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關於淄博的詩句

關於淄博的詩句

1. 古詩詞中關於淄博這個地方的有哪些

《九日齊山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周村自古,繁華地,

禦賜“天下第壹村”;

博山從來,上等瓷,

享譽陶都,琉璃鄉。

資源豐富,成重工業之基地;

強農固基,奪冠江北噸糧縣。

鋁業搖籃,生機勃勃展新姿

2. 求藏頭詩 淄博詩人

淄水悠悠貫南北博山陶瓷精而美詩寫狐仙傳世界人傑地靈晏相歸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壹字劍臣,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

出生於壹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壹,名震壹時。

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

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6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

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淄河自古水長流博山柏樹四季青詩魂詞風漁洋絕人人吟誦到天明漁洋 王士禎(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

漢族,新城(今山東淄博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傑出詩人。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彜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壹代宗匠,與朱彜尊並稱。

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

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後轉為蒼勁。

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余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於麟”(李攀龍),然傳其衣缽者不少。

3. 淄博齊山簡介,壹句描寫齊山的詩句,還有關於齊山作文的題目

簡介: 予淄博齊山:齊山風景區位於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政府南5公裏。

是全國唯壹壹家以齊文化為主題的自然觀光風景區。占地總面積36平方公裏,最高海拔868米;景區以齊文化為底蘊,以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互輝映,為世人描繪出壹幅優美生動的寫意山水畫。

作文: 齊山遊記 與父母同遊齊山。齊山,險秀瑰麗,懸崖峭壁,蔚為壯觀,吾懷敬仰之情與父母同遊齊山。

沿途二三裏,車水馬龍,水泄不通。 從門入,步行道,道路兩旁,櫻花桃花分列。

清風拂過,花瓣漫天飛揚,吹落壹地香氣。遊人百數,皆拍照留念。

順道而行,到壹中轉站,有乘騎射箭打靶,有黃鸝百靈布谷等鳴禽。鳥語花香,山風徐徐,享樂絕佳。

順路向前,漸聞小溪潺潺,石階數百,兩旁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繁花似錦。 沿階而上,有壹股清泉從石縫中奔湧而出,乃是壹潭泉水,綠如翡翠。

從小潭步行百二十步,石階漸漸陡峭,猛壹擡頭,見三面峭壁環繞,絕巘生怪柏。又見壹碧水潭,遊人常嬉水於此,此乃菩薩潭,潭上方是觀音瀑,俗稱流水洞,其洞口距峭壁地面十米有余,宛如玉凈瓶,惟妙惟肖。

水從洞口溢出,緩緩而下,宛若龍須,似清泉怡意,因此又名龍須洞。水質清冽甘甜。

洞體幽深,外窄內寬,形成洞中天湖,水深可沒人頂,船可通行,且鐘乳石倒掛,琳瑯滿目。 隨人流而行,漸漸石階越陡,體力漸漸消散,余鼓足勇氣,爭先而上,到頂之時,心曠神怡,壹覽眾山小,遠處之山,出沒不見,為氤氳環繞,甚是好看。

下山之時,速度漸慢,俗話曰:“上山容易,下山難”是也。 道路兩旁,古木參天,倏爾見壹長長古道,此乃齊國古棧道,仰望時峭石沖天,俯瞰是百丈峽谷,棧道隨山勢蜿蜒,時而扶壁慎行,時而弓腰險過,驚險刺激。

行走在棧道間,頭上晴空萬裏,崖中蒼松傲立,腳下草木豐茂,延綿數裏,蔚為壯觀。位於棧道後半段的回頭望月石,是彎月狀穿洞,回頭而望,與不同角度下,呈現出圓缺不壹的月牙,甚是奇特。

隨古棧道而行,見壹山洞,洞口高可八黍許,立於洞中,山風呼嘯而過,壹早壹晚,在洞中可望曦月之光,擡頭而看,其形狀神似鳳凰。過其洞,又壹山洞佇立在眼前,洞裏有左右兩排過道,其意為,男左女右。

而洞底宛如壹條騰龍,蓄勢待發。 大自然奇特無比,變幻無窮;古棧道驚險絕倫,令我不虛此行。

詩句: 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 攜壺結客何處? 空翠渺煙霏。

塵世難逢壹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 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

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 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4. 我愛家鄉——淄博作文

我的家鄉——淄博,是壹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現代化的工業企業使歷史和現代文明在這裏交相輝映。 淄博位於山東半島中部,也是壹個被厚重的歷史人文景觀和豐富的山水自然資源所包裹的旅遊文化名城,同時,她還是著名的“陶瓷之都”、“絲綢之鄉”。

作為“絲綢之路”東端起點,自古就有“冠帶衣履天下”之說,直到唐代,大詩人杜甫還留下過“齊紈魯稿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的詩句。悠久的歷史,為淄博留存下了浩如煙海的文物古跡,有“地下博物館之稱的臨淄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在全市列入保護的重點文物有 144處。其中臨淄的姜太公祠,東周殉馬坑,春秋車馬館,田齊王陵等都是古齊國留下來的寶貴文物。

沿著臨淄區最繁華的街道桓公路東行,將至盡頭時,在路南便可見到壹處莊嚴、肅穆的殿堂廟宇式建築群,巧妙地鑲嵌於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大廈之中。這就是姜太公旅遊中心。

姜太公是我國歷史上壹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他曾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完成了興周滅商的千秋大業。

唐代尊封他為“武成王”、“武聖”,與“齊宣王”、“文聖”、孫子並肩比美。 穿過“天齊至尊”坊,渡過壹片視野開闊的廣場,便見到了姜太公旅遊中心的主體景觀——姜太公祠。

這是壹座玲瓏典雅的院落,周圍是三處各具特色的殿堂。主殿為歇山穿堂式建築,堂中“神樓”裏端坐姜太公的彩塑,束發白髯,目光炯炯,笑容可掬。

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聞名中外,成為壹大旅遊勝地。而臨淄也有與其相媲美的名勝古跡,那就是東周殉馬坑。

這是壹座具有民族風格的仿古建築,短檐,小寶塔頂,顯得古樸典雅,門廳上方懸掛著原副省長李予昂題寫的“臨淄東周殉馬坑”門匾。黑地金字,古色古香,莊嚴肅穆。

整個殉馬坑的殉馬在600匹以上,殉馬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堪稱世界之冠。 從淄博濟青高速公路路口東行40華裏,來到在全國乃至世界頗有名氣的景觀之壹——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

它建在臨淄齊陵後李村春秋殉馬遺址上。入口處矗立著壹座巨大石坊,橫額書曰“萬成壹覽”,揭示古車展藏之多。

楹聯為“輪運三代五霸盛世,輻集九州七雄精英”,標明齊車制做時間之悠久和藝術吸收空間之廣闊。 田齊王陵位於臨淄城東、齊陵鎮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享有:“東方金字塔”的美稱。

這是目前我國僅存的最大規模的先秦諸侯王陵古墓群,其中最早的先於秦始皇陵164年。 田齊王陵分為二王陵和四王陵兩大部分,分別座落在相距不遠的鼎足山和南山之上。

在當時的齊國,這裏曾經茂林修竹,松柏掩映;群泉迸湧,河水環流;淄水泱泱,是古代齊人魂牽夢縈的旅遊勝地。 臨淄不但有輝煌的古齊文化,而且有燦爛的現代文明,全國大型企業“齊魯石化公司”就座落在臨淄。

還有現代高科技農業,發達的商業、服務業…… 我愛家鄉——淄博,愛它的昨天、今天,更愛它燦爛的明天。我們相信,在我們的建設之下,家鄉的明天壹定會更加美好。

5. 詩句出處

臨淄的自然、人文景觀歷來被人們稱頌。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八景。有明代流傳至今的八景詩為人所津津樂道:“高陽館外酒旗風, 矮矮槐陰夏日濃。

秋入龍池月皎皎,春回牛山雨蒙蒙。古冢遺跡懷晏相,荒臺故址吊桓公。

淄江釣罷歸來晚,西寺摟頭聽曉鐘。”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是齊國故都、齊文化發祥地。

於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於2004年被國際足聯、亞足聯認可為世界足球起源地。自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齊建國,到公元前221年秦滅齊,臨淄作為春秋戰國時期最富庶的強國——齊國的都城,達800年之久。

齊國曾是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壹,在東周列國中以經濟最發達、政治最開明、軍事最強大著稱;臨淄曾是春秋戰國乃至西漢時期全國最大的商業都市,有“海內名都”、“東方古羅馬”的美譽。在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湧現出了太公、桓公、管仲、晏嬰、齊威王等著名政治家;孫武、田穰苴、孫臏、田單等著名軍事家;淳於髡、鄒衍、田駢、魯仲連等著名思想家,創造了以改革、開放、務實、包容為主要特征的齊文化。

現在的臨淄,風光秀美,景色怡人,人文薈萃,古跡眾多。有桐林(田旺)遺址、齊國故城、田齊王陵三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0多處古文化遺址、156座大型古墓,出土文物數以萬計,被譽為宏大的“地下博物館”。

八景之壹:“高陽館外酒旗風”,描寫的是當年高陽城酒館林立、酒旗獵獵的繁華景象。高陽故城位於齊國故城西北16公裏,即今臨淄區朱臺鎮南高陽村西200米處。

城址南北長約750米,東西寬約650米,呈長方形,總面積約為48.75萬平方米。東、西、北三面皆為平原,南臨烏河。

遺址今高出地面2米左右,四周殘垣痕跡清晰可辨,建築遺跡甚多,並多次發現春秋戰國和漢代瓦當。1984年,該遺址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陽故城與渠丘故邑同處壹址,為春秋戰國時齊國城邑,臨淄轄四邑之壹。古書中此處又稱葵丘、籧丘。

著名的瓜及而代典故即發生在這裏。據《左傳》和《史記》記載,公元前686年,齊襄公派連稱、管至父去戍守葵丘,本來講好瓜熟了就換防,結果到了輪換的時候還不見襄公派人來接替他們,於是他們就派使者去向襄公獻瓜,暗示襄公要兌現諾言,結果不講信義的襄公不但不派人接替他們,反而惡語相加,肆意侮辱。

連稱、管至父便偷偷地去投靠與襄公結怨甚深的公孫無知,三個人壹起殺死了齊襄公。高陽故城,還是北魏時期賈思勰在此任高陽郡太守時撰寫《齊民要術》的地方。

《齊民要術》是我國最早的壹部完整系統的農學巨著。這本書是在前代農學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六世紀以前近400年間我國北方黃河中下遊地區的農業,尤其是以今淄博市為中心的齊地農業等方面的科學技術。

全書內容豐富翔實,***10卷,92篇,11萬多字,引用有關書籍156種,采集農諺歌謠30余條,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八景之二:“矮矮槐陰夏日濃”,描寫的是今臨淄辛店街道辦矮槐樹村壹棵宋代小槐樹,在夏天綠樹成陰,郁郁蔥蔥的景色。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打天下時曾率壹支人馬在該村古郵亭旁歇息。時值六月,天氣炎熱,趙匡胤將汗水浸濕的戰袍脫下,蒙在郵亭不遠處的壹小槐樹上面晾曬。

戰袍壹時難以晾幹,於是,他就在槐蔭裏躺下歇息。壹覺睡到日薄西山,奇怪的是槐蔭依舊。

他的戰袍乃龍袍,重如山嶽,壓得小槐樹從此不再長高,故稱 “矮槐樹”,該村也因此而得名。 矮槐樹鄰近烏河。

烏河古稱耏水、幹水、溡水、烏龍江,源於大武黃山之陰,全長50.5公裏。村東有壹跨河古橋 “溡源橋”,建於戰國時期 (公元前264年),是古代魯中地區著名的交通要道。

歷史上有名的齊魯幹時之戰,就發生在此處。公元前686年,魯莊公親率軍隊護送公子糾回國搶國君之位。

並派管仲帶領軍隊攔截從莒國回國的小白。管仲在半道上遇見小白壹行人,彎弓搭箭,射中了小白。

小白慘叫壹聲,假裝中箭。其實管仲壹箭,只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

小白趕至齊都後,在鮑叔牙輔佐下登位,也就是齊桓公。鮑叔牙壹面派仲孫湫去迎告魯莊公,壹面布置好埋伏,做好迎擊魯國的軍事準備。

而這邊管仲回營,告訴魯莊公和公子糾已將小白射死,這幫人便不再急著趕路,過了好幾天才進入齊地。仲孫湫來見魯莊公,說小白業已登位。

魯莊公不肯就此罷休,遂與鮑叔牙率領的齊國軍隊大戰於乾時。結果魯軍大敗,魯莊公跳下華美的戎輅(戰車),換乘輕便兵車,率敗兵狼狽逃回魯國。

鮑叔牙乘勝率兵進逼魯國,直抵曲阜。魯莊公只好處死了公子糾,將管仲裝進囚車,交給了齊國。

八景之三:“秋入龍池月皎皎”,寫的是秋夜,月影倒映在名泉龍池那壹汪碧水之上的皎潔美景。龍池在今臨淄齊陵街道辦東、西龍池村附近,已幹涸。

兩龍池村原有著名寺院龍泉寺,昔日這裏殿宇軒昂,石佛屹立,碑碣幢幢,為壹方勝地。婉約派詞學大家李清照之夫、曾任北宋淄州知州的著名金石學家趙明誠臨景賦詞曰:“原水混混,綠竹猗猗。”

寺內原保存禦賜石碑壹座,刻於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高2.2米,寬0.87米,厚0.23米,上刻。

6. 淄博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淄博歷史名人 蒲松齡,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所著《聊齋誌異》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光輝的短篇小說集。

字留仙,壹字劍臣,號柳泉,山東淄川人,出身於壹個破落的讀書世家。由於受家庭和社會風氣的影響,少年時代就醉心於科舉,19歲時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壹,名振壹時,但後來卻屢試不第,生活窮困潦倒,不得不以教書授徒為業。

72歲時才授例得壹名歲貢。正是這種坎坷的生活道路,使他對清王朝黑暗的統治有深刻的體會。

為了發泄自已的不滿,他“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駐成孤憤之書”,寫就壹代名著《聊齋誌異》。這部著作是他壹生心血的結晶,現行本***有491篇作品,有的作品出自作者的見聞,有的作品是對過去題材的發展和創造,但絕大多數篇章是根據搜集來的民間傳說編寫的。

他通過塑壹些可受的妖狐鬼怪形象,盡情地鞭撻了腐朽的封建社會和科學制度,熱情地謳歌了自由、個性解放和反封建禮教精神,滿懷激情地贊頌了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揭露了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壓榨。反映社會現實,為勞動人民伸冤,是這部著作最深刻的思想內容之壹。

齊桓公(?—前643),名小白,系姜齊第15代國君,在位43年。公元前685年, 齊襄公被殺,小白與公子糾回國爭位,被管仲壹箭射中衣帶鉤,幾乎喪命。

小白乘勢裝死,騙過管仲,加緊趕路,在高等人的接應下,奪得君位。他應鮑叔牙之諫,從魯國接回管仲,任以國政,尊為仲父;進行改革。

他依靠群臣智謀,實行“參其國而伍其鄙”、“作內政而寄軍令”、“相地而衰征”等政策,又即山鑄錢,煮海為鹽,使齊國大治,國富兵強。外交上親鄰國,退還所占魯國、燕國的土地,討伐淫亂諸侯,壹戰即服萊、莒等31國。

當時,周室衰微,諸侯強暴,狄人南侵,中原不安,他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幫助燕國打敗山戎;並存邢救衛,制止了戎狄對中原的進攻;又聯合中原諸侯南攻蔡、楚,與楚盟於召陵;還曾平定東周王室的內亂,幹預諸侯國君的廢立。前651年舉辦葵丘之會,周襄王派人參加。

他在位43年,“九合諸侯,壹匡天下”,成為春秋時代第壹個霸主。公元前645年,管仲、隰朋等人相繼死去,桓公不聽管仲遺言,又起用佞臣易牙、豎刁、開方三人。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重,三人乘機作亂,桓公被餓死,屍體停放67天才得收斂。齊國由此中落。

今臨淄區鄭家溝南二王冢傳為他和齊景公的墓。齊故城西北有高臺,名“桓公臺”,傳說是他會見諸侯和檢閱兵馬的地方。

鮑叔牙(?—前644)齊人,與管仲為友。以善於知人為後世所稱道。

公元前694年,齊襄公淫亂無常,襄公諸弟紛紛外逃。管仲、召忽輔佐公子糾逃往魯國,鮑叔牙輔小白,逃到莒國。

公元前685年,齊國內亂,國君被殺,他得到消息,帶小白搶先回國,打敗公子糾,奪得政權。小白即位為桓公,要任他為相。

他推辭說:“您要治理齊國,我與高即可勝任;若想稱霸諸侯,非管仲不可。”又說管仲有五大長處,都超過自己。

他勸小白別計壹箭之仇,請回管仲,委以重任。管仲相齊後,叔牙甘居其下,壹起治理國政。

管仲下世後,鮑叔牙繼管仲為相,周年而歿。後來,鮑叔知人與管鮑之交的故事壹直作為美談,流傳於世。

管仲曾嘆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淄博歷史名人(古代部分) 1,趙執信 生於康熙元年(1662年)卒於乾隆九年(1744年),青州府益都縣顏神鎮殿試二甲進士, 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升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 2,趙振業,明天啟乙醜進士,官至監察禦史,入清以後,作過山西、江南兩布政司參議。

青州府益都縣顏 神鎮人。趙執信曾祖父。

3,趙進美,明崇禎庚進士,入清以後,官至福建按察使。青州府益都縣顏神鎮人。

趙執信叔 祖 。 4,孫廷銓,字枚光,顏神(今博山)大街人官至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要職。

1662年(康熙 元年),官拜內秘書院大學士,入參機務 5,蔣天珍,清道光年間山東博山人,官居太常寺卿,國子監祭酒從四品,捐地建博山爐神廟,洪覺寺,並重修 紅門,及顏文姜祠建築群,蔣今長之子,死後葬於博山城西二槐樹。 6,蔣今長,清嘉慶年間山東博山人,官居中書科中書舍人,捐修博山顏文姜祠山門,永濟橋,玉皇宮等建築, 三子蔣天珍,蔣天錦,蔣天鈞皆在京為官。

死後葬於博山城西二槐樹。 7,董永,西漢千乘人(今淄博市高青縣高苑城古城)被列入宣傳封建倫理道德的《孝子傳》。

後來董永 被封了個小官,死後葬在周村城東南方的大埠山上,其墓至今仍保持原祥。11,陳仲,名定,也叫陳 仲子,田仲,於陵中子等,是戰國時的著名賢士。

8,林放,字子邱,春秋魯國人,是孔夫人的得意弟子之壹 9,歐陽高,字子陽,高青人,西漢今文《尚書》歐陽之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10,胡母生,字子都,臨淄人,西漢今文經學之壹公羊學派的代表人物。 11,主父偃(?-前126年),武帝時期名臣。

臨淄人, 12,王應統(1664—1715),字緒光,號敏齋,祖籍山東長山縣,出身書香門第 為山東總河中軍副將改 任神木副將。後又歷任江南總漕中軍副將,文登副將等。

提升創業河北總兵,鎮守懷慶。 13,蒲松齡,字留仙,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