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衡水冀州古文化

衡水冀州古文化

歷史沿革 現冀州市之名淵源於古冀州,上可追溯到中華文明創建的上古時期。據《史記》記載,大禹治水,"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依山川大勢劃野分州,創立九州,冀州即在其內,且列首位。

上古冀州疆域廣闊,"囊括大河(黃河)東北",《爾雅·釋地》記載"兩河間曰冀",即指黃河與遼河之間的廣闊地帶,古冀州之疆土包括現今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省黃河以北、內蒙古以南、遼寧省遼河以西的廣大區域,為九州之最。上古冀州還是帝都之地,堯、舜、禹三代帝王的都城皆在冀州,為"天下之中州,天子之常居"。上古時期的九州影響深遠,凝聚著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情結,被譽為"九州之首"的冀州也從此名冠天下、世代傳詠。河北省簡稱"冀"也由古冀州而來。

西漢初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現冀州舊城(名為信都城)即成為郡、縣治所,先後稱信都郡、信都國、廣川國、樂成國、安平郡。三國時,冀州治所定在信都,之後,信都成為州、郡、縣三級行政中心。特別是元、明、清三代,冀州壹直是陪輔京都的"畿(ji)內巨州",冀州城也壹直是地方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在歷史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自清代以來,轄境逐漸縮小,改冀州為直隸州,轄南宮、武邑、衡水、棗強及新河五縣。 民國二年(1913年)裁撤直隸州冀州,開始稱冀縣。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冀縣撤縣建市(縣級市)。

我國在秦漢以前有所謂"九州"說及"十二州"說。《禹貢》稱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爾雅》稱九州為冀、幽、兗、營、徐、揚、荊、豫、雍。分冀為冀、幽兩州。《周禮》稱"九州"為冀、幽、並、兗、青、揚、荊、豫、雍。分冀為冀、幽、並3州。《堯典》則分為12州,稱舜在禹治水後,就禹所指"九州"分治幽、並、營,合為12州。但無論是"九州",還是"十二"州,都是傳說中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冀州作為實際上的行政區劃是從兩漢始。

歷史文物 冀州古碑眾多,民國《冀縣誌》載錄的古碑達107個,其中最早的有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魏冀州刺吏陳留丁紹碑、漢獻文帝南巡碑、唐文林郎馮慶墓碑等,不少為金石中罕見者。現存重要的古碑有:南潭記碑、竹林寺碑、三友柏碑、宋邁倫神道碑、重修冀州城碑、胡夫子碑等。古塔有震雹塔、摩天塔(已毀壞),還有許多的古石雕,如:漢代大石磨、唐代的石井欄以及歷代石像。冀州出土的文物眾多,冀州市文保所委托衡水地區文物保管所代管的文物有:國家二級文物4件,均為漢代文物,國家三級文物9件,其中漢代文物2件、唐代文物1件、金代文物3件、明代文物1件。冀州市文保所現藏文物有:漢代文物239件(片)、金代文物1件、尚未確定年代的文物5件,其中最珍貴的是漢代金縷(或銀縷)玉衣片。旅遊局也保藏有許多文物,有自仰韶、半坡文化以後歷代遺存文物,數量較多。

歷史名人 在冀州漫長的歷史上,湧現出了許多名彪史冊的傑出人物,其中既有帝王官吏,又有文人學者,這些名人都從不同的方面為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做出壹定的貢獻,為後世所敬仰。"頭懸梁"的典故出自漢代冀州人孫敬,成為苦讀書的楷模;東漢良將邳彤助劉秀成就大業,被尊為"藥王";東晉十六國時冀州人馮跋、馮弘為北燕國君;北魏女政治家馮太後是冀州城東嶽良村人,她推行的漢化措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冀州還湧現出許多經學大家:隋朝經學家、天文學家劉焯;唐代名臣、文學家孔巢父;東晉翻譯家、著名高僧釋道安,近代武術家宋邁倫,現代古籍專家雷夢水等等,不勝枚舉。

孫敬,漢代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鎮孫鄭李村)人,"頭懸梁"的典故就是講的孫敬勤奮好學的故事。《太平禦覽》載:其"好學,晨夕不休",孫敬苦讀常通宵達旦,為消除困意,系發於屋梁,若低頭欲睡,拽其發而警醒。孫敬憑借其獨特的"懸梁"精神苦學,終能通今博古、滿腹經綸,成為當時的知名大儒。後人對孫敬"懸梁"苦讀的精神極為敬仰,並將此與戰國時蘇秦"讀書欲睡,引錐刺其股"的故事揉為"懸梁刺股",用以教育學生。《三字經》中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把孫敬、蘇秦以及車胤的"囊螢"、孫康的"映雪",引為苦讀的楷模。

馮太後,長樂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鎮嶽良村)人,北魏時期傑出的女改革家。馮太後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風俗習慣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徹底地改革。如:提倡漢化,大興教育,實行均田制等。經過馮太後所主持的壹系列改革,使北魏日趨安定,為孝文帝親政後更大規模地推行漢化政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