突出特色、典型示範,培育壹批具有區域特色的循環經濟示範典型;堅持政府推動、企業實施、公眾參與,加快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循環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2)發展目標。通過重點培育和全面推廣,培育壹批循環型企業、循環型園區和循環型產業,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和技術規範體系,構建全社會循環經濟發展體系。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到0.477噸標準煤/萬元,比2010年降低18%,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21%。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下降30%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85%以上,廣州、深圳城市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率55%以上,其他地級市40%以上。到2020年,循環經濟理念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面落實,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建成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區。

第二,加快循環產業體系建設

(3)完善工業循環經濟示範體系。培育壹批具有廣東特色的循環經濟示範樣板,加快建設“省級循環經濟產業園-省級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示範體系,探索具有廣東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到2015,將28個省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和30個省市建成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到2020年,建成40個省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和50個省市級循環經濟產業基地。

(4)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引導園區和企業加大投入,推進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產業基地及省級政府批準的各類園區循環化改造,優先支持位於國家級和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園區(含開發區和產業基地,下同)循環化改造,加快廢棄物利用、資源能源分級利用、水資源分類利用和循環利用、公共服務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項目和企業入園區。到2015,推動20個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到2020年,推動50個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

(五)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快推進我省清潔生產“百千萬”工程(創建十個清潔生產示範園區,培育100個清潔生產技術中心,認定1000家清潔生產企業,開展萬人清潔生產培訓)。加強粵港清潔生產合作,引導港資企業積極參與“粵港清潔生產夥伴計劃”,持續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到2015,“百千萬”工程基本完成;到2020年,建立20個清潔生產示範園區,認定3000家清潔生產企業。

(6)加強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加快工業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廢物分類收集、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技術和裝備,提高資源產出率和循環利用率。培育壹批資源綜合利用省級龍頭企業,推動建立重點領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聯盟,加快全省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到2015,培育30家省級資源綜合利用龍頭企業,探索建立兩個重點領域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聯盟;到2020年,培育40家資源綜合利用省級龍頭企業,推動5個重點領域建立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聯盟。

(七)大力開發節能環保技術產品。鼓勵有條件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和企業建立生態設計機構,加快生態設計公共平臺建設。積極開展生態設計國際和區域交流,推進產學研合作,開展家電等重點行業生態設計專項活動,推廣壹批先進方案、技術和產品。加快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重點開發符合循環經濟要求、資源利用效率高、汙染排放少的技術、工藝和產品,大力推廣電力、冶金、化工、建材、印染、造紙、電鍍、電路板等行業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和產品。

第三,加快循環農業體系建設

(八)構建“農、工、商”復合型循環經濟體系。探索“農工商”復合循環經濟模式,建設省農墾總局湛江墾區等壹批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區,構建集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加工業、物流業、旅遊業為壹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推進農工商服務業循環鏈接,實現工業廢棄物高效循環利用,形成跨企業、跨農戶的“高效無廢”循環經濟聯合體。到2015,培育3個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區;到2020年,培育10個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區。

(9)加強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大力推進稭稈、林木采伐剩余物、廢棄木材(舊家具)、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範工程,積極推廣農村戶用沼氣和畜禽養殖沼氣,到2015年,推廣農戶和規模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550個以上;到2020年,推廣50萬個農民用沼氣池,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基本普及沼氣利用。

(10)發展節能環保型農業。大力發展農業節能節水減排技術、工藝、產品和裝備,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節能環保農業技術和裝備,鼓勵農田輪作休耕,減少農田化肥和化學農藥使用,大幅度減少農業面源汙染。到2015年,每畝化肥利用率比2010年提高5%,化學農藥用量比2010年減少10%;到2020年,每畝化肥利用率比2015提高3%,化學農藥用量比2015減少10%。

第四,加快循環服務業體系建設

(十壹)規範發展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完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服務管理,逐步實現行業發展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加強廣州、佛山、惠州、江門等再生資源回收試點城市建設。發揮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企業的示範和帶動作用,鼓勵企業通過上門回收、定點回收、以舊換新等方式加強垃圾分類回收,進壹步提高我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

(十二)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立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形成覆蓋餐廚垃圾產生、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的管理體系和技術路線,加快廣州、深圳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城市建設,推動有條件的市(縣)開展試點工作。到2015年,廣州、深圳餐廚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成熟完善,創建國家垃圾分類示範城市,省內5個以上市(縣)開展試點工作。

(十三)加快服務業節能環保技術改造。推進餐飲、商場、酒店等服務企業節能節水低碳技術改造,對商場、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築實施能耗限額管理。構建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體系,推進“車、船、港”低碳交通專項行動,建立循環高效低碳的綠色物流體系。

動詞 (verb的縮寫)在社會層面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十四)加快全社會建設。全面推行循環生產模式,逐步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加快循環經濟產業耦合,建設循環經濟技術、產品、市場等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資源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循環利用,形成多元化的循環經濟網絡。推進汙水(廢物)處理、廢棄電子電器產品回收拆解、機電產品再制造、垃圾焚燒發電等資源化利用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健全社會資源分類回收處理體系,促進社會資源規模化、高值化和清潔安全再利用。建立核心零部件逆向物流體系,構建集生產、回收、再利用、再制造於壹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十五)推進綠色消費。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減少壹次性耗材的使用。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設立綠色產品銷售區,推廣綠色包裝。提高政府采購可回收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節能節水環保認證產品等綠色產品的比例。引導消費者購買高效節能標誌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環境標誌產品、無公害標誌食品等綠色標誌產品。

不及物動詞推進重點工程建設

(十六)推進試點示範城市建設。指導廣州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推動雲安縣申報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縣);指導東莞、韶關等市開展國家節能減排金融政策綜合示範城市創建工作;依托廣州、佛山、惠州、江門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加快全省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推進配方施肥和技術在鄉村和田間的綜合應用,提高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化水平,建立壹批測土配方施肥示範縣。

(十七)推進試點示範園區建設。依托石化、鋼鐵、建材、再生資源等重點產業,培育壹批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加強循環經濟產業規劃和現有工業園區重點項目建設,從產業連接循環、資源高效利用、汙染集中治理、綠色基礎設施、清潔生產普及等方面加快實施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現有工業園區建立省級清潔生產示範園區,支持和引導園區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開展資源綜合利用;依托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培育壹批省級“城市礦產”示範基地。

(十八)推進試點示範企業建設。在鋼鐵、石化、紡織、建材、造紙、汽車等重點行業創建壹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在石化、鋼鐵、建材、塑料、人造板、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培育壹批資源綜合利用龍頭企業;在鋼鐵、紡織、造紙、石油、食品、化工、有色金屬等重點用水行業建立節水型工業企業,樹立壹批在行業內具有代表性、用水量指標達到領先水平的標桿企業;培育壹批制造業、供應鏈和服務商的粵港“清潔生產夥伴”標誌企業;依托汽車零部件、機電產品和輪胎再制造國家試點企業,培育壹批再制造省級試點企業。

七。保障措施

(十九)建立健全法規和標準。推動制定我省促進清潔生產、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築節能和綠色采購的法律法規。各市縣要因地制宜制定本行政區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新建、改(擴)建園區要按照循環經濟要求制定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建立健全循環經濟標準體系,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高汙染行業強制性產品配額標準和市場準入標準,制定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和汙染物排放標準。加快實施能效標識制度和再生產品標識制度,積極開展節能、節水、環保產品認證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制定資源綜合利用標準。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的計量測試體系。

(二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從省財政現有資金中,加大對循環經濟重大項目、科技研發、標準制定、宣傳培訓、技術產品推廣應用、園區和企業循環化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加快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工藝)和電廠(機組)認定。有序建立資源性產品階梯價格制度,對資源消耗高的行業限制類項目實行差別價格政策。研究完善懲罰性價格、差別價格、階梯價格等價格政策,建立健全排汙權有償使用制度。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積極提供綠色金融服務,推動壹批基礎條件良好的龍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將國家和省級循環經濟示範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在用地指標、環境容量等方面優先統籌安排。

(二十壹)加強技術和服務支撐。支持建立各類循環經濟技術支撐機構,創建循環經濟技術中心,推動重點領域形成循環經濟產業聯盟,加強產學研用結合,開展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研發,努力推動節能節水、新能源開發和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的技術進步。加強循環經濟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定期發布廣東省循環經濟、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等領域技術產品推廣目錄。完善循環經濟服務體系,培育和扶持壹批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規劃、設計、建設、改造、運營的專業服務公司,鼓勵發展循環經濟信息服務業,鼓勵科研院所和行業協會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

(二十二)加強宣傳教育和人才培養。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誌、信息網絡等媒體,宣傳普及有關發展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相關基礎知識。鼓勵多種形式的循環文化創意活動,積極開展國內外循環經濟交流、合作和培訓。建立省級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循環經濟培訓,有序推進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隊伍建設。

(二十三)加強組織協調。進壹步加強對各地區、各部門、各產業園區(開發區、產業基地)實施循環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完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和統計核算體系,納入黨政幹部政績考核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要加強對全省循環經濟發展的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地稅局、統計局、質監局、省國稅局等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做好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