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米其林,壹個賣輪胎的,憑什麽能定義餐廳的水平?

米其林,壹個賣輪胎的,憑什麽能定義餐廳的水平?

被譽為美食評價專家的《米其林指南》首次發布北京版美食指南,還評出了21家“星級餐廳”和62家“盤子餐廳”,在網上刷屏了壹段時間。

我們知道,米其林指南壹直享有“美食界聖經”的美譽,它對餐廳的認證就像to be no.1壹樣,很多餐廳和高端酒店都很榮幸能被米其林指南點名。被評為星級的餐館經常吸引國內外的食客。旅遊指南本身也被視為了解當地美食的最佳途徑,很多人會在旅行前仔細閱讀。

北京米其林榜單入選後,米其林餐廳的概念被更多人了解,也有很多朋友提出疑問。這個餐廳榜單的LOGO怎麽和賣輪胎的米其林那麽像?這兩個看似永遠沒有聯系的行業有什麽關系嗎?

輪胎人米其林,大家當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必比登,這個名字來源於法語必比登的音譯,它的形狀來源於這樣壹個小故事。

在裏昂舉行的世博會上,展臺門口散落著壹堆直徑不壹的輪胎。當時,米其林的創始人之壹愛德華突然發現,那堆輪胎的形狀和人體的外形非常相似。此後,壹位名叫歐嘉洛的畫家根據那堆輪胎的樣子,創造出了壹個特色鮮明的“人物”造型,即由許多輪胎組成的特殊“人物”——輪胎人。

米其林輪胎人已經作為廣告代言人出現在海報上,海報中他用壹個裝滿釘子和玻璃蠍子的杯子說著“Nunc est bibendum”(意思是:該舉杯了)。廣告口號壹推出就成了口號,輪胎人的名字也確定了,取了壹個法語單詞必比登作為名字。

當時賣輪胎的米其林非常看好汽車旅行的發展前景。他們認為只有人們更多地開車和使用汽車,輪胎銷售才會好。於是我在自願的基礎上做了壹本旅行指南,推廣“汽車旅行”的概念。這本參考書名為《米其林指南》,集成了餐廳、地圖、加油站、酒店、車庫、拆裝輪胎以及汽車保養、汽車出行相關信息。它被放置在加油站和其他地方,供旅行者免費使用。

沒想到,《米其林指南》讓法國人愛不釋手,不是因為書中介紹的加油站和輪胎店,而是因為這裏的美食!很多法國人拿著這本書去品嘗裏面推薦的餐廳,根本無暇顧及原本最重要的汽車輪胎。

米其林紅色指南中列出的餐廳逐漸被稱為米其林餐廳。1926,指南開始用星號來區分餐廳的優秀等級,用刀叉來表示餐廳的舒適程度。之後賣輪胎的米其林幹脆把車的內容從指南上去掉了,直接變成了美食點評單,也就是現在著名的米其林星級紅集。可以說是“無心插柳”,當然人家輪胎也賣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