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去火星旅遊能成為現實嗎?

去火星旅遊能成為現實嗎?

美國計劃在未來10年內陸續發射10艘探測飛船,以探索生命是否存活於火星。

人類第壹次飛臨火星是1965年7月15日,美國發射的“水手”4號探測器在距火星9280幹米處觀測了火星,發回了23張火星照片。1971和1975年,前蘇聯和美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分別在火星表面軟著陸,對火星土壤進行化驗,進行生命科學實驗,至此蒙在火星上的面紗才逐步被揭開。

火星,我國古代稱之為“熒惑”,是因為它像是紅紅的火焰,亮度變幻無常,令人迷惑而得名。現在我們知道,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大約3.7億千米,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1000倍;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徑約為地球的壹半,質量為地球的1/10多壹點兒;火星圍繞太陽轉壹圈需687天,自轉壹周為24小時37分,晝夜交替與地球很相近;火星有四季,只不過每季長達6個月;火星上的大氣相當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火星上的表面溫度白天為28℃,夜間則為壹132℃;火星表面是冰凍的,沒有水。在這樣的環境中“火星人”似乎是不可能生存的。但是比起其他星球來,火星更接近於地球,更適合於人類居住和旅遊。

地球與火星相距如此遙遠,如何解決兩者間的星際交通呢?科學家們設想過壹種接力式的方案:轉乘幾次航天器,主要原因是壹次直達不可能攜帶足夠的燃料。大體設想是:在地球與火星之間的宇宙空間建立3個空間站,即近地軌道空間站、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自由點空間站和火星軌道空間站。這3個空間站既是轉運站,又能補充燃料。其交通線將是這樣的:從地球上乘航天飛機到第壹站——近地軌道空間站,換乘轉運飛船到第二站——自由點空間站,在這裏補充燃料後再起飛與巡天飛船對接。這種巡天飛船使用核動力,在固定的軌道上航行,當巡天飛船載著轉運飛船接近火星時,轉運飛船脫離巡天飛船飛向第三站——火星空間站。到此站後再換乘火星登陸器在火星上降落,從而實現登陸火星。由此可見,到火星去旅行要比登月復雜得多,費時又需大量資金。

有趣的是,也許是天造地設,火星有兩顆衛星圍著它轉。“火衛壹”直徑20千米,繞壹周需8小時;“火衛二”直徑11千米,繞壹圈需30小時。這兩顆衛星都有大氣層,而且引力小,所以轉運飛船到此不須著陸,只要對接。這兩顆小衛星是天然的空間站,人類可以在此建造營地。

美國科學家提出了壹個名叫“盧易斯太空移民點”的向火星移民的計劃,其設想是:向火星派遣壹艘巨大的太空船,裏面要容納1萬人,這艘太空船不降落於火星表面,而是懸掛於火星上空。太空船攜帶多種地球生物,它將依靠在太空中循環利用的能源來保持運行,並可以在火星就地取材。太空船裝備了成千上萬塊太陽能電池板,充分利用太陽的照射來產生能源。

在21世紀的前些年,有可能將火星住宅和器材送上火星,之後就可能將宇航員送上火星了。但是地球與火星路途遙遠,行程需半年以上,太空的寂寞又是壹項難題。不過人類總是有辦法克服這些障礙的,在21世紀,到火星去旅遊終將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