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長春的風景、風俗和傳說

長春的風景、風俗和傳說

東北是壹個充滿傳奇的地方。它不僅土地遼闊,而且風景優美。很多人選擇來這裏旅遊。東北旅遊當然不要錯過長春。長春有哪些民俗文化?長春有哪些風俗習慣?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長春的傳統民俗文化,壹起走進這個美麗的地方。

豆芽生,小雞孵,是東北農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室內平面空間大部分被炕占據,所以人們的室內生活主要在炕上。從家裏來的客人應請坐在炕上;平日吃飯讀書寫字都在炕桌上;孩子們還在炕上玩“嘎啦哈”、玩杏仁、轉繩子等遊戲。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提高,東北大部分建築都采用了水暖集中供暖,只有在農村才能看到火炕。在東北農村,家家都會用炕,用壹個盆,放黃豆或者綠豆,上面澆壹點水,放在炕上。由於炕的溫度,盆裏的水變熱了,豆粒發芽了。兩個晚上,壹鍋新鮮的豆芽就誕生了。炕上,生的不只是豆芽。黃色的草筐,壹窩蛋,幾周後,小雞從蛋殼裏出來了。原來農民把雞蛋放在草棚裏,放在炕上,這樣雞蛋就受熱了。幾周之內,壹個新的小生命在溫暖的炕上慢慢成熟。玉米掛在墻上晾幹,玉米住在木屋裏。長春地處中國黃金玉米帶,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區,東北農村曬玉米自然成為壹道獨特的風景。秋天壹到,家家戶戶都會把玉米串起來掛在房山的墻上...在東北的農家樂裏,經常可以看到壹種由木樁支撐的“空中樓閣”,看起來就像是頂上的木屋,俗稱“玉米房”。裏面種滿了金黃的玉米棒,襯著白雪覆蓋的屋頂和庭院,對於東北的農民來說相當自然。在東北和北部山區附近,幾乎家家都有“玉米房”。它的建造風格非常實用,倉底高於地面,既能防止老鼠偷吃食物,又能防止食物受潮發黴。“玉米房”爆滿,說明農民吃飽穿暖。房前屋後,都是柴堆。園子裏全是北方平原的醬菜,村落散落在原野上。每個家庭的突出特點是木樁。柴堆是北方人民生活的重要象征。誰有又高又大又整齊的柴堆,誰就過著富裕的生活。在北方,幹草堆主要是自己種的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稭稈,也有雜枝。各家的草垛大小高低不壹,成為北方平原風光的重要內容之壹。東北人愛醬菜,真正的醬菜講究“鮮”。東北人在房子前後都有自己的菜園。星級酒店不能理解的壹種享受就是現吃現摘,然後蘸上農家醬融合到肚子裏。黃瓜、辣椒、番茄、茄子、豆類、大白菜、大蔥、香菜...而越來越多的新鮮蔬菜品種日益豐富著農民的餐桌,也讓遠道而來的城裏人壹次次體驗采摘的樂趣,享受大自然的饋贈。穿壹件皮毛朝外的裘皮大衣,戴壹頂狗皮帽子,是中國典型的冬季地區。在漫長的冬季,東北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40度。所以在影視節目中,經常可以看到浩浩蕩蕩的東北人穿著反毛皮大衣馳騁在雪域森林中的畫面。防毛皮大衣是指壹種用動物的整張毛皮朝外制成的保暖服裝。這種衣服不僅保暖,還能保護皮毛不被磨掉。同時,由於毛發的顏色與雪和樹的顏色相近,起到了非常好的保護作用。現在隆冬來到東北,依然會看到威武的車主戴著壹頂長毛的大帽子過冬,就是北方人喜歡的狗皮帽子。東北老農民還能自己做這麽壹頂狗皮帽子。然而,這樣的帽子現在已經不太常見了。皮衣狗皮帽等特色服飾,既能禦寒,又能彰顯東北人的個性,是聰明的勞動人民在艱苦的生產生活中摸索出的獨特穿衣方式。滿族人擅長剪紙。紮燈籠、高掛剪紙是壹項重要的民俗活動。以前滿族人祭祖時貼在祖盒上的圖案和文字,都需要用紙剪下來。隨著這種祭祀活動的傳承,古老的剪紙技藝也得到了傳承。剪紙的主題不僅包含了祝願幸福和好運的含義,而且具有反映自然和社會狀況的現實意義,展示了東北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的藝術風格是大方、華麗、細致和多樣的...散落在東北的滿族剪紙藝術就像壹朵山花,頑強而不驕不躁,如今已飄香海內外。在東北和長春,除夕紮燈籠、掛紅燈是最喜慶、最生動的民俗活動。壹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忙著年夜飯,每個窗戶都掛滿了紅燈籠。花燈是壹種親情,是北方人民對歲月的美好致敬,是壹種老少皆宜、大家可以壹起參與的年度習俗活動。傳說掛紅燈有三種方式:壹是喜慶,二是吉祥,三是問候過世的老人。他們走了太久可能找不到家,就掛個紅燈,讓他們看清楚自己的家,回家團聚。這是淳樸的東北人對祖先的感恩和向往。是東北人民迎接新年的重要方式。農歷臘月殺豬,壹年中最冷的時候,也是“年”到來的前奏。臘月初八,家家開始準備過年,趕年貨,辦年貨,殺豬,非常熱鬧繁華。如今,殺豬已經成為壹項重要的旅遊活動。可以通過煮肉、補血、吃殺豬菜等活動,體驗濃郁的東北風味。臘月裏,除了殺豬,家家戶戶都要包粘豆包,這是北方人最愛吃的主食之壹。黑土地盛產黃米,將黃米淘洗、碾成粉末、過篩、拌成面粉,在熱炕上適度加溫,再裹上煮熟的紅豆餡,制成豆包。不管是蒸的還是炒的,都很香。以前老太太得領著大姑娘小媳婦們壹起幹。為了防止瞌睡,老人壹邊包豆子壹邊講“假話”,有“冬天包豆子講鬼”的說法。對於魚來說,挖冰做冰燈。在東北的冬天,寒冷的冰面上覆蓋著壹層厚厚的冰。人們用壹種叫做冰鏟的工具把厚厚的冰層切開,然後下網在冰層下捕捉鮮魚,這種捕魚方式被稱為“冬釣”。“冬釣”歷史悠久。目前世界上完整保存下來的原始捕魚活動已經不多了。長春的石頭口門水庫是壹個人工湖,每年冬天都會在這裏舉行盛大的釣魚節。在冰上,人們可以參加篝火晚會、魚節、湖泊等儀式,體驗冬季捕魚活動。長春也是制作冰燈的理想之地。長春的冰來自南湖。人們用切冰器把南湖冰面上的冰弄開,然後用大繩把冰拖出水面轉移走。在冰燈制作現場,老藝人和年輕雕塑家著手設計和雕刻。夜晚,萬盞冰燈閃耀,人在其中暢遊,宛如仙境。豬肉燴面還不夠,紅燒豬肉燴面是東北名菜。由於北方盛產土豆,深秋初冬,農村家家戶戶都辟出“面館”,自制東北粉條,潔白無筋,尤其是與豬肉燉煮時,肉汁湯汁被粉條充分吸收,變成透明的金黃色,同時散發出濃濃的肉香味,讓人百吃不厭。在長春,還有壹道名菜叫“亂燉”,意思是把各種菜放在壹個大鍋裏壹起燉。關於這道菜還有壹個故事: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壹個漁夫為皇帝打魚,他只能打魚,卻不準吃。有壹天,漁夫的母親病了,想吃鱖魚,好心的廚子拿起壹條小鱖魚燉著吃,怕官府追查,還往裏面加了其他雜魚和蔬菜。過了壹會兒,香味引來了衙門的官員,官員問:“是燉魚嗎?”廚師說:“不是,是燉肉。”大人打開蓋子,發現除了桂魚還有別的菜。我也聽說了漁夫母親的病,想到誰沒有父母,就饒了廚師和漁夫。“燉”也因此得名。東北人有吃酸菜的習慣。秋天過後,卷心菜成熟了。把摘下來的白菜放在壇子裏,泡在水裏。到了冬天,卷心菜不會腐爛,而是變得又脆又酸。無論是炒還是燉,都是東北人冬天必點的傳統菜肴。以酸菜為主要原料的滿族傳統菜肴很多,第壹道就是白肉血腸殺豬。這道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順治年間。這道菜是皇室祭祀神山祖籍長白山用的。這道菜以豬肉、血腸為主要原料,再配以農家酸菜燉成了“吉菜”中的名菜——白肉血腸殺豬。白肉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血腸鮮亮可口,酥脆鮮嫩,熱湯鮮香,搭配香蔥、腐乳、辣椒油、蒜泥等調料,更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