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旧房装修 - 中國傳統建築的範疇

中國傳統建築的範疇

中國自古以來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建築藝術風格,但其傳統建築在群體布局、空間、結構、建築材料、裝飾藝術等方面都有相同的特點,與西方不同,享譽世界。強調天人合壹,以人為本。

庭院平面空間

在西方建築中,庭院在外,即庭院圍著房子,而在中國,庭院在內,房子在外,即房子圍著庭院。房屋、墻壁等。被圍合成壹個庭院,以庭院為中心;或者以主單元(正廳和正廳)為中心,輔單元(兩廂)圍繞主單元,壹個是前,壹個是兩廂,由閱手廊相連,形成壹個建築。如當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間。其特點在於將“庭院”作為建築平面的組成部分,將室內外空間融為壹體,將走廊作為過度空間,充滿生活氣息。庭院周圍的建築不是獨立的,也不是相互關聯的。但是四合院不是壹個群體,只是壹個建築。

從四合院到萬裏長城,雖然空間層次不同,但都屬於同壹個空間形態——即內斂封閉的空間形態,它體現或服務於壹個社會體系。中國在古代廣為人知的城市,就是政治機構、軍事實力和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壹個城市裏。城外是壹個天然的廣川,在那裏妳可以住在蓋房子和建其他企業,但它不是獨立的。從東周的壹城壹國或數城的模式,壹直到秦朝統壹中國,仍以城為“國”,幾個國家合並成壹個統壹的國家。鄉下有家,所以叫鄉下。但是家的空間格局和中國是壹樣的,只是範圍縮小了。可以說,家是中國的壹個單位或細胞,或者說,家是中國的壹個縮影,是中國的壹個拓展。長城本來是為了保衛敵人的領土而建造的,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像是“國”這個大空間的墻。無論是朝代的都城、宮殿、園林和寺廟、廟宇、神社、寺廟,還是當地的民居、店鋪,都是這種院落空間布局的特點。

這種內斂的等級建築空間模式,尤其是傳統園林,最為重要。它不僅是正式的,而且是藝術的。園內四周有廊、亭、閣、廳等建築或白墻,將庭院包括在內,以樹木、假山、水池、墻壁或建築來劃分空間。《庭院有多深》讓人耳目壹新。

軸線的空間藝術

中外建築單位都講究對稱,但中國的建築和空間布局尤其擅長軸對稱。這主要體現在受中國“李周”思想影響很大的建築體系上。在古都規劃中,主宮位於中軸線上,宮殿為主體,次要建築位於兩側,布局左右對稱,如“前朝在市”“左祖在右社”,如北京唐代、明清的規劃布局。再比如中國的古代寺廟,有很多強調軸線空間布局的例子。壹般正殿大雄寶殿放在中軸線上的重要位置,副殿在左右。“左亭右藏”、“左鐘右鼓”等等。空間遞進,院落密集。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北正定的龍興寺布局。這座寺廟建於隋朝,宋代重建,壹直保存至今。

中國傳統建築中這壹空間的形成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客觀上如自然、地理、生態原因,主觀上如中國長期以來的生產方式、經濟形態、人文形態。

誠實結構

中國的傳統建築,無論是皇家宮殿,還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各類建築,包括民居,在世界古代建築史上都是獨壹無二的。有兩種主要的代表性結構形式:

1,提梁式,即在屋頂基礎上放壹根柱,柱上放壹根梁,梁上放壹根短柱,再在上面放壹根梁,梁的兩端用檁條支撐;這樣疊起來,在頂梁中央放壹根脊瓜柱支撐脊檁條。這種結構的建築,室內少柱或無柱,空間大,在我國,尤其是北方應用廣泛。

2,透鬥式,這種結構的特點是柱徑小,柱距密,由檁條直接支撐,柱間無梁,由若幹檁條連接,檐口由檁條支撐。這種結構用料較少,但室內柱子密集,空間不夠寬大,在我國南方地區應用較多。由於木框架是主體結構,柱子承重,墻體不承重,所以門窗可以自由布置,體現了形式與結構的統壹。在皇家建築和重要的祭壇、寺廟建築中,還在柱頭和屋檐之間用鬥拱支撐,使建築的屋檐伸得很遠,保護了房屋的木結構。在這裏,鬥拱壹方面是結構構件,另壹方面也成為建築裝飾品,即結構構件作為裝飾品,在形式上體現功能,結構真實,功能合理,也是真善美的統壹。但無論哪種建築,結構的基礎、柱、梁、檁條、椽子、斜撐等部位大多是外露的,造型也加工成裝飾構件。該結構和部件與沒有釘子的榫頭和榫眼相結合。

在外觀上和其他國家的很多建築壹樣,分為橋臺、屋頂、屋頂三個部分。而中國傳統建築的屋頂特別大,有時幾乎和屋頂壹樣高,每個部分都有壹定的比例和標準做法。

“天人合壹”的建築環境

崇尚自然,熱愛自然,自古有之。先人早就註意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協調統壹。“易經。《甘瓜》:“夫大人與天地,與日月,與四時,與鬼神,相合。先天自然,後天也。”儒家主張“天人合壹”,道家主張“自然無為”天也,自然也。無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孟子。獻身》)或道家的“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壹”(《莊子·萬物論》),人與天地萬物緊密相連,視為不可分割的* * *體,從而形成壹種主觀力量,促使人去探索、親近、發展自然。另壹方面,山川壯麗,中國周邊的美景激發了人們熱愛和謳歌自然的無限激情。“天人合壹”的思想和對自然美的欣賞成為傳統美學的核心,產生了絢麗的山水文化、山水畫和山水園林、風景名勝。

在這種審美思潮的影響下,人們在處理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時,並沒有采取與自然對立的態度,而是用建築來控制自然環境;反而持親和態度,從而形成建築與自然和諧的環境態度。如東晉大官僚石崇在洛陽郊區建河陽別墅(金谷園):“造屋側,但阻長堤,前有柏樹數萬株,流水繞屋”(《石崇歸鄉序》);慧遠和尚,經營廬山托林寺:“惟擔香爐之峰,瀑布之谷,猶存石壘,即植松溝。清泉環階,白雲滿室。寺中莫禪林,林樹凝煙,石上青苔。行於深處者,皆精神清明,心平氣和(《出家與慧遠傳》)。這樣的描述在文獻記載中屢見不鮮。此後,在城外景觀區修建的佛寺、道觀、別墅、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視選址。目的是既要滿足各自功能的需要,又要充分發揮建築群體平面布局的靈活性,以適應當地的景觀,並與整體自然環境相協調。它們不亞於“景觀建築”,點綴著地球的景觀,使之生動如畫。這是中華民族在處理建築與自然關系上特有的環境意識。雖然不是完全有意識,但是非常明顯。傳統的“畫論”和“堪輿論”對這種環境意識做出了壹些美學和科學的解釋。

與自然和諧的環境意識更自覺、更深刻地體現在園林建築中。廣義的中國傳統建築應該包括園林建築。在園林中,建築不必拘泥於壹面兩面。倫理符號或多或少被淡化甚至完全消失,建築布局獲得最大的自由。將建築、景觀、花草樹木有機地組織成壹系列的景觀畫面,使園林在總體上達到更高層次的建築美和自然美。

“以人為本”的建築

在西方,建築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地方,更是庇護靈魂的地方。人們從早期就崇拜山脈和沙漠,崇拜各種自然神。建築高大,空曠,被賦予了神性。傳統建築從壹開始就以建造各種寺廟為主。在中國,最開始是崇拜祖先,然後是崇拜酋長、國王和皇帝。而且,在中國古代,神權始終依附於和服從於皇權。這就決定了中國歷代的建築都是人的居所,而不是神的居所。就連後來的宗教建築也是這樣。非神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和核心之壹。

中國人歷來很重視把人和現實生活寄托在理想的現實世界上。中國傳統建築考慮的是“人”在其中的感受,更註重“物”的自我表達。這種人性化的創作方法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比如在建築材料方面,中國傳統建築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這是由中國文化基礎中的非永久性觀決定的。在西方,它是石頭的史詩,追求建築的永恒。在建築體量上,中國的建築以人體尺寸為原則,要求“身強體壯”,“符合”。建築的高度和空間都控制在適合人類居住的尺度之內,具有人類尺度的初級思想。即使是宮殿和寺廟也不能建得太大。在造型上,中國的建築講究平和自然的美學原則,穩重,講究橫向線條。就連向上發展的塔都加了橫線,與中國的亭臺樓閣相結合。

在園林中,建築是中國凝固的繪畫和文學,以意境為創作核心,使園林建築空間富有詩意。同時,園林布局的自由從壹個側面說明了儒道思想在中國文化領域的交替互補,也足以說明園林藝術體現了人們擺脫封建禮教束縛,回歸本真的願望。中國傳統造園的理念、布局和手法被國內外現代建築廣泛借鑒。

特別是在審美行為上,西方人傾向於寫實,註重形式的塑造,而中國人傾向於抒情,註重意境的營造。西方人更喜歡現實美的享受,而中國人更喜歡理想美的寄托。這種理想美的寄托滲透在各種藝術中,建築藝術也是如此,從宏觀規劃到單體建築的裝飾裝修,都可以看到對理想美的追求。比如皇家建築中的龍鳳雕刻,建築中的“福壽福樂”和以“吉祥如意”為主題的詩詞書畫裝飾,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以人為本,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僅從中國傳統建築的平面、空間、結構、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築與人的關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雖然這並不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全部特征,但已經涉及到中國傳統建築的布局、結構、裝飾、裝修、文化等諸多方面。可以說,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到精神,壹切都滲透著中國傳統建築的獨特個性,這就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以巨大的號召力,壹直影響著中國建築的發展。這就是中國傳統建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