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旧房装修 - 苗族民居的特點

苗族民居的特點

苗族多居住在山區,山高林密,就地取材建房。黃土墻黑瓦房,仿古吊腳樓,成為苗族民居的主要風格。苗族的壹些高層領導還修建了有風火墻的磚砌四合院,寬敞而幽深;壹些貧困的苗族家庭還建造了簡單的竹屋、低矮的石屋和樹皮屋頂的小屋。但是苗寨的主體還是壹個黑瓦房,掛腳。

壹,苗寨的空間布局

如果苗寨的空間組織沒有人為的秩序,自然環境就不會根據地形特征和當地條件強行改變。西江苗寨民居從山腳壹直延伸到山脊,平坦光滑,建築高度較低。應與山體形態的原生態相協調,最大限度地保持山體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從而實現建築與自然走向的有機融合。苗族人尊重自然與自然的和諧,而不是人為的破壞和改造。建築群輪廓的走向充分體現了與自然山體的坡形的壹致性。

二、苗寨特色建築——吊腳樓?

1,貴州多為山地丘陵,這就使得苗寨建設需要順著山勢,合理布局,利用山區坡地,順坡建房,創造更多的使用空間。西江苗寨設計的總體思路是建築群體錯落有致,精致小巧,與自然環境相協調。貴州苗族吊腳樓因地制宜,利用當地建築資源,清水河、雷公山、獨柳江流域和碎屑巖的地質特點,選擇杉木作為居住在此的苗族的重要建築材料。在南、北盤江流域,石灰巖地質特征的產物是板巖,因此自然形成了吊腳樓的建築風格,以木、石為主,配以磚、粘土材料。

2.吊腳樓是苗族傳統建築形式,兩層住人,壹層存放飼養牲畜的生產工具箱,被認為是生態建築的最佳形式。苗族吊腳樓多依托原地形中較為平坦的山坡,在山坡上將地面切割成“寬闊”的平臺,避免溝壑塌方。剩下的就是靈活設置吊腳樓柱,不用釘,不用鉚。框架獨立、堅固、可靠,能存活百年而不損壞、不倒塌,以最合理的方式創造合理的生存空間。?

3.苗族吊腳樓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苗族人民在艱苦的山地條件下的獨特創造,是壹種鬥穿式幹膜建築,在南方被廣泛采用。幹式地下連續墻建築的特點是建築下部架空,建築由木柱支撐,居住層次提高,主要是防潮防蟲防蛇防獸,以獲得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對於山坡地貌,幹地連墻建築開間少,入口深,占地少。他們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形,開拓場地,在有限的土地上爭取空間的利用。它們可以在基本不改變自然環境的情況下,建造在復雜、不規則的地區,適用於各種地貌,創造出符合地貌、牢固可靠、能夠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4.鬥通木結構房屋具有結構簡單、穩定性強、易於加工、節點靈活、應變能力優越等優點。對本地區的氣候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尤其是在山坡上建房時地基難以處理。如果要拆地基,只需要在柱腳鋪上石頭,所以它享有“無地基之屋”的美稱。由於材料賦予的靈活性,建築結構獨特,建築外觀輕盈飄逸,隨坡起伏,鱗次櫛比,疊起直至屋脊,更具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