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求壹篇關於國慶節的遊記,最好在山西境內

求壹篇關於國慶節的遊記,最好在山西境內

五臺山遊記中部—北臺中臺徒步穿越記(轉貼)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中心地區臺懷鎮,距五臺縣城78公裏。

五臺山由古老結晶巖構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聳立,峰頂平坦如臺,故稱五臺;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巖峰。五峰之外稱臺外,五峰之內稱臺內,臺內以臺懷鎮為中心。五臺周長約250公裏,總面積2837平方公裏。五臺之中以北臺最高,北臺頂海拔3061.1米,有“華北屋脊”之稱。山中氣候寒冷,臺頂終年有冰,盛夏天氣涼爽,故又稱清涼山,為避暑勝地。五臺山自然植被以草地為主,由草甸、草原、灌叢構成,是優良的夏季牧場。

五臺山的五個臺頂的海拔都很高,其中北臺最高,海拔3061米,中臺次之海拔2894米,東臺第三海拔2795米,西臺第四海拔2773米,南臺最低海拔也要2485米。

壹:旅遊班車奔北臺:

20xx年x月x日,是我到五臺山中心景區臺懷鎮的第壹天,當時正下著小雨,壹問才知道,小雨已經下了快壹周了,我心中未免有些憂慮,看來五臺山此行去五個臺頂的計劃要泡湯了。隨知道,第二天早上,也就是20xx年x月x日,天公作美,天放晴了,大喜過望,我決定立刻坐旅遊班車上北臺。

在決定去北臺之前,我認真地研究了五臺山旅遊地圖,初步了解了五臺山的五個“臺”的分布狀況,詳細地看了地圖上標記的五個臺頂的方位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從地圖上看壹個人要想壹天徒步完五個臺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要想徒步把五個臺頂都朝拜完,那麽至少要兩天的時間,而且第壹天的晚上必須住在西臺臺頂;即使是妳從臺懷鎮中心出發全程都坐旅遊班車也至少要兩天的時間,況且作為壹般的旅行者和“驢友”來說,五個臺頂都遊遍個人覺得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決定只看精華部分,首先要看的當然就是海拔最高的“華北屋脊”—北臺了。選擇第壹站去北臺還有壹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北臺、中臺、西臺它們之間的距離比較近,而且它們都在臺懷鎮的西北壹側山脈上。這樣的路線就可以從北臺壹路下坡直奔中臺,然後可以再從中臺奔西臺夜宿西臺或者從中臺奔吉祥寺再返回臺懷鎮,在壹天之內可以“輕松地”遊完兩三個主要的臺頂,這是壹個既可以看北臺中臺以及沿途美景,又可以節省時間、金錢和體力的壹個最佳選擇。

路線制定好了,那麽如何去北臺呢?去北臺的路線我也經過了咨詢和了解,上文已近提過壹條。大致有兩條路線可供選擇,壹條就是從臺懷鎮的庵頂廟出發徒步爬上澡浴池寺,再從澡浴池寺順路向上到北臺;第二條路線就是從臺懷鎮坐班車直接到北臺(路過鴻門巖)。第壹條路線被很多勇敢的徒步驢友走過,路途大多比較“艱辛”,時間也相對較長,到達北臺大約要三四個小時吧 ,而且,走這壹路段壹定要幾人組成的團隊才行。而第二條坐班車直接到北臺的路線是最省力省時的壹條“捷徑”,為多數旅遊者所選擇,壹個人北臺更應該選擇這條路線。

去五臺山的五個臺頂的旅遊班車我在上部的遊記中已經提過,這裏還要提下—去五個“臺頂”要在臺懷鎮中心旅遊汽車公司總站買票,五個臺頂總***是五條線路,每個線路只去壹個臺頂,如果妳想五個臺頂都去,那麽妳只能分別坐五次往返班車,總的費用大約是350RMB左右(費用高而且來回折騰,還耽誤時間)。

早上8.15分左右,在鎮中心的旅遊公司班車停車場,我花了70元錢買了去北臺的班車票。旅遊班車是壹個微型面包車(車內有空調但窗戶不能打開),車內只能做10余人;8點30分左右在湊齊了人數之後,我坐的面包車出發了。面包車上壹***11個遊客。司機是個年輕小夥子,常年開班車上五臺。汽車行駛在蜿蜒曲折的盤山路上,壹路上山形地貌多變,景色也是宜人。可是由於小司機把這個車開的太快了(自我感覺的),山路又是轉彎很多,所以還沒到臺頂我就有些頭暈,甚至都有要嘔吐的感覺了。好在不到40分鐘,北臺就近在眼前了。

北臺名葉鬥峰,海拔3061米,五臺最高,有“華北屋脊”之稱,其臺“頂平廣,圓周四裏,其下仰視,巔摩鬥杓,故以為名。”康熙皇帝賦詩贊曰:

“絕磴摩群峭,高寒逼鬥宮。鐘鳴千嶂外,人語九霄中。

朔雪晴猶積,春冰暖未融。憑虛看陸海,此地即方蓬。”

五臺山的五個臺頂數北臺最高,也最為有名,這個也是我選擇去北臺的主要原因,初秋時節到北臺,妳大可不必像導遊以及當地人所說的那樣把自己用棉大衣“全副捂裝”起來,壹件襯衣,外面壹家夾克衫就足以了,關鍵問題是妳要看看天氣的好壞,陰天或者雨天再穿壹件薄絨衣絨褲就行了。

到了臺頂,略微有點缺氧的感覺(我想這很可能是我們在面包車內時間長沒通風換氣的緣故),下車不長時間馬上就適應了。雖然這裏海拔很高,但是氧氣並不像青藏高原那樣缺少,所以妳不必害怕。青藏高原是因為海拔比較高(平均海拔達到4000~5000米)氣壓低空氣含量低,所以才會有缺氧的感覺,而五臺山北臺雖然海拔相比平原地區高但是仍然比青藏高原低了許多,而且由於周邊的綠色植物較多,所以,不會有去西藏的那種缺氧的感覺。

這個是北臺頂最高處海拔3061米的建築靈應寺的龍王大殿,廟裏面供奉是龍王。由於我們大概是第二波到北臺的遊人,所以這時候上面的人很少,這時候也是攝影最好的時機;由於是才雨過天晴,所以天空分外清爽通透,不算高大的寺廟在蔚藍色的天空和白色的祥雲襯托下顯得那麽雄奇瑰麗而又有些神秘,仿佛是龍王在顯現著它的神威,保佑著蒼生大地,我拿起相機壹陣拍攝。

雨過天晴的北臺的天空是那樣的湛藍,看的我有些心醉,在城市生活的久了,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蔚藍的天空,我想起那首著名的歌曲—高原藍:

“人都說高原高

人都說高原險

高原上有壹片純凈的藍天

人都說高原紅

人都說高原藍

誰知道高原上那朵藍

她是阿妹的衣衫。”

位於龍王大殿東側的隱峰塔,是北臺頂壹大靈跡,是為紀念唐代高僧隱峰禪師而建的,塔內葬有隱峰禪師的舍利骨。 隱峰塔的塔尖直指藍天白雲,仿佛要和藍天接壤。遠處的群山的山巒也顯得那麽矮小。

我想起了壹個名句—“山,離天三尺三。”站在這裏,天不在高不可攀,仿佛觸手可及。

陶醉在那透徹藍天的氛圍中,我緩步走在北臺頂上,北臺頂面積不大,但是也足有壹個足球場大的面積了。上面這張是北臺頂的主要建築-文殊菩薩大殿,大殿與壹九八六年進行了重修,裏面供奉著無垢文殊菩薩。 漢白玉拱形石橋兩側是壹個橢圓型的水池,據說在這個池子裏的水不會幹枯,寺廟的僧人們主要靠這個泉水生活,感覺真是很神奇。

當妳看到藏傳佛教中經常出現的經幡時候肯定會想到西藏,但是這個是在五臺山北臺西南角下面出現的,它是藏傳佛教的標誌,由於五臺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的寺廟中亦有藏傳佛教寺廟(俗稱黃廟)的存在,而且前來北臺朝拜的藏民僧眾信徒也是常見的,所以,它出現在北臺就不足為怪了。

“呀~拉~唆~~咿~~呀

呀~拉~唆~~咿~~呀

高原紅啊高原藍

想念高原上純潔的那壹朵藍

天也藍衣也藍

想起阿妹心底暖”

北臺頂遠望,群山峻嶺,如刀劈斧削般巍峨起伏。 藍天白雲下面,峰巒疊嶂,山連著山望不到邊。

蜿蜒曲折的盤山路,這就是剛才上北臺走過路,路都是石板路面,路況很好,這條路是由臺灣富士康集團公司副總裁盧松青、邱毓貞夫婦捐資1432萬元於2005年修建完工的,整個工程全長12.7公裏,南起鴻門巖,北至北臺頂靈應寺前。這條修好以後,大大方便了前來朝拜的僧眾和旅遊觀光的遊客,壹般的小轎車都可以上來,只是路面有些窄。

在畫面中間偏右處最高的山尖就是東臺了,其實,去東臺和北臺完全可以壹趟車全看了。在去北臺的路到達海拔2000多米的山梁時候,有壹個地方叫鴻門巖,鴻門巖處有個岔路就是通向東臺的,從外面坐車進入臺懷鎮也必須經過鴻門巖。東臺比北臺要近些,從東臺下來班車再去北臺是完全可以的,也用不了多少時間,事實上,我們的班車只在北臺停留了不到40分鐘,我想東臺也就30分鐘足夠看的了。真不知道旅遊公司怎麽想的,把掙錢放在第壹位,其結果呢,有不少遊客都選擇直接去北臺而不去沒什麽名氣和看頭的東臺了。

二:北臺徒步奔中臺:

在北臺頂依依不舍的欣賞拍照美景大約40分鐘左右,壹同來的遊客都回到班車上。這個時候我做出了壹個事先就想好的大膽的決定,獨自步行去中臺;因為我通過事先看地圖和剛才在北臺頂上觀察實地,去中臺的路不是很遠,壹問才8公裏左右,而且有大車道可行,當天的天氣又是這麽晴朗清爽,難得的壹個好天氣,時間也才上午9點40分左右,估計就我的良好的身體素質,用不上中午就會到中臺。小司機見我要去中臺,帶著疑惑和關切的目光註視我,並壹再叮囑我要註意安全,我和他開玩笑說:“妳的車開的太快了,我很害怕,不敢坐了,所以我要自己走著去中臺。”其實,是北臺和中臺以及路上的無限風光吸引著我,要去領略下別人不曾領略的風景。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這壹個決定是英明的、正確的,雖然,我在從中臺返回的路途中也受了不少的“罪”,但是對於壹個“驢友”來說這點苦算不了什麽,也是非常值得的。

9點45分鐘左右,身著輕裝的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背著簡單的包裹,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獨自走在通向中臺的土路上了。這裏簡單敘述下我這次的裝備,很簡單的壹個相機包,壹張當地的旅遊地圖(雖然地圖的準確度不夠,但是帶地圖是必須的),壹個小拎包,拎包裏有2個面包、壹根火腿腸、壹瓶礦泉水、壹個蘋果、壹把水果刀還有壹袋小鹹菜。根據經驗和路程,隨身多攜帶壹些食物和水是必須的,尤其是在荒無人煙的大山中行走更是要多預備些食物和水,有時候還需要帶上個打火機和壹把小刀以防萬壹迷山時候過夜用,有條件的帶個有GPS功能的手機或者GPS更好,手機也是必須的雖然在高山有時候沒有信號。

從北臺頂到中臺頂之間的山脊上有壹條人和馬車經常走而形成的土路,被稱為“大車道”,遠處平整的臺頂上的兩個紅色建築就是中臺的兩個寺廟的屋頂。其實這條路如果政府或者個人出資整修壹下是也是可能的,如果整修好了的話,多數遊客去北臺和中臺遊覽就可以壹次觀看全了,而不必再折騰坐班車下去,回到鎮中心再坐另壹趟班車(妳當然需要另外買票再花60RMB)上來才能到中臺了。想象和現實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多數的時候,因為條件的不允許很多事情難以實現。

事後,轉念又壹想,如果這條路真修好了的話,那麽我就可能不會獨自行走在這條靜謐又愜意的路上了,也許就會錯過許多美麗的風景了,有失就有得。對於我這次旅行來說,走這段路應該是收獲最大的。這條路也可以說是五臺山風景最美的純自然風光,它少有人打擾,壹切都顯得那麽純樸自然,如果時光倒流幾百年、上幾千年妳仍然會看到這樣的場景—馬兒在悠閑地散步,羊群在自由地吃草……,所以,保持壹塊原始的凈地對於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意義是重要的,不要因為我們人類的過度開發而破壞了原始的自然美景,在五臺山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地這壹點更加重要。

下山的速度是很快的,道路很平緩,沒有什麽荊棘阻礙,壹回頭北臺已經被甩在身後了,雖然此時我不過才走了10分鐘而已。天還是那麽湛藍,北臺的最高處的寺廟已經變得很小了,但是在藍天的映襯下愈顯得它的高大挺拔。由於是初秋,山四周的植被都有些發黃泛紅了,這就是高原的山在秋季看起來“發紅”的原因,秋季天氣晴好的日子,在山下遙望北臺,妳會看到壹片金紅色圍繞著北臺(所以北臺又被稱作“紅頂”),北臺此時顯得更加神秘莫測,讓人神往。

不知不覺中已經走了接近1小時的路程了,看見前面有個不大的寺廟,於是進去拜謁壹下。廟中供奉的是笑口常開的米勒佛,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壹路上沒看見壹個人,這時候看見廟中的和尚感到很親切,廟的壹側還停著壹輛面包車,這輛車是從中臺方向過來的,有2個香客在壹旁閑聊。這個寺廟位於北臺和中臺的中間位置,壹般遊客少有人來。

在小寺廟處稍事休息,繼續前行,走著看著,突然看到了令我驚奇的壹幕—壹群悠閑地馬兒在小路旁邊的緩臺上自在吃草散步。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這是壹句描寫草原風情的歌詞,不想讓我感到驚奇驚喜的是在海波2500多米的高山上竟然看到了這壹幕。

成群結隊的馬兒在“高原”臺地上行走,馬兒後面的是壹群羊。

此刻壹切都顯得那麽恬靜,藍天,白雲,草地,馬群,羊群,群山靜的讓人心醉,美的讓人不忍離去;不遠處觀望著美景的我,仿佛融化在這仙境般的景致中似的,不願邁步走開,但願長醉不願醒,如果有機會就把自己的心靈和身體都托付給這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吧,妳會忘卻都市緊張生活工作中的壹切煩惱的。

兩個牧羊人和壹大群肥壯的綿羊,在這麽高的高山上, 要想把這麽多的羊兒趕上山來想必也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不覺中我離開北臺已經是壹個多小時了,擡頭望遠處的中臺似乎是近在眼前了,其實,山路彎彎,到中臺還有壹半多的路程呢,用“遠在天邊”形容也不為過。此刻,中臺映襯在藍天白雲下,大殿黃色的金頂紅色的墻體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壯觀美麗,也更顯現了它的神秘,這綺麗的美景更加激勵著虔誠的人們前去探訪它、朝拜它。

中午11.30分左右,此時離中臺已經不遠了,土路旁壹側,山上流淌下來壹股清澈甘甜的溪水,於是我決定停下來吃午飯。此刻,山風不大,我盤腿習地,壹遍吃著面包壹遍看著遠處的美景,心裏愜意級了。

三:中臺美景:

中臺又名翠巖峰,海拔2894米,其臺“頂廣平,圓周五裏,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以為名。”有詩贊曰:“群峰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雲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雲端。”

“中臺臺頂由24億年-25億年礫巖砂巖組成,保留的古夷平面面積約0.15平方公裏,海拔2896米,是五個臺頂中海拔第二高的臺頂。臺頂保留有冰緣巖柱、石海、石流坡、石環、石多邊形等冰緣地貌還有亞高山草甸等。”

中午12點20分鐘左右,經過2個半小時的輕松自在的“長途跋涉”,中臺終於近在眼前了。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些佛教特征明顯的佛塔和色彩鮮艷的經幡。

方形的佛塔,上面還有用藏文刻上的經文。掛滿了信徒們祈福的五彩條布的佛塔與這美景融合的那麽自然,那麽和諧。

五彩的條布經幡象征信徒們美好的願望,這裏天還是那麽的蔚藍,藍的仿佛能穿透妳的心靈和身體,讓妳如夢似幻、如醉如癡。

氣勢雄偉宏大的大雄寶殿,它屹立在海拔2858米的中臺之巔。這個大殿就是剛才在來的路途中看到的最高的那個“黃頂紅墻”的建築,看樣子是壹座嶄新的建築。乍看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故宮的某個大殿和它類似。

在中臺我雖然沒有看到“中臺雲海",沒有感受到“雲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雲端。”但是我同樣感受到了“群峰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北臺、中臺以及路途中的美景我想會長久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四:中臺直奔吉祥寺:

12點55分鐘左右,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中臺,奔向了我的下壹個目標—吉祥寺。之所以選擇去吉祥寺,是因為從地圖上看從中臺到吉祥寺要比到西臺近上接近壹半的路程,而且到吉祥寺的話體力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從吉祥寺翻山返回臺懷鎮。如果選擇去西臺,那麽就必須要住宿在西臺了(從中臺到西臺的距離大約超過10KM),第二天早上在從西臺奔吉祥寺,這樣都要耗費大量體力和時間。

從中臺奔向吉祥寺只要順著休憩很好的上山公路往下走就可以了,這條路基本都是修在半山坡上的,在中臺頂是看不到吉祥寺的,因為它藏在深山溝谷之中。

從中臺頂下來,我順著盤山公路的方向往下走,因為這條公路是從臺懷鎮修過來的。我時而走壹段公路,時而橫著穿越灌木叢,這樣就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體力,壹路上只看到壹輛去中臺的面包車和壹輛轎車,大概是從臺懷鎮去中臺的人比較少吧,我感覺這條路上很是幽靜。走在不寬的盤山土路上,隨意眺望遠處的景致,墨綠、淺黃、深藍、淺白各種顏色不時地映入眼中,到處都是初秋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從中臺返程的盤山公路,路面平坦,多數都是土路,走起來不費什麽力氣。在接近轉彎處的路段附近走“直路”橫穿要節省不少距離和時間,而且也不至於走太久的灌木叢讓妳感到路途難行和疲乏。

走了接近壹個小時的路程,中臺似乎已經離我很遠了。藍天白雲下的中臺翠巖峰,更加顯得神秘,讓人敬畏。

13點50分,大約走了壹個小時的路程,突然,公路的下方的山坳裏兩個白塔進入我的視野,這兩個白塔的模樣像極了臺懷鎮的那個標誌性的白塔,公路旁邊還有壹群散放的馬兒在吃草;再仔細壹看原來這是壹座尚在修建中的寺廟,寺廟的圍墻處還停著壹輛裝有建材的汽車。這個不知名的寺廟肯定不是我從地圖上看到的那個寺廟,從它的占地來看它的規模不是很大,在這個山坳的最深處修建寺廟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隨著五臺山整體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我想以後人們壹定會看到壹座又壹座漂亮的寺廟群的。

深山藏古寺。又順著公路往前走不遠,壹座大型的寺廟建築群映入我的眼中,看來這極有可能就是地圖上標誌的寺廟-吉祥寺了,壹陣興奮喜悅之情洋溢在我的心中,壹會壹定要去這個寺廟看看,順便也問問回去的路該怎麽走。

高處俯瞰,整個吉祥寺被壹片茂密的杉樹林圍繞著,杉樹林不算太高但是密度很大,杉樹林的環繞不但形成了天然的圍墻,也增加了吉祥寺的神秘感,同時也讓它顯得和周圍環境非常的協調和自然。

吉祥寺是順著山坳的地勢走向而建,整體呈現壹個狹長的三角形形狀,很是符合建築規範,也顯得非常大氣壯觀。最下方的兩座白塔恰到好處地點綴著整個建築群,它們和上面的兩個白塔交相呼應,讓人看了不至於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從高處看了看覺得還是“直插”到吉祥寺路途要近的多,於是收拾好物品,穿行在灌木叢中,走著走著突然感覺到左腿膝蓋處很是疼痛,看來是昨天登山有些急抻著腿了(也是我前壹段時間少於鍛煉的原因),心中很是著急,如果腿繼續疼痛下去的話,大概很難徒步返回鎮裏了,不管怎樣,先走到寺中再說。這段並不算很遠的“下坡路”我走了大約有20多分鐘,從密林的邊緣處,也就是寺廟的上方的白塔附近的側門我進入了吉祥寺。

吉祥寺寺廟規模比較大,有10多間的廟宇和僧堂,寺廟的主體建築位於坡地的最上方,主殿位於中心位置的中軸線上,是整個建築群中最高大雄偉的建築,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很是顯眼。主殿中軸線的下方是兩個圓形的放生池,放生池的正前方是壹個2~3米高,7~8米長的照壁墻,照壁墻的下面是壹小片菜地,僧人們可以在這裏種植些蔬菜。主殿的右下方還有壹個半圓型的拱橋,拱橋相對比較高,而且這個“拱”的弧度比較大比較圓,從下面和側面看就像壹輪圓月的大部分落在平靜的水面上面,讓人不能不浮想聯翩。拱橋下有壹條從山頂流淌下來的小河,清澈的泉水從中臺翠巖峰處的高山上流淌下來,不但給寺廟的僧眾提供了水源,也為寺廟增加了靈氣,同時也給來這個寺廟上香的香客門帶來了吉祥好運,我想這大概也是這個寺廟叫“吉祥寺”的壹個原因吧!在拱橋的下面還有個大概3~4米高的水車,看上去很是壯觀別致和與眾不同的情趣,這些僧人在這樣壹個地方修行真是壹種福氣。

此時,我的腦海中自然地就湧現出了壹首古詩—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聞鐘磬音。”

雖然此時不是清晨,但是景同情似,感慨油然而生。

五:翻山越嶺返程路:

在寺廟裏簡單地遊覽了壹番,準備啟程往回走了。這時時間已經是14點30分鐘多了,來這個地方參拜上香的人不多,在寺廟中看到好像有壹輛轎車,但是沒有看到臺懷鎮來的旅遊班車(大概是不會有很多人會專門來這樣壹個偏僻的地方來,所以不會有什麽旅遊班車的。),寺廟中有為上香的散客準備的客房,房間比較幹凈,價格也不貴才15元/床。但是考慮再三,我這次行程的時間比較緊,不能在此停留休息,雖然,經過了“長途跋涉”很是疲憊,而且左腿還很是疼痛,我仍然堅持要徒步返回臺懷鎮,這是壹個艱難選擇,因為我不知道返程的路途有多麽的“遙遠”和"艱辛",於是,我向壹個正在給寺廟的墻壁彩繪的壹個中年工人詢問起來,這位大哥對著我的地圖認真地告訴了我壹條平時寺廟裏的僧人們經常走的壹條“山路”,也是返回臺懷鎮最近的壹條小路,據他說大概壹個多小時就可以從吉祥寺到臺懷鎮了。聽他介紹完並千恩萬謝過他之後,我再也無心觀賞寺廟的美景了,前程漫漫,何時才能返回住處對我來說是個未知數。

從吉祥寺出來走上了壹條小路,在快要接近剛才下來的公路的時候,恰巧碰到了壹位年輕的僧人,又像他打聽路,他告訴我走到對面的山梁凹處的石堆,然後順著山脊向左走有條他們常走的小路,順著小路再翻過壹個山脊就可以看到山那面的壹個寺廟(鳳林寺),從寺廟處再順著公路走就可以回到臺懷鎮了。順著它的指引我很快就爬上山頂,看到了那個只有壹米左右高的“石堆”,看來這個“石堆”是他們僧人日常做的指示性“路標”,回頭遙望吉祥寺,感謝那位大哥和路遇的年輕的僧人,繼續了我艱難的行程。

15點30分左右,順著他們指引的崎嶇的但很是清晰的“小路”,又爬上壹座山脊,站在山脊上,終於看到了下面的寺廟群,以及蜿蜒的公路,看來返會鎮裏不會太久了。從此處山脊到下面的“鳳林寺”的小路很是難走,多數的時候都是羊腸小路,有的地方根本沒有路,只能順坡而下,而且有的地方的坡度也比較陡。

中間的那條長長的往上去的公路不是往去往臺懷鎮的,尖塔下面的往低處去的公路才是返回臺懷鎮的公路。

正前方最遠處的最高的山頂就是東臺了,此時天氣晴朗,東臺似乎看起來離此處不是很遙遠,其實,隔著“千山萬水”呢。

16點30分左右,又經過壹番艱辛的跋涉,終於從它的背部來到這座地圖上有著標記的寺院—風林禪寺,也離臺懷鎮越來越近了。

風林禪寺的建築規模要比吉祥寺小了壹半,但是它是這條山谷內規模最大的寺廟,和附近的幾個小的寺廟相比仍然要宏大雄偉許多,從山門的臺階和石獅子就可以看出的氣勢。它也是建在山坳的最深處的壹座寺廟,寺院裏有座三層高的僧房正在建設中,10多間的寺廟、僧房等建築緊密地依山勢而建。

從鳳林禪寺正門的臺階下來,有個“人間凈土”牌坊立於陡峭的臺階上,順著這條小路再往下走約1KM就可以插上公路了,這樣走比從鳳林禪寺直接上公路可以節約2KM的路程,這是壹個鳳林禪寺的壹個僧人告訴我的。這裏的環境也是十分幽靜的,這條山谷的深處少有人來,在從山脊下來的過程中,我只看到了在半山坡上有幾頭在吃草的牛兒,以及幾個在樹林中采蘑菇的年輕人。鳳林禪寺以及周圍的幾個寺廟建在這樣幽美而少有人打擾的環境中確實算的上人間凈土了,不過從附近的光禿禿的山坡上可以看出這裏明顯遭受過人為的破壞,而且破壞的也是相當的嚴重了,這裏的海波不是很高,大概也就在800~900米左右吧,山坡也不是很陡,樹木是完全能夠在這裏正常生長的。過度的開發破壞以及采伐樹木是會讓“人間凈土”變成“人間壞土”的。“人間凈土”牌坊下我看到了小路旁幾朵美麗的野菊花仍然在盛開著。

17點10分多,這幽深的山谷中此時已經看不到太陽了,但是太陽的余暉仍然把水泥公路以及山谷照耀的很亮,有個信念在支撐著我向前向前,我“壹瘸壹拐”地緩慢地走在回臺懷鎮的公路上,看不到壹個人,也看不到炊煙,我打開身上的手機聽著MP3,偶爾我也哼上幾句,這樣孤寂感和腿上的疼痛感就減少了許多.........。18點多,我終於看到了裊裊的炊煙,以及路旁的幾戶人家,臺懷鎮已經近在眼前了,我終於到家了。

回到臺懷鎮, 吃過晚飯後簡單洗漱壹下又開始了我出行每日必做的功課—寫旅行日記,雖然感覺很是疲憊,但是我堅持寫著,晚上九點多,聽到窗外響起了淅淅瀝瀝的下雨聲,晴朗了壹天的五臺山臺懷鎮地區又開始下雨了,真是老天多變,氣候無常啊!

說明:北臺和中臺的海拔都很高,氣溫要比山下臺懷鎮低不少,五臺山的最佳旅遊時間是從“五壹”到“十壹”中間這幾個月。所以如果妳是正好趕上“五壹”或者“十壹”期間去北臺中臺旅遊,那麽壹定要註意天氣的變化,多聽當地人指教,畢竟安全是第壹位的。況且“五壹”“十壹”時節北臺和中臺很可能會下大雪,上面的風也會很大,估計趕上那樣的天氣妳也不會有心情看什麽風景了。

後記:此次北臺中臺之行對於我來說是十分幸運的,20xx年的x月x日,我將牢記這壹天,可以說在五臺山這樣的氣候瞬息萬變的“高山區”,能趕上壹個如此晴朗的日子是非常難得的,看來我此行真是十分的幸運,也許我的佛緣還真不小。如果妳有機會來五臺山,那麽北臺中臺是壹定要去看的,如果妳的體能和條件允許的話,妳不妨也走走我走的路線,有幸妳就會看到其他遊客絕不會看到的“高原風情”,妳會有許多的心靈感悟,離開導遊吧,獨自或者約壹兩個旅伴同行,說不定妳也會碰到那匹“黑馬”,還有那成群的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