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農歷六月十六日是什麽節日

農歷六月十六日是什麽節日

每個地方都不壹樣的,我列舉幾種

1=麻江擺仰村---幽雅的地方為“變仰”

kaili 發表於 2006-2-10 17:24:33

苗語稱這幽雅的地方為“變仰”,擺仰東“變仰”的譯音,這裏的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婦女擅長桃花、刺繡,她們能織出精美的花帶和絢麗多彩的錦緞。這裏有飄逸的蘆笙舞,余音裊裊的苗簫、圓潤婉轉的木葉歌,還有動人心扉的情歌、酒歌以及驚心動魄的鬥牛場面。農歷正月十五日、十六日是擺仰蘆笙節。每逢節日,身著盛裝的苗家青年,銀鈴叮當,顧翩起舞,歡快地吹起了蘆笙。親朋好友進寨時,要喝迎客酒,送別時要喝送客酒。每逢這壹時刻,場上歡歌不斷,讓人流連忘返。1992年這個村便成為了貴州省東線旅遊的民族村寨之壹。

2悠悠貝江水,濃濃苗家情

融水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北部,距桂林市154公裏,距柳州市100公裏,是大桂林旅遊圈的組成部分。擁有苗、瑤、侗、壯、漢、仫佬、水家等13個民族,全縣人口47萬,其中苗族占39%,故俗稱大苗山。走進大苗山,那古香古色的苗樓、婀娜多姿的竹海、清澈透亮的河水讓人體驗到了苗山迷人的風光和感受到苗族人民的熱情、純樸。大苗山的民族節日,豐富多彩。全縣有各種大小民族節日、集會近百個,較大的有十多個,有"百節之鄉"的美稱。規模巨大、影響較大的苗族節日有過苗年、安太蘆笙節(農歷正月十三日)、香粉古龍坡會(農歷正月十六日)、安陲芒蒿節(農歷正月十七日)、洞頭二月二節(農歷二月初二日)新禾節(農歷"六月六")和鬥馬節、拉鼓節、過場節、鬧魚節等等。從2004年開始,融水每年11月26日都舉辦"中國蘆笙·鬥馬之鄉--融水蘆笙·鬥馬節",苗族人民熱忱歡迎四方遊客來大苗山作客。

苗族還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節日,各種形狀的蘆笙林立,各種色調的錦旗飄揚,青年男女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佩戴精致的項鏈等飾物,吹著悅耳的蘆笙,跳起那多姿多彩的蘆笙踩堂舞、拉鼓舞、敬酒舞、芒蒿舞、踩腳求愛舞等,令人賞心悅目,留連忘返。這些原始古樸的節目、獨特的木樓建築、手工精巧的服飾、別有風味的民族餐飲、奇異的戀愛婚俗等,構成了壹幅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畫卷。

融水有著兩千年的歷史。這裏山青水秀、古跡繁多。明代大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這裏停留駐足13天之久,在《徐霞客遊記》中留有壹萬多字記載和壹幅插圖。"元寶山--貝江"於1987年列為省(區)級風景區,元寶山於1994年12月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貝江風光風情遊"是90年代初期崛起的壹條旅遊熱線,年均接待近10萬中外遊客。那獨具特色的苗寨、清澈的貝江、藏著"野人之迷"的元寶山、有著歷代摩崖石刻的真仙巖(老君洞)、佛教勝地老子山、傳出神秘鼓樂聲的古鼎龍潭……讓遊人為之傾倒、為之陶醉。

融水今後的旅遊發展立足"大苗山",開發"苗"文化旅遊精品,突出"苗"味。使遊客到融水能看到"大苗山"最美的苗嶺風光,感受到"大苗山"最獨特的苗族風情,了解到"大苗山"最燦爛的苗族文化,吃到"大苗山"最(地道)原汁原味的"苗菜",購到"大苗山"最特色的土特產(山貨),做足"苗"字文章。

讓大苗山的"風情-山-水"(即:苗族風情、元寶山、貝江)整合資源發揮最大的價值。全力打響"三張牌"(苗族牌、元寶山牌、貝江牌),做強做大苗山文化旅遊品牌

3錫伯族,現有17.2萬人。錫伯族主要分布在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邊疆,征調錫伯族官兵及家屬3000余人遷往新疆伊犁河谷--現在的新疆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

錫伯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錫伯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錫伯文是1947年在滿文的基礎上略加改變而形成的。錫伯族人基本通曉漢語,新疆地區的錫伯族人有的還兼通維吾爾語和哈薩克語。?

錫伯族的宗教信仰早期屬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後來信仰薩滿教和藏傳佛教。?

錫伯族原為遊牧民族,弓箭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無論他們古代所從事的漁獵活動,還是後來編入清朝

“八旗”而開始的軍旅生涯,都需要好的箭法。如今,錫伯族人仍承傳著射箭的習俗,男女老少都喜歡這項運動。小夥子向姑娘求愛,也要有高超的射箭技術才能博得姑娘的歡心。射箭是錫伯族最喜愛的傳統群眾性體育活動,每逢中秋節、春節、“四壹八”西遷節時,他們都要舉行射箭表演和比賽。?

錫伯族的男裝多為長袍,長領不太高,紐扣在右側,長袍左右下面開衩;女裝也是長袍,式樣與男子相同,但在邊緣和袖口上常用花邊點綴,青年婦女的長袍多用色彩鮮艷的格子布來制作。中老年人多穿青、藍色,青年人則多穿紅、綠、紫等色。婦女的服飾還有耳環、戒指和手鐲。老年人夏天包白色頭巾,冬天多戴棉毛春秋帽。?

錫伯族人,特別是遷移到新疆的錫伯族人,善於種植農作物。現在的察布查爾***有399多萬 畝高產、穩產田。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還種胡麻、油菜、向日葵等油作物以 及甜菜、煙草、大麻、棉花等經濟作物。?

錫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面食,如有尊貴客人來訪,則要殺羊款待,做豐盛獨特的“全羊席”(錫伯族人稱之為"莫爾雪克")。他們還要用韭菜、青辣椒、紅辣椒、紅蘿蔔、芹菜等各色蔬菜切絲加工成“花花菜”,這種“花花菜”清淡爽口、營養豐富,是錫伯族人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菜肴。?

錫伯族的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抹黑節、杜因拜紮坤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錫伯族的清明節壹般在農歷三月過壹次,但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區的錫伯族人每年要在農歷三月和七月過兩次清明節。過節時,人們分別用魚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別稱為魚清明和瓜清明。?

具有民族特色的“抹黑節”是在農歷正月十六日。人們清晨起來,把準備好用來抹黑的布或氈片帶上,挨家挨戶,不分男女老幼互相往臉上抹黑,據說這是請求五谷神免掉莊稼的黑穗病,保證豐收。?

杜因拜紮坤節也稱為“四壹八”西遷節,這是錫伯族傳統的盛大節日。這壹天是當年被迫西遷新疆屯邊的錫伯族人與留居在家鄉的父老鄉親們話別的日子。二百多年過去了,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錫伯族人都要舉辦各種紀念活動,並把這壹天定為自己的傳統節日。節日這天,家家都要把屋打掃得幹幹凈凈,準備豐盛的食品,穿上節日盛裝,相聚在壹起,彈起“東布爾”(錫伯族的壹種樂器),吹起“墨克調”(錫伯族的壹種曲調),跳起歡快的民族舞蹈“貝勒恩”,來慶祝這壹具有歷史意義的節日。此外,還要進行摔跤、射箭、賽馬等傳統體育活動。?

(內容出自雅嘎熱、韋鵬飛、祁崇海等編著的《中華各民族》壹書。)

4

沈陽是遼寧省的省會,沈陽是中國特大城市和重要工業基地之壹,又是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科技、商貿、金融、交通的中心。

沈陽地處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的中心。她背倚長白山麓,面向渤海之濱,是遼東半島的腹地。在以沈陽為中心的150公裏的半徑內,有中國著名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煤鐵之城本溪、煤電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盤錦、輕紡之城丹東、化纖之城遼陽和糧食煤炭基地鐵嶺,這些資源豐富、實力雄厚的遼寧中部工業城市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城市群。溝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連港,正在開發的營口新港和錦州港,距沈陽也不超過400公裏。

沈陽市的旅遊景觀豐富多彩,以名勝古跡最為突出. 沈陽歷史文化遺產厚重,是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壹。早在7200年前就有沈陽先民繁衍生息。迄今已建城2300年。聞名遐邇的古新樂遺址、清故宮、皇家陵寢、古盛京壹條街以及45億年的古隕石山、奇特的怪坡、棋盤山風景區等眾多名勝古跡。

沈陽民俗

1.沈陽秧歌

秧歌是流傳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的壹種民間舞蹈。沈陽秧歌屬東北大秧歌,分高蹺、地秧歌兩大類。沈陽人酷愛秧歌,他們舞得熱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獷,令人振奮。如今早晚或節假日的沈陽街頭,不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隊表演,還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燈官秧歌"、少兒高蹺和讓人耳目壹新的"水袖秧歌"、"舉頂高蹺"等。每年,沈陽都有舉辦秧歌節,歷時五至七天。大型秧歌比賽是秧歌節的主體項目。秧歌節的舉辦,讓外國人更加了解中國,了解沈陽,也讓中國和沈陽的秧歌走向世界。

2.西遷節和抹愚節

每年農歷四月十八日,遼寧錫伯族都要舉行盛大的節日廟會,以紀念220多年前錫伯族人從東北遷往西北邊陲的壯舉,這是錫伯族人最盛大的節日。此外,還要舉行文藝會演和賽馬、叼羊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抹黑節則是在農歷正月十六日,據說這壹日是巡天神來視察的日子,壹到這天,錫伯人不等天亮就紛紛出門,挨門串戶,不分男女老少往臉上抹黑。青年人見了老年人,先請安,後跪壹腳,再向長者臉上象征性地抹壹點黑,以示尊敬和吉慶。也好讓巡天神看見他們的誠心,免去小麥的黑穗病。

3.錫伯族的“喜利媽媽”

每逢正月初壹,錫伯族家家戶戶都要供奉"喜利媽媽",求她保佑全家平安、人財興旺。"喜利媽媽"是錫伯人求子孫繁衍不斷的象征,又是記載錫伯族家庭州系的族譜。"喜利媽媽"的牌位壹般在堂房的西北角上,其象征儀標是壹條兩丈多長的絲繩。它是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大掃除後,開始供奉,到農歷二月初二,再裝入紙袋,放回原處。

4.撒路燈習俗

地處沈陽的西北地區有十月十撒路燈習慣,農歷正月十五春節過後,專人組織二十至二十五人做燈籠,做好點火的紙包,等到正月十四的傍晚,舉燈籠人排成兩隊,以鑼鼓為前導,有人把紙包點燃,沿家放在地上,小紙包燃燒時間較長,又被沿路放在地面上,所以叫撒路燈,讓人感到神秘愜意,更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5.火地與火坑

火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見的壹種取暖設備。火地與火炕壹樣,只是壹個在地面上,壹個在地面下而已。火地與火炕設置方法相同,就是在地面下砌煙道,烘熱地面,使熱量在室內散發,增加室內的溫度。鋪設火地、火炕的材料,壹般以青磚為主。火炕與火地的竈門,壹般設置在室外,在室外燒柴。更為奇特的是,這種火炕與火地壹般不設煙囪,而設置壹種回旋形的煙道出煙。這種煙道俗稱"二龍吐須"。在東北山區的滿族人家,至今保留著這種建房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