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淩源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淩源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淩源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位於淩源與建平交界處、努魯兒虎山谷間綿延十余公裏的山梁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位置東經119°31′,北緯41°21′,為半山地、半丘陵地貌,海拔600—650米。 經考古調查與挖掘,在此先後發現紅山文化遺址二十多處,包括祭祀址和積石墓群,地址分布以牛河梁〔Ⅰ〕地點(女神廟)大型山臺為中心,周圍眾多積石墓群依山勢布局,形成主體範圍東西約5公裏,南北2公裏,面積約10平方公裏,加上有關遺址點,分布區域約為50平方公裏上下的遺址群,目前已發掘的***有5處地點。在東西約10公裏、南北約5公裏連綿起伏的山崗上,有規律地分布著女神廟、祭壇和積石冢群,組成壹個獨立於居住區以外、規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遺址群。同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自1981年發現以來,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興趣及有關方面高度重視。遼寧省專門在牛河梁建立考古工作站,中國考古學會壹百余名專家會聚牛河梁進行研討,英、美、法、日、印等國有關學者紛紛前來考察。他們壹致認為,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不僅是中華民族史前聖地(將中華民族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也是世界文明中心之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組織也多次派人評估,並委托英國劍橋大學的專家現場考察。專家、學者通過對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綜合科學研究認為,從神廟的女神塑像可以看出,紅山先民已從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進入到較高級的祖先崇拜,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神權觀念。從積石冢的大小和位置排序,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等級觀念。從積石冢中心大墓和隨葬品,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壹人獨尊”的王權觀念。從祭壇和大型祭祀活動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教觀念。從玉葬之禮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文化觀念和中國傳統的禮制觀念。考古界權威人士把牛河梁考古發現與古史傳說聯系起來,指出“黃帝時代的活動中心,只有紅山文化時空框架可以與之相應”。因此,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遺址群和大量玉器的發現,以確鑿而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她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證,對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發展史、傳統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築史、美術史的研究都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曾兩次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新曙光”,被收進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淩雲寺 淩雲寺(俗稱關帝廟或老爺廟)位於市府路東段,建於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寺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座北朝南,整體布局采用縱軸對稱式,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天王殿和大殿主體建築,東西兩側有鐘樓和鼓樓,大殿和天王殿兩側各有配房5間,***20間,天王殿配房是滾龍脊,大殿兩側配房是硬山式脊,山門是歇山翅脊式建築,鐘鼓二樓二層歇山四角主體大殿為硬山式,前為歇山卷棚式建築,與主體緊密相連渾然壹體,淩雲寺後殿原供奉關羽、周倉和關平,兩側還供火神和藥王,山門中間兩側供奉馬童,二殿為過廊,屋內四壁飾以內容豐富的壁畫。寺廟在淩源及周邊地區曾名蜚壹時,現遊人香火不斷,成為遠近聞名的佛教寺院。 四官營子白塔 此塔位於四官營子鎮魏杖子村西3華裏的小塔溝大黑山麓。為遼代所建六角六級實心密檐式磚塔,塔外體噴以白灰漿,高約15米,每層出磚檐,檐坡用板瓦和筒瓦建築,底層每面皆雕壹菩薩像。為朝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十八裏堡古塔 此塔位於宋杖子鎮境內,為八角七級密檐實心磚塔,頂部已殘破,塔基座部有近代石砌保護工程,須彌座上部各面有磚雕菩薩坐像,兩側為脅侍立像,上有磚雕鬥拱,此塔位於遼代榆州城址西方,從建造形制和用材推斷,當系遼代所建。 天盛號金代石拱橋 位於三家子鄉天盛號村,橫跨古河床,為五柱頭四欄板單孔石拱橋。橋身長5米,寬4.7米,高3.4米,橋孔跨度2.9米。橋有上下拱,上拱呈半圓形,下拱呈半橢圓形。橋身兩側砌出八字攔水翼墻。橋面以90多塊條扇形石條徹成,白灰灌縫。束腰用鐵鏈固定。橋拱兩面有圓臉石,每段上面有直徑28公分的浮雕大蓮花壹朵,花朵八瓣五蕊,外用30顆圓蓮花圈在中間,上下各用5公分粗的弦紋襯托。橋拱中部嵌有修橋誌石壹方,楷書刻有:“唯大定十年,歲次庚寅,辛亥為朔已卯日,龍山縣西50裏狗河川劉百通親筆記,非百通獨立而成,賴二劉同心而建,二劉者劉五劉海”字跡。此橋特點采用了上下拱的砌築方法,以加強橋梁穩固性,使上下拱成為壹體,河水從孔道流出。設計獨具壹格,美觀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