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雲南:讓世界遺產成為紅土高原最美的風景

雲南:讓世界遺產成為紅土高原最美的風景

新階段、新理念、新征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雲南的美在於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雄偉壯麗的山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歷史文化。三江並流、石林、澄江化石三大世界自然遺產和麗江古城、哈尼梯田兩大世界文化遺產,是雲南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的璀璨明珠。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各族人民積極踐行“碧水青山是無價財富”的發展理念,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堅定文化自信,使世界遺產得到更加嚴格的保護和合理的利用。剛剛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強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壹步為雲南保護和利用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指明了方向。

人民保護世界遺產的力量

三江並流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變的代表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壹。石林是世界上唯壹能以石林發育遺跡和石林景觀系列展示地球演化歷史的喀斯特地貌區;作為中國首個、亞洲唯壹的化石世界遺產,澄江化石遺址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和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這些獨特的優勢吸引著國內外的研究人員到雲南世界遺產地進行研究,對世界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家鄉的森林越來越茂盛了。我覺得做壹名護林員很有意義,因為守護青山綠水,家鄉變得越來越美麗。”雲南未夕縣巴蒂村托蒂上組護林員於美秀說。2020年,她被評為中國“最美遊俠”。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心臟。余美秀等11護林員在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附近打理8916畝森林,每月在海拔5000米的森林中度過15天以上。他們每次巡山,都要在山上呆上兩三天,野餐。

為了緩解自然保護區與社區之間的矛盾,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實施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發展項目”。1995,1995年2月,中國大陸首個農民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在高黎貢山百花嶺成立。近年來,在社區項目的支持下,百花嶺村種植了7000多畝咖啡、3000多畝柑橘、4000多畝核桃。“保護高黎貢山就是保護我們的眼睛”已經成為村民們的常識。如今,村民們也開展生態旅遊觀鳥活動,打鳥人也成了鳥類保護者。近年來,觀鳥生態旅遊年收入超過4000萬元。

正是在各族人民的普遍參與和關懷下,雲南豐富多彩的世界自然遺產才能保存至今。

申請世界遺產過程中的學者智慧

世界遺產的誕生和保護離不開專家學者的智慧。

1996麗江地震,麗江古城受災嚴重,民居修復中出現了許多破壞傳統建築風格的現象。朱心如刀割,他迅速編寫了通俗易懂的《傳統民居保護維修手冊》和《麗江古城環境風貌保護整治手冊》,發給古城內的家家戶戶,指導房屋改造。

2013,在紅河州哈尼梯田申報遺產的關鍵時刻,朱應邀到元陽縣規劃保護哈尼村落。他遊歷了82個村莊,發現許多傳統民居建築風格遭到破壞。於是他出資25萬元設計改造了阿哲克村第壹棟居民樓作為示範,引導全村改造了幾十棟居民樓;他用了5年時間,為5個村莊做規劃,為18個村莊做設計。朱還到瀾滄縣景邁山進行規劃調研,編寫了《傳統民居、村落、風貌保護》三本手冊,既是景邁山民居村落整治的指南,也是景邁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基礎材料。

近日,朱正忙著籌備成立麗江古城建築遺產保護協會。“只有發動群眾參與保護,才能保護好世界遺產。”朱對說:今年2月底,朱趕赴臨滄滄源縣,為被大火燒毀的翁頂古村恢復重建建言獻策。

在雲南的各個世界遺產地,經常可以看到像朱這樣跋山涉水的專家學者。他們努力傳承和保護世界遺產,為更好地利用世界遺產造福人民貢獻智慧。

政府在發展和發展中的行動

如何打破世界遺產保護與發展沖突的怪圈,是雲南自然和文化遺產面臨的共同問題。

2065438+2007年2月25日,原國家旅遊局給予麗江古城景區嚴重警告,責令其半年內整改。“以前麗江古城太商業化,被詬病,原住民少,民族傳統文化少,功利的東西多。”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楊德聰直言,“世界遺產地首先要保護,合理利用,但有些地方想的少,想的多,怎麽發展旅遊。”

為了解決麗江古城過度商業化的問題,近年來麗江探索保護文化遺產,促進旅遊業發展,嚴格規範古城商業經營行為。實施名人故居遺跡修復、人文景觀建設、民俗文化展示等項目,建成方國瑜故居等17個民族文化展示點;推進麗江古城徐霞客紀念館等12新文化項目建設。麗江每年還安排民族文化保護發展基金,用於古城傳統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和展示;引導古城2000家B&B客棧走特色文化與商業融合發展之路。

走進麗江古城綜治指揮中心,墻上的大屏幕顯示著古城各大街小巷的人流、環衛、消防等實時畫面和數據。“在這裏妳可以看到古城內每壹家酒店、餐廳的廚房衛生和消防情況。”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副局長穆勝表示,麗江古城正在建設智慧小鎮,智慧消防可以系統實時監控和調度消防栓水壓和泄漏情況。

滇南群山雲霧中的哈尼梯田,也在為堅守和傳承千年農耕文明而苦苦掙紮。

2018年6月,元陽哈尼梯田老虎嘴地區發生泥石流,148畝梯田被毀,美麗的連片梯田被撕開壹道巨大的傷口。“國家文物局投入19多萬元修復虎口梯田。年底實施恢復工程時,今年5月完成滑坡治理,10恢復景觀。”朱文珍心痛地說,“原來修路,石頭堆積,排水不暢,管理不善,都是破壞梯田的原因。以後不能再有人為因素造成的災難了!”

楊德聰對哈尼梯田世界遺產地也有很多擔憂。由於水稻種植周期長,收入低,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很多梯田會有荒廢的危險。隨著人口的增加和村莊規模的擴大,這些現象會破壞哈尼梯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景觀。

為解決哈尼梯田面臨的危機,近年來,雲南省以維護森林、村落、梯田、水系“四元同構”循環生態系統為重點,推進哈尼梯田村落維護工程和梯田修復保護工程,將傳統民居保護與“美麗家園”建設融為壹體。“近兩年來,我們在傳承區域的每個村落都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並輔以獎勵,實施了哈尼古歌傳承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了哈尼梯田文化傳承博物館和350個民族文化傳承藝術團隊。目前,遺產地共有非物質項目96個,非遺傳承人121人。距離長街宴還有20多天,已有200多名遊客報名參加。”朱文珍說。

公眾參與綜合改善和發展

近年來,雲南世界自然遺產地得到全面整治,嚴格限定開發範圍,確保遺產地核心資源不被破壞。在保持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石林自然遺產地應合理規劃和發展旅遊等產業活動。在三江並流的自然遺產地內,完全禁止采石、采礦和建設小型水電站。澄江化石遺址共關停磷礦開采點14處,價值約200億元,投入8000多萬元進行生態修復、土地轉換和環境改善。為了改變澄江化石地因觀賞價值差而長期荒蕪的局面,去年8月在雲南建成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並將該博物館作為世界遺產的宣傳窗口。

雲南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現已由單壹主管部門保護向全社會保護轉變,形成省、地、縣三級管理機制,加強法規制度建設促進保護和發展,5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均出臺了保護條例和管理規劃,促進了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助推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科學研究不斷推進。

“保護和利用世界遺產,可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文化力量。我們要站在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高度,進壹步增強保護雲南世界遺產的信心和實力。”楊德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