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舟山遊記文言文

舟山遊記文言文

1. 舟山遊記 散文

前壹陣去了趟舟山,登上了有名的佛教聖地普陀山,遊覽了金庸筆下的桃花島,感覺景色美不勝收。

普陀山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說,山上四處都是郁郁蔥蔥的山林,百年千年古木四處可見,各式廟宇掩映其中。普陀山是全國最有名的觀音道場,各地香客絡繹不絕,壹年四季香霧繚繞,在觀音像前虔誠祈福。普陀山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禪寺,另有各式禪院數十所,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為觀音生日、得道、出家三大香會,此時普陀最為盛況,普濟寺中門大開,香客如湧,從法雨寺的九龍殿到千級石階的香山雲徑,信徒禮膜參拜,壹步壹跪拾級而上,虔誠之至。只可惜我來的時候是淡季,連和尚都少見。給大家介紹幾個名點吧,值得壹遊哦~~~

1、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唯壹座落海上的佛教勝地,秀麗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佛教文化溶匯壹起,成了名揚中外的“海天佛國”。巍峨莊嚴的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慧濟三大寺,是我國明末清初建築群的典型。普陀山集廟、海、沙、石於壹體,奇花異木遍布,古樹參天。島上山形象蟠龍戲珠,升騰在浩浩東海之中;島外,海浪濤濤,漁帆點點,被譽為"南海聖境"。

到達普陀山機場後,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觀音菩薩,哇塞,只能用嘆為觀止描述了。

2、朱家尖--南沙沙雕

朱家尖是舟山群島壹千多個島嶼中的第五大海島,島嶼西部與著名漁港沈家門壹脈相連,通過壹座跨海大橋與舟山本島緊密連接;海島北面與“海天佛國”普陀山隔海相望,相距1.35海裏,乘快艇10分鐘可達。朱家尖以沙石自然景觀著稱,被譽為“國家海島生態公園”,集沙景、石景、海景、佛景於壹體,擁有十裏金沙、觀音文化苑(白山)、烏石塘(樟州灣)、大青山等景區,是理想的海濱觀光、度假、休閑、避暑勝地。

朱家尖金沙連綿,碧浪蕩漾,是華東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組合沙灘群,其中南沙、東沙、千沙、裏沙和青沙等9個沙灘連綿近5000米,構成了壯觀的“十裏金沙”景區。這裏的沙灘沙質細膩,灘平而寬廣,是制作沙雕作品和開展沙雕活動的理想場所。

3、沈家門

位於舟山本島的東南部,人稱“小上海”,是我國最大的漁港和海水產品的集散地,向有“漁都”之稱,它與秘魯的卡亞俄港、挪威的卑爾根港被稱為世界三大漁港,這裏的海水年產量約占全國的1/10,商品魚占了全國的1/2,在全國排名第壹。漁都景色別具壹格,每當魚汛時節,只見沈家門近海萬舟雲集,十裏港區,都是漁船的世界;到了傍晚時分,漁船上燈火數萬點,蔚為壯觀,成為其他地方難得壹見的美景。

沈家門的大排擋在漁港邊,迎著海風,品嘗各路海味,確有逍遙自在之感。海鮮有生有熟,嗆蟹、毛蚶吃的就是生鮮,而芝麻螺、黃螺等吃的是熟味。大排擋裏人頭攢動,觥籌交錯,炒菜聲、嬉笑聲混成壹片,漁家味十足。當地的人說,吃海鮮壹定要吃點楊梅燒酒,不然不夠味,也容易拉肚子。酒倒是不烈,沒想到酒裏的楊梅吃多了卻是會醉人的。:)

準備離開舟山了,希望--佛佑平安吧。.

2. 點蒼山遊記文言文閱讀

點蒼山遊記

楊慎(明)

自余為謬人①,所歷道途萬有余裏,齊、魯、楚、越間號稱名山水者,無不遊。及至葉榆之境,壹望點蒼,不覺神爽飛越。比入龍黽關,山則蒼龍疊翠,海則半月拖藍,城郭奠山海之間,樓閣出煙雲之上,香風滿道,芳氣襲人。余時如醉而醒,如夢而照如久臥而起作,然後知吾曩者之未嘗見山水,而見自今始。

嘉靖庚寅,約同中溪李公為點蒼之遊。二月辛酉,夜宿海珠寺,候龍關曉月。兩山千仞,中虛—峽,如排闥然。落月中懸,其時天在地底。中溪與予各賦—詩。詩成,而月猶不移,真奇觀也。壬戌,復入關,至鶴頂寺,松林蔭軒,洱波在席,相與趺坐酌酒,時夕陽已沈西,山缺處猶露日影,紅黃壹線,本細末寬,自山而下,直射洱波。僧曰:“此即鴛浦夕陽也。余波皆碧,獨此處日光湧金,有鴛鴦群浴。今則網罟②大密,此景不常然也。”

三月乙酉,緣山麓東行壹裏,至弘聖寺,有浮圖高二百丈,考之野史,為隋文帝時敕建者。北渡兩澗,有汝南王碑,聲如玉磬,清越可聞。因以木擊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詩。聞北岡有元翻耳駐蹕臺,後人屋之。方至其處,大雨忽至,遂趨屋下避雨,軒窗洞豁,最堪遊目,則見滿川烈日,農人刈麥。予月:“異哉,何晴雨相兼也。”中溪曰:“此點蒼十景之壹,所謂‘晴川秧雨’者是已,每歲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時時放晴,故刈麥插秧,兩處無妨。世傳觀音大士授記而然。”

己亥,至金榜寺,有崖飛出水面,曰維舟山。徒步而升,見山巔積雪,山腰白雲,天巧神工,各呈其伎。予曰:“此非點蒼真面目乎?微公,幾失此奇觀矣。”相與訂約結社。僮仆於灌莽中得壹石洞,檐牙戶牖,大類人居,中可容瑚,喜不自勝,曰:“此可免結屋之勞矣。”酌酒相慶戀戀不能去旁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棖恐不能復來勉從入舟則波紋紜紜。遵崖壁而南,壁下石窟,有漁家婦子居焉。生事蕭條,身無完衣。問其男子何在,言“欠課,為宦家所系”。其情可悲也。又南至赤文島,暝 *** 來,辭舟登閣。

3. 恒山遊記文言文翻譯

課題 23.遊恒山記 題解本文選自《徐霞客遊記》。

恒山,五嶽之壹,位於山西北部。 作者徐霞客,字振之,號霞客,明代地理學家。

原文十壹日,風翳(yì)凈盡[風平雲散。翳,雲霧],澄碧如洗。

策杖登嶽……[拄著手杖攀登恒山。策,拄著,扶著。

嶽,這裏指恒山],面東而上,土岡淺阜(fù)[低矮的土山],無攀躋(jī)勞[沒有爬山的勞累。躋,升,登。

]。 壹裏,轉北,山皆煤炭,不深鑿即可得。

又壹裏,則土石皆赤。有虬(qiú)松[盤曲的松樹]離立[並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裏,則崖石漸起,松影篩陰,是名虎風口。於是[從此。

是,代虎風口]石路縈回,始循崖乘峭而上[順著山崖,借著峭壁,向上攀登。循,順著,沿著。

乘,憑借]。三裏,有傑坊[高大的牌坊。

傑,高大的樣子]曰“朔方[郡名。這裏泛指北方]第壹山”,內則官廨(xiè) [官署]廚井俱備。

坊右東向拾(shì)級[壹步壹步踩上臺階。拾,放輕腳步往上走]上,崖半為寢宮,宮北為飛石窟,再上則北嶽殿也。

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很高的臺階]插天,廡[wǔ,堂四面的廊屋]門上下,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立著。穹,高。

森立,密集的樣子]。從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著改成壹間屋子],曰會仙臺。

臺中像[塑造]群仙,環列無隙。余時欲躋(jī)危[高]崖、登絕頂。

還[huán,轉,繞]過嶽殿東,望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為登頂間(jiàn)道[偏僻的小路],遂解衣攀躡[niè,踩]而登。二裏,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傑然天半[擡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裏。

絕頂,極頂,最高點],而滿山短樹蒙密[茂密],槎枒[chá yā,參差不齊的樣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gǔ,水流急的樣子]不能出。余[我]益鼓勇上,久之棘[jí,酸棗樹。

這裏指有刺的灌木]盡,始登其頂。 時日色澄(chéng)麗[明麗],俯瞰(kàn)山北,崩崖亂墜,雜樹密翳(yì)[濃陰遮蔽]。

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

渾源州[地名]城壹方[壹座城],即在山麓。北瞰隔山壹重,蒼茫無際。

南惟龍泉[山名],西惟五臺[山名],青青與此作伍[呈現出壹派青色,跟恒山作伴。此,指恒山]。

近則龍山西亙(gèn),支峰東連,若比肩連袂(mèi)[肩並肩,衣袖連衣袖。形容靠得很緊的樣子。

比,並。袂,衣袖]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尋前入峽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東顧,有壹人飄搖於上,因復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

未幾,果得徑。南經松柏林,先[先前]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chì)[不止]百倍之也。

從崖隙直下,恰在寢宮之右,即飛石窟也。 譯文十壹日,天空無雲,風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過壹樣。

我拄著拐杖開始攀登恒山,向東走,壹路盡是低矮的土山,沒有爬山的辛勞。 走了壹裏,轉向北再走,所見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

又走了壹裏,山上的土石都呈紅色。有盤曲的松樹並列路旁,有壹座亭叫望仙亭。

又走了三裏,山崖漸漸高起來,陽光透過松樹像過篩壹樣投下陰影,這裏名叫虎風口。從此石路縈繞盤旋,開始了順著山崖借著峭壁向上攀登。

攀了三裏,有壹座高大的牌坊刻著“朔方第壹山”,裏面有壹間官房,有廚房,有水井。從牌坊的右邊向東順著石階而上,崖的半腰是寢宮,寢宮的北邊是飛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嶽殿了。

北嶽殿上面是絕壁,下面挨著官房,殿下很高的臺階插向雲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著。從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著北嶽殿構成壹間屋子,叫會仙臺。

臺中塑著群仙,四周排列緊密沒有空隙。我這時想著從高崖攀援登.亡絕頂。

轉過北嶽殿東,望見高崖裂開的地方,中間懸垂千尺草莽,是登頂的小路。行了二裏,出了高崖,擡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裏,然而滿山的荊棘茂密,參差的樹枝和枯竹,只是鉤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斷,不斷地努力,卻好像墜人洪流中,沒在水裏不能出來。

我更加鼓足勇氣攀登,許久才鉆出荊棘,登上峰頂。 這時陽光明亮絢麗,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塊紛紛墜落,各種樹濃陰遮蔽。

這山的土山沒有樹,而石山才有樹。北邊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樹都長在北邊。

渾源州城,也在山麓。向北看,隔著壹重山,蒼茫看不到邊際。

南邊是龍泉山,西邊是五臺山,壹片青蔥,和恒山為伴。近處是向西延伸的龍山,龍山的東邊是它的支峰,好像肩並肩、袖接袖地阻擋著沙漠。

過了壹會兒,從峰西下山,尋找先前進入山峽的高崖,俯身看壹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頭向東看,見有壹個人在上面飄搖,因而又上到那裏問那個人,他指著東南松柏之間,朝著那個方向走,就是上山時所見到的寢宮後面的高崖頂。

不壹會兒,果然有壹條路。經過松柏林,先前從山頂望松柏是壹片蔥青,好像是蒜葉草莖,到了這裏壹看卻是合抱的參天大樹,比虎風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

從山崖隙縫直下,恰好到寢宮的右邊,就是飛石窟了。 內容第壹段略寫出發的時間和天氣情況。

敘述中有描寫,“風翳凈盡,澄碧如洗”,真是壹個無風無雲的好天氣。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

4. 文言文遊記

戊子之夏,六月即望,吾等治學期滿,乃收置行囊,行將分赴各路州郡,以求功名。

回首往昔,感慨萬千,漫漫四載路,風雨皆同舟。甲申年秋吾等奔赴彰德,孜孜以求,治學於師範講習所,雖心有不悅,滿腔悲憤,然以壹己之力拒朝廷之權,未免不智,事已至此,惟有潛心研讀詩書經史,以求他日聞達於諸侯,豈可因壹地之興衰而廢鴻鵠之誌哉? 吾嘗仗劍西行林州,登巍巍太行以舒嘯,亦曾跋涉南走湯陰,拜英雄嶽飛之忠勇;甲骨銅鼎,殷商文明流傳,鄴水朱華,建安風骨猶存。

袁公失誌,垂釣於洹上;郭老有感,題師以贊鄴。彰德古來多賢俊豪俠,有中華第壹古都之譽。

講習所亦增其舊制,土木大興。吾等求學於斯,聞雞起舞,頌讀師書,日暮西垂,蹴鞠習武,淑女窈窕,君子風流。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然治學之余,同仁聚首,學友之間,情如手足,對酒當歌,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信可樂也。太白有言“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學無止境,然學期有涯,不日即作別彰德府,十載寒窗,終期於盡。乃盼各路友人鵬程萬裏,前途似錦。

他日聚首,有酒盈樽。

5. 遊記類文言文

永州八記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栗。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裏,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壹。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心凝形式,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誌。

是歲,元和四年也。 鉆鉧潭記 鉆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蓋冉水自南奔註,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嚙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後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

有樹環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遊也,壹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

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於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

尤與中秋觀月為宜,於以見天之高,氣之迥。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鉆鉧潭西小丘記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鉆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

丘之小不能壹畝,可以籠而有之。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

問其價,曰:“止四百。”余憐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時同遊,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

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冷冷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杜,則貴遊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已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記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裏,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鉆鉧潭。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由朝陽巖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麗奇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為“渴”。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窮,忽而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樟柚,草則蘭芷。

又有奇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飃葳蕤,與時推移。

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遊焉,余得之不敢專焉,出而傳於世。

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記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

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

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於渴。

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

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

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後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於是始窮也。

石澗記 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壹,亙石為底,達於兩涯。

若床若堂,若陳筳席,若限閫奧。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

古之人其。

6. 山水遊記特色的古文

滿井遊記 作者: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壹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壹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