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懸空寺旅遊景點介紹 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好玩嗎

懸空寺旅遊景點介紹 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好玩嗎

懸空寺景點介紹

如下:

懸空寺,國家AAAA級旅遊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壹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壹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建築極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懸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恒山十八景中“第壹勝景”。2010年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築。

主要建築:

1、南樓:

南樓內高三層,長約8米,寬約4米,有純陽宮、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純陽宮也稱呂祖廟,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壹的呂洞賓;三官殿是懸空寺整個建築中面積最大的壹個殿,殿內塑像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賜福於人的天官,赦罪於人的地官,為民解厄的水官。

泥塑最高約2米,是懸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帥,龜蛇二將。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於南樓最高處,佛教認為佛祖釋迦牟尼弘揚佛法時,聲音如雷鳴般響亮,所以稱雷音殿。

2、北樓:

北樓高三層,長約為7米,寬約為4米,分別為五佛殿、觀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於最低層,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觀音殿在樓中層;三教殿是體現“三教合壹”的典型殿閣,位於懸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層。

三位教主***聚壹堂,中間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為儒家創始人孔子,右邊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於壹殿,在全國各地寺廟建築中極為罕見。懸空寺的建築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民族***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3、長線橋:

長線橋位於南樓和北樓之間,長約10米,橋上建樓,樓內建殿,殿內供佛。長線橋將佛廟、樓宇等景觀結合在壹起,形成了奇幻、奇險、奇巧的景觀。

大同懸空寺是什麽景點?值得去嗎?

是建築景點,也是宗教文化景點,它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是值得壹去的好地方。

大同懸空寺是有名的建築,景點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集佛教,道教和儒家三教於壹體的獨特寺廟,是壹個宗教文化景點。它建成於距今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在後來的歷朝歷代都對他做過修繕,直到現在保存了他完整的外貌,人們在那裏可以看到他古樸壯觀的外表,更能看到高超的建築技藝,具有很高的藝術級,是值得去的好地方。

壹、看大同懸空寺能了解古代建築文化

大同懸空寺是值得壹去的好地方,這個景點能讓人們了解古代建築文化,它距離地面的高度有50米,下面只有幾根巨大的柱子支撐,而它的建築風格和建築傳統,概括了奇、懸、巧三個字。其中懸是這個建築最大的特色,它懸在半空中,看上去柱子根本不受力。但它卻穩穩的站在那裏,順利走過了上千年,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這也是它能展現古代建築魅力的地方。

二、大同懸空寺能讓人們品味宗教文化

值得壹去的大同懸空寺,不但能讓人們看到建築的魅力,更讓人們品味到了宗教文化,它是壹個古老的寺廟,是按照寺廟布局建立而成,有山門,鐘鼓樓和大殿以及配電的多個不同的空間設計極為精巧,而且寺廟內的佛像有80多尊,進入寺廟以後能聞到濃郁的香火氣,聽著遠處鐘鼓樓發出的聲音,能讓自己浮躁的內心恢復靜。

三、去大同懸空寺的時間

每天上午的9:00~10:寺0左右是懸空寺光線最好的時候,也是參觀這座古老寺院的最佳時間。這個地方位於大同市有60公裏左右,需要乘巴士前往,也可以自駕車前往,但要提前規劃好線路和時間。另外去這個懸空寺以後不但要看他的建築外貌,還可以去裏面的三教殿看看裏面有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的塑像,這是國內極為少見的景觀。

以奇、險、巧著稱於世,集佛、道、儒於壹身的寺院——懸空寺

離開應縣,我們於中午時分趕到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北嶽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是我國五嶽名山之壹的北嶽恒山十八景中最獨特的壹景,號稱恒山第壹勝景。

遠遠的看上去,懸空寺就在懸崖峭壁間掛著,非常像壹條騰飛的巨龍。

為了能夠更多更好的了 解懸空寺,我們進入景區大門後,請了壹個當地導遊,給我們講解介紹懸空寺。這是我的同學M先生、H女士在認真聽導遊講解。

懸空寺是我國最最的壹座木結構摩崖石刻古建。坐落在北嶽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峰的懸崖峭壁間的。山體海拔1648米。始建於北魏後期,距今已有1500年 歷史 。據說建造這個寺院的目的是為了鎮河妖。這個山谷叫做金龍峽,1500年前這個峽谷中全是水,並常年發生水患,民不聊生。人們認為是這個峽谷中有河妖在作祟。於是要在這裏修建壹座廟,來鎮住河妖。但是這裏只有懸崖峭壁,沒有平地,因此才不得已,把寺院建在懸崖峭壁上。

懸空寺是全木質結構,能夠經歷1500多年不朽,與選址選料密不可分的。首先看選址。整個山體成弧形,寺廟建在凹進去的地方,上面的巖石突出,就像壹個帽沿,為寺廟遮雨。兩邊龐大的石壁為寺廟擋風,對面山體又為它遮擋了陽光照射。所以自然界的風吹雨淋日曬對它的破壞作用非常少。再加上所選的木料,用的是當地的壹種鐵杉木,這種木頭本身就很堅硬,再用桐油浸泡,起到防腐防蟲作用。加上歷代的修繕,成為寺廟千年不毀的重要因素。

初建這所寺廟時,先在巖石上鑿壹些肚大口小的窟窿,裏面放入錐形的木楔,把木頭壹端弄成剪刀形,用力往裏打,外面壓力越大,裏面咬合越緊,類似於現在的膨脹螺栓。三分之二橫梁打進山體,三分之壹留在外面。由此若幹根打進山體的橫梁, 做為 整個寺廟的支撐。整個寺廟的修建花費了30多年的時間。

懸空寺的整體坐向與普通寺廟坐北朝南不同,是坐東朝西的。壹是取決於山勢走向就是南北向的。二是因為建造懸空寺的北魏本身是鮮卑族政權。鮮卑族以西為上,崇拜太陽。

懸空寺占地面積152.5平方米,狹小空間裏有大小殿閣40余間,佛像80余尊,佛家殿閣11個,道家5個。這其中有三大看點。

懸空寺的建築大致由三部組成,第壹部分就是紅磚鑲砌的那壹部分,這是整個寺院唯壹壹處腳踏實地的部分,也是壹個完整寺院的布局,有鐘樓,鼓樓,佛堂,大雄寶殿等。佛殿的底層為佛堂;二層是大雄寶殿,是全國最小的壹座大雄寶殿。供奉有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這三尊佛像為明代舊物,采用復雜的“夾佇”工藝制成, “夾佇”是壹種漆器工藝,基本工藝為用瓦灰調和生豬血制成“料灰”,再塗布在苧麻上成形。用這種工藝制成的器物,耐腐朽,易保存。三尊佛像總重量不超過8.5公斤,身高只有50厘米,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這是懸空寺的第壹個看點。

釋迦牟尼佛的下方是護法 韋陀 。右邊佛龕是供奉的是護法金臉關公。關公也是壹個三教合壹的人物。在佛家是伽藍菩薩,道家是關帝聖君,儒家被稱為武聖人。左邊的龕中供奉的是北方之神太乙真人。

在這組建築中,最出彩的設計應該是壹對兒歇山頂鐘鼓樓。在如此狹窄的空間裏,不僅沒有忽略了鐘鼓樓,或把鐘鼓樓簡化,反而把這兩座小樓閣處理的精巧唯美,並在整座寺院裏起到上下勾連的作用,實在是難得。

從鼓樓的北面出來,走過壹段很短的棧道,即進入懸空寺的第二組建築南樓,此時的腳下已經是實實在在的懸空了。

南樓高三層,面闊三楹,重檐歇山頂,自下而上為純陽宮、三官殿和雷音殿。純陽宮也稱呂祖廟,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壹的呂洞賓。三官殿是整個懸空寺中面積最大的壹個殿,進深比其它殿堂都要深壹些;殿內的天官、地官、水官塑像為明代泥塑珍品;最高的壹尊高約兩米,是懸空寺最大的塑像。

雷音殿位於南樓的最高處,殿內供奉有佛祖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及佛祖的兩位弟子迦葉和阿難。

連接南樓和北樓的通道有上下兩條,下邊壹條自崖壁鑿出,臨崖壹面築有矮墻。上面的壹條是木棧道。走在棧道上如履薄冰,上載危巖,下臨深谷。在木棧道中間有三個佛龕,分別供奉法身佛,抱身佛,印身佛。均是摩崖石刻佛,由山體巖石雕刻而成。是北魏最早雕刻的石像。這是懸空寺第二個重要看點。

南北二樓及中間連通的棧道下面有幾根很長的細立柱。這幾根立柱是1979年才 添加上去的,只是為了給遊客在視覺和心理上的壹種安慰,並不起到受力作用,只是浮在那裏,用手都能輕輕晃動。真正受力的是棧道下面的那些橫梁。當地有這樣壹種描述,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第三個看點在龍頭部分,也就是北樓。北樓高三層,重檐歇山頂,比南樓的體量稍小,底層為五佛殿,中間為觀音殿,頂層為三教殿。五佛殿以供奉五方佛而得名,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是說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壹佛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東方阿_佛(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和北方不空成就佛。三教殿是體現懸空寺“三教合壹”最為典型的殿閣,殿內佛、釋、道三家教主***聚壹堂,中間為佛祖釋迦牟尼,左邊為儒家創始人孔子,右邊為道家鼻祖老子。三位教主供奉於壹殿,和諧相處,在全國各地寺廟中極為罕見,這恐怕也是懸空寺千百年來不曾因教派紛爭而遭受劫難的主要原因。

古代是這裏是南北交通要塞,恒山有古代又是軍事要地,曾經有24位皇帝登臨恒山,有12位將軍在這裏帶兵打仗。這壹帶最出名的就是楊家將。當時他們就在這翠屏峰腳下紮兵築寨,抵禦外族入侵,所以官方稱懸空寺的修建可以成為壹個軍事_望臺,可以觀察敵情。也有不少文人名士來到這裏,並在這裏留下墨寶。

寺廟下方大石碑上的“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人李白公元735年到此壹遊所題。

明代大理學家徐俠客曾為懸空寺題“天下巨觀”四字。

“騰雲歸夢”,是明代山西知州熊山所題。

“懸空崖”,是明代書生文剛所寫。

懸空寺對面山上有三個巨大的摩崖刻字:“佛”“和”“禪”就代表了懸空寺三教合壹。為當代佛、道、儒三界名士所書。

懸空寺以 奇、險、巧著稱於世。奇就奇在宗教文化中三教合壹,巧就巧在木質結構,小巧,精巧,天巧,險就險在地理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遠看懸空寺就像壹個玲瓏剔透的浮雕掛在大屏風上,細看如同剪紙雕在石壁中。

懸空寺最開始是民間修建,直到明代才由皇家接管。1958年修建了山體對面的那座大壩。1979年對整個寺院進行大型油漆彩繪和木板加固。1982年被國家評為4A級 旅遊 景區,2010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十大奇險建築之壹。

懸空寺先有古佛,後有懸空寺的傳說。很久以前,有壹支流的出家人,在禪定中受菩薩點化,來到翠屏山金龍峽修行。壹日,他看到崖壁上的佛影,頂禮膜拜。贊嘆佛力的 不可思議,於是他把此處作為他的修身之所,並且籌資建寺。因此才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鬼斧神工的“懸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