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愛默生散文解析

愛默生散文解析

拉爾夫·華多·愛默生(1803—1882)是美國思想和文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壹。愛默生出生在波士頓的壹個牧師家庭,但是他的父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的家庭開始困難。他寡居的母親努力撫養和教育她的五個兒子。愛默生就讀於波士頓拉丁學校和哈佛大學。1821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教了幾年書,1825去哈佛神學院,1829被任命為波士頓第二教會的牧師。雖然他工作很稱職,布道也很受歡迎,但他的獨立精神與當時的基督教規範不符,所以在1832主動辭職。隨後他三次遊歷歐洲,拜訪了柯勒律治、華茲華斯等偉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並與散文大師卡萊爾成為終生好友。他第壹次歐洲巡演回來後,定居在離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後來成為康科德的“聖人”。他在那裏建立了壹個超驗主義俱樂部,與壹些學者如梭羅和霍桑討論哲學、神學和文學。此後致力於閱讀和寫作,在許多地方講學,除了從1842到1844編輯扇面刊物《日晷》外,沒有擔任過任何具體職務。愛默生的散文作品,除了那本薄薄的《自然》和壹些沒有收入文集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講稿。最著名的演講是美國學者(1837)和神學院演講(1838)。前者被愛默生同時代的著名作家、哈佛大學教授霍姆斯譽為美國的“思想獨立宣言”。艾米裏翁認為,美國學者應該打破條條框框,通過研究自然、實際行動,尤其是直覺來認識真理。學者必須結合當代的才能、過去的貢獻和未來的期望。學者要自由勇敢,把生活變成真理,做自己時代的代言人。神學院的講座旨在宣布宗教獨立。愛默生壹再強調,人與自然具有精神上的統壹性,人可以不通過中介直接與上帝溝通。他強調道德情感和宗教情感。他認為,壹個神父最大的秘訣就是把生活變成真理,而不是形式主義和死板空洞的說教。這篇演講冒犯了當時的宗教人士,因為它攻擊了形式主義的傳統宗教,提倡直觀的精神體驗。哈佛大學已經有近30年沒有邀請他來學校講課了。短文:第壹套(1841)和短文:第二套(1844)也是在講義的基礎上處理的。第壹集包括十二篇(本書選取歷史等六篇);第二集包含九篇文章(本書精選四篇,如《詩人》)。這兩本書確立了愛默生的聲譽。這二十條雖然題目不同,但都貫穿了所謂“超驗主義”的中心思想:壹是強調靈魂的最高價值。神聖的靈魂存在於每壹個人身上,是壹樣的。每個人都有神聖的火花和獲取壹切知識的手段。上帝是超靈。超靈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每個人的靈魂,每個人的靈魂也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超靈,每個人都可以和上帝交流。第二,強調自然,認為自然是靈魂的形象或外在表現,是上帝的投射,“上帝投在我們感官上的巨大陰影”。每壹個自然規律在人的頭腦中都有對應的對象,所以自然規律和精神規律是完全對應的。物質因素與精神因素非常相似,但前者代表較低層次的活動。第三,要充分展示個人靈魂的能力,個人是發現真理的唯壹工具。每個人都必須是堅定的追求者,他必須通過完全服從或完全相信自己的個人直覺來為自己發現上帝。因此,愛默生強調獨立自助的個人應該轉向個人的自省和個人經驗,而不是依賴傳統和他人。發表在1850的代表也是壹套演講稿,共七篇。本書選取了四篇關於柏拉圖、斯韋登伯格(這個名字在中國讀者並不熟悉)、蒙田和莎士比亞的文章。這四個人對愛默生的影響最大,也是很多文章中提及頻率最高的。這本書和他的朋友卡萊爾的《歷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事跡》(1841)明顯相似。然而,卡萊爾崇拜偉人,欣賞他們對權力的無情追求和對大眾的控制。愛默生稱偉人為“代表”,因為他認為他們是各自時代和人民的代表。這和我們認為時勢造英雄的觀點類似。“英國特色”是他在1832和1847兩次訪英的所見所感。他在1848就此發表演講,並在1856出版書籍。全書共19章,其中12章選自本書。幾年前,中央電視臺播放了壹系列故事片,總標題是《大國崛起》,其中包括壹部分關於英國的崛起。我覺得《英國特色》對讀者了解這個民族會有很大的幫助,其效果遠勝於壹般的歷史著作和國情。1860年,愛默生出版了另壹部散文集《生活的原則》,也是根據課堂講稿匯編而成。愛默生也是壹位詩人。他發表過兩首詩,富有哲理,別具壹格。然而,愛默生最大的成就是散文。他的散文和培根的壹樣,充滿了警句和格言。比如他在鼓吹個人主義的時候,在不同的文章中寫道:“嚴格來說,沒有歷史,只有傳記。”“文明史和博物史、藝術史和文學史都必須從個人歷史的角度來解釋,否則就是空談。”“每壹個真實的人,都是壹項事業,壹個國家,壹個時代;他需要無限的空間、人數和時間來完成他的願景——而後代就像壹系列追隨者,緊緊跟隨他的腳步。”他在宣揚“自救”時說:“所以誰要做人,就千萬不要做順民。”“堅持自己;千萬不要模仿。”“旅行是傻瓜的天堂。”他的超驗主義觀點是:“宇宙是有生命的。壹切都是道德的。如果靈魂是我們內心的壹種情感,那它就是我們外在的壹種法則。”然而,愛默生的散文在許多其他方面與培根有很大不同。它們不像培根的散文那樣短小精悍,而是像密西西比河壹樣,有著不可抗拒的氣勢,讓人想起惠特曼的詩。愛默生寫道:“當上帝說話時,他應該傳達的不是壹件事,而是壹切。”所以他的文章充滿了他所有的觀點,他無法兼顧段落的過渡和層次的有序。他的文章充滿激情,不像培根那樣客觀冷靜。所以人們壹致認為愛默生的文章是以句子為基礎的。愛默生沒有形成系統的哲學體系,但他卻是貫通的,將希臘柏拉圖的古典哲學、德國唯心主義哲學、法國折衷主義哲學、印度神秘主義哲學、中國孔孟哲學融於壹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風格和文章風格。愛默生壹生孜孜不倦地讀書、寫作、演講。他在個人生活中經歷了許多喪親之痛,但他總能振作起來。他的樂觀主義在作品中處處體現,這也是美國民族精神的體現。他生前除了發表大量散文、詩歌和演講外,大半輩子都在寫日記、寫筆記。事實上,他的許多文章都是在他的日記和筆記的基礎上加工的。後人把他的日記整理成十卷出版。有人將日記和筆記放在壹起,* * *十六卷。他的信有六卷。這些材料對研究愛默生極其珍貴。愛默生的思想影響了他同時代的人,如梭羅、惠特曼、狄金森等壹流作家,20世紀的詩人如E.A .羅賓遜、弗羅斯特、史蒂文斯、哈特·克萊恩等都深受他的影響。與他同時代的小說家梅爾維爾和霍桑都受到他的啟發,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同壹個問題,盡管他們並不認同他的觀點。

普龍於2008年1月出生於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