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旧房装修 - 請說出中國歷史上曾是首都的地方。

請說出中國歷史上曾是首都的地方。

北京(明清)

Xi安(漢唐)

南京(南朝時,稱為建康或金陵)

杭州(南宋)

洛陽(北朝)

沈陽(後金,清朝入關前)

廣州(南越王)

成都(蜀,後蜀)

大理(在郭利)

蘭州(西峽)

還有很多,還得翻翻歷史書。

中國統壹州或地方政府的歷史資本。

又稱首都、首都、首都、首都。

京都不僅是壹個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所以它的設定應該是比較穩定的。

但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和擴大事態的需要,京都往往會從舊首都遷到更合適的新首都。

在中國歷史上,不僅許多政權在自身發展中經歷了京都地位的逐漸轉移,而且從整體上看,歷代京都也表現出了主要由東向西,再由北向南的地位轉移。

京都的搬遷還必須考慮各種地理因素:①京都要建在經濟發達富裕的地區,以維持統治集團的物質需要;(2)京都應選擇在國家中部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條件,以便於政令的實施,控制內外事務;(3)京都要選擇風險可以防禦的自然條件,這樣才不會被外力破壞,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歷史上任何政權的首都選址都不能完全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只能根據當時的主要矛盾選擇相對有利的地點,所以首都的選擇往往反映了那個時期的大致情況。

另壹方面,首都壹旦確定,也會對整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發展產生壹定的影響。

先秦都城

夏朝是中國國家形成的標誌,也是中國資本出現的開端。

傳說中的夏都是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縣東北)、邯鄲。(今河南登封西北)、迪丘(今河南濮陽西南)、袁(今河南濟源西北)、老丘(今河南開封東北)、西河(今河南湯陰東北)等地。

分布於豫西何英河上遊、羅易盆地、豫北汾河下遊及陜南、涑水地區,遷徙不確定。

自1959以來,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兩處工作量較大的宮殿建築基址,以及河南省偃師縣二裏頭的普通住宅遺址、作坊遺址、窯洞和墓葬,相當於夏文化時代,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都城。

公元前16世紀,商湯(即唐)滅夏,建都於博(今山東曹縣東南)。

先是商都已經八遷,後是六遷,分別是陶(今河南滎陽東北)、項(今河南黃河東南)、邢(今河南溫縣東北)、邳(今山東運城)、燕(今山東曲阜)、殷(今河南安陽)。

盤庚遷殷後,商賈273年再未遷,直到商帝乙二十年(1065)遷離宮拜宋(今河南省淇縣)。

殷是商朝鼎盛時期的都城,為研究中國奴隸社會都城提供了最早的、比較完整的例證。

周朝的都城也經歷了幾次遷徙,從黃土高原壹步步遷移到渭河流域,“造城富庶”(今陜西Xi安西南)。

周武王繼位,以楓涇地方狹小,遷都楓涇東岸(今安市鬥門鎮),但將祠堂留在楓涇,稱為楓涇,“周王住在那裏,諸侯住在那裏”,所以楓涇又叫。

西周以濠井為中心,分封諸侯,頒布法令,聚集各地工匠在此制作。300年來,它是周朝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經濟大都市。

武王經商時,曾“紮營於洛邑而後去”。

關、蔡、武庚三人合謀,周公東征。為加強東方諸侯的控制,王武在洛水北岸建新城,作為東方都城,稱“洛邑”(今洛陽王城公園);他還在城東修建了壹座軍事城堡,用來監視“頑民”,史稱“成州”(今東漢魏古城洛陽)。

洛邑之所以成為周朝,是因為它處於天下中間,道路均衡,便於四面八方的諸侯朝貢。

成王從濠井遷來此城,遷來九鼎以示社稷之態,使洛邑逐漸成為國家經濟和禮儀祭祀中心和西周都城。

公元前771年,被狗戎俘虜。次年,屏東遷至洛邑,稱為“王城”。由周改為夏都,兩城交替為都。

周代實行都城制度,是中國都城建設史上的壹大創舉,為後世所效仿。

東周等國時期,鐵的使用帶來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商業的分離和人口的激增,從而促進了城市的興起。

隨著周朝皇室的衰落,諸侯爭霸,許多國家修築工事和城池,形成了許多王侯居住的各國都城。

首都的命運與諸侯國的命運息息相關,所謂“城破國亡”就是這個意思。

各國首都也有壹個選址和遷移的過程,這是諸侯勢力起伏、爭奪哪個更有利於自身發展、渴望與外界交流、角落不安的反映(各國首都見附表)。

早期中國的都城大多選擇平原的丘陵和丘陵或者兩種地貌(山地和平原)的接觸帶,而且連著壹條河。

夏商周先後遷都。雖然很難精確定位,但它並沒有離開黃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區,這是早期都城選址對肥沃富饒地區的重視造成的。

商代晚期,都城長期在殷,兩周內分別以關中和洛陽盆地為政治中心,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早期建都史上以黃河為軸心的東遷西移格局。

秦朝到北宋的主要首都都是秦始皇建立的統壹的專制中央集權國家,而在公元12世紀初趙宋政權南渡的壹千三百多年間,長安、洛陽、開封或葉都是統壹政權和統治中國北方地區政權的首都。建康只是在南北分裂對立時期作為中國南方政權的首都。但是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割據政權的都城並沒有長期存在。

這壹時期,首都的遷移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的長安、洛陽、開封和葉堅。

這種局面的形成是上述地區自然環境和國情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8世紀之前,中原是中國最富裕、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可以為首都提供可靠的經濟支持。

如果壹個政權能有效控制這壹地區,就足以控制整個國家。

長安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

關中盆地,四面環山,四面楚歌,三面楚歌,東邊足以控制內陸,有扼後腰之勢;當來自西北的匈奴、突厥、吐蕃相繼構成重大威脅時,選擇關中作為都城,也便於抵禦外患,向西北擴張領土,所以西漢和隋唐都以長安為都城,在體制內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關中的不足之處在於,它與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黃河下遊平原地區相隔,土地有限,難以滿足首都和西北的邊防開支。然而,將水轉移到運河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唐朝安史之亂後,和碩聯合起來,拒絕納稅,只好從千裏之外的江淮地區取首都。再加上長安屢遭打擊,破敗不堪,都城地位難以維系。

洛陽曾是九朝古都。

關於河流的鞏固,羅易流域有條件依托風險建設首都。雖然土地沒有關中遼闊,但靠近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黃河下遊平原地區。它有水陸交通的便利,幾乎不用擔心缺糧。

隋唐時,洛陽建為東都,常居洛陽,被當時的人們戲稱為“追糧的天子”。正是因為洛陽地理適中,才方便了聚集朝貢。

羅易盆地的優勢不僅在於形狀和中心優越,而且有利於向南推進。凡自南窺江漢,欲吞夏之勢者(如曹石、拓跋偉),必以洛陽為都城。

而洛陽偏離西北邊防,難以顧及,以至於東漢西晉總有壹種無力應對西北的感覺。

葉,地處公元8世紀前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山東”中心——太行山以東的黃河下遊平原,被選為都城,雖無險可守,但得益於經濟優勢和水陸交通。

自曹操征服袁紹,平定北方後,離開經營多年的兗州、許昌,而鄴城於公元580年被隋文帝焚毀,鄴城作為北方地區政權的都城近百年。

如果包括商朝,它有370年的歷史。

葉也是北方遊牧政權南下的跳板,與洛都有著特殊的關系。

倚仗他的勢力幫助羅向南推進,卻按他的勢力做了,也很難用他的勢力做羅。

魏晉南北朝歷史上有很多反映。

開封作為首都始於五代。

唐中後期以來,全國經濟重心逐漸從黃河下遊轉移到長江以南。契丹在東北的崛起,使得中原政權的主要邊境麻煩不再來自西北。依靠江南物質支撐,漕運不暢的關中,飽受戰亂摧殘,日漸衰敗,已經失去了選擇都城的條件。

於是,北方以趙巖為主,南通江淮,人口眾多的開封,取代了長安、洛陽,成為了侯亮、後晉、後漢、後周、北宋五代的都城。

如果說金朝末年為了躲避蒙古的壓力,從中都(今北京)遷都開封到這裏,建都開封用了221年。

開封的崛起主要得益於水陸交通的便利,城市的興衰與運河的堵塞密切相關。

開封四野死守萬裏無險。除了加強城墻的防禦建設,還要學會天下的兵都要留在吉甸。

北宋時期,冗費增加,國家始終處於積貧積弱之勢,這與其首都開封密不可分,不得不依靠“以強養弱”、“內不足於外”的政策。

這壹時期,割據黨的地方政權大部分由州(縣)統治。

比如十六國時期,漢朝建立的時候,成都是首都。按照梁倩涼州的說法,姑臧是都城。

割據政權壹般只設置國家首都,沒有陪都制度。

公元12世紀,南宋至清朝的主要都城,金兵南下,開封失陷,趙、宋政權倉惶南遷。

幾經輾轉,定居杭州,升任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臨安府正式為南宋都城,但名為“走合”(見北宋四景,南宋走合)。

貞元元年(1153),金海陵王從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白城子)遷至遼寧、南京西晉府所在地燕京(今北京),封中都大興府。

宋金南北對峙,開始了中國都城位於東部沿海,南北相繼的時期。

杭州從錢氏建都到南宋滅亡,200多年來壹直是兩個朝代的都城。

它的資金條件不是因為它的中間位置,沒有險要的地形可以依靠,而是因為它地處“蘇滬熟,天下足”的全國經濟中心,不愁供應;江南運河的疏浚,使杭州的錦江成為東南交通的樞紐,長達20裏,43萬方。再加上江泰、鳳凰、吳山、萬松嶺等壹系列傅鋼,居高臨下,為建宮提供了理想的地址。

正是強大的經濟實力,才讓選擇杭州為都城的南宋延續了100多年。

元、明、清三個統壹的朝代都以北京為首都,延續了600年。

至於南京,雖近富庶的江南,又有大江之險為屏障,但足以建都保家。但長江大防畢竟只能“定於天,故分南北”,適合保護半個東南。

東晉南朝選擇建都建康,所以可以延壽。如果南北統壹了,就很難控制了。

北京則南撫中原,北接朔漠。地處華北平原與東北、蒙古草原交通聯系的門戶,依山傍海。

在北方民族建立統壹王朝或外部威脅主要來自東北時,以北京為首都,對維系祖籍和國運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北京能成為封建社會後期中國統壹多民族國家持續時間最長的京都。

然而,北京也有消極的壹面。這裏遠離富庶的江南經濟區,使得元明清三代始終下大力氣解決首都的供給問題,並由此產生諸多政治問題。

中華民國首都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成立,四月定都南京,定都北京。

1927年4月,全國* * *成立,南京為首都。

1932年“十壹·二八事變”後,壹度遷都洛陽,165438+10月同年遷回。

抗日戰爭爆發後,6月遷都重慶1937 11,定重慶為首都。

抗戰勝利後,1946年5月南京仍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見民國首都)。

資本制度

將北京作為陪都,是中國首都建設史上的重要特征之壹。

西周時,在濠井外建東都洛邑,後人紛紛效仿。

歷代設立北京輔都的原因有:①作為京都功能的補充,如西周的濠井、洛邑,隋唐的長安、洛陽,明代的南北北京。

(2)以示對王發祥基業的尊重,如北宋太原府(今太原西南晉源鎮)、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3)南狩避難地,如唐的都城和南京。

(4)中興公館,如唐西京鳳翔府。

⑤祖陵故裏,如明代鳳陽府(今安徽鳳陽)、清代盛京(今遼寧沈陽)。

⑥只是作為壹種形式,比如按照朝向設置東、西、北、南四個北京和四個輔助設施,它們並不都起到首都的作用,它們的選擇也隨著首都區位的轉移而變化。如後唐同光元年(923年),以濰州(今河北省大明東北)為都城,建東京行唐府,以西京為原宅,盛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為實都;後來太原原是北都,洛陽為西京;遷都洛陽後,東京改為鄴都。

北宋都城開封,以應天府為南京,以河南省(今洛陽)為西京,以大明府為北京,與東京開封府合稱四都。

遼朝時,黃林府為京畿(今遼寧左奇巴陵以南),遼陽府為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府為南京(今北京西南),大通府為西京(今山西大同),大定府建在北京(今遼寧寧西以西),故稱遼國五都。

金朝在中都遷都大興府(今北京)後,改遼中京為北京,北宋都城開封為南京,景惠寧府亦稱吳京。

在中國歷史上,首都的位置分布受到遷都的影響。京都的位置在東西方向震蕩的時候,資本也在東西方向分布。京都東移至近海時,京都及其陪都的位置往往放在南北,以照顧它。

輔助北京被首都包圍以示拱。

陪都北京的出現,對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地方行政區劃的設立與廢除都有壹定的影響。

京都的形狀

早期中國的都城大多是從祭祀中心發展而來的。宮殿、祠堂、祭祀場所等皇家生活和儀式建築在城市中占了很大比重,與普通住宅和手工作坊不同。

宮城有城墻,但整個都城並不以有無城墻為標誌。

西周時期就有都城預先規劃設計,然後修建的記載。

《李周考公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代表了中國早期都城規劃的設計理念。其中,宮殿主體坐北朝南、突出中軸線、左右對稱布置的方形城墻,是中原地區崇神祭祖的禮制原則和季風氣候環境相結合的產物,從而框定了中國歷代都城建築形式的主導方向和原則。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首都軍事防禦突出,普遍夯築近方形城墻。整個城市由兩部分組成,宮城和郭城,地理位置較高。

宮城有君主居住,建築高大;宮城外的郭城有政府機關、民居和手工業作坊。

秦漢以後,中國都城的建築形式逐漸規範,並向封閉的李芳體系發展,在唐初達到頂峰。

這是這壹時期社會等級森嚴,人身依附關系加強,城市商業發展緩慢的結果。

漢代都城用宮殿占據了城市的主體部分,用圍墻隔離了宮殿、道路、衙門、軍械庫、作坊、市場等城市的功能區域,使整個城市趨於封閉,體現了遵守禮儀制度和滿足皇帝政治生活需要的需要。

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都城的宮殿設在城北或西北角,分別修築宮城、皇城、外郭三堵城墻,加強防禦。房屋、官廳、寺廟都被限制在皇城外的郭城內,多個封閉的長方形或方方正正的區域用高大的方墻圍起來,有助於加強對市民的控制。

店鋪集中在壹兩個廣場,由政府管理,定時開門關門。

整個城市呈現出壹種方格狀的封閉格局。

唐末五代,隨著租佃的普遍實行,人身依附關系放松,城市人口激增。

隨著城市中私營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物資交換頻繁,沿街開店,夜市盛行,在政府定義的“市場”之外出現了新的交易區。這些城市商業活動的加強,開始突破城墻和城墻的限制,從根本上動搖了封閉的市場體系。

北宋都城開封將平面布局由開放的長街改為盛行數百年的封閉巷制,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都城布局和形制轉變的第壹個標誌。

開封宮城位於城市中心,使得貫穿城市的中軸線更加突出。

雖然元代大都城的規劃設計第壹次實現了李周考公基“面向市場,留祖留右”的部分原則,但城市的總體布局仍是北宋以來逐漸出現的開街制改革的發展和延續。

明清二代都城北京的建築規劃,進壹步凸顯了宮城在整個城市中的中心地位。南北中軸線與宮城前的十字街形成T型宮殿廣場,中央衙門依次集中在宮城前中軸線兩側,是皇權至上主題在歷代都城規劃中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現。

但是,北京的街道和市場的分布標誌著中國首都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最終完成。

參考書目譚啟祥: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歷史教學中的問題第1982期,第1期,第2期。

史念海:《中國古都建立的地理因素》,《中國古都研究》第2期,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86。

侯仁之:《關於老北京的改造》,《城市規劃》第3期,1984。

葉小軍朱:論中國歷史上都城制度的形成和作用,《中國古都研究》第三輯,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87。

古都也叫進化

*早期有四大古都。四大古都是指Xi、洛陽、南京和北京。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開封與Xi、洛陽、南京、北京並稱為五大古都。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杭州與Xi、洛陽、南京、北京、開封並稱為中國六大古都。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安陽與Xi、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並稱為七大古都。

鄭州在21世紀初發起申報中國八大古都。

經過夏商周斷代工程50多年的正式考古發掘,鄭州被正式列為“商代最早都城”。

鄭州是商朝唐都和杜喬的都城,新鄭是東周鄭、韓的都城。

鄭州作為統壹的王都,建立於170年,比八大古都中的其他城市都要早。

鄭州建都700多年,古都規模僅次於Xi、南京、北京、洛陽。

中國京都東南部和西北部

*西都(Xi安、長安和附近同壹地區的古都鹹陽)

*杜東(洛陽、成州、開封、汴京在同壹地區附近)

*南京(金陵、江寧)

*北京(北平、燕京)

主要古都

由於中原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鄭州、Xi、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和安陽四個都位於今天的河南。

安陽

在古代的三皇五帝時代,顓頊和帝嚳兩位皇帝都在安陽建都。

殷商時期是商都殷墟。

漢末以後,安陽以鄴城為中心,成為曹魏、後趙、魏冉、顏倩、東魏、北齊六個朝代的都城。

北京

北京是五代(遼、金、元、明、清)的帝都;

*春秋戰國時期是燕國的都城,當時叫姬。

*遼朝是首都,叫燕京。

*金朝(1115-1234)是從到1217的都城。

*元朝是首都。

*明朝自永樂皇帝以來就是首都,被稱為都城。

*清朝入主中原後,也把北京作為首都。

* * *民國北洋時期,當時叫北平。

*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西安

Xi安,古稱長安,又稱西毒、西京、大興城、京兆城、豐原城等。是中國歷史上朝代最多、延續時間最長的城市。

先後有13個朝代,包括西周、秦朝、西漢、新朝、東漢(狄鹹早期)、西晉(禹)、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在這裏建都超過1100年。

也是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首都。

因此,Xi安位列中國六大古都之首,中國四大古都之壹,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壹。

詳見長安詞條。

杭州

杭州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的都城。

金朝滅北宋後,皇族趙構逃往南方,使杭州成為南宋的都城,當時稱為臨安。

開啟

開封是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四大政權、後晉、後漢、後周的首都,被稱為梁。

在趙匡胤陳橋兵變和宋朝建立後,開封仍然是首都。

洛陽

夏、商、西周、東周、東漢、三國時期,魏、西晉、北魏(493年才從大同遷都),隋、唐、、後金、後唐都以洛陽為都城。

它是中國最古老和最長的首都。

南京

南京在三國時期被稱為建業,是吳國的首都。

西晉避諱司馬曄,改國號建康。

這座城市是南北朝時期東晉、宋、齊、梁、陳的都城,所以南京也被稱為六朝古都。

在明朝成祖遷都北京之前,南京是明朝的首都。

太平天國時期改為天京,是太平天國的首都。

1937年中華民國* * *北伐戰爭後、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前(期間重慶為臨時首都——首都),以及戰後1949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 * *退守臺灣省前的首都,均位於南京。

理論上,南京仍是民國的正式首都,但這壹說法在民國被提及的次數逐漸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