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佛山祖廟遊記

佛山祖廟遊記

2020年9月5日上午,雨後涼爽。我從廣州出發,坐廣佛線的地鐵到達佛山祖廟站。出站後走了沒多遠,就到了舉世聞名的佛山祖廟門前。這是我夢寐以求的避難所,我終於如願以償了。

由於我前壹天晚上已經在網上訂好了佛山祖廟的前半票,所以到了祖廟就直接打開手機檢票,進了廟門。祠堂的面積比我想象的大很多。這裏沒有濃烈的熏香,但看起來很安靜,雕梁畫棟點綴在樹叢中,仿佛是世外桃源。無論佛山人還是外地人,到祠堂的目的都不是為了上香祈福,而是為了尋找靈魂歸屬的凈土,去放松,去娛樂,去訪古,讓沖動的心舒服壹會兒,大家都可以為所欲為。這就是歷史的力量。沈重的歷史感解放並改變了人類的思想。祠堂就像壹個大家庭,廟裏的北帝就像大家庭裏地位最高的父母,讓遊子們有家的感覺,給予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

祠堂的建築很多,但都是交替的,傳承了嶺南建築藝術的壹脈,參觀了葉問堂、碑林、“寶崇”牌坊、黃飛鴻紀念館,然後參觀了祠堂的主體建築萬福臺、金香池。位於祠堂正對面的萬福臺,建於清朝雍正年間。是幾百年來佛山人上演粵劇的地方(酬神,指北帝上演的戲)。它被稱為粵劇的發源地。現在,不時會有曲藝社團在舞臺上表演和演奏歌曲,傳承粵劇和粵劇文化。很幸運在萬福臺上遇到順德龍江曲藝社演奏《花田錯會》《孟令花在隋宮十年》《女馬旭》等粵劇名曲,能夠在臺下近距離欣賞粵劇,受益匪淺,終生難忘。

正殿和萬福臺之間是“淩影”牌樓和金香池樓。明朝的黃曉陽“拜佛”?“羊”之亂被平定後,佛山鄉紳老者上書朝廷,稱其為北帝加持、默贊的功勞,於是明景泰帝下詔將佛山祖廟命名為淩影廟,成為明清時期佛山唯壹的官方紀念廟。到目前為止,寺廟裏有兩個牌樓,“贊美和寵物”和“淩影”,以紀念這壹偉大事件。金香池位於“淩影”牌樓後面。明八年霍開建,三年後建成。清朝雍正的時候,在水池上面建了壹座石拱橋,拆除了,用石頭圍起來,再用雕花柵欄圍起來,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池中央有龜蛇石像,象征玄武之神,兩側有九裏香。樹已五百歲,香味猶存,故“金香池”之名必由此而來。金香池兩側有回廊,回廊上有鐘鼓樓。

走過金香池,就到了三門,祠堂正門,因門數為三而得名。三門正中上方懸掛著“淩風應寺”的牌匾,三門兩側有對聯。中門對聯曰:鳳形三處噴湧,龍勢生壹孔天左門聯雲:莊嚴觀禪山寺,靈應福尊神。右門聯上寫著:27號鋪獻給這位老祖宗,億萬年來獨享。三副對聯可以說將佛山人對祠堂和北帝的崇敬體現的淋漓盡致。中門對聯的大意是:季華鄉(古稱佛山)地圖如鳳凰。唐貞觀年間,當地人在塔坡崗挖出三尊金代佛像,故名“佛山”;祖廟在佛山的位置,高貴如龍,自然生成世外桃源。左門對聯的意思是:佛山的祠堂,外觀莊嚴,是佛山所有廟宇中最高的;貝迪·淩薇是佛山的壹位高貴的神。27號鋪(佛山)的人把淩影廟當成自己的祖廟,幾億年來,只有北帝最尊貴。舊時善信入堂祈福,必從右門入,左門出,意為順時針行走,順順當當。

穿過三道門,就到了易門,這裏有很多威武的雕像和精美的陳設。相傳祠堂裏的神像都是明朝的產物,清朝和近代都有修復。這些雕像的原型應該是北帝統治下的武文縣板。他們的造型是聽命於北帝,而北帝是“陳菊段公”。儀門內有壹件清末的聖案,制作精美,刻有歷史故事。雖然故事的名稱是“李元霸伏龍駒”,但聖案的兩端都浮雕著壹個蹲著的外國人的形象,這也是當時的工匠在作品中反映他們對外國人反感的原因。謎案底部還回了“大明江山”二字,表達了工匠們對明朝的懷念和對清朝的厭惡。

在儀門內,還擺放著四尊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雕像,其中兩尊為“我寺勸善大師蘇真人”和“廣州府城隍誠信神”,另外兩尊合稱為“廣州府美德誠信神”。關於這四神還有壹個故事。相傳明代蘇真人主持祠堂。某年祠堂翻修,當地鄉紳踴躍捐款,但有壹筆錢蘇貞仁忘了記賬。大家都懷疑蘇真人貪財,蘇真人很難辯駁。於是他舉著祠堂裏已經燃放的煙花,證明自己的清白。結果煙火死了,槍也沒開,大家都嚇了壹跳。後來蘇真人去世,他的徒弟在整理遺物的時候,在真人的床下發現了壹疊票據。就是修祠堂時被真人遺忘的賬單。徒弟拿出來給大眾看。大家都感受到了蘇真人的善良,於是在祠堂裏塑造了自己的偶像,以示永遠的懷念。大家很容易理解,祠堂裏供奉的是蘇真人的雕像,但是還有壹個廣州城隍的雕像,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其實祠堂古時候就在南海縣,南海縣隸屬於廣州府。那時候佛山只是壹個鎮,沒有鎮神。於是,佛山人為了得到城隍的加持,便派隊到廣州府城隍廟迎接壹套祭祀儀式,然後帶回佛山的祠堂,以祠堂為“廣州府城隍”。然而,正是古人的這壹舉動,引起了當代廣州、佛山人爭搶城隍神像的風波。廣州有關人士在參觀佛山祠堂後,看到祠堂內供奉的“廣州府城隍,誠信之神”雕像,認為這尊城隍應該屬於廣州,應該“請”回廣州城隍廟供奉。但佛山文史研究者認為,佛山祖廟的城隍神像最初是在佛山制作的,古代佛山人在廣州城隍廟只接受了壹套象征性的祭祀儀式,所以佛山祖廟的城隍神像是不可能被“請”到廣州祭拜的。而且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佛山的說法是合理的,廣州的說法是不了解歷史的體現。

過了義門就到了香亭,那裏掛著壹塊“忠義名地”的牌匾,也體現了佛山厚重的人文歷史。相傳明朝時,兩廣水災,農田流失,朝廷苛捐雜稅,終於導致了明朝十四年爆發的黃曉陽起義。明朝景泰元年二月,明太祖董興率軍,黃孝兵敗被俘,起義失敗,佛山城被圍。明朝景泰二年,景泰帝封蓮桐等22名佛山人為“忠臣”,建“忠義殿”。佛山被命名為“鐘毅鄉”,祖廟被命名為“淩影廟”,永遠享受春秋時代的崇拜。這就是著名的“國家祭祀儀式”。自鐘毅鎮成立以來,壹直有許多人才,如現代武術大師黃飛鴻和葉問。所以祠堂掛“忠義功名”的牌匾是當之無愧的。

過了香榭,就到了正殿,也叫紫霄宮,是整個祠堂最重要的建築。在正殿的中央,有壹個巨大的北帝雕像。相傳此尊鑄於明代景泰年間,重約二噸半(五千多公斤),高九尺五寸,意為“九五之尊”。這尊北帝像是佛山鑄造業的代表作品之壹,也是中國明代最大的北帝銅像。北帝巨像旁邊有兩個小雕像,壹個是觀音,壹個是北帝像。北帝的小雕像就像壹個“拜神”,即每年寺廟組織“拜神”活動時,寺廟都會帶著這個雕像到街坊四鄰,尤其是農歷正月至三月“北帝坐莊”活動期間。人們在大殿的北帝雕像前,贊嘆的不僅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他們的手藝。能夠花巨資建造這座宏偉的藝術殿堂,也說明了千百年來北帝信仰在佛山人心目中是多麽的崇高。

正殿後面是清鎮樓,又稱“父母堂”,是供奉北帝父母之神的廟宇。遊覽完清鎮樓,佛山祖廟之旅基本結束。走的時候去了寺廟裏專門賣手工藝術品的店,買了壹個陶龜的雕像作為這次旅行的紀念品。最後離開了佛山的祠堂,坐地鐵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