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南非旅遊習俗

南非旅遊習俗

1,無限老婆制;

2、要娶媳婦先建廁所;

3.替代食物:昆蟲美食節;

4、非洲婚姻制度:1老婆60美元;

5、神奇的非洲:“咬”治療;沒有上衣的非洲時裝;

6.非洲女孩的“百辮”發型;

7.非洲人喜歡穿藍色婚紗:非洲人穿婚紗嗎?

以前,非洲女孩結婚穿婚紗的真的不多。在當時的婚紗照中,新娘自然是身著傳統的非洲禮服,很多人選擇了蠟染布、繡花布等高檔面料制成的漂亮禮服。就連非洲沿海城市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也習慣在教堂結婚,但很少穿婚紗拍照。原因如下:第壹,普通人不願意在這方面花錢;另壹種是傳統婚紗更適合…愛美的富拉尼人:身上的紋身顯示美;拔門牙割耳朵:馬賽人“獨特”的愛美方式;西非:女生不能拒絕男生求婚;西非沙漠選美大賽冠軍可以壹夜情;壹般來說,北非國家遵循阿拉伯的禮儀、規則和行為準則,采用阿拉伯的手勢語言和禮儀。中非國家沿襲黑非洲的多元文化特征,南非受荷蘭和英國影響較大。

埃及:在埃及,每周的工作日是周六到周四,周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所有人如果想進入清真寺都必須脫鞋。如果妳被邀請到壹個埃及家庭吃飯,習慣上要帶鮮花或巧克力作為禮物。贈送或接受禮物時,壹定要用雙手或右手拿起,千萬不要只用左手。用不含酒精的飲料招待埃及人。埃及的社交活動壹般比其他地方開始得晚。晚餐壹般從10: 30或更晚開始。

利比亞:盡早安排在利比亞的會議,準時到達。但利比亞人靈活利用時間,他們不太遵守時間表。邀請參加晚宴或招待會是壹種常見的待客方式。有嚴格的禁酒法。在利比亞,如果被邀請參加晚宴,只有男性才能參加,而且他們應該為主人帶禮物,而不是為他的妻子帶禮物。避免談論政治、宗教和其他有爭議的問題。

南非:在南非,關於種族和膚色有著嚴格的習俗和社會規則。在這方面,妳最好以妳的主人為榜樣。很難避免談論南非的地方政治,尤其是種族隔離政策。妳可以發現當地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南非人會說兩種語言,即英語和南非通用語(17世紀的荷蘭語)。泰國人習慣“雙手合十,互相鞠躬”,經常用“Shawadhika”(泰語“妳好”的意思)打招呼。當別人雙手合十向妳打招呼時,妳也應該雙手合十回禮,否則是不禮貌的。折疊後,無需握手問候或道別,但和尚不必回禮給居士。見面或告別時的握手儀式在泰國社會還沒有流行起來。

坦桑尼亞人非常好客,非常註重尊老愛幼,講究禮儀。晚輩見到長輩要用敬語打招呼。晚輩在長輩面前不應該坐錯。他們不應該在長輩離開之前離開。與長輩席地而坐時,不可伸腿或後仰,更不可將腳伸向他人。晚輩接受長輩的東西,要用雙手去接。如果它很小,他們可以用右手拿起它,從來不用左手拿起它。遞東西給別人時,也要用右手;不要用左手接或遞,並向對方道歉。在坦桑尼亞,日常生活中左右手分工明確。右手用來握手,拿東西,吃東西,左手用來洗下體。在待客方面,坦桑尼亞人不希望陌生人隨便進入他們的家,也不喜歡陌生人進入他們的臥室。在有前門和後門的家裏,客人必須從前門進入,只有非常親密的朋友才能從後門進入。

阿巴拉德拉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有壹家三星級酒店——“樹頂”酒店。酒店建在樹上,客人可以觀賞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因此,入住酒店的客人很多,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曾在此住過。

樹下的公主和樹下的王後。

1952年2月,伊麗莎白公主來到了當時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下的肯尼亞。壹天,公主住在樹頂酒店觀看野生動物。當晚,公主收到了父親去世的消息和繼位的聖旨。第二天,伊麗莎白中斷了行程,立即返回英國。次年6月2日,伊麗莎白正式加冕為女王。樹頂酒店的經營者趁機為自己立碑,炒作“樹上的公主和樹下的女王”的故事,並刻上碑文站在頂上平臺供遊客拍照留念。

蜀鼎酒店設計獨特。

早期的樹頂酒店完全建在幾根大樹枝上,全木結構。當時比較簡陋,屬於小規模的“吊腳樓”,主要為駐紮在肯尼亞的英國軍政要員和西方探險者提供野生動物觀賞服務。後來出名了,遊客湧入,在原址旁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目前,建築仍為全木結構,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古樸風格和野趣,只是大樹枝變成了幾十根大木柱。建築底層懸空高,上面三層,每層都有客房,兩端有觀景走廊,頂層有寬闊的觀景平臺。

除了欣賞周圍的美景,人們還可以用酒店提供的食物逗著各種鳥兒飛來飛去,白尾猴和狒狒上躥下跳。酒店後面有幾個大的天然池塘。池塘裏有鱷魚和水龜,中間有壹片長滿蘆葦的土地,上面有成堆的鳥蛋。

“樹頂”風光別有壹番情趣。

我在肯尼亞工作的時候去過樹頂酒店很多次。酒店有幾十個房間,壹次可以接待100多名遊客。

阿巴德拉野生動物園海拔約1200m,面積約400平方公裏。在其他野生動物園,人們通常可以開車四處看看動物。阿巴爾的德拉是壹片荒野,野獸出沒,處境危險。因此,壹旦妳到了樹頂旅館,妳就不能只是下來呆在上面看動物了。遊客壹般由距離酒店200米左右的酒店車接待,遊客在幾名武裝人員的護送下通過專用通道走進酒店。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防止火災,酒店從不生產煙花爆竹。所有食物都送到接待站,然後用微波爐加熱。

除了觀看動物,在樹頂酒店還有壹場特別的表演。晚上,酒店打開特制探照燈,照亮樓下左側的壹塊空地,開始表演“給大象餵鹽”。工作人員將鹽灑在地上,等候在那裏的數十頭大象爭先恐後地用長鼻子將鹽從地上卷起來,放進嘴裏。於是他們不斷重復,地上的鹽都吃光了。大象也不情願地用鼻子拱著地面,不肯離開。我問服務員為什麽大象喜歡吃鹽。他們只知道這是酒店多年來的傳統表演,卻無法解釋為什麽給他們鹽,為什麽大象愛吃鹽。

獨特的馬賽人

非洲是世界上部落最多的大陸,有2000多個大大小小的* * *,使用近1000種語言,也是世界上語言和民族最多樣的大陸。不同民族保持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地方傳統、興趣愛好、道德禮儀等生活方式,體現了非洲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腐朽的民風。其中,生活在非洲東部高原的馬賽人以其不同的民族特色、激烈的民族個性、多彩的服飾和獨特的風俗而聞名於世。

馬賽人的外貌很特別:皮膚棕黑,臉型略窄,鼻子略寬,身材瘦高。他們的習俗和裝飾更加特別。男人留長發或編成小辮子,戴上漂亮的發飾,女人壹個個剃光頭,很美。馬賽女孩從小就打耳洞,用黃油軟化耳骨,塞進耳環裏。隨著年齡的增長,耳飾的重量也越來越大,金、銀、石、珠、鐵環等各種耳環都掛了起來。耳廓拉得越長,耳洞就越大,直到兩耳垂肩並穿耳,甚至大到可以夠到壹個拳頭。他們的頭上經常戴著壹圈白色的珠子,但更明顯的是脖子上戴著壹個圓形的彩色項圈。此外,胳膊和腳上還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珠鏈或閃亮的鐵環、銅環,這些飾品隨著結婚年限的增加不斷超重,最重時達到14、5公斤。男人也會在脖子上、手上、腳踝上掛彩珠,但不會像女人那樣只掛幾串。

馬賽男人除了瘦瘦高高的外表之外,長年累月還會穿壹塊掛在肩上的紅色方格長方形布,這就是他們的服裝。有些人還戴著兩塊紅布,壹塊在肩上,另壹塊圍在腰上。穿紅色是為了嚇跑野生動物,因為從遠處看,這些紅布就像荒原上熊熊燃燒的大火,有很強的威懾作用。與其他民族不同的是,他們的紅衣服下面沒有褲子,也沒有褲子。

馬賽人是壹個落後的遊牧民族。馬賽人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也有很好的搏鬥和獵殺野生動物的技能。他們出門時,總是帶三樣東西防身:

1,手中的矛(或梭標)。馬賽人對長矛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始終堅守著長矛,時刻準備著防備入侵的敵人和兇猛的動物。當他們十幾歲時,他們的父母開始教他們壹些競技技能,如跳舞、投擲和擊打長矛。因此,馬賽人可以在20米的距離內用長矛準確地擊中移動的物體。

2、腰間砍刀,準備拿出來可以防身。

3.粘在手上。棍子因為長時間的觸摸,變得光滑有光澤。走路的時候,它靠在妳的手上,靠在妳的屁股上作為支撐。在東非壹些國家的手工藝品市場,妳可以找到壹些以馬賽人獨特的站姿為造型制作的工藝木雕。

馬賽人的家庭財產是牛。誰擁有的牛多,誰的地位就高,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當男人娶了妻子,牛是財富的象征和聘禮。牛越多,他娶的老婆就越多,因為馬賽人實行壹夫多妻制。馬賽人的主要食物和飲料來自奶牛。他們認為牛身上的壹切都是幹凈的。每天早上吃飯前,這個人在牛的脖子上綁壹根繩子,然後拿出壹支利箭,射進牛的脖子。鮮紅的血像半開的自來水壹樣汩汩流入下面的水桶。壹頭牛兩周抽壹次血,壹次可以喝5-6個人。抽夠血後,主人解開繩子,牛的血馬上就止住了,讓傷口自然愈合。吃了幾片烤牛肉,喝了壹杯有牛體溫的新鮮血液,馬賽人開始了新壹天的生活。還有壹些男人更方便,拿著刀,對著牛脖子“唰”的壹刀,然後插上管子喝下去,幹脆就喝血。馬賽人家裏沒有菜籃子,但身體不缺維生素,這可能要歸功於常年喝牛血。

馬賽人不僅在外貌、服飾和飲食上獨樹壹幟,在他們的傳統舞蹈上也是如此。跳舞時,青年男女分別在兩邊。女人們站成壹排,搖手聳肩,齊聲歌唱,有權做舞者的“啦啦隊”。其中壹個小夥子走出舞臺,用盡全身力氣跳了起來,跳了幾下又跳了回來,然後走出下壹個繼續“旱地拔蔥”。“跳高”結束後,男青年走到女青年面前打招呼,這也是男女青年表達情意的壹種方式。馬賽人的舞蹈是真正的“跳”舞,這種“跳高”的方式是馬賽部落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

俾格米人-世界上最短的種族

中國古代傳說中就有關於“小人國”的故事,外國民間文獻中也有很多關於“小人國”的記載。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嗎?走進非洲,我才知道,在非洲中部赤道線兩側的熱帶雨林裏,確實有壹個很矮的民族——俾格米人,他們是世界上最矮的民族。

吳先生是上海人。他曾經在中非的幾個國家購買原木。他了解當地黑人的生活狀況和民俗,與森林中的俾格米人有過接觸。他曾告訴我他第壹次探索“矮人國”的故事。

五年前的壹個旱季,吳先生因工作需要,深入喀麥隆、中非、剛果三國交界處的壹片林區。這片林區位於森林深處,遠離人類。雖然林區的主人獲得了砍伐權,但交通壹直是個問題。在壹次偶然的聊天中,壹位黑人員工告訴吳先生,離這裏不遠,住著壹群很矮的人,居無定所,剛從外地搬來。第二天壹大早,抑制不住好奇心的吳叫來了另壹個中國人,帶著兩個黑人員工,開車進入了俾格米人可能搬遷的地區。

尋找的過程很辛苦。臨近中午,他們隱約聽到前面有人在喊的聲音,很像獵人恐嚇野生動物的聲音。四個人來了,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尋找靈體,卻沒有壹個人。其中壹名黑人員工說:現在我們進入了“非常時期”,俾格米就在附近,暗中監視我們。如果我們靠近他們的生活區,就會有人現身,否則對方不會主動聯系我們。所以大家要裝作漫不經心,有說有笑,盡量找附近有空地和香蕉樹的地方。果然,在通往前方平地的草道上,十幾個手持長矛和弓箭的俾格米人默默站立,平均身高約1.2米,最高不超過1.48米。吳先生相當興奮。他稱了稱他的背包。剛往前走兩步,就引起了壹陣騷動。其中壹個矮人尖叫了兩聲,其他人立刻舉起長矛,舉起弓箭,對準了那四個人。吳先生趕緊退後,從包裏拿出鹽、瓷罐等禮物,遞給身邊壹名黑人員工,讓他上前。黑人員工不懂矮人族的語言,就拿著東西,通過吃喝肢體語言和他們交流。壹個侏儒接過禮物,用他的小手指蘸了些鹽,嘗了嘗,然後告訴他們等著回去。他自己拿了東西,跑回去送信。在這間隙,吳先生慈祥地看著俾格米人。他們身材矮小,但四肢健康,身材勻稱,雙腳寬厚,臀部扁平,腰身是用樹葉或樹皮做成的圍裙,有些人的臉上還刻有刀疤,這可能是最古老也是最簡單的紋身。與其他黑人不同的是,這群人的皮膚是深棕色或古銅色,鼻子前傾,額頭突出,嘴唇較薄,頭發也不是特別卷曲。這的確是壹個非常獨特的國家。大約20分鐘後,黑使者帶著壹位長者匆匆趕來。矮人看到來人,頓時站在兩邊,閃開道路,垂下手臂,壹臉恭敬。也許這是他們的首領。

還有許多其他人,包括埃塞俄比亞人、吉布提人和索馬裏人。妳自己去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