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有關王羲之的事跡

有關王羲之的事跡

王羲之的故事介紹

 王羲之是歷史上最了不起的書法大家,字逸少,東晉瑯琊臨沂人。他的家族是晉代屈指可數的豪門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為尚書郎,他的父親王曠為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於江左稱制,建立東晉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導更是名聞於世,是東晉的丞相,而他的另壹位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帥。瑯琊王氏在東晉可謂權傾壹時,熾盛隆貴。

 王羲之因為這樣的出身,壹出仕便為秘書郎,後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世說新語》裏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

 晉代的另壹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壹觀察他的子侄。門生回去後對郗鑒匯報說:王氏的諸少年都不錯。他們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都壹個個神態矜持。只有壹個人在東床上坦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壹樣。郗鑒聽了,說:?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後來壹打聽,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從這則逸事上看,王羲之從小就具有曠達的性格,很少為壹些小事戚戚於心。也許這就是他的書法雄渾開闊,具有自由氣象、瀟灑神態的原因之壹罷。也因為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就把?東床坦腹?、?東床?作為女婿的美稱,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因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愛他的才幹,屢次征召為侍中、史部尚書等職,他都堅辭不受。他不喜當官、更喜歡清靜。但是當他不得已而任官時,他又決不屍位素餐。他在任職期間,曾對宰相謝安和參與朝政的殷浩等人發青過重要而切實的政見。他還對饑民開倉賑濟。這些都說明他不慕榮利但為人正直的品格。

 王羲之從小愛好書法。幼年時他曾跟隨姨母,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過書法。渡江後,他又學習了前輩書法大師李斯、曹喜、張芝、張昶、蔡邕、鍾繇和梁鵠等人的書法。這使他的書法融合各家所長,自成壹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濟濟壹堂,父輩王導、王曠、王異等都是高手,這對他的書法學習的幫助也是極為顯著的。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壹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王羲之的書法刻本很多,像《樂顏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楷書作品,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行草書傳世墨寶有《寒切貼》、《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種。這些墨寶雖然是唐人雙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為難得的珍品。他的行書《快雪時晴帖》只有二十四個字,被清乾隆皇帝列為《三希帖》之首。

 《蘭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從文學的角度,它文字優美,情感曠達閑逸,是千古絕妙的好文章。從書法的角度,它被譽為法貼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鉆研。

 王羲之還善於繪畫,是歷史上比較早的兼精繪畫的書法家之壹。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七個兒子都善於書法,是壹個聞名於世的書法世家,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尤其是他的小兒子王獻之,繼承父學,且進壹步獨創天地,字畫秀媚,妙絕時倫,以至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征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王羲之書法影響了壹代又壹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推崇備至,因而他享有?書聖?的美譽。

 王羲之憂民疾苦,慈悲為懷。有壹天,王羲之上街遊玩,看見壹位老奶奶提著壹籃白扇子憂愁地叫賣。王羲之上前壹打聽,原來老奶奶壹家老小靠這個小本生意過活。可誰知道,沒有壹個人買她的扇子。王羲之勸老奶奶不要著急,然後就讓老奶奶拿出她所有的白扇子,在扇子上題了字。老奶奶壹開始很生氣,這人怎麽在她的扇子上亂塗亂畫呢?王羲之告訴她只要她大聲吆喝這是王羲之寫的字,每把扇子100錢,肯定會有人來買的。老奶奶將信將疑地吆喝著,果然,壹籃扇子便被搶購壹空。老奶奶十分感激王羲之,但是當她四下尋找時,已經不見他人影了。

王羲之的生平事跡

 少從叔父,後又從衛夫人學書,得見漢魏以來諸名家書法,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繇,兼善隸、草、正、行各體,博采眾長,備精諸體,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壹家。筆勢開放俊明,結構嚴謹。楷書以《黃庭經》、《樂毅論》為最;行書以《蘭亭序》為最;草書以《快雪時晴貼》、《初目帖》等為最。唐太宗視為國寶,號召天下臨摹他的字體,其書法成為代替漢魏筆法的書體正宗。其字被譽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後世尊稱為?書聖?。據傳說其行書真跡《蘭亭序》隨葬李世民。現傳世均為臨摹本。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壹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壹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壹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壹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麽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壹手吃燒餅,壹手筆劃著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壹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贊嘆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說有壹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裏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壹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壹個風俗,在每年陰歷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壹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壹些文人,***四十壹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壹面喝酒,壹面作詩。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壹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壹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壹?。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漢代以後,經過六十余年的三國鼎立,進入晉代。書法又出現了壹高峰。隸書的草寫,稱為隸草,隸草是將隸體基本結構消解,只保留波磔,主要用於寫奏章,所以也稱章草。書寫章草的代表書家有史遊、皇象、索靖等。在章草的基礎上,又出現了今草。同時,還出現了楷書和行書。可以說,到了晉代,篆、隸、草、行、楷諸體已經齊備。

 晉代書法以楷書和行書的成就最大,對後世的影響也最大,代表書家是鐘繇和王羲之。鐘繇(151?230)字元常,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縣東)人,曹魏時期,官至太傅。他擅長隸、楷、行各體,尤以楷書影響最大。宋人《宣和書譜》中評價他的書法?各盡法度,為正書(即楷書)之祖?。他的楷書承襲了東漢隸書的遺風,八分開張,左右波挑,勢巧形密,自然古雅。他寫的《賀捷表》頗有鴻鵠飛張姿態,被梁武帝蕭衍評為?群鴻戲海,舞鶴遊天?。在他的楷書中,還有隸書的筆意。其作品還有《宣示表》、《力命表》、《還示帖》等。

 東晉永和九年(353)農歷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契(壹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壹?。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王羲之(303-361),字逸少,號淡齋,祖籍瑯邪監沂(今山東臨沂),後遷會稽,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擅書法,世稱?書聖?。

 王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永和十壹年(355年)三月稱病棄官,攜子操之由會稽蕺山徙居金庭。建書樓,植桑果,教子弟,賦詩文,作書畫,以放鵝弋釣為娛。且與許詢、支遁諸名士,遍遊剡地山水。 自王定居金庭後,書法興起。其後裔多擅書畫,作品掛滿廳堂、書房,人稱?華院畫堂?。後人定村名為?華堂?,沿稱至今。王羲之遺跡遍及全縣各地。嵊西獨秀山為王羲之讀書處,山上觀音殿懸有?右軍舊遊地?匾額;山麓建桃源鄉鄉主廟,奉王右軍為鄉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東的清隱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嶺等,均為王遊憩之地,至今尚有遺跡可尋。

 東晉升平五年(361年),王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嗣孫建右軍祠於墓前,並於觀旁建書樓、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觀晉右軍書樓墨池記》。隋大業七年(611年),其七世孫智永和尚囑徒尚杲(吳興永欣寺少門),專誠赴金庭祭掃,並撰有《瀑布山展墓記》,立碑墓前。明永樂年間,張推官樹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晉王右軍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孫秀清於金庭觀左建?晉王右軍墓道?牌坊,現尚完好。

 說到對鵝的喜愛,比較突出的,要算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了。這裏就有壹段故事:

 據說,品性高潔的王羲之對做官沒有多大興趣,就離開嘈雜煩悶的京城,來到了風景宜人的江南,他在紹興壹帶居住時,經常漫步在水鄉澤國,觀察群鵝。壹只又壹只的鵝啊,羽毛整潔美麗,體態雍容華貴。它們有的浮遊,有的高歌,有的嬉戲。他入迷地看啊,看啊,有時竟忘了回家吃飯。

 有壹天,他驚喜地發現,有只鵝長得不同尋常,它的羽毛象雪壹樣白,頂冠象寶石壹樣紅,尤其是叫聲分外悅耳動聽,他非常喜愛,立即派人到附近去打聽,想把這只鵝買下來,就是多出壹倍的錢,也在所不惜。壹了解,原來鵝的主人是壹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老人家身邊沒有什麽親人,只有這只白鵝做伴。她雖然家裏很窮,這只鵝卻怎麽也舍不得。王羲之知道了這些情況後,完全體諒老人的心情,表示不買這只寶貴的鵝了。為了進壹觀察,他決定登門拜訪。再說這位老婦人,當她聽說是書法家王羲之要到她家來參觀時,高興極了,可是拿什麽來招待貴客呢?老人家正在犯愁,忽然院子裏響起了?哦?啊的叫聲。噢,有了,為了招待客人,老人就把心愛的白鵝殺了,做了壹道美味的菜肴,等待王羲之的到來。不壹會兒,王羲之邁著匆匆的步伐走進這簡陋的茅屋。當他了解到熱情慷慨的主人把僅有的壹只心愛之物拿來待客時,眼睛濕潤了:他為這只鵝的死感到可惜,更為主人的盛情所感動?於是,他要人找來墨筆,在隨手帶來的六角竹扇上揮毫寫字,遞與老婦人,囑咐說:?老人家,我沒什麽感謝您的,請把這個扇子拿到市上,賣上壹百錢,用來貼補生計吧。?老人推辭不要,羲之深情地說:這是我孝敬妳老人家的壹點心意啊!

王羲之的人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