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鄉村旅遊宣傳展板

鄉村旅遊宣傳展板

(通訊員:崔、、李覺宇)長沙縣開慧學校,坐落在紅色旅遊勝地板倉,因楊開慧烈士曾在此求學而有現在的校名。開慧鎮這片沃土,不僅延續了紅色精神,也代代傳承了教育第壹的理念。此次,調查團來到這所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探尋開慧鎮教育發展中的女性力量。

農村教師:基礎教育後的女性責任

辦公室裏,壹位老師正在耐心地回答面前家長的問題。她是這個調查組成員采訪的第壹個對象——開慧學校的教學主任萬琪琪老師。“當時我就想體驗壹下當班主任的樂趣。我覺得我可以更關心學生。”當調查組問及萬老師的用人考慮時,她是這樣回答的。教師職業選擇的背後有各種各樣的原因。開慧學校的潘華宇老師坦言:“起初,我來這裏只是因為公費師範生。那時候我對教師行業還不夠了解。”但現在,“幸福”成了他們的同壹個關鍵詞。“即使每天都面臨新的挑戰,但孩子們更以老師為導向,教他們也會充滿快樂。”入職壹年的潘老師,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

(圖為開慧小學萬老師接受采訪)

她們只是開慧學校女教師的壹個縮影。或者他們壹開始是在做夢,或者是迷茫,但當他們站在三尺講臺上,責任就成了他們自覺的選擇。萬老師在采訪中說,女性為農村教育貢獻了很多智慧。開慧學校有22名教師,其中90%是女性。與城市教育相比,農村教師處理的事務範圍更廣。除了日常教學,關心學生生活也成了他們的職責。

“誠實勤奮”是開慧學校的校訓,也是每壹位老師的行動。據萬先生介紹,開慧鎮當地的留守兒童占了很大比例,而且主要是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起著主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心理健康成為學校考慮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下,開慧學校積極設立家訪記錄表,提供陽光服務和心理咨詢服務,建立特殊學生管理制度。除了學期內的日常家訪,老師們每個月還會關註和走訪註冊的重點學生。關註校內外,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紅色故鄉:女性文化下的精神傳承

開慧學校作為楊開慧烈士的母校,毗鄰楊開慧紀念館,具有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當調查組成員問到學校的特色教育模式時,所有被采訪的老師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學校的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目前學校所有的德育活動都以紅色文化為主,主要涉及楊開慧、苗博英等當地優秀歷史人物的事跡和精神傳承。”開慧學校德育主任苗初斌老師向調查組成員介紹:“我們會在楊開慧生日、清明節、五壹節組織學生參觀開慧烈士陵園。學生寒暑假的實踐作業也會涉及這方面,比如聽黨的故事,了解紅色人物,收集身邊的紅色學習先進典型...“紅色教育真正融入到開慧學校的日常教育中。

(圖為萬老師填寫問卷)

從教兩年,苗老師深受鼓舞。她是教師,也是黨員。當她聽說調查組成員對學校的紅色教育感興趣時,盡管忙於最後的事務,她還是抽空給我們詳細解釋了壹下。其中與楊開慧紀念館聯合開展的“小講解員”活動被她多次提及。“紀念館的工作人員會定期來學校對孩子們進行培訓,我們也會經常組織他們到紀念館學習,讓表現好的孩子們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實踐講解員。能夠有機會出去實踐,所以孩子們學習祖先精神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弘揚紅色精神,加強德育教育,開慧學校的老師們真正做到了當地紅色文化與小學德育的有機結合。

年輕團隊:開慧教育未來的希望

開慧學校教師年齡趨於年輕化,平均只有27歲,這是大量老教師退休和年輕教師應聘共同作用的結果。青年教師想法多,思路活,精力充沛,為學校的教育事業註入了新鮮的“血液”。

新老師思路新,更容易親近學生。課題組在采訪苗先生時,趕上了壹位前來領取孩子通知書的家長。苗老師急忙趕回班裏拿通知,認真地向家長解釋:“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孩子平時在學校表現很好。”拳拳之心體現了壹個老師對學生的關心。

當被問及開慧鎮的整體教育情況時,苗老師真誠地說:“首先,我真的覺得開慧是壹個很好的地方。雖然地處長沙縣最北的鄉鎮,但很多新教師在選崗時,可能都不想來這個地方。但其實我來了這個地方之後,人文環境和工作氛圍都讓我覺得很舒服。壹支較年輕的教師隊伍有利於當地教育的發展。我相信開慧鎮的學校能越來越好!”

采訪結束時,調研組成員參觀了位於壹樓大廳的紅色宣傳教育展板,體會到了文字背後的價值內涵——“我的驕傲丟了,楊軍的柳樹丟了,劉洋不理。”從楊昌濟的《向天栽壹根大木柱》,到楊開慧幫助創辦女工夜校,再到現在開慧學校的老師們玩轉新時代時尚,紅色精神與教育就像兩條交織的線。

(圖為調查組成員在開慧小學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