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歸德府旅遊景點介紹 歸德府古城

歸德府旅遊景點介紹 歸德府古城

古代城址·商丘歸德府城墻

古代城址·商丘歸德府城墻

歸德府城位於商丘市睢陽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歸德府城舊址早在上古時即為高辛氏部落領地,夏商時為商國都,周代為宋國都城。秦王政三十六年(前211),秦始置睢陽縣;宋建炎元年(1127),趙構即位於此。金承安五年(1200)金置歸德州,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為府。歸德府城作為歷史上的重要城邑,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故築有堅固的城垣。明弘治十五年(1502),歸德州舊城倒塌,正德六年(1511)重築。至清康熙年間(1662—1722)建有城門四座、角臺四座、敵臺九座。經過數次大的戰爭、多次洪水侵襲、自然風化和人為毀壞,原有的城樓、角樓、敵樓和垛口墻已全部坍塌。四門外的甕城於民國年間拆除,僅南甕城尚存部分夯土遺跡。歸德府古城由外廓、護城河、內城等三部分組成,外圓內方:外廓呈圓形,現僅存部分遺址,內城呈方形,保存基本完整。

歸德府內城周長4476m。城墻為外磚內夯土結構,由外側磚墻、內側夯土墻體和海墁青磚組成。外側磚墻以灰磚砌築,磚之裏側貼土城墻部分,基本呈垂直狀。內側夯土墻體由夯土和外殼兩部分組成,夯土內芯由黃土夯築,外殼夯築的層與層之間相互疊壓,異常堅固。每層夯築時插入毛竹竿,竹竿腐爛後形成孔洞,導流夯土墻體內的水分,起到保護作用。夯土墻體上部為三七灰土夯築,分為上下兩層,有壹定傾斜度,以利排水。

城門洞為磚砌拱券形式,北券洞門上方鐫刻有“拱辰門”三字。城門東西長36m,南北寬20.58m。南券洞寬5.37m,高6.27m,墻內以灰土夯築,外包砌青磚。城墻頂部外側用磚砌有雉堞。城臺上青磚海墁。其余三城門的結構形式基本與北城門相同,僅城臺大小及券洞尺寸略有變化。南城門門額上鐫刻“拱陽門”三字。東西城門門額上原分別鐫刻“賓陽門”“垤澤門”,現均已不存。東西城臺上磚砌雉堞、女兒墻、鋪地磚均不存。南北城門上的門樓為今人重建。

歸德府城墻是目前我國保存較完整、為數不多的明代府治城墻之壹。它由內城、外廓、甕城、護城河等組成,完整地反映了明代城墻的特點,是研究城市軍事構築物發展的歷史實物。歸德府城門布局嚴謹,結構堅固,城門雙心拱券的力學性能優於單心券結構,但加大了砌築和拼接的難度,充分反映了當時高超的建築水平以及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築城營建方面的聰明才智。古城向兩側延伸,每隔壹定距離修馬面、城門,節奏、韻律感很強,猶如壹首既富變化又有主旋律的樂章。深灰色的古城,蔚藍的天空,倒映著周圍景物的湖水,嫩綠的青草與枝丫,色彩斑斕的旗幟,組成了古城的特有色調,具有重要的科學和藝術價值。

總平面圖(文宣提供)

城墻局部(文宣提供)

西城門墩臺(文宣提供)

城墻與護城河(文宣提供)

商丘旅遊景點,求商丘旅遊景點介紹

商丘古文化旅遊區 商丘古城按照古代風水理論修建,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和城摞城三大...

陳勝墓 陳勝墓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現存墓冢高5米...

木蘭祠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擴建。

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遊區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占地十二平方公裏,由保安山景區、夫子山景區、...

歸德古城 歸德古城的城墻和城門保存地較為完整,在全國已成為少有的古城之...

歸德府的主要景點

明朝弘治年間發生的黃河水患致使歸德府城被湮沒於黃土之下,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商丘人民在原歸德府古城原址附近破土動工重建古城,歷時八載,於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基本竣工,之後又幾經修補完善。直至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在城墻外約500米的圓周上築起新的城郭,才形成城墻、城湖、城郭三位壹體,形如“‘古銅錢幣’外圓內方”的獨特格局。修建成的商丘古城城墻周長3.6公裏,磚城內面積1.13平方公裏,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地勢為龜背形,***有93條街道。

明嘉靖以後至清初,歸德古城內出過兩位大學士(宰相)、五位尚書以及十幾位侍郎、巡撫、吏卒、總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築頗多,古建築多為走馬門樓和四合院建築群。原有的水井、廁所為梅花形狀,布局合理。南門兩側建有兩個水門,將水排進護城河。寬闊的護城河碧波蕩漾,環繞全城。城南河面較寬,南北500多米,東西1300多米。護城大堤距城墻約500米,周長9公裏,基寬20米,頂寬13米,高3.3米。為了古城的長久存在,不得不考慮黃河定期不定期的漫、溢、決口和改道的造訪(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前的3000多年間,黃河下遊發生的漫、溢、決口和改道約有1500余次,其中在16世紀,平均4、5年就要發生壹次)。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元代歸德府城被黃河淹沒,次年在原址築土圍城,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南墻長950.6米,北墻長993.4米,東墻長1210米,西墻長1201米,周長4355米。高6米,頂闊6米,址闊9米。南為拱陽門,拱券式建築,門洞全長21米,臺高8米。北為拱辰門,東為賓陽門,西為垤澤門。門上有城門樓。四門之外原皆有甕城,每甕城各1座扭頭門,民國年間被拆除。城墻四面***有9座敵臺,形制大小不壹,西門向南的第壹個馬面呈半圓形建築,其余皆呈凸出墻外馬頭形。城墻角各有壹處角臺,形制相同,大小不等。城墻上城垛口3600個。城墻外3.5米為護城河,寬處500米,窄處25米,水深1~5米,繞城壹周。護城河外550米處的護城土堤,周長9公裏,基寬20米,頂寬7米,高5米。

1996年,商丘古城歸德府城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商丘鐵路樞紐地處河南省東部,豫、魯、蘇、皖四省結合處的黃淮平原。隴海鐵路和京九鐵路兩大鐵路交匯點。與相鄰的鄭州、徐州、阜陽、北京、濟南等樞紐構成輻射狀,商丘處於中間位置。正在建設中的鄭徐鐵路客運專線和規劃中的“華東第二通道”商杭(商丘—阜陽—合肥—蕪湖—杭州)客運專線已列入國家鐵路網中長期規劃,貫通商丘東、中、西部境內。商丘站與相鄰中心城市的鐵路距離是,西距河南省會鄭州市鐵路裏程203公裏,距開封市鐵路裏程140公裏;東距江蘇省徐州市鐵路裏程146公裏;北距山東省菏澤市鐵路裏程95.9公裏;南距安徽省阜陽市鐵路裏程174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