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淺析壯族民歌文化及其倫理思想——以廣西田陽縣民歌為例

淺析壯族民歌文化及其倫理思想——以廣西田陽縣民歌為例

壯族,居住在中國南方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州和廣東省連山縣,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有獨特的文化。從古代的百越、Xi甌、洛越族開始,就有了歌圩的習俗。壯語稱之為“格布”、“隴東”,俗稱“格威”。“歌會”在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成千上萬的青年男女聚集在山坡上或田野裏唱山歌,用山歌尋找配偶,或用山歌交朋友,傳遞人與人之間和諧美好的感情。許歌文化的建構已成為壹種特殊的歌詩文化形態。

?關於民歌文化的起源,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學者們壹致認為,壯族民歌文化是在壯族長期社會生產生活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民族傳統。關於壯族民歌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觀點。首先是對偶婚理論。根據對偶婚理論,壯族民歌文化起源於遠古的族外擇偶活動(對偶婚制)。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依據的是相關古籍、相關記載以及民族或地方誌中的民間傳說。二是娛神。娛神的觀點是有爭議的。堅持這壹觀點的批評家認為,壯族山歌文化源於古代民間宗教信仰。古人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通常會祈求神靈的保護,於是就贊美神靈,用歌聲來娛樂神靈。民歌文化由此發源。質疑這壹觀點的批評家認為,以情歌為主要內容的民歌文化不可能在嚴肅娛樂的過程中產生,用宗教來解釋民歌文化的產生是不科學的。以上是目前學術界對民歌起源的兩種不同看法。雖然起源沒有搞清楚,但是學術討論確實可以給我們指明不同的研究方向,促進我們更好的前進。

世代相傳的歌唱文化習俗已成為壯族特有的文化,典型代表是的"兒女"歌手劉三姐,是壯族民歌文化的象征和形象代表。從當代的角度來看,她也是壹個品牌。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政府將宋莊歌會定為“三月三歌會”。壹年壹度的歌會,由政府主辦,在城市而不是農村舉辦,與改革開放的經貿活動相結合,即由經貿搭起壹個以民歌唱戲的舞臺。後來發展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將壯族的民歌(歌會)文化推向了世界。

民歌文化在廣西分布廣泛,尤其是百色地區,表現形式多樣。這裏以百色市田陽縣的民歌文化為代表,大致說明壹下從小到大的民歌文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縣是壯族歌詠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有著深厚的歌詠文化和獨特的壯、漢、瑤民歌,以壯族民歌為主體。田陽壯族山歌有三種:田州山歌、顧美山歌和德保山歌。三個民族的民歌都反映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歌作為壯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方式,是各種歌謠和習俗盛行的重要原因。歌手、歌手的學歌、教歌經歷,揭示了“熏陶+口傳+歌本+錘煉”的傳統民歌傳承模式。傳統社會傳承民歌的動力體現了社會中的“賞罰”論:遵守文化規範是通過積極的獎勵和消極的懲罰作為社會控制手段來實現的,從而形成了“文化強制”,而正是社會和時代的變化導致了“文化強制”的變化,這是使民歌傳承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田陽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右江中遊,總面積2393.82平方公裏。轄15個鄉鎮,152個行政村,總人口33萬。境內居住著壯、漢、瑤等民族,其中壯族約占90%。境內有平原臺地、丘陵和山地三種地貌,中間低、南北高、東西窄、南北寬,素有“兩山壹谷”之稱。南部石質山區為喀斯特巖溶地貌,北部土山地區為砂頁巖地貌。全縣河流12條,以右江為主,自西向東流經6個鎮。田陽縣地處低維,靠近北回歸線,屬於南亞亞熱帶氣候,日照充足,熱量充沛,平均氣溫18-22℃,全年無霜期307-352天,可滿足壹年三季作物的需要。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田陽農業發達,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和西南蔬菜基地,盛產芒果,是中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芒果之鄉”。隨著農業的發展,田陽成為百色革命老區首批貧困縣之壹。

?唐以前的壯族地區,尤其是桂西壹代,還處於原始氏族部落制末期的社會狀態。壯族的祖先是農耕部落,散布在群山丘陵中。封閉的自然經濟和天然的交通障礙,不僅缺乏對外交流,彼此之間也沒有密切的聯系。“往往壹家之長為王,根本無法遙控。”這種長期穩定的社會形態使得壯族原始社會的解體非常緩慢。秦始皇統壹嶺南後,設桂林、南海、項峻,田陽屬秦項峻。漢武帝平定了南越王趙佗,在嶺南建立了比較嚴密的郡縣制。田陽是個產糧大縣。這壹時期,中央政府雖然加強了對壯族地區的統治,但仍未達到直接統治的程度,只能采取“以其過去之治”(《資鑒》卷21)的治理措施;東漢時期,中央政府對嶺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羈縻慰勞”,這是羈縻制度的開端。唐代以前,天舟居民稱為“遼人”、“獵民”,宋代稱為“西元滿”、“廣元滿”,也稱“土人”。到了宋代,朝廷認為天州土人“風俗怪異”、“婚配淫亂”、“殺人祭鬼”或“挖墳藏骨”等,難以治理,於是設立鐵天州,實行地方官制,采取“以土人治土人”的辦法。宋崇寧年間(1102-1106),岑襄率兵平定右江壹帶的窯洞(其組織形式類似於部落),定居天舟,這裏形成了土司制度,岑襄是岑地方官的始祖。從此至清光緒元年(1875),改地為溪。這種“扶植首領,使其自食其力”的統治政策,使得天陽壯族地區氏族部落的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解體十分緩慢。緩慢的社會進程影響了文化的發展。在這種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田陽壯族傳統文化呈現出濃厚的原始質樸色彩。這些體現在圖騰崇拜、宗教信仰、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方面。封閉的地理環境和緩慢的社會進步使田陽壯族文化的發展像壹條緩慢而穩定的河流,這是田陽壯族傳統文化保存較為完整的重要因素。

?田陽縣是百色地區最早建立的縣,有著燦爛豐富的壯族文化資源和濃郁的民族風情。2002年,在被認為是壯族文化發祥地的田陽縣幹莊山發現了布洛陀文化遺址。田陽縣保存著許多古老而原始的壯族文化,如歌詠文化、布洛陀文化等。田陽壯族普遍喜歡唱山歌,歌唱文化發達。李《粵東筆記》:“粵東粵西皆以歌名,粵西土司尤受歡迎。”壯族人民的生活意誌、理想追求、情感交流、生產知識、歷史故事、道德規範、天文地理、物候氣象,都以歌曲的形式表達和傳播,不言自明,到處傳唱。人們崇拜鬼神,信仰布洛陀。布洛陀神話、傳說、古歌以及布洛陀的詩詞在民間廣為流傳。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日至三月初九,在甘莊山上舉行大規模的布洛陀祭祀活動,形成甘莊山歌會。

?在田陽,田州民歌是最豐富的,在最廣泛的地區流行。田州民歌主要流行於田州鎮、白宇、頭塘、玉峰、坤平、那滿、那坡等鄉鎮,覆蓋田陽北部的右江流域和土山地區。天舟山歌有歡樂歌、聖歌、孝經、目連山歌、結義歌、情歌等四十多種。曲調微調,壹音多用,句式結構和用韻比較自由,五字為壹句,長短句為補充,不考慮內容,最短壹句可達數十至數百行,擅長抒情。如《啟宋》:欲樂出家,樂在山野;快樂是正月,快樂是初春。三月下雨,四月耙田;夫妻倆忙著幹活,給田埂送飯。另壹首《要毛巾》:M:今天,太陽像火壹樣熱。我出汗的時候沒有毛巾可以擦。太辣了,不能用手擦。我姐姐給我哥哥送了壹條毛巾。姐姐:我問姐姐要毛巾,姐姐對我說,毛巾掛在星星上,毛巾掛在太陽的角上。如果我想要,我會判斷,不想壹塊石頭把它敲下來。

?有些民歌的流行僅僅是因為唱了民歌,比如壹些集市、音樂會,而很多民歌是伴隨著或因為其他民俗而出現的。看壯族人唱山歌的時間和場合,往往是重要的或有意義的,如出生、滿月、生日、婚禮、葬禮等人生禮儀,或某個紀念性的節日,如破土、上梁、似火等。在這些時候和場合,人們聚集在壹起。很多人相互交流,民謠作為最具表現力的壹種表達方式,成為了人們的首選。事實證明,民歌比文字更能表達人的意思和感情。“娘娘巖與甘莊山歌會”的民間傳說已經表明,民歌比文字具有更好的表達功能:布洛陀神父接受後代的生日,唱著民歌,表達他無比喜悅的心情。在如此重要的場合,後人也用民歌傾訴心事,與各界親人交流。換句話說,民歌因為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成為壹些重要社會場合的首選傳播手段。比如人生禮儀幾個階段所唱的具體歌曲,都是為了交流,表達文字無法表達的意思。可以說,在壯族人的心目中,民歌是壹種比文字更高級的表達手段和工具。人們在唱民歌、對話錄時,享受著思想交流的快樂,以及盡情表達思想感情後得到的精神滿足。2004年春節舉辦的民謠比賽中,壹位28歲的玉峰女歌手獲得冠軍,上臺領獎。她用民謠感謝評委,表示在評委的支持下獲獎。時任評委的黃大佳立即用杜詩梅唱得好的民謠回應,但她有自己的水平,與評委無關。就這樣,兩人只是因為互相誇獎和謙虛,在舞臺上唱了40分鐘,最後因為時間的原因不情願的結束了。歌唱文化是生活體驗的文化。不進入那個人生體驗階段,就無法進入那個文化狀態。文化不僅是學來的,也是經歷的結果。在演唱會中體會,在對話中體會,體會越多,理解越多,愛的越深。2004年,甘莊山歌會上壹個來自田東來的老歌手的形象,說明了為什麽歌手們如癡如醉,膠著在壹起,越唱越起勁:“像牛壹樣戰鬥,我不覺得累。”這是壯族人天性的自然真實流露,生命的激情在燃燒。在這燃燒中體驗快樂。唱歌已經成為壹種生活需要。壯族人在不斷尋找體驗的機會,他們的天性在生活中不斷流露,他們對生活的激情在不斷燃燒,所以他們的生活中有那麽多的歌和習俗。

?通過對以田陽民歌為代表的壯族山歌的分析,壯族山歌的傳承與發展有力地強化了壯族人民民族感情的延續,對壯族民族文明的傳承、地域壯族文化的重構、先進文化的建設、旅遊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