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旧房装修 - 沈陽故宮和北京故宮有什麽區別?

沈陽故宮和北京故宮有什麽區別?

北京故宮:明清皇帝用過?中國文化占主導地位?琉璃瓦都是金黃色的?建築檔次高,建築面積大?牌匾或碑文漢字左邊滿文右邊?

沈陽故宮: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滿族文化為主?金黃色為主體,邊上是綠色的十王閣和大正殿?體現君臣聯合辦公?建築等級低?牌匾或碑文漢字在右邊,滿文在左邊

沈陽故宮簡單介紹了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在清朝入關前修建的宮殿,又稱盛京宮。清朝的祖先福臨在這裏即位稱帝。沈陽故宮博物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的兩座完整的宮殿建築之壹。它已經變成了沈陽故宮博物院。北京和沈陽這兩座紫禁城構成了中國僅有的兩座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2004年7月1。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中國沈陽故宮作為明清宮殿文化遺產的延伸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不同於北京的故宮,有著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沈陽故宮的大雄寶殿和崇政殿,雁行十王閣,十字炕兜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碩閣,鳳凰塔,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獨樹壹幟。充滿滿族情調的“宮高堂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這座占地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始建於1625年(金命最後十年),落成於1636年(清崇德元年)。有90多棟樓,300多個房間。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原名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它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結構建築之壹。

紫禁城

北京紫禁城的修建始於永樂四年(1406),以南京紫禁城為基礎,至永樂十八年(1420)完工。它是壹個長方形的城市,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周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的建築分為兩部分:外院和內院。外院的中心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為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的地方。故宮的中心是幹青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統稱為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主要宮殿。

沈陽故宮的建築結構

沈陽老城區的街道呈井字形,故宮位於井字形街道的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古建築114。按照建築布局和建築序列,沈陽故宮可分為三部分:東路是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大正殿和十王閣;中路是清太宗年間修建的大中型闕,包括大清門、崇正殿、鳳凰樓、清寧宮、觀居宮、延慶宮、祈福宮等。西路是文隋閣,乾隆年間加建。整座宮殿亭臺樓閣,殿宇高聳,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大正殿是壹座八角形的樓閣建築,正門有兩根盤龍柱,以示莊嚴。大正殿用於舉行皇帝登基、發布詔令、宣布軍隊出征、迎接士兵凱旋等盛大儀式。十王閣是八旗左右翼王公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同室的現象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從建築上看,大正殿也是壹座亭子,但體積大,裝飾華麗,故稱宮殿。大正殿和10呈八字形排列的亭子,以少數民族的帳篷殿為原型。這些11的亭子就是11帳篷的體現。帳篷可以移動,而亭子是固定的,這顯示了滿族文化發展的裏程碑。

崇政殿,俗稱“金王殿”,是沈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築。整個大殿為木結構,五室九檁,分門別類,前後有走廊,四周有石欄桿。殿體柱廊呈方形,瞭望塔下有壹個吐水的斬首頭像,頂蓋有綠色鑲邊的黃色琉璃瓦;寺廟的柱子是圓形的,兩根柱子由壹條雕龍連接。龍頭伸出屋檐,龍尾直入殿中,將實用性和裝飾性完美結合,增添了殿宇的帝王之氣。此殿是清朝太宗每日訪朝處理重要事務的地方。公元1636年,這裏舉行了晉末改國號為清朝的儀式。崇正殿北端的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最高的建築。

沈陽故宮博物院不僅是壹座古老的宮殿建築群,而且以其豐富珍貴的藏品聞名海內外。故宮博物院陳列著舊宮遺留下來的大量宮廷文物,比如努爾哈赤使用的寶劍。

大正殿,俗稱八角殿,建於1625。它是清朝皇帝努爾哈赤修建的重要宮殿,也是盛京宮中最莊嚴神聖的地方。原稱大衙門,1636名為儒艮殿,後改為大正殿。八角重檐,尖尖的,八面出廊,下是須彌座。大殿頂部鋪有黃色琉璃瓦,鑲有綠邊,中間是火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鏈子,分別與力士相連。殿前有兩根明柱,各有壹根金龍盤柱,殿內有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廳內有寶座、屏風、煙竈、香亭、鶴燭臺。此殿是清太宗舉行重要儀式和重要政治活動的地方。1644年(順治元年),福臨在此登基。

崇正殿俗稱金王殿。前後廊為硬山形,殿頂黃色琉璃瓦,綠色鑲邊,前脊五彩琉璃龍紋,焰珠。五室寬,三室深。這座寺廟裝飾著五顏六色的裝飾物。內王座和屏風;兩邊有熏爐,香亭,燭臺。在寺廟前平臺的兩個角落,日晷位於東方,劉佳位於西方。這座大殿是清朝唐太宗接見大臣、宴請外國使節和處理重大事務的地方。“東遊”的皇帝們在這裏舉行“展山陵”等慶祝活動。

十王亭呈八字形位於大正殿兩側,是滿族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築中的反映。這種建築布局在中國古代宮殿建築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亭東側五亭自北向南依次為左翼王亭、黃旗亭、正白旗亭、白旗亭、正藍旗亭。西側五亭依次為右翼王亭、旗亭、正紅旗亭、紅旗亭、藍旗亭。是清初八旗主旗貝勒和大臣們商議處理政務的地方。

文水閣建於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專為存放《文隨閣四庫全書》而建,館內也存放了古今圖書的集成。亭子後面是楊希齋,那裏有壹個讀書的遊廊。

鳳凰樓建在壹個4米高的青磚橋臺上,有壹個三落的倚山遊廊,頂上有黃色琉璃瓦和綠色鑲邊。此樓為盛京第壹高樓,故有“鳳凰塔黎明”、“鳳凰塔觀景塔”之稱,盛京八景之壹。鳳凰樓上有乾隆禦筆題寫的“紫氣東來”匾額。

380年前,農歷三月初三(今年四月11),努爾哈赤率兵從遼陽遷都沈陽。從此,沈陽從壹個邊陲小城發展成為壹代帝都。從那時起,沈陽市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如今的中街依然保留著當年的格局,故宮依然是沈陽最吸引人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