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徐霞客所做關於福建省的詩句

徐霞客所做關於福建省的詩句

1.徐霞客描寫武夷山名句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遊完武夷山壹線天後說:”於所見壹線天數初未曾見此之大而遠逼整者“。

壹線天長約壹百多米,相去不滿壹尺。那天下雨,壹步壹步的走在石階上很艱難,雨水從縫隙中落在我們的頭上,巖壁上都是濕漉漉的濕透了我們的衣裳。如果是炎熱的夏季,這裏絕對是避暑的好地方。如果是胖子就別往裏擠了,有的地方很窄,想過去很困難。我後面的壹位就因為過不去退回去了。壹線天特點:

a、壹線天是由壹座巖石當中裂開壹條逢而形成的;

b 、在全國多處的壹線天當中是最長的壹個,長度達到176米;

c、壹線天高度達到65.7米;

d、它最窄的地方僅有30公分。

2.關於“徐霞客”的詩句有哪些

1.《遊嵩山日記 》

作者:徐弘祖

余髫年幼年蓄五嶽誌,而玄嶽出五嶽上,慕尤切。久擬歷襄、鄖,捫太華,由劍閣連雲棧,為峨眉先導;而母老誌移,不得不先事太和,猶屬有方之遊。第沿江溯流,曠日持久,不若陸行返,為時較速。乃陸行汝、鄧間,路與陜、汴略相當,可以兼盡嵩、華,朝宗太嶽。遂以癸亥仲春朔,決策從嵩嶽道始。

2.《遊太華山日記 》

作者:徐弘祖

二月晦,入潼關,三十五裏,乃稅駕停宿,稅通“脫”西嶽廟。黃河從朔漠北方沙漠之地南下,至潼關,折而東。關正當河、山隘口,北瞰河流,南連華嶽,惟此壹線為東西大道,以百雉長而高大之城墻鎖之。舍此而北,必渡黃河,南必趨武關,而華嶽以南,峭壁層崖,無可度者。未入關,百裏外即見太華屼出雲表;及入關,反為岡隴所蔽。行二十裏,忽仰見芙蓉片片,已直造其下,不特三峰秀絕,而東西擁攢諸峰,俱片削層懸。惟北面時有土岡,至此盡脫山骨,競發為極勝處。

3.《閩遊日記前 》

作者:徐弘祖

十二日,二十裏,登仙霞嶺。三十五裏,登丹楓嶺,嶺南即福建界。又七裏,西有路越嶺而來,乃江西永豐道,去永豐尚八十裏。循溪折而東,八裏至梨嶺麓,四裏登其巔,前六裏宿於九牧。

十三日,三十五裏,過嶺,飯於仙陽。仙陽嶺不甚高,而山鵑麗日,頗可愛。飯後得輿,三十裏抵浦城,日未晡也。時道路俱傳泉、興海盜為梗,宜由延平上永安。余亦久蓄玉華之興,遂覓延平舟。

十四日,舟發四十裏,至觀前。舟子省家探望家園早泊,余遂過浮橋,循溪左登金鬥山。石磴修整,喬松艷草,幽襲人裾。過三亭,入玄帝宮,由殿後登嶺。兀兀中懸,四山環拱,重流帶之,風煙欲暝,步步惜別!

4.《遊五臺山日記 》

作者:徐弘祖

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南關。山自唐縣來,至唐河始密,至黃葵漸開,勢不甚穹窿矣。從阜平西南過石梁,西北諸峰復嵱嵷上下眾多起。循溪左北行八裏,小溪自西來註,乃舍大溪,溯西溪北轉,山峽漸束。又七裏,飯於太子鋪。北行十五裏,溪聲忽至。回顧右崖,石壁數十仞,中坳如削瓜直下。上亦有坳,乃瀑布所從溢者,今天旱無瀑,瀑痕猶在削坳間。離澗二三尺,泉從坳間細孔泛濫出,下遂成流。再上,逾鞍子嶺。嶺上四眺,北塢頗開,東北、西北,高峰對峙,俱如仙掌插天,惟直北壹隙少殺收束。復有遠山橫其外,即龍泉關也,去此尚四十裏。嶺下有水從西南來,初隨之北行,已而溪從東峽中去。復逾壹小嶺,則大溪從西北來,其勢甚壯,亦從東南峽中去,當即與西南之溪合流出阜平北者。

5.《江右遊日記壹》

作者:徐弘祖

丙子十月十七日 雞鳴起飯,再鳴而行。五裏,蔣蓮鋪,月色皎甚。轉而南行,山勢復簇,始有村居。又五裏,白石灣,曉日甫升。又五裏,白石鋪。仍轉西行,又七裏,草萍公館,昔有驛,今已革革除矣。又西三裏,即南龍北度之脊也。其脈南自江山縣二十七都之小筸嶺,西轉江西永豐東界,迤邐至此。南北俱圓峙壹峰,而度處伏而不高,亦束而不闊。脊西即有壹澗南流,下流已入鄱陽矣。洞西累石為門,南北俱屬於山,是為東西分界。又十裏為古城鋪,轉而南行,漸出山矣。又五裏,為金雞洞嶺。仍轉而西,又五裏,山塘鋪,山遂大豁。又十裏,東津橋,石梁高跨溪上。

壹、徐霞客

明神宗萬歷十四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壹個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讀書人。他的父親徐有勉壹生不願為官,也不願同權勢交往,喜歡到處遊覽欣賞山水景觀。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鐘情於地經圖誌,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誌。

二、《徐霞客遊記》主要特點是:

(1)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

(2)寫景狀物,力求精細,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遠較前人遊記細致入微;

(3)詞匯豐富,敏於創制;絕不因襲套語,落入窠臼;

(4)寫景時註重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註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

3.徐霞客描寫“武夷山”的名句是什麽

於所見壹線天數初未曾見此之大而遠逼整者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明朝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

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的作者,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壹生誌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 。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遊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徐霞客遊記》是壹則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34年旅行,寫有天臺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余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

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了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做出卓有價值的貢獻。 原文 二月二十壹日(公元1616年),這是徐霞客遊蕪山後入閩遊的時間 出崇安南門,覓舟。

西北壹溪自分水關,東北壹溪自溫嶺關,合註於縣南,通郡省而入海。順流三十裏,見溪邊壹峰橫欹,壹峰獨聳。

余咤而矚目感到吃驚而註目凝望,則欹者幔亭峰,聳者大王峰也。峰南壹溪,東向而入大溪者,即武彜溪也。

沖祐宮傍峰臨溪。余欲先抵九曲,然後順流探歷,遂舍宮不登,逆流而進。

流甚駛,舟子跣行光著腳走路溪間以挽舟。第壹曲,右為幔亭峰、大王峰,左為獅子峰、觀音巖。

而溪右之瀕水者曰水光石,上題刻殆dài幾乎遍。二曲之 右為鐵板嶂、翰墨巖,左為兜鍪móu峰、玉女峰。

而板嶂之旁,崖壁峭立,間有三孔,作“品”字狀。三曲右為會仙巖,左為小藏峰、大藏峰。

大藏壁立千仞,崖端穴數孔,亂插木板如機杼。壹小舟斜架穴口木末,號曰“架壑舟”。

四曲右為釣魚臺、希真巖,左為雞棲巖、晏仙巖。雞棲巖半有洞,外隘狹窄中宏,橫插木板,宛然塒儏shījié恰似雞巢中雞棲小木樁。

下壹潭深碧,為臥龍潭。其右大隱屏、接筍峰,左更衣臺、天柱峰者,五曲也。

文公書院正在大隱屏下。抵六曲,右為仙掌巖、天遊峰,左為晚對峰、響聲巖。

回望隱屏、天遊之間,危梯飛閣懸其上,不勝神往。而舟亦以溜急不得進,還泊曹家石。

登陸入雲窩,排雲穿石,俱從亂崖中宛轉得路。窩後即接筍峰。

峰駢pián並列附於大隱屏,其腰橫兩截痕,故曰“接筍”。循其側石隘,躋磴數層,四山環翠,中留隙地如掌者,為茶洞。

洞口由西入,口南為接筍峰,口北為仙掌巖。仙掌之東為天遊,天遊之南為大隱屏。

諸峰上皆峭絕,而下復攢湊,外無磴道,獨西通壹罅,比天臺之明巖更為奇矯也。從其中攀躋登隱屏,至絕壁處,懸大木為梯,貼壁直豎雲間。

梯凡三接,級***八十壹。級盡,有鐵索橫系山腰,下鑿坎受足。

攀索轉峰而西,夾壁中有岡介其間,若垂尾,鑿磴以登,即隱屏頂也。有亭有竹,四面懸崖,憑空下眺,真仙凡夐xiòng遠隔。

仍懸梯下,至茶洞。仰視所登之處,嶄然在雲漢。

隘口北崖即仙掌巖。巖壁屹立雄展,中有斑痕如人掌,長盈丈者數十行。

循巖北上至嶺,落照侵松,山光水曲,並加入覽。南轉,行夾谷中。

谷盡,忽透出峰頭,三面壁立,有亭踞其首,即天遊峰矣。是峰處九曲之中,不臨溪,而九曲之溪三面環之。

東望為大王峰,而壹曲至三曲之溪環之。南望為更衣臺,南之近者,則大隱屏諸峰也,四曲至六曲之溪環之。

西望為三教峰,西之近者,則天壺諸峰也,七曲至九曲之溪環之。惟北向無溪,而山從水簾諸山層疊而來,至此中懸。

其前之俯而瞰者,即茶洞也。自茶洞仰眺,但見絕壁幹霄,泉從側間瀉下,初不知其上有峰可憩qì休息。

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壹也。立臺上,望落日半規,遠近峰巒,青紫萬狀。

臺後為天遊觀。亟辭去,抵舟已入暝矣。

二十二日 登涯,辭仙掌而西。余所循者,乃溪之右涯,其隔溪則左涯也。

第七曲右為三仰峰、天壺峰,左為城高巖。三仰之下為小桃源,崩崖堆錯,外成石門。

由門傴僂而入,有地壹區,四山環繞,中有平畦qí曲澗,圍以蒼松翠竹,雞聲人語,俱在翠微中。出門而西,即為北廊巖,巖頂即為天壺峰。

其對岸之城高巖矗然獨上,四旁峭削如城。巖頂有庵,亦懸梯可登,以隔溪不及也。

第八曲右為鼓樓巖、鼓子巖,左為大廩石、海蚱zhà石。余過鼓樓巖之西,折而北行塢中,攀援上峰頂,兩石兀立如鼓,鼓子巖也。

巖高亙亦如城,巖下深坳壹帶如廊,架屋橫欄其內,曰鼓子庵。仰望巖上,亂穴中多木板橫插。

轉巖之後,壁間壹洞更深敞,曰吳公洞。洞下梯已毀,不能登。

望三教峰而趨,緣山越磴,深木蓊蓯wěngcōng其上。抵峰,有亭綴其旁,可東眺鼓樓、鼓子諸勝。

山頭三峰,石骨挺然並矗。從石罅間躡。

4.描寫福建的詩句有什麽

《沁園春 和復初省郎韻,紀仲春陪諸名勝遊西》

年代: 作者: 曹伯啟

掾尉遲亨亨甫,福建同提舉毛吉甫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來惱人。笑勞生強半,登臨有興,身司莞庫,所向無親。馬服車轅,鷹罹**,也算人間壹度春。情無賴,怕岸花汀草,彈指成塵。朋簪契我天君。更不管、長須喜與嗔。任把酒論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誰主誰賓。敬德猖狂,春陵笑傲,延壽丹青畫不真。歸鞍好,向梅山東下,數點行雲。

《次韻伯田見酬四首》

年代:宋 作者: 方回

六橋久客舊湖濱,春日花開不似春。

遊學頓無福建子,科名更說梓潼神。

暗驚淵實丘夷事,枉作書癡傳癖人。

辛苦湘累辨蘭艾,莊生齊物等埃塵。

5.與福建有關的古詩詞有哪些

1. 越艷新謠不厭聽,樓船高臥靜南溟。未聞建水窺龍劍,應喜家山接女星。三捷楷模光典策,壹生封爵笑丹青。皇恩幾日西歸去,玉樹扶疏正滿庭。

——《投贈福建路羅中丞》唐陳陶

2. 後來臺席更何人,都護朝天拜近臣。長笑當時漢卿士,等閑恩澤畫麒麟。匝地歌鐘鎮海隅,城池鞅掌舊名都。不知珠履三千外,更許侯嬴寄食無。

——《投贈福建桂常侍二首》唐陳陶

3. 掾尉遲亨亨甫,福建同提舉毛吉甫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來惱人。笑勞生強半,登臨有興,身司莞庫,所向無親。馬服車轅,鷹罹,也算人間壹度春。情無賴,怕岸花汀草,彈指成塵。朋簪契我天君。更不管、長須喜與嗔。任把酒論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誰主誰賓。敬德猖狂,春陵笑傲,延壽丹青畫不真。歸鞍好,向梅山東下,數點行雲。

——《沁園春 和復初省郎韻》元曹伯啟

4. 月上小樓西,雞唱霜天曉。淚眼相看話別時,把定纖纖手。伊道不忘人,伊卻都忘了。我若無情似妳時,瞞不得、橋頭柳。

——《蔔算子》清福建士子

5. 秋葉雨墮來,冥鴻天資高。車馬氣成霧,九衢行滔滔。中有寂寞人,靈府扃鎖牢。西風持漢節,騎從嚴弓刀。惟閩七聚落,惸獨困吏饕。土弊禾黍惡,水煩鱗介勞。南驅將仁氣,百城***壹陶。察人極涇渭,問俗及豚羔。官閑得勝日,杖屨之林臯。人間閱忠厚,物外訪英豪。

——《送劉士彥赴福建轉運判官》宋黃庭堅

6. 曹侯黃須便弓馬,從軍賦詩橫槊間。阿瞞文武如兕虎,遠孫風氣猶斑斑。昨解弓刀丞太仆,坐看收駒十二閑。遠方不異輦轂下,詔遣中使哀恫鰥。吾聞斯民病鹽策,天有雨露東南乾。謝君論河秉禹貢,詰難蠭起安如山。老郎不作患失計,凜然宜著侍臣冠。願公不落謝君後,江湖以南尚少寬。百城閱人如閱馬,泛駕亦要知才難。鹽車之下有絕足,敗群勿縱為民殘。官焙薦璧天解顏,瀹湯試春聊加餐。子魚通印蠔破山,不但蕉黃荔子丹。道逢使者漢郎官,清溪弭節問平安。天子命我參卿事,奮然相對亦可歡。回波壹醉嘲栲栳,山驛官梅破小寒。

——《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 宋黃庭堅

7. 禪子自矜禪性成,將來擬照建溪清。南看閩樹花不落,更取何緣了妄情。

——《送清勵上人遊福建》唐皎然

8. 潦倒聲名擁腫材,壹生多故苦邅回。南宮舊籍遙相管,東洛閑門晝未開。靜對道流論藥石,偶逢詞客與瓊瑰。怪君近日文鋒利,新向延平看劍來。

——《洛中酬福建陳判官見贈》唐劉禹錫

9. 暫駐旌旗洛水堤,綺筵紅燭醉蘭閨。美人美酒長相逐,莫怕猿聲發建溪。

——《夜燕福建盧侍郎宅因送之鎮》唐劉禹錫

10. 晉安來越國,蔓草故宮迷。釣渚龍應在,琴臺鶴亂棲。泛濤明月廣,邊海眾山齊。賓府通蘭棹,蠻僧接石梯。片雲和瘴濕,孤嶼映帆低。上客多詩興,秋猿足夜啼。

——《送李侍禦福建從事》唐馬戴

1. 出處:《投贈福建桂常侍二首》

作者:陳陶

2. 出處:《沁園春 和復初省郎韻》

作者:曹伯啟

3. 出處:《蔔算子》

作者:福建士子

4. 出處:《送劉士彥赴福建轉運判官》

作者:黃庭堅

5. 出處:《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

作者:黃庭堅

6. 出處:《送清勵上人遊福建》

作者:皎然

7. 出處:《洛中酬福建陳判官見贈》

作者:劉禹錫

8. 出處:《夜燕福建盧侍郎宅因送之鎮》

作者:劉禹錫

9. 出處:《送李侍禦福建從事》

作者:馬戴

6.與福建有關的古詩詞

送公度之福建

年代:唐 作者:元稹 體裁:七絕

棠陰猶在建溪磯,此去那論是與非。

若見白頭須盡敬,恐曾江岸識胡威。

詩詞出處

全唐詩:卷416-20

作者簡介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內人。生於唐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死於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他8 歲喪父,少年貧賤.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壹。除左拾遺,歷監察禦史。坐事貶江陵士曹參軍,徙通州司馬。自虢州長史征為膳部員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誥。召入翰林為中書舍人、承旨學士,進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幾罷相,出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禦史大夫、浙東觀察使。太和初,入為尚書左丞、檢校戶部尚書,兼鄂州刺史、武昌軍節度使。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仆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代表作有《菊花》、《離思五首》(其四)、《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夜池》、《感逝(浙東)》、《晚春》、《靖安窮居》、《送致用》、《宿石磯》、《夜坐》、《雪天》、《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織婦詞》、《夜別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縣界)》、《白衣裳二首》、《魚中素》、《酬許五康佐(次用本韻)》等,其中《菊花》、《離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懷三首》(其二)三首流傳很廣,尤其是《離思五首》(其四)這壹首極負盛名。該詩寫久藏心底的不盡情思,因為與情人的曾經相識而自此對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壹顧(“取次花叢懶回顧”),詩中的比興之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語言幻美,意境朦朧,十分膾炙人口。而《遣悲懷三首》表達對亡妻的不盡思念,寫得悲氣襲人,令人不由得壹掬同情之淚,其中第二首的結句“貧賤夫妻百事哀”為世所熟誦。微之其集與居易同名長慶,今編詩二十八卷(全唐詩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

至於賞析的話,不好意思,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