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關於描寫三亞山水美麗詩句有哪些?

關於描寫三亞山水美麗詩句有哪些?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3.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4.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5.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7.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8.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9.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10.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1). 樂遊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註釋;

樂遊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樂遊原。登上它可望長安城。 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壹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遊苑”。也就是說,樂遊原本名“樂遊苑”,漢宣帝第壹個皇後許氏產後死去葬於此,因“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即被傳為“樂遊原”。對此《關中記》有記載:“宣帝許後葬長安縣樂遊裏,立廟於曲江池北,曰樂遊廟,因苑(《長安誌》誤作葬字)為名。” 據葛洪《西京雜記》載,“樂遊原自生玫瑰樹,樹下多苜蓿”,又“風在其間,長肅蕭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為“懷風”,時人也謂之“光風”或稱“連枝草”。可見,玫瑰和苜蓿都是樂遊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樂遊原仍然是京城人遊玩的好去處。同時因為地理位置高便於覽勝,文人墨客也經常來此做詩抒懷。唐代詩人們在樂遊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李商隱便是其中之壹。

2.李商隱二十五歲時由令狐楚的兒子令狐陶推舉得中進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著名詩篇《樂遊原》正是他心境郁悶的真實寫照。 

3.意: 感到

4.不適:不悅, 不快。

5.近:快要

譯文:

具體意思: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駕車登上樂遊原,心想把煩惱遣散。看見夕陽無限美好,壹片金光燦爛;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化為第壹人稱: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愜意,於是就乘坐馬車,到古時的樂遊原上遊玩。這時望見將要西落的太陽,落日余暉灑向大地,無限美好,可惜已近黃昏,美好的太陽也就漸行漸遠了。

思想感情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誌。這首詩就很好的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當詩人為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遊原時,看到了壹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於是發乎感慨。有人認為夕陽是嗟老傷窮、殘光末路之感嘆;也有人認為此為詩人熱愛生命、執著人間而心光不滅,是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千百年來,此兩種觀念爭論不休,莫衷壹是

(2)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代)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譯文: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

賞析:這首詩反映了作者的傷感情緒。當詩人為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遊原時,看到了壹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於是發乎感慨。

此詩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於是登上古原,即樂遊原。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登高望遠,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所悵萬千,殆難名狀。陳子昂壹經登上幽州古臺,便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嘆,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隱這次驅車登古原,卻不是為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為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適”的情懷。

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描繪了這樣壹幅畫面:余暉映照,晚霞滿期天,山凝胭脂,氣象萬千。詩人將時代沒落之感,家國沈淪之痛,身世遲暮之悲,壹起熔鑄於黃昏夕照下的景物畫面中。“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壹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蘊涵了這樣壹個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嬈,正是因為在接近黃昏之時才顯得無限美好。這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十分深刻,有人認為夕陽是嗟老傷窮、殘光末路之感嘆;也有人認為此為詩人熱愛生命、執著人間而心光不滅,是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其實這裏不僅是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暫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借此抒發壹下內心的無奈感受。這兩句詩所蘊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後世被廣泛引用,並且借用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也引申、升華甚至反其意而為之,變消極為積極,化腐朽為神奇,產生全新的意義。因此它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

(3) 烏衣巷

劉禹錫(唐)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

譯文:朱雀橋邊壹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賞析: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沈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荒涼的景象,已經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後二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此詩為劉禹錫著名的詠史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

(4)秋登蘭山寄張五 / 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孟浩然(唐)

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醉重陽節。

譯文 :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麽時候妳能載酒到這裏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醉。

註釋:

1.蘭山:壹作“萬山”。萬山,壹名漢臯山,又稱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陽西北十裏。張五:壹作“張子容”,兄弟排行不對,張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懷疑張五為張八之誤。

2.“北山”二句:晉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這兩句由此變化而來。北山:指張五隱居的山。北:壹作“此”。隱者:指張五。?

3.相望:互相遙望。試:壹作“始”。

4.“心隨”句:又作“心飛逐鳥滅”、“心隨飛雁滅”、“心隨鳥飛滅”等。

5.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楚辭·天問》:“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不奉,帝何求?”

6.清秋:明凈爽朗的秋天。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壹作“清境”。

7.歸村人:壹作“村人歸”。

8沙行:壹作“沙平”,又作“平沙”。渡頭:猶渡口。過河的地方。

9.“天邊”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楊仆射山齋獨坐》中有:“遙原樹若薺,遠水舟如葉。”這兩句似是據此變化而成。薺:薺菜。洲:又作“舟”。

10.何當:商量之辭,相當於”何妨“或”何如“。

11.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之極。九月九日故稱“重九”或“重陽”。魏晉後,習俗於此日登高遊宴。

(5) 月下獨酌

李白(唐)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註釋:

陶淵明《雜詩》:"欲言無余和,揮杯勸孤影。"  

獨酌:酌,飲酒。指獨自飲酒。

三人:指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壹說月亮、作者及其身影恰恰合成三人。

對:朝著

不解:不懂,不理解。不解飲:不會喝酒。

徒:徒然,白白地。

將:和。

行樂須及春:意謂趁著春天好時光及時行樂。

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進。

相期:相約會。

邈(miao第三聲):遙遠。

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徒:徒然,白白的。  

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

無情:不是壹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誼。無情遊:忘卻世情的交遊。

雲漢:銀河。

譯文:我在花叢之間喝酒,壹醉方休,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壹人。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月不能與我同酌***飲,影徒然地跟隨著我的身體。暫且伴隨月和影,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我唱歌的時候月亮在我身邊徘徊,我跳舞時影子隨著我壹起跳舞。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月,我願與妳結下永遠忘卻世情的交遊,相約會在遙遠的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