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雕刻的基本要領

雕刻的基本要領

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裏,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壹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註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余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余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壹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註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壹絲不茍。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沈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汙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托,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註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註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 曲陽是中國雕刻之鄉,曲陽城南山石質純凈、堅韌潤滑、品位絕奇,其多彩的資源給其藝匠施展技藝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曲陽石雕既不失魏代神秘朦朧的粗框氣魄,又承啟唐宋自然豐滿莊重優美的造型,菩薩觀音、力士天女、龍鳳獅獸為其藝術典型。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進橋用牙、木雕精巧易透的手法豐富了石雕造型技藝,開創了小件精品的制作,拓展了石雕創意的廣闊天地,使曲陽石雕成為現代民間石雕的重要代表。據了解,曲陽縣大大小小的石雕廠有2300多家,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產值數億元。

關於石雕藝術的起源,曲陽當地有個很盛行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與鬼谷子齊名的黃石公隱居黃山,把《雕刻天書》傳給了兩位曲陽弟子,從此曲陽人便學會了雕刻。

曲陽石雕迄今為止已歷經兩千年的發展歷程,曲陽雕刻藝人輩出,雕刻藝術不斷創造中國乃至世界輝煌。元代雕刻藝人楊瓊雕刻的“壹獅壹鼎”被元世祖忽必烈嘆為“絕藝”。清末曲陽雕刻藝人的作品“仙鶴”“幹支梅”在巴拿巴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銀獎,自此有了“天下鹹稱曲陽石雕”之說。新中國成立後,曲陽石雕藝人先後參加了天安門修復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等重大工程的興建,曲陽雕刻馳名國內外。 易水硯又稱易水古硯,是漢族傳統名硯。產於河北易州(今易縣),故名。相傳始於唐代。硯石取自易水河畔壹種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巖。天然點綴有碧色、黃色斑紋,石質細膩,柔堅適中,色澤鮮明。雕山的硯臺精美古樸,保潮耐固,易於發墨,宜書宜畫,書寫流利。易硯因材造型,以型定名,藝人因材施藝,精心設計,巧用硯石,刀法精湛。千百年來,易硯以其悠久的歷史、天賦的優等石料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名揚天下,在中國博深精美的硯文化藝術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易水硯”是易硯的傑出代表和當家品牌。

易水硯石料是名為“紫翠石”、“玉黛石”的紫色、灰色水成巖,石質優良,堪比端歙。石料上往往點綴著天然的黃色、白色、綠色等顏色的斑點、紋理,質地細密柔膩,堅韌皆備,硬度適中,渾然天成。所制硯臺發墨快,不傷毫,墨汁流潤而不易蒸發,具備了發墨、貯墨、潤筆、勵毫的優良特性。正如《易州誌》記載:“石質不亞端溪”。“硯石有紫、綠白諸色,質細而硬,為硯頗佳”。

易水硯因取石於易水河畔的鐘南山的古黃伯陽洞而得名,而易水之名,則源於約5000年前居住在河兩岸的商族有易氏部落。《山海經·大荒東經》: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殺王亥,取仆牛。仆字即蔔,意為占蔔。古時占蔔用龜甲和牛胛骨作工具,上面刻上文字叫甲骨文,殷商民族和有易氏部落善占蔔,用於占蔔用的牛叫仆牛。由此可見,有易氏之易字應源於《易經》的易字。易水河靜水流深,水質清澈,與兩岸之秀山合抱有情,萬年龍虎抱,夜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的風水寶地清西陵就建於易水河北岸的雲蒙山下,故知,易水硯產於易水河畔,從根上便秉承了天地之靈氣,作為吉祥用品及風水鎮物更是平添了壹份神力。

易水硯的雕刻師使用鉆、刀、鏟、鋸等工具,依料定型,因石構圖,根據硯璞石質,去粗存精,因材施技,采用平雕、立雕、透雕、浮雕、鏤雕、陰陽雕等技法制作完成。易水硯硯石生有天然石眼或石膽,對巧妙利用天然石眼、石膽,活靈活現地表現花鳥魚蟲、自然風物、亭臺樓閣和歷史人物等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易水硯設計也就成為表達藝術靈性的重要環節,成為化腐朽為神奇、給予厚重的石料以鮮活生命和靈魂的偉大創造。 因產於浙江省東陽縣而得名。約始於北宋,有1000多年的歷史,到了清乾隆年間,東陽木雕已聞名全國。東陽木雕以浮雕技法為主,它既是欣賞品,又是實用品。它的藝術風格獨特,在設計上,借鑒傳統的散點透視、鳥瞰式透視的構圖,並且講究布局豐滿,散而不松,多而不亂,保留平面,不傷整料,突出主題,表現情節。各類家具,雕刻精細,裝飾部位適當,圖案協調,線條流暢,刀法清晰。在木雕掛屏上,他們往往運用多情節、多層次的傳統手法,構圖飽滿,安排恰當,裝飾性強,形象生動,而且突出主要人物和情節。

東陽縣著名的明代建築“肅雍堂”建築上的木雕極為壯麗,它已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為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制作的“釋伽牟尼大佛”高19米,2噸多重的琉璃燈、香案桌及其他佛具,雄偉壯觀。1958年,為中國駐蘇聯大使館制作了長80多米的建築裝飾,富有很強的裝飾效果,為建築增色不少。1981年又為新加坡“董宮大廈”制作了14條大型條屏、60多塊掛屏以及插屏75件,富麗輝煌。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董宮大廈”的開幕典禮上,聲稱這是“新加坡最完美的建築裝飾”。著名的工藝美術家樓水明,早年在香港從事東陽木雕,他的作品在東南亞國家享有壹定的聲望。他把傳統的東陽木雕和現代的西式家具完美地結合起來,設計的家具暢銷國際市場。東陽木雕已有2700多個花色品種,在外貿出口方面很受歡迎。 浙江是中國黃楊木雕的傳統產區,主要分布在樂清縣,已有約150年的歷史。它起源於民間鬧元宵時盛行的“龍燈會”,是在木雕龍燈骨架上裝飾木雕小佛像。到了清末著名黃楊木雕藝術家朱子常經過創新,使黃楊木雕從民間龍燈的附屬裝飾發展成藝術欣賞品。

黃楊木生長緩慢,有“千年矮”之稱,它質地堅細,色黃而溫潤,很像象牙,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色澤就會慢慢變深,古樸而美觀。它以小型、精巧、細膩為特色,在表現技法上除了圓雕、鏤雕、深淺浮雕外,還有鑲嵌等手法。

浙江黃楊木雕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不僅反映現實生活,反映社會主義時代的風貌,而且還有歷史題材、民間故事,湧現出不少優秀的作品。著名藝人王鳳之作品“蘇武牧羊”講的是,公元前100年匈奴被打敗後,壹方面假惺惺地派使者求和,又另壹方面等待再度進犯中原的時機。為了答復匈奴的表示,漢武帝派中郎蘇武拿著旌節出使匈奴。匈奴的首領單於用盡了威脅利誘想勸蘇武背叛朝廷,投降匈奴。但他寧死不屈,單於惱羞成怒,把他流放到北海去放羊。蘇武歷盡了無數的磨難,到公元前85年,才被漢朝的使者救出來。他出使時才40歲,在匈奴受了19年的折磨。回到長安那天,百姓們都出來迎接他,瞧著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手中仍拿著光桿子的旌節,沒有壹個不感動的,都說他是壹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這壹優秀黃楊木雕作品再現了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在1954年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展覽會上獲得好評,還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辦的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覽。1957年他的作品“巡邏”被北京軍事博物館選入建軍30周年展覽。1959年他的大型木雕作品“畢升”在北京歷史博物館長期展出。溫州工藝美術研究所著名藝人葉潤周,出身於祖傳四代的黃楊木雕世家,功底深厚,並擅長鏤雕技藝。他在繼承傳統和創新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取得了壹定的成績。他的代表作有“飼養員”、“天女散花”、“皆大歡喜”等,其中有的榮獲浙江省創作壹等獎,有的作為國家級禮品,還有的出國展覽。今天黃楊木雕已行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主要產於福州的莆田、泉州等地,始於明末清初。最初只是建築、家具上的裝飾和寺廟佛像雕刻,後來逐漸形成了獨立的木雕行業。福建木雕原料主要是龍眼木,它生長在閩南壹帶,質脆纖維細密,便於雕刻。雕好後,磨光漂凈,涼幹後,再把它染成龍眼核、荔枝核、桔柚黃、古銅等色,然後再罩上壹層漆,待漆幹後,再上蠟,使之色澤光潤。動物題材的作品中,還用骨制成牙齒,用玻璃制成眼睛,鑲嵌在動物身上,使之更加生動。

歷史上福州木雕主要有3個不同的流派:①以陳天賜為代表的大阪村派。他主要雕壹些彌勒佛、觀音、十八羅漢、八仙等宗教人物,後期又有壹些天仙仕女、獸類等。所用材料除了龍眼木、黃楊木外,還用象牙、牛角、竹根、紫檀等。②以柳慶元為代表的象園村派。他們擅長雕刻草蟲、花卉、果盤木雕等作品,玲瓏而生動。如作品:“劃龍舟”、“踏水車”等。③以王清清為代表的雁塔鄉派,又稱漆器派。擅長雕刻圖案花紋以及和漆器相結合的浮雕花鳥作品。 金漆木雕早在明清兩代,就已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無論是從建築上的雕梁畫棟,還是那朝拜祖宗的屏風神龕、饌盒、香爐罩,以及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床榻、櫥櫃、燭臺、筆筒等,無不飾以金漆木雕。

它是選用優質的樟木,先鑿粗坯,然後再精雕細刻。再經磨光,最後貼上金箔,它呈現出閃閃發光、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在題材上,大多選用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地方戲劇等。在構圖上,飽滿、布局勻稱,常常帶有連續性,並以“之”字形的徑路來區分不同的情節和場面。在技法上,有浮雕、拉花鏤雕、多層雕、圓雕等。並加上適當的藝術誇張。在建築上的雕刻比較粗獷,刀法簡練,註重動態。如人物的五官則鼻高、眼深、嘴尖,放在高處,仰首望去,使它恰到好處。常使用的茶櫥,或供祭品的饌盒、香爐罩等雕刻得精致入微,便於細心觀賞。

解放後,著名藝人張鑒軒的“餐籠”雕刻精巧生動,富有生活的情趣,曾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銀質獎。潮陽縣工藝師葉錫永的作品“飛奪滬定橋”是壹件對現代題材大膽嘗試的新作。他把鐵索橋的橋鏈壹環扣壹環精雕細刻成活動的鏈條,更襯托了作品的主題。汕頭工藝師張維懷為廣州東方賓館設計的大型木雕裝飾“大觀園”,長14米,高49米。畫面***容納了13座亭臺樓閣,100多個人物,姿態各異,布局勻稱,徑路通透,疏密均勻,金碧輝煌,遠觀有氣勢,近觀精美細致,為飯店增光不少。工藝品,銷往港澳地區和東南亞、歐美各國。 蘇州雕刻主要包括紅木小件、牙雕、黃楊木雕、竹雕、刻硯、印章獸紐等,聞名於全國。

著名工藝美術家陸涵生,技藝較全面。他與老師***同創作的黃楊木雕“荷葉擱筆”至今仍珍藏在上海博物館中。它是利用天然形狀的樹樁雕刻而成,幾個面都是以紅木鑲拼,組成荷葉的葉脈。荷葉的邊緣翻卷向上,並點綴著幾只小青蛙,整個造型生動美觀。特別是每塊葉紋鑲嵌的榫頭都在反面,正面看不出絲毫的破綻。 它產於山東曲阜縣,約創始於漢代孔子的九世孫孔騰。它取材於曲阜孔林中所特有的楷木,主要品種有龍頭手杖、人物、花卉等。當時作為孔子生辰祭日時贈送的禮品。解放後,孔子後裔孔憲斌繼承了其祖傳的技藝。今天楷木雕刻,已成為曲阜的主要旅遊工藝品,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