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旧房装修 - 怎麽才能算是“四世同堂”

怎麽才能算是“四世同堂”

即曾祖、祖父、父親、兒子***同生活,無壹過世。

陜西壹家人34口人相聚壹處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

“女大出嫁,兒大分家”這是陜西關中農村自古形成的民間風俗,也是壹個家族壹個家庭生存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陜西寶雞眉縣卻有壹戶人家,從上世紀80年代,立下“兄弟不分家,貧富壹起過”的約定,這個30多口人組成的大家庭,四世同堂,吃在壹口鍋裏,住在壹個院子,和諧美滿,其樂融融,在當地傳為佳話。

對此,西安民俗研究學者茅笛分析認為,壹個農村家庭四世同堂不分家,和諧相處三十年,世間少見難能可貴,對於如今家庭成員相對冷淡的關系,具有壹定的參考價值,是壹個良好的治家標本。

兒孫歡聚壹堂令八旬老人倍感欣慰

到眉縣金渠鎮打聽詢問陳誌平老人,知道的人並不多,可壹問“四世同堂的老陳家在哪住?”幾乎人人皆知。在熱心村民的指引下,記者沒費多大工夫,就來到了眉縣範家寨村壹組壹戶獨家獨院。進門處是剛蓋不久的二層小洋樓,院子北邊壹溜房屋是廚房,南邊種著芭蕉、竹子、四季青,綠意盎然,令人感到神清氣爽。

走進小院,只見壹位白發老人微笑著迎了上來——他就是這個家的老壽星陳誌平老人,他把客人讓到沙發上,又是切西瓜,又是倒茶水,還壹個勁說,“這麽熱的天,為我家這點事辛苦妳們啦,真覺得過意不去。”

這時,陳家的長子陳倉寬聽到家裏來了客人,從樓上走了下來。據陳倉寬介紹,他父親陳誌平今年84歲,母親高桂蘭今年80歲,是他們家的第壹代;他們家的第二代弟兄三人,他今年61歲,在農村勞動,以種植獼猴桃為生。他大弟陳仁寬今年60歲,在西安工作,是國家公務員,即將退休;二弟陳軍寬今年57歲,以前是教師,現在眉縣環衛局工作。至於他們家的第三代:他家有兩女壹男,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在漢中工作,是現役軍人。大弟家有壹兒壹女,都參加了工作。二弟家壹兒壹女,兒子退伍轉業在鄉鎮工作,女兒是教師。陳家第四代,有孫女孫子外孫子外孫女***7人,包括女婿侄女婿在內全家壹***34人。

令陳誌平老人感到驕傲的是,在他們家中,有7名***產黨員,3名教師,3名營團級軍人,7名國家公職人員,“這些娃們家,不但工作幹得好,對我和我老伴孝順得很,我老漢這輩子知足啦!”

隨後,陳家的長子陳倉寬帶著記者參觀了他們的住房和廚房,這棟樓是2015年剛剛蓋起的,面積達750多平方米,壹層東邊住著兩位老人,西邊是老二的房屋;樓上東邊是老大家,西邊是老三家,每所房屋都是四室壹廳,面積在150平方米左右,包括客廳、廚房和洗手間,房子主體造價48萬元,包括內部裝修***花費54萬元,是他們弟兄三個***同集資修建的,用陳倉寬的話說,“要不是我們弟兄三人齊心合力,靠我壹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修建這麽漂亮的房子的。”在這四間住房中,唯獨沒有見到鍋碗瓢盆的影子,原來,這壹大家子人,多年來壹直沒有分家,住在壹個屋檐下,在壹口鍋裏吃飯,院內的大廚房和大鐵鍋壹次就能夠供應近40人的用餐夥食。除了春節以外,每年的五壹假期、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都是陳家的“團圓日”,壹家大小圍在兩位老人身邊,吃飯喝酒,唱歌跳舞,打牌助興,快樂開心,其樂融融……

妯娌情如姊妹婆媳如同母女

壹般在家庭關系中,最難處的就是婆媳關系和妯娌關系,但在陳誌平老人家中卻是另外壹種情形,陳家三個兒媳,對待婆婆高桂蘭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母親壹樣關愛有加。平時老二老三媳婦都在單位上班,大嫂陳玉花是壹個農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但是為人善良忠厚,每天在地裏忙著給獼猴桃澆水、授粉、嫁接、套袋,回到家裏還要做飯洗衣,飯做好了端給老人,等壹家人都吃上了飯,她才最後用餐。近年來,婆婆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陳玉花給老人餵水餵飯,端屎端尿,任勞任怨。

上世紀90年代中旬,高桂蘭老人不幸得了出血熱,大兒媳陳玉花在農村老家照顧年老的父親,還要給丈夫做飯;二兒媳李素芹,遠在西安,只能臨時照顧老人,所以,三兒媳張花然白天在學校代課,壹放學就到醫院照顧婆婆,還給婆婆擦身子洗尿布。後來,婆婆高桂蘭在西安看病期間,照顧老人的擔子又落在了二兒媳李素芹的身上,她對待婆婆和兩個妯娌壹樣孝順。

三個兒媳對待婆婆都非常孝順,那麽,她們之間又是怎麽相處的呢?三兒媳張花然回憶說,那會她在老家附近代課,掙工分,為了幫助大嫂減輕負擔,她把大嫂的兩個孩子帶在自己身邊,照看孩子上學放學。1994年到1995年之間,她患病在身,渾身無力,在西安看病期間,二嫂李素芹到醫院照顧她,給她做可口的飯菜,給她洗衣服。她剛開始暫住在她大姐家,二哥陳仁寬專門接她回家說:“妳在妳姐家是個客人,這兒才是妳的家。”讓她聽了非常感動。回到眉縣老家養病期間,她大嫂陳玉花壹有空就陪她說話,幫她洗澡搓背,給她按摩,“就是親姐妹也未必能做得這麽好。”說到這兒,張花然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說起弟兄三個的關系,老三陳軍寬說,“我大哥是個實在人,不愛說話,那會家裏條件不好,可是我大哥年年餵養三口豬,舍不得賣,過春節時殺了,給壹家人改善生活。當時糧食緊張,每次回家走時,大哥就會讓我們帶上家裏的蒸饃、玉米糝和自家磨的面粉。我和妻子都是民辦教師,考上寶雞教育學院後,每逢二哥從西安回來探親,總要給20或30元錢還有糧票,那會壹個普通工人的工資才45元,這些錢都是二哥省吃儉用專門留給我們的。如果沒有我大哥在家照顧老人,我二哥鼎力相助,我和妻子恐怕難以完成學業,也不會成為壹名國家公職人員。”陳軍寬深有感觸地說。

“合家***過”的接力棒在下壹代手中傳承

“陳家四世同堂如今已傳至妳們第三代手中,妳們能否繼承下去?有沒有思想準備?”

面對記者的提問,陳家的孫媳婦、80後幼兒教師王靈潔說,“我爸爸他們那壹代人,如今已經退休或者退居二線,將來我們這個家庭,能否匯聚人氣,就看我們這壹代了。爺爺、爸爸他們上兩代人,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系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我們這代人壹定要傳承下去,而且要做得更好!”

王靈潔告訴記者,今年過端午節,除了大姐和女婿有事耽擱了,其他家庭成員都開車趕了回來,不用父輩囑咐,他們幾個小字輩,買肉的買肉,買飲料的買飲料,洗菜的洗菜,做飯的做飯,在院子支起了架子烤羊肉,然後,看小孩子唱歌跳舞表演節目,第二天,輪流值班,玩得開心極了,他們還組建了壹個“歡樂壹家親”的微信群。離別時,大家依依不舍,期待中秋節再次相聚。

眉縣示範幼兒園教師陳曉敏是陳家第三代中的壹員,她在的演講中說:“爺爺教導我們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凡事不要只想自己,要多想想他人,能幫助人盡量去幫,我牢記在心。媽媽爸爸對爺爺奶奶的孝順,言傳身教,對我影響很大,生活在我們這個和諧美滿快樂的大家庭,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滿足,我們家形成的‘孝為先,和為貴,誠待人,親持之’的家風,使我終身受益並壹代代傳承下去!”

提起“壹家人合夥過不分家”這檔子事,陳誌平老人非常欣慰地說,“今年過春節開家庭會議,看是否還要在壹起過日子?沒想到我那幾個孫子孫媳婦堅決不分家,看著娃們家這樣團結,我這當爺爺的也高興……”

四世同堂來之不易

剛開始陳家兄弟作出“兄弟不分家,貧富壹起過”的決定,還有壹段小插曲。那是1986年前後,當時陳家老三陳軍寬和妻子張花然還在學校當民辦教師,有次放假騎摩托回家,到家後大嫂要出門走親戚,大哥陳倉寬借弟弟的摩托車和媳婦壹塊出門,回來時路況不好弄了壹車的泥。老三看了不高興地說:“妳倆咋搞的嘛?把車子弄成這個樣子。”大哥也不高興說,“不就是個爛摩托嗎,弄臟了就弄臟啦,有啥了不起的?”弟兄兩人憋了氣,剛好老二陳軍寬在家探親,弟兄三個和妯娌三個連夜召開家庭會議,舉手表決到底是分家還是繼續過下去?這時,大哥陳倉寬站起身激動地說,“兩位老人還健在,咱們弟兄相處,沒有發生什麽大的矛盾,為啥要分家呢?妳看看村裏鬧分家的,有幾個把日子過好的?要分家妳們分,我堅決不分家。”大哥的話觸動了大家的感情,這麽多年壹大家子人過得挺好的,壹旦分家還真不適應,於是就這麽定了下來。

大哥陳倉寬認為“寬容、忍讓、坦誠、付出”是兄弟妯娌和睦相處的基礎,“我們弟兄三個,包括三個媳婦,如果有壹個人斤斤計較,就不可能堅持到今天。”二弟陳仁寬總結說,“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大都吃過苦,知道生活的艱辛,比較珍惜親情。當然,這個也和我父親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我父親和我母親對我的爺爺奶奶非常孝順,他們從小給我們的教育就是做壹個誠實可信的人,和村裏的鄉鄰搞好關系。”

對於陳家弟兄三人30多年的堅守,西安民俗生態學者茅笛稱,人類社會的從大家庭組合到分裂成三口四口的小家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對於傳統的道德風尚不能無選擇的摒棄,其好的壹面需要繼承和發揚光大。四世同堂不分的大家庭是當今社會獨有的壹道風景。家是最溫暖的港灣,家是壹份忠孝之心的堅守。家從來都是人心最溫暖的地方,在外邊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委屈,壹回到家裏壹切都變得溫暖,而今人們匆忙地忘卻了家之厚重。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把家看得很重,於是,就有了“家和萬事興,家寧國泰平”的千古流傳;於是,就有了除夕夜在外人員匆匆回家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