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旅遊業給人們帶來了什麽?

旅遊業給人們帶來了什麽?

旅遊業是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是第三產業的龍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鄉村旅遊正在悄然興起並迅速發展。什麽是鄉村旅遊,目前還沒有統壹的定義。專家壹致認為,鄉村旅遊是以農民和獨特的鄉村民俗文化為載體,滿足城市的需求。

針對居民回歸自然、享受田園風光的壹種旅遊形式。

總的來說,少數民族地區是中國最豐富、最優越的地區之壹。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植被物種等自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奇特。同時,這些地區以農業經濟為主,工業化程度低,貧困面積大,返貧現象嚴重。作為壹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旅遊業應該成為該地區反貧困戰略的主導力量。在整個旅遊業中,鄉村旅遊的反貧困作用最大、最直接。因為鄉村旅遊項目和目的地所在的地區基本都是貧困地區,其居民基本都是窮人。鄉村旅遊的社會功能不僅在於增加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還在於為貧困人口提高文化科學素質創造機會和條件。鄉村旅遊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中的作用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促進了貧困地區致富。以農民為主體的鄉村旅遊,對經濟不景氣的農村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鄉村旅遊,農民可以把普通的生產生活資料變成經營性資產,直接從中受益,創造財富,投資少,風險小,門檻低,管理靈活。同時,農民直接開發經營鄉村旅遊,避免了傳統旅遊開發因占用土地和資源而返貧或收益不均的問題。同時,高度外向的鄉村旅遊可以調動農民自身的主動性,產生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商品,打破這些地區的封閉狀態,變投資的“輸血”功能為“造血”功能。

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鄉村旅遊作為勞動密集型、服務型的第三產業,具有就業門檻低、數量大、受經濟衰退影響小的特點。但由於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可利用資源供給有限,加上國家“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綠”等政策的實施,該地區存在巨大的人口壓力和就業壓力。因此,發展鄉村旅遊正好可以有效利用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據專家測算,發達國家旅遊收入每增加3萬美元,可增加1個直接就業機會和2.5個間接就業機會;第三世界國家旅遊收入每增加3萬美元,將增加兩個直接就業機會和五個間接就業機會。

增加外匯收入。鄉村旅遊,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鄉村旅遊,以其特有的神秘和質樸,不僅吸引了國內遊客,也吸引了大量的境外遊客,成為創匯的重要途徑,對增加外匯儲備、彌補貿易逆差、平衡國際收支發揮了巨大作用。由於鄉村旅遊業務是“就地風景輸出”和“不出國勞務輸出”,不需要直接輸出物質產品,省去了運輸費、倉儲費、保險費和相關稅費以及壹些復雜的相關手續,不受貿易保護主義、關稅壁壘和出口配額的幹擾。因此,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來增加外匯儲備,對提高西南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國家的國際支付能力極為重要。西藏國際旅遊65438-0995年利潤達2598萬元,超過工業、建築、交通運輸全年利潤總和。

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提供了許多直接就業機會,還刺激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間接就業機會。根據世界旅遊組織公布的數據,旅遊業每直接收入1元,相關產業可增收4.3元。因為鄉村旅遊本身的活動包含“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壹方面為交通、酒店、餐飲服務、商業網點帶來遊客,另壹方面也影響紡織業、建築業、加工制造業、郵電通信業、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同時起到“壹業帶萬業”的作用, 鄉村旅遊還增加了對農產品的需求,使農產品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而不存在購銷體制不暢的問題,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推進改革開放,擴大國際交流。少數民族地區的鄉村旅遊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他們通過旅遊活動了解各地的歷史、文化、風俗、建設成就、政策法規。因此,鄉村旅遊客觀上促進了對外開放,為吸引外部資金和對外貿易創造了機會。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要騰飛,就要加強與發達地區的聯系與合作,招商引資。發展旅遊活動,包括鄉村旅遊,是宣傳該地區的最有效手段。鄉村旅遊在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文化中的作用促進了旅遊目的地的環境保護。鄉村旅遊的壹個重要魅力在於清新宜人的田園風光能讓遊客身心放松。因此,鄉村旅遊市場要求經營者和旅遊目的地擁有優美、舒適、和諧的室內外環境。如果經營者意識到這壹點,他們會主動保護和美化周圍的環境。同時,與工業、礦業相比,旅遊業沒有原材料消耗,資源可以持續利用,是“無煙產業”,與環保有著內在的壹致性。此外,鄉村旅遊還可以起到環境保護的經濟支撐作用,旅遊收入增加了維護和美化環境的資金。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是自然環境優美的地區。是保護生態優勢、減輕自然環境壓力、發展鄉村旅遊的有效途徑。

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和保護。旅遊業是壹個經濟和文化產業。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居住著許多民族,他們獨特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村寨、生活方式、婚喪習俗、節日、音樂舞蹈、宗教信仰等。,是吸引外來遊客的重要因素,也是鄉村旅遊的重要條件。通過鄉村旅遊,民族文化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當地居民認識到歷史文化的價值,增強了自豪感,促使民族自覺保護、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將在鄉村旅遊發展中積極深入地挖掘、保存、恢復和宣傳民族文化。因此,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弘揚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遺產。

推進文明建設。鄉村旅遊是壹種高層次的消費活動,不僅滿足了人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而且成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最佳結合點。壹方面,遊客可以在鄉村旅遊中欣賞這些地區的美麗山川、民俗和歷史遺跡,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另壹方面,遊客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新思想、新生活方式、新信息和新思維,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促進了他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的提高。此外,鄉村旅遊對文化水平的高要求,可以激發當地居民自覺學習文化知識的熱情,有效提高其文化素質。

促進了科技和文化交流。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通過旅遊,尤其是國際旅遊,促進了各種文化、學術信息和先進科技成果的傳播。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旅遊的遊客大多來自國外或我國發達地區,這必然會促進本地區與其他地方的科學文化交流。如2004年,貴州省舉辦“中國·貴州鄉村旅遊國際論壇”,與世界交流經驗,探討發展。此外,中國與挪威、新西蘭、法國、愛爾蘭、奧地利等國在貴州開展鄉村旅遊示範項目合作,無疑對西南地區與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