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大洪山金頂PK武當山金頂:相同的金頂不同的內涵

大洪山金頂PK武當山金頂:相同的金頂不同的內涵

很多名山都是有金頂的,說起金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湖北十堰的武當山金頂和四川的峨眉山金頂,這兩個金頂都是世界知名的金頂。除了這兩個金頂外,近幾年在湖北隨州市又造出了壹個大洪山金頂。同在湖北,又都冠以金頂之名,當然會引起大家的爭議,可以說大洪山金頂PK武當山金頂,相同的金頂不同的內涵。大洪山金頂與武當山金頂因都建在海拔較高的名山山峰之上,相同點是都能讓遊人在金頂上觀日出、賞夕陽,體會到“法不孤行,遇緣則應。”和“會當臨絕頂,壹覽眾山小”的意境。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這兩個金頂所包含的不同內涵。

金頂中的晚輩壹壹大洪山金頂

大洪山金頂位於湖北省隨州市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的大洪山主峰—寶珠峰上,海拔1055米,“金頂”是慈恩寺的標誌性建築,從2010年4月29日開建,歷時13個月花費3個多億用120噸黃鋼鑄造而成金頂15.9米高的金頂,建成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觀光平臺759平方米,整體高度45米。據了解大洪山金頂比武當山和峨眉山的金項還要高,在全國同類建築中位居第壹,據稱已在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新建的大洪山金頂殿中蓮臺蒲團天地老,佛號清磬古今空,中間供奉“三身佛”之法身佛毗盧遮那如來。大洪山金頂中的毗盧遮那佛,是三身佛(法身、報身、化身)中的法身佛、也稱大日如來。佛前水晶靈龕供奉中國佛教泰鬥本煥長老的舍利。

大洪山金頂系企業民間投資所為,建築上采用唐式風格,為銅包結構,創造了金頂建設史上規劃設計、工藝裝飾、單體高度、建築體量、建設速度五個全國第壹,是現代建築藝術的精品。單純從金頂的建築 歷史 來說,大洪山金頂只能勉強稱作“晚輩金頂”,其 歷史 文化底蘊遠比武當山金頂和峨眉山金頂遜色多了。

大洪山金頂建設雖晚,但大洪山確在 歷史 上頗負盛名,大洪山是中國佛教的重點叢林,是佛教南禪宗曹洞宗的發祥地,自唐宋起為佛教聖地,歷代帝王多有賜名,其佛法遠播日本、東南亞、在佛教界享有勝譽。大洪山山連山山山相連,洪山寺寺接寺寺寺連接,“精舍狀觀天下”,為佛教聖地。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彌補了大洪山金頂的 歷史 短板。

金頂中生代的代表壹壹武當山金頂

因峨眉山金頂始建於唐朝,可以說是金頂的始祖的話,那麽修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的武當山金頂只配屈居金頂的中生代代表了。武當山金頂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風景區的武當山主峰---天柱峰上,海拔1612米,金殿俗稱金頂,是武當山的標誌性建築,更是武當山鎮山之寶,無數的遊客都是沖著金殿而去拜謁真武大帝,祈求萬福。

武當山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金殿內供奉著“真武祖師大帝”的鎏金銅像,重達10噸。殿內棟梁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壹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 金殿的底座是從神農架搬來的上面有億萬年前遠古生物三葉蟲的化石打磨而成的(有傳說其價值甚直超過金殿)。殿外是白玉石欄桿臺,臺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環繞天柱峰頂端修建的紅色城墻將金殿緊圍在其中,這是明成祖朱棣按照自己在北京修建的“紫禁城”,為真武大帝在人間修建的“玉京”。武當山金頂是壹幅天造地設的“玄武”圖,其自然山勢與宮殿建築渾然壹體,呈現出壹派活靈活現的龜息蛇盤之“玄武”氣象。包括武當山金頂在內是明成祖朱棣敕建的皇家建築,因而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

圍繞武當山金殿,壹直有著三大奇觀:①永不熄滅的“神燈” 武當山金殿內有壹盞點燃500多年常明油燈,即使是殿門大開,山風狂起,從來沒有熄滅過;②“祖師出汗”和“海馬吐霧” 每當大雨即將來臨時,武當山金殿內神像上就出現許多水珠,就像是人汗流浹背的樣子,而金殿頂上的脊飾物海馬口中就“吐出”串串白霧,還發出聲響,就像真馬對天嘶鳴;③ “雷火煉殿” 古時的金殿沒有避雷設施,金殿自建成至今歷經壹次次雷擊,不僅毫無損壞,無痕無跡,而且更加金光閃耀,新燦如初。雷擊壹次,好像回爐冶煉了壹次,如同古詩雲:“雷火鑄成金作頂”。

包括武當山金頂在內的武當山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的燦爛明珠,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古代 科技 水平的 歷史 見證,是無價之寶。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壹,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壹仙山”。

文尾語

同處我荊楚大地的大洪山金頂和武當山金頂,同為天下金頂,相逢何曾不相識?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傳隨著中華文化的精髓,都以不同的方式為我湖北 旅遊 事業大發展做出著貢獻。大洪山金頂與武當山金頂可謂“名山金頂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讓我們***同大膽叫出”問禪大洪山,問道武當山”,願兩地的朋友們常來常往,互通有無吧!

作者申明:文中有部分資料或圖片摘自網絡,本文僅為宣傳湖北 旅遊 資源使用,如有冒犯,敬請諒解為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