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戎昱的《戲題秋月》全文是什麽?

戎昱的《戲題秋月》全文是什麽?

秋月

唐戎昱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裏天涯靜寂寥。

近來數夜飛霜重,只畏娑婆樹葉雕。

題解

選自全唐詩:卷270_53。詩題“秋月”,壹作“戲題秋月”。戎昱另有壹首《秋月》詩:“江幹入夜杵聲秋,百尺疏桐掛鬥牛。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華愁。”壹題“江城秋夜”。

作者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禦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註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壹。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詩意

這秋夜的月光實在是勝過春夜啊,

我壹人漂淪天邊靜謐加深了孤寂。

近日來連著幾夜寒霜都特別濃重,

我只怕這繁密的樹葉就快要雕零。

註釋

1、秋宵:秋夜。唐曹松《僧院松》詩:“此木韻彌全,秋宵學瑟弦(xián,通“弦”)。”前蜀韋莊《撫盈歌》:“玉庭兮春晝,金屋兮秋宵。”宋朱松《宿石龍寺》詩:“道人身似南枝鵲,更盡秋宵壹再飛。”

2、月色:月光。

(1)月光。唐李華《吊古戰場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宋陳師道《寒夜有懷晁無斁》詩:“燈花頻作喜,月色正可步。”《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崔玄微)乘著月色,獨步花叢中。”朱自清《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

(2)指月亮。唐王昌齡《和振上人秋夜懷士會》:“郭外秋聲急,城邊月色殘。”《金瓶梅詞話》第15回:“怕怎的,待月色上來的時候,奴送三位娘去。”

3、春宵:春夜。唐白居易《長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元柯九思《退直贈月》詩:“繡枕魂清疏雨暮,海棠銀燭度春宵。”《白雪遺音·八角鼓·春宵壹刻》:“春宵壹刻,萬金難奪。”

4、天涯:天邊;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指極遠的地方。語出《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萬餘裏,各在天壹涯”。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維桑與梓,翻若天涯。”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長著萋萋的芳草,我要從此走上遠大的生命的道途。”

5、寂寥:寂靜無聲;沈寂。

(1)空虛無形;空無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王弼註:“寂寥,無形體也。”《楚辭·劉向〈九嘆·惜賢〉》:“聲嗷嗷以寂寥兮,顧仆夫之憔悴。”王逸註:“寂寥,空無人民之貌也。”《雲笈七簽》卷二:“混元者,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未形,寂寥何有?”

(2)寂靜無聲;沈寂。《古文苑·枚乘〈忘憂館柳賦〉》:“槍(槍)锽啾唧,蕭條寂寥。”章樵註:“槍(槍)锽,大音;啾唧,小音。並寂然無聲。”《宋書·隱逸傳論》:“若夫千載寂寥,聖人不出,則大賢自晦。”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寧調元《立秋柬鈍劍松江》詩:“江海悲冥滅,音塵久寂寥。”楊沫《青春之歌》第壹部第壹章:“她為什麽會在這寂寥無人的夜裏,獨自在海邊的樹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南朝梁費昶《華光省中夜聞城外搗衣》詩:“揚雲已寂寥,今君復弦直。”

(4)空曠;高遠;遼闊。《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紛紜天地,寂寥宇宙。”李善註:“寂寥,曠遠之貌也。”唐王維《登河北城樓作》詩:“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間。”巴金《利娜》:“上面永遠是那個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閉了的荒原。”

(5)恬靜;淡泊。漢王充《論衡·自紀》:“(王充)恭願仁順,禮敬具備,矜莊寂寥,有臣人之誌。”三國魏嵇康《蔔疑》:“有宏達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闊。”

(6)冷落蕭條。南朝宋謝靈運《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歡娛,何以竟暮歸,寂寥曲肱子,瓢飲療朝饑。”宋蘇軾《乞賑濟浙西七州狀》:“熙寧中饑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負,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賑恤,則壹方饑民,必在溝壑。”明李贄《與弱侯焦太史書》:“此間自八老去後,寂寥太甚,因思向日親近善知識時,全不覺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覺欠少甚麽,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將至。”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這裏對於左翼文藝,是壓迫無所不至,然而別的文藝,卻全然空洞無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稀疏;稀少。唐韓愈《送權秀才序》:“權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辭引物連類,窮情盡變,宮商相宣,金石諧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閱之累日而無窮焉。”宋葉適《題潘彥庶群書辯證》:“余愧非精識,其《群書辯證》,寂寥十數簡,謂古人之書必待己而決,頗亦疑之。”梁啟超《變法通議·論科舉》:“坐是之故,而瑰瑋特絕之徒……羞與噲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6、飛霜:降霜。

(1)降霜。晉張協《七命》:“飛霜迎節,高風送秋。”《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昔者,賤臣叩心,飛霜擊於燕地。”李善註:“《淮南子》曰:鄒行盡忠於燕惠王,惠王信譖而系之,鄒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為之降霜。”後因用以指冤獄。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飛霜冤,不比黑盆冤,壹件件風影敷衍。”吳梅《自題風洞山傳奇八絕句》之五:“西曹鑄就飛霜獄,十二金牛挽不來。”

(2)猶飛白。唐王昌齡《箜篌引》:“搖筆飛霜如奪鉤,鬼神不得知其由。”參見“飛白”。

(3)猶清新。前蜀杜光庭《醮瀘州安樂山詞》:“雖申降福之儀,幾闕飛霜之韻。”

7、只畏:只怕。

8、娑婆:枝葉扶疏的樣子。扶疏,枝葉繁茂分披的樣子。

(1)即“娑婆世界”。佛教語,娑婆,梵語音譯,意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釋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總稱。唐窺基《法華經玄贊》二:“乃是三千大千世界,號為娑婆世界也。”元無名氏《度柳翠》第壹折:“我則待向娑婆世界遊,做蓮花國裏人。”亦省作“娑婆”。隋智顗(yǐ)《法華經文句》卷二下:“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南朝齊謝鎮之《重與顧道士書》:“故知天竺者,居娑婆之正域,處淳善之嘉會。”明湯顯祖《牡丹亭·謁遇》:“莊嚴成世界,光彩徧娑婆。”

(2)枝葉扶疏的樣子。扶疏,枝葉繁茂分披的樣子。宋王禹偁《後土廟瓊花》詩之二:“忽似暑天深澗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3)從容優遊。元劉壎《補史十忠詩·前左丞相江文忠公萬裏弟萬頃》:“卷懷經濟具,娑婆洛中社。”

賞析

首句寫的秋月是秋宵月夜的景色,作者把秋宵月和春宵月進行比較,他認為秋宵月勝春宵月。次句寫詩人在萬裏之外的天涯漂泊流浪,在這寂靜無聲的秋夜感覺到特別孤獨寂寞。第三句寫的是近來連續幾天夜裏霜都下得很重很厚很涼,這樣下去我只怕眼前枝葉繁茂的樹葉就快要雕零了。詩人表達的是壹種內心堅持和身心孤寂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