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旧房装修 - 為什麽說劉邦是楚國人?

為什麽說劉邦是楚國人?

歷史證明,那個時代的人還是很淳樸和誠實的,並沒有後來統治者那種亂認祖宗的壞習慣,所以劉邦給自己找了個名正言順的老祖宗——劉累,這劉累又是何許人呢?據《左傳》、《史記》等書記載,劉累生活在夏朝孔甲年間,因出生時手上顯現“劉累”的紋樣,家人以為吉祥,於是就以劉累命名,是不是很容易讓人聯想其手握蘇魯定長矛狀血痕出生的成吉思汗鐵木真?當時的孔甲帝得到雌雄二條龍,聽說劉累曾向“豢龍氏”學習養龍,就讓劉累學以致用,因為劉累龍養的不錯,孔甲就賜了他個封號——“禦龍氏”,後來其中壹條龍死,劉老兄黑色幽默了壹把,把那條死龍做成肉羹獻給孔甲帝,類似事情見於後羿射死天帝的八個兒子還去找天帝報功,但孔甲同誌更幽默,壹吃這肉羹挺滿意,還命令劉累再做點兒送過來。這下劉累迷茫了,既不敢把另壹條龍也宰了做菜,又害怕已經死了壹條龍的事情曝光,所以只好卷好鋪蓋搬家去了現在的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昭平湖地區,在那兒自己開荒打獵,死後也就葬在這裏了,從個朝廷公務人員,落魄到了自我放逐去懇荒。劉累子孫後來就以劉為姓,成為我國劉姓的最早起源,也成為而劉累也就成了天下劉姓所信奉的***同始祖了。 說到這裏問題就逐步明朗了,根本不用去追本溯源了,因為找到最後都是同源之水,當然了,如果繼續追溯,估計連黃帝的祖先在內,都是壹窩猴子裏出來的。但正因為劉邦找到了劉累這麽個祖先,也就可以繼續將自己的血統向中國最早的王族血統靠攏了。 世事最怕推敲二字,根據史學界的認可,劉累是五帝中帝堯陶唐氏的直系後裔,而帝堯的老爸呢也是五帝之壹帝嚳,而帝嚳的曾祖父更是五帝之首黃帝,所以在找到了劉累這麽個先祖之後,劉邦可算是根正苗紅了,相比於叫囂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泥腿子陳勝、和沒落的楚國貴族項羽壹家,劉邦這種靠姓氏順理成章的提高身份的方法明顯高明許多,要知道在那個以及之後若幹朝代都是處在封建門閥制的統治中啊,想想劉備壹句“我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就蒙的臥龍鳳雛、五虎上將給他扛了壹輩子長活,所以當劉邦同誌將自己的血統出身潛移默化給別人知道的時候,不少人立刻對他另眼相看了,這方面將在之後討論。 說到這裏也才說到老劉家搬到了河南,開始勤懇工作,而生活環境也有了不小的進步,到了殷商建國之後,這裏由原來的邊疆三不管地區,升級成了諸侯國——應國,劉氏後代也就成為了應國的國民,到了西周更成為周武王兒子、周成王兄弟應侯的封地,升級為嫡系子孫諸侯國,按說這劉氏後人也算熬出來了,從原來畏罪潛逃嫌疑人的子孫,變成了嫡系諸侯國的子民,也可以踏踏實實的當良民了,可是事實往往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東周初年應國被楚文王消滅了。史書上並沒有多少對應國的記載,甚至於什麽時間被楚國滅掉的也沒記述清楚,不過根據史實推敲,還是認為在楚文王時期被滅比較可信,因為有明確的記載,楚文王在二年和六年發動了兩次比較大的遠征,分別是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攻占申國,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楚文王六年(公元前684年)進攻蔡國,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上蔡縣,這兩個地方距離應國已經相當接近了,而且這兩次出征都順手消滅了不少附近的小國,所以應國很有可能就是這會兒被順手幹掉的。當然還有壹種可能是在楚文王的兒子成王時期消滅了應國,史書上有“十八年,成王以兵北伐許,二十六年,滅英”的記載,這裏的“許”指的就是現在的許昌縣,在應國的北面,可以說這時候至少應國已經在楚國的勢力範圍以內了,當然也有說法認為英國指的是在淮南的蓼國,而不是應國。 根據記載“劉氏隨魏徙大梁”,魏惠王在公元前340年遷都到大梁,所以很可能在應國被楚國侵略後劉邦的先祖流亡到了鄰國魏國,並且在魏國紮下根來,這麽看其實楚國也算是劉邦的滅國仇敵了。到這裏可以確定,從應國被滅到魏惠王遷都這些年,劉邦的祖上基本都生活在魏國的國土上,但到了魏惠王遷都的時候,又壹個問題擺在了他們面前,看來他們又要搬家了。 魏惠王本來也是個很有誌向的諸侯,並在他的統治後期啟用了龐涓,本來龐涓也算個不錯的將領了,但因為嫉妒就不顧同窗情誼,要置同學孫臏於死地,最後惹得孫臏這個頂級軍事家帶著齊國兵馬來報仇,連魏國太子申都被俘虜了。轉過年來,當初在魏惠王手下郁郁不得誌的商鞅也來湊熱鬧,趁著魏國剛挨了齊國壹刀的空兒來占便宜,帶著更強大的秦國來耀武揚威壹番,弄得魏惠王又是獻地、又是求和,最後連首都都搬了,沒轍,惹不起還躲不起麽? 這樣壹來魏國就從壹個還比較強大的國家(至少當初還能時不常兒打打別人土地的主意)變得只能勉強自保,劉氏雖然在住在魏國首都大梁,可估麽著心裏也不太踏實,於是幹脆效法老祖宗,出國去也,也就是“移在豐,居中陽裏”,豐地歸沛縣管轄,屬於當時宋國的國土,宋國是周武王給商朝貴族微子啟的封國,在老劉家搬家那幾年正好國家經濟壹天好似壹天,做主的國君剔成也還比較老實,想踏踏實實的作個富家翁,搞搞他的全民溫飽就得了,於是抱著對安定生活的渴望,老劉家又遷居到了這裏,並且壹直住了下來。 原本老劉家覺得宋國這麽個只註重經濟發展的國家應該是比較安定的吧,就算不能像現在瑞士壹樣弄個永久中立國,也能像朝鮮、老撾壹樣混個附屬國,反正不管政治怎麽樣,至少能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定生活吧,可惜鐵的事實再次擺在了眼前,宋國也開始不踏實了。宋國國君剔成,做了41年的國君,往上數四代君主,景公做了65年國君、昭公47年、悼公8年(這個確實比較少,但比起始皇帝祖父的3天國君來,還是不短的了)、休公26年,幾代人都是太平紳士的命,本來剔成把領導做到41年這個份兒上,也就可以安心求善終了,偏偏他的老弟君偃突然殺了出來,把他老哥剔成壹刀拿下,自己做了君主。說來剔成也是找事,把本來好好的姓氏——“子”改成了“戴”,給了老弟那麽個清理門戶的好借口,也算咎由自取了。 話說君偃這個人,和他之前的幾代君主有很大不同,不想安於軍事弱國的位置,憑著這壹百多年積累下的經濟基礎大力發展軍備,把國都也遷到了軍事重鎮徐州,這個名字可能不是那麽響亮,因為徐州當時用的是另壹個名字——彭城,也就是後來西楚霸王項羽的都城。發展軍備並沒有錯,保家衛國也不會有誰說三道四,但挑釁滋事就不好了,雖說“春秋無義戰”,但樹敵過多總是不利於國家安定統壹的。可惜君偃同誌太迷信武力了,先後進行對外擴張,並擊敗了齊國、魏國、楚國,要知道這三個國家全都和他接壤,就算當時沒工夫對付妳,也不能就這麽窩囊著呀,而且君偃也是個創業之後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的主兒,特別是在稱王之後更是胡天胡帝,落了個“桀宋”的官稱,最後在君偃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國破被殺,土地也被齊楚魏瓜分。 回過頭來說老劉家,在心目中的平安地宋國安定了二三十年之後,就經歷了國家政變、對外戰爭、暴政蹂躪、戰火洗禮,最後又落得壹個亡國奴,而且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沛縣劃給了楚國治理,要知道當年應國就是被楚國幹掉的,劉家祖上差點用上楚國戶口,好跑歹跑繞了壹大圈,多了好幾百年,最後還是上了楚國戶口,看來歷史更會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