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陶村的文化旅遊

陶村的文化旅遊

“西山下”位於村西的山腳下。山風穿過山上的古松林,給人以清新絕塵之感,而步入古建築群中,凝重豐厚的歷史令人不願走開。對全村古建築了如指掌的陶煥弘,自家老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西朝東,磚木結構,面積近千平方米,很有氣勢。最典型的是邊門上有橫批稱“五柳遺家”,中堂稱“五柳堂”,這既表明家風誌向,又與陶淵明連上幹系。陶煥弘就是陶淵明第57代後裔。或許陶家為崇尚“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境界,把“五柳堂”改成了“愛菊堂”,堂內3代後裔子孫近50人。另壹座建於清朝鹹豐年間,場面宏大,中堂左右八只牛腿分別雕有戲劇人物、風景、獅子和鹿等動物,中間各嵌刻壹個字:福、祿、壽、喜、榮、華、富、貴。刀功利落精美,加上花窗壁畫,天井細石構圖,可以想象當年的豪華。假如這僅是建築上的顯示,那麽鄰近壹幢同樣建於光緒年間的大屋中,存有的四首詩則可作為主人精神和生活的風景畫,其中有“鄉村四月閑人少,繞了蠶桑又扡田”、“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風漠笛在滄浪”、“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桃花源是陶淵明筆下烏托邦式的世外小天地,古人明知虛境不可得,卻願其境長存可居,甚至不畏艱險,百般尋覓,哪怕撈到壹鱗半爪的外景片段,也擬化成形,言之鑿鑿。而陶氏之後,更以陶淵明的英名和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氣節自豪。族譜之類也是往往萬山歸其壹峰,千水溯於壹源。陶村上畈心在清朝道光年間,建起了陶中祠堂(又稱陶氏東祠),面積達500多平方米,四合院式,部分兩層磚木結構,中堂大廳,方形石柱之上,鐫梁刻柱,花團錦簇,充滿富貴氣。聽老人介紹,話語總繞不開陶淵明,少不了桃花源。解放後這裏曾辦過學校,現已辦成文化中心,大門口就是人來車往的街道,現代開放氣息濃重。離祠堂不遠還有陶隆俊和陶澤法等人家的老屋,分別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和明末。前者廳堂長達近20米,廊道深深,牛腿上八仙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檐口瓦有勾頭滴水,堪稱少見。後者大梁鏤刻又顯得更古樸壹些,尤為稀罕的是墻壁上畫有戲曲故事,而其來歷卻有待專家考察。

陶村後山腳的古民居,建造上講究的是壹個“精”字。鄒家宗祠的石柱刻字,戲臺雕梁及其牛腿鏤鐫華美而細致。鄭嶽文等家庭的前廳堂,門外鵝卵石鋪嵌地面和天井,圖案有菊花、荷花等。馬頭墻封檐用的是特制磚,有雌雄榫,檐下墻畫有蘭花和故事人物。堂中石柱兩兩對稱而雙雙浮刻花紋各自不同。所用隔壁的門扇窗框,無不拼花或用花板,人在其中仿佛被立體的古人物古動物古花卉包圍。這裏的特色是前堂大門有防偷防盜石柱,用來加固大門閂;後堂還有許多科舉捷報單遺跡留於左右板壁上,其家族盛況環顧幾眼即可明了於心。

而陶村街路兩旁的幾幢古屋也與眾不同,除了建於明朝的樓柵鬥拱及雲頭花飾雕刻之外,陶伯新家的老屋充滿剛烈刀劍之氣,突出壹個“武”字。這幢房屋原由武進士陶建勛居住。陶建勛生於1870年,自幼愛武習藝,拜陶村武舉人鄭樹標為師,喜用大刀、劍、千斤石練武。清光緒二十年(1895)中武舉人,次年中武進士,欽點花翎侍衙,派乾清門行走侍衛。所以其居墻上有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贈送的條幅:“秀名滿江國,芳聲騰海隅。”柱子上有武進士親筆題寫的對聯:“書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蘭有異香。”現存的遺物還有:武進士頭像、壹對圈椅、壹對茶幾、壹張石床、三塊千斤練功石以及兩塊書有“欽默”字樣的背匾和壹把寶劍。從中看出,陶淵明的後裔,不限於世代消極避世、灑脫悠逸地生活,也有“金剛怒目”式的人物。這些又可以從陶西宗祠壹脈中就有23人進入仕途得到證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用此真正的有所為、有所不為來解釋陶家祖先的誌向和節操,應該是妥當的。

後記

曾經的繁榮與富有以及建築時代和風格,陶村古民居能與相鄰數十公裏的俞源太極星象村媲美,只可惜現代建築的夾雜和缺少必要保護措施,與蘭溪的諸葛村或更遠的古代徽州民居建築相比,那遜色已不是壹二了。正因此,去年仲秋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等人來陶村視察,提出要維護優秀古民居,傳承民族文化。 延福寺位於浙江省武義縣桃溪鎮福平山,由僧宗始建於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原名福田寺,宋紹熙年間(1190~1194)賜名延福寺。大殿於元延祐四年(1317年)重建,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後殿觀音閣和兩廂。雍正八年(1730)至乾隆十三年(1748),多次修葺大殿,並增設天王殿和兩廊廂房,光緒三十壹年(1905)重建後殿廂房。

現存的建築以中軸線排列為山門、天王殿、大殿、後殿和兩側廂房。殿間有長生池,殿後有石澗井。山門和觀音堂前有石獅拱門。為江南已發現的元代建築中最為久遠的珍品,殿方形,分五間,重檐歇山頂。殿內柱為棱形,側腳有防震功能。柱礎,壹為雕飾寶相花的覆盆柱礎,上加石礩;壹為礩形柱矗前檐柱與金柱之間用乳栿蜀柱,下端雕刻似鷹嘴。平梁與金柱之間加弓形月梁,起搭牽作用,此法開江南弓形梁之先聲。四周墻壁繪山水壁畫和行草書作品,多為明代佳作。山門、天王殿和觀音堂為清代建築,裝飾富麗堂皇。東廂房為明代建築。

殿內文物有宋寶祐二年(1254年)鑄造的大鐵鐘壹口;後殿前有元代石獅壹對,殿內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劉演書寫的《重修延福寺記》石碑、明天順七年(1463年)陶孟端書寫的《延福寺重修記》石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福寺建築藝術的特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古建築學家梁思成曾前來考察,並在著文中多處記述延福寺的結構特色。上海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曾三次前來考察,1980年9月與1981年4月,日本橫濱大學博士關口欣也、南京工學院教授潘谷西等分別前來考察。此外,1978年3月2~3日,全國古陶瓷器研究會在延福寺召開。 武義桃花源峽谷漂流位於浙江省武義縣桃溪鎮陶村,順山勢而成,隱於崇山峻嶺深處。漂流全長4.5公裏,上下落差108米,兩岸山高林密,在峽谷中穿行,時而遊龍逐浪,時而平緩愜意,時而萬馬奔騰恩,時而跌宕起伏,沿途欣賞著飛鳥穿梭。遊魚戲水,四季常綠,山巒疊嶂的奇景,感受從高山玉帶奔流而下的刺激,穿越遊龍峽,時光隧道1,情人谷,龍潭峽,驚濤峽,將軍峽,林蔭大道,飛瀑峽,等幻境景點,盡情感受旋轉,飛躍,馳騁,尖叫,血脈噴張的激情旅程,讓身心得到最好的放松和享受。。

武義桃花源峽谷漂流景區距武義縣城30公裏,距離省道300米,路面平坦寬敞,交通便捷,是情侶約會,朋友小聚,家人***享,野外拓展的理想場所。 據傳,迎大蠟燭源自陶村的百年古殿“鎮善堂”。鎮善堂,也稱後殿,始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是善男信女祈求神靈賜福,保壹方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聖殿,也是陶村每年馬燈會、龍頭會、大蠟燭會等民間組織碰頭議事與聚會的地方。據村裏的老人回憶,鎮善堂原址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四周古木參天,背倚後龍亭,亭如華蓋;面朝溪水,亮若壹灣明鏡,鐘靈毓秀,風水極佳,人氣極旺,常年香火鼎盛。鎮善堂前後兩部分,總***十五間房,裏面供奉著彌勒佛、觀音菩薩和文武曲星等10余尊神佛之像。

1942年8月23日,侵犯陶村的日寇壹把火燒毀了後殿古建築及通惠橋,大蠟燭無宗地,被迫中止。直到2002年才復興,且規模空前。這年正月十四日,四百余人分二路縱隊排成300多米長的遊藝隊伍。疊完八仙,從中心廣場出發,整整三個多小時,遊經主要街道和路巷,許多人家擺設香案迎接。節日氣氛四處洋溢,民眾同樂的熱鬧場面,盛況空前。此後活動延續至今。

內容主要有:疊八仙、祭祀,遊藝道具有大蠟燭、旌旗、蓋傘屏扇、神像閣、大燈籠、樂隊等等。應該說有所創新,也有所發展,如工藝的制作、機械的、人員的安排,乃至吹打樂曲的變化。這項活動靠的是群策群力,和民眾內在的凝聚力與對鄉土節日文化的執著需求,並非外力所迫而勉它既有歷史的根源,又有傳承與發展的成因。

2007年“迎大蠟燭”被浙江省政府批準為全省民俗類三十五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壹.. 守歲通宵、莫放笙歌散。所謂“浪街”,其實是武義縣桃溪鎮陶村除夕之夜的壹項頗有特色的民俗活動。

在陶村,每年除夕和元宵之夜,當熱熱鬧鬧的放花炮、迎花燈、舞龍等喜慶活動進入尾聲時,民間樂手們便集結而行,演奏著幽雅的樂曲,穿行於大街小巷,當地人稱之為“浪街”。據當地民間樂社《五音社》老藝人回憶,約在清朝末年,“浪街”即已在陶村盛行。

杜審言詩裏說:“故節當歌手,新年把燭迎”,除夕之夜,聽多了花炮聲喧鬧聲之時,忽然傳來清麗的竹笛聲、婉轉的弦樂聲、抑揚頓挫的竹梆聲、清脆的碰鈴聲……妳是否會傾耳聆聽呢?

陶村的浪街,以笛子主奏(正吹)、二胡、三弦等絲弦樂器伴和,板鼓、扁鼓、竹梆、碰鈴壓板擊板,小鑼、蘇鑼、次鈸結合旋律作點綴性輕敲,速度舒緩,曲調文靜幽雅、柔和細膩。演奏者少則三五人,多則十余人。演奏者大多著長袍、禮帽,壹人高挑紗燈(早年用松明火把)在前引路,壹人肩挑鑼鼓擔供樂手敲打,鼓板先生指揮,絲竹彈撥隨後,左右兩邊有大燈籠相伴而行。夜闌人靜,樂曲優揚,穿街而行,樂音繞街……

據當地老藝人回憶,浪街在陶村流傳至少已有百多年。早年間,陶村開明士紳徐鳳鰲與陶雲芳創辦陶村昆腔坐唱班。徐鳳鰲少年時曾在叔伯開辦的昆腔坐唱班學藝,工大花臉,亦擅吹彈;陶雲芳鐘愛昆曲,擅長吹笛。徐鳳鰲、陶雲芳兩人誌趣相投,於1909年前後創辦了昆曲坐唱班,常應邀為村人喜慶演奏。陶雲芳還與弟弟陶舍昌及兒子等人組織過時調坐唱班,足跡遍及本地和周邊鄉村以至溯江而上到杭州演唱。當時當地民俗,大年三十夜是坐夜守歲,下半夜大多冷冷清清。不甘寂寞的樂手們便商議決定在村裏的大街小巷上浪走壹番,給平靜的除夕之夜,給坐夜守歲的鄉親們送上清婉幽雅的音樂——這便是最早的浪街了。

“五音社”的老藝人說,上世紀70年代,當地藝人陶嶽宣將樂曲工尺譜譯成簡譜進行傳授。《浪街曲》原是由曲調風格近似昆曲的十首曲牌聯套而成,由於年代久遠,如今只留下《文路》、《插花飲酒》、《小令》三首曲牌。然而,就是這不多的曲子,給當地百姓的春節,帶去了喜慶、帶去了祝福…… 陶村***有六座宗祠,同處壹村,蔚為大觀,在縣內村落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形成了壹種強烈的“祠堂文化”。其中陶姓3處,鄒、徐、鄭各1處。陶村上畈心在清朝道光年間,建起了陶氏祠堂(又稱陶氏東祠)為中心祠堂,坐西朝東,面積達500多平方米,部分兩層磚木結構。中堂大廳,方形石柱之上,鐫梁刻柱,花團錦簇,充滿富貴氣。西山下和下畈心祠堂為西陶祠堂。鄒、鄭祠堂建在後山腳片,兩座祠堂門對門,兩祠僅隔約30米。徐氏宗祠坐落於徐家地段內,坐北朝南。六座宗祠建築都為四合院,並建有既與門廳後檐相連又相對獨立於門廳的戲臺,牛腿挑檐,飛檐翹角。後廳明間采用臺梁式構架,柱子多為截面方形抹角的石柱,前廳後檐、後廳及廂廊前檐普遍施牛腿托挑檐檁。硬山兩坡頂,粉墻黛瓦,五花山墻,外墻檐下繪有壁畫。

在中國古代,皇族有太廟,百姓有祠堂。祠堂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建於唐宋時期。到明代嘉靖年間,“明世宗采大學士夏言議,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允許庶民建宗祠,老百姓有了專門祭祖的地方。到了清代,宗祠大量出現,清雍正皇帝在《聖諭廣訓》中說:“立家廟以蔫蒸嘗,設家塾以課子弟,置義田以贍貧乏,修族譜以聯疏遠。”家廟即祠堂,設家塾、置義田、修族譜等宗族大事,往往通過祠堂議事來完成,陶村的中心祠堂自民國時辦學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供本村和外村的子弟讀書求知識。

家譜,又稱族譜、家乘、祖譜等。是記載各個姓氏家族子孫世系傳承之書,具有區分家族成員血緣關系親疏遠近的功用,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隨著歷史的發展,家譜由官修變為私修,所錄內容不斷豐富,其功用也不斷增加和變化。如今,家譜同各姓氏的郡、堂號壹樣,不僅為區別姓氏源流,作為數典認祖、研究歷史、地理、社會、民俗的參考資料,它還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族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在漢族有悠久的歷史,後來在民族融合中。逐漸在各民族中開始出現族譜。族譜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誌,族譜)之壹,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桃溪陶氏溯源

陶澍曰:“尋陶之得氏,實源於濟陰,所謂陶丘者,帝堯初封於陶,其後子孫居焉。”以技為氏、以官為氏是錯誤的;以邑為氏,查無陶氏;以名為氏,以地為氏,陶叔、陶邱後亦為陶氏;以族為氏即以國為氏,陶唐氏帝堯是為大宗,而今之陶氏,實始於漢開封侯陶舍,望出丹陽、潯陽。

陶氏之族,出自濟陰,居於平陽,今郡望皆雲丹陽、潯陽。唐之姓氏書中,皆不載丹陽,而《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中又列青州樂安郡,註為陶唐氏之後。唐末有陶英,因忤朱溫而避禍遷居廣西昭州(今平樂),從此只見丹陽、潯陽二望。絳州至明時尚有陶琰壹支大族。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陶舍自濟陰從漢王,後以功封開封侯,子陶青襲爵,漢文帝時任禦史大夫、丞相,參與平定吳楚七國之亂。裔孫陶睢,於元鼎五年(前112年)以酹金失侯。漢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始詔復家。

陶青9世孫陶敦,京縣(今河南滎陽市東南)人,於漢安帝永初四年(110年)被征召,後為少府。順帝即位,陶敦以翊戴功為司空。壹年後以卷入黨爭而免官。陶敦為避禍舉族南遷至丹陽,卒葬當塗縣東。從此陶氏宗族居於吳,晉時盛於丹陽。

又據陶翊《本起錄》:陶弘景13世祖陶超,漢末渡江,始居丹陽。《當塗縣誌》雲:漢征君陶超墓在小朝山邊。陶弘景8世祖陶基,吳時為交州刺史,子陶璜,於晉時仍為交州牧,開發越南中、北部起了巨大作用,璜封宛陵侯。子威、淑。威子綏,四世五牧交州達80年,恩威並孚。後柳宗元有銘曰:“漢光中興,馬援雄絕域之誌;晉武壹統,陶璜布殊俗之恩。恩隨德成,功與時並。”

陶謙為陶基從父,《後漢書》與《三國誌》均有傳。謙父為余姚長,已遷居丹陽。陶謙與陶敦之關系史書不載,而各族家譜皆雲陶謙為陶敦之孫,如果這樣,陶敦又是陶超孫輩。

陶敦之孫陶同,在吳孫亮時,因職守而徙居鄱陽,其子陶丹徙居潯陽,丹妾湛氏,剪發待賓,其子即晉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魏時仍居鄱陽(今都昌蘇山、左裏間),陶侃子孫遍布鄱陽湖四周,是為潯陽之望。

陶侃第七子陶茂,茂子敏,配孟嘉之女,敏子晉陶淵明壹代詩宗,承漢魏,開唐宋,三史列傳,千古壹人。元配陳氏,生子儼、俟、份,繼配翟氏,子佚、佟。

《陶茂麟家譜》是陶氏最早的家譜,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江州從事贊皇李慶孫所作舊序載於《昌邑陶氏族譜》中,把世系上接陶淵明長子陶儼。(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亦載此世系,但雲淵明生族人熙之)昌邑譜以陶侃祖陶同為1世祖,陶儼為7世祖居鄱陽馬鞍山,陶茂麟為18世,其子19世慶元遷星子長崗,23世整遷馬瀝,24世陶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遷居新建昌邑陶家林,遂世代居之。34世為陶叔量,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其子孫分居會門、良門、東門、西門等地形成巨族。43世陶語,二子秉思、秉念遷居都昌之周溪、和合、西源。整兄陶鑒乃居長崗窯林,鑒裔述之(29世)遷進賢平塘,述堯遷南城。鑒裔又徙居南昌之石梁、瑤溪。

淵明三子陶份居都昌,遷湘城日就鄉、陽城(即吉水)、奉新及撫州金溪。

浙江之陶起自泰順,譜仍接茂麟家譜,但上接陶淵明第三子份。至處寂子陶褒因避武氏之難,寄居婺州蘭溪。褒7世孫泰,泰子戩、喬。喬登唐穆宗長慶辛醜(821年)進士,為避權奸之害,棄官而遁入瑞安白鶴溪口(泰順司前、溪口),復徙仙稔、下革。喬子永,永子歸、史。史於後梁龍德元年(921年)徙居桂峰、葛,散居於司前池村葛、下洪、碑排、大安等地。其族有遷福建拓榮、霞浦、泉州及安徽淮南者。

臺臨陶氏出於陶侃21世孫陶儒(字述之,號柴桑),唐天二年(905年)進士,為嚴州太守,徙臺州太守,因世亂而家於臨海長潭。子溫、良。陶溫遷縉雲陶灘、筠川。良12世裔孫應吉遷會稽,16世陶凱弟誼遷天臺,又遷仙居、永康。陶溫17世孫陶尊遷武義。浦陽陶氏,潯陽陶淵明裔孫陶弼之孫常修自臨海長潭遷縉雲筠川,常修孫公顯遷金華八詠門,公顯7世孫致和、致英、致祥遷浦陽通化鄉。

9世孫陶河之子陶持遷居六麗之桃溪為壹世祖因遷易名為善字孝良緣父爵號六評事

桃溪東陶的陶氏在北宋政和年間(1111--1118)始祖六評事,名善,字孝良,由處州縉雲縣陶灘析派而來。《桃溪東祠陶氏譜》雲:“桃溪陶氏宣陽之世家也,其始祖六評事公,諱善,字孝良者,先由縉雲陶灘析派,因贅余相公(諱靜,字善卿,宋政和間歷仕太師兼總五軍都尉,典贈忠肅公)之女,由東床(即女婿)斯土,見山川景物之秀,土沃民淳,遂就居其地,名曰桃溪,是始遷為第壹世祖。”陶善因其父親官“評事”,故以官稱名,余太師女為馱娘,生六子。

桃溪陶氏東祠

陶村上畈心在清朝道光年間,建起了陶氏祠堂(又稱陶氏東祠)為中心祠堂,坐西朝東,面積達500多平方米,部分兩層磚木結構。中堂大廳,方形石柱之上,鐫梁刻柱,花團錦簇,充滿富貴氣。祠堂前半部分現已建成服裝大樓出租,陶氏東祠名下現***計有1200余人。 大事件:

1.參股成立武義五柳旅遊休閑用品有限公司購回大樓產權,繼續出租。

2.2012年又捐資20余萬元委托金華天下譜局重修族譜。預計重陽節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