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什麽是大人物?

什麽是大人物?

剛發現有壹篇關於這個詞的論文,太搞笑了!

揭秘“大牌”的秘密

——解釋現代社會稱謂的起源。

作者:孫建壹

摘要:“大人物”的前身原叫“大萬”或“大人物”,“人”“萬”原是江湖隱語中“姓”的代名詞。江湖人稱通報名的由來為“萬寶(滿)兒”或“道萬(滿)兒”,並稱之為“揚名立萬”。“人”是原詞,其余都是借詞。“藤”原指藤蔓的長莖,在江湖中作為姓氏的同義詞,是壹種比喻性的引申。“大滿”指大姓或江湖門派,引申為有權勢的名人。由於“人”的原始理據隱晦,而“人”字又不常用,讀音各異,所以人們借用通俗的“萬”字來表達。“大宛(人)”的名人含義形成後,其字面上的不合理性尤為突出,進而悖論性地演變為“大人物”。

【關鍵詞】大人物;壹萬(藤蔓);舉報壹萬(卷須);成名

壹個“大人物”應該是“大萬”或“大藤”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大人物”壹詞的“人氣指數”壹路飆升,早已成為普通話中的常用詞和越來越受推崇的社會稱謂。《現代漢語詞典》原版未收錄該詞,但1996修訂版適時增加了“大人物”壹詞,解釋為“(~)指有名氣、有權勢的人(多在文藝界)。”括號中的“~ er”表示“大人物”實際上發音為華二。正如在另壹個括號中所指出的,“大人物”曾被專門用作文學和藝術界的名人。然而,它只是在新時期開始,然後它的用途逐漸擴大,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大人物》等。,都促成了這個詞的流行。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名人幾乎都可以稱為“大腕”,比如“足球大腕”、“圍棋大腕”、“地產大腕”。而“大人物”也可以作為限制性成分,表示“著名的”、“頂級的”,如“大人物導演”、“大人物記者”、“大人物作家”,甚至“大人物企業”。此外,“大人物”也可以簡單稱為“手腕”。當妳出名了,成了名人,妳可以說妳成了手腕。這和劇院有時候只是說壹個“角”等於壹個“名角”的道理是壹樣的。

但為什麽名人會被稱為“大牌”或“腕兒”?起初有造詞的動機,後來這種動機被埋沒了,人們順著壹些線索去追溯和考證,就成了語言學的詞源問題。對於“大人物”的詞源,大多數人會順著“腕”字,認為它來源於“腕”。因為技術高,所以被稱為“大腕”,所以厲害的人才能被稱為“大腕”。這個推論看似合理,其實只是壹個字的解讀。這個詞是原詞沒關系。如果是外來詞,就是字面意思。還有人指出了另壹種情況。王學泰(1998)認為“腕”不是原詞,“大人物”應寫成“大宛兒”,說:“‘大人物’的“腕”字極為常見,但似乎是個錯別字。這是個江湖隱語(也叫‘逗孩子’或‘春經’),‘腕’大概應該寫成‘萬’……”‘大宛兒’指的是某些領域的名人,通常是言情領域。“也有人認為“大牌”應該寫成“大藤蔓”。著名相聲演員常(2004)指出:“大人物的手腕是留聲機界的行話,但手腕二字要寫成這根藤”,並稱馬是他的“大藤老師”,妞妞是他的“大藤徒弟”。章昊(2002)稱贊京韻大鼓藝術家羅玉生“不擺‘大人’架子”,虛心向年輕演員學習。這為我們提供了壹個事實,即“大人物”的“手腕”以前是“萬”和“人”。

“滿”、“萬”是江湖隱語中“姓”的代名詞。

既然“萬”、“滿”這兩個字是“腕”字的早期寫法,那麽它們與“大人物”這兩個字的聯系又有什麽意義呢?壹些專門的詞典為我們提供了壹些線索。曲(1996)解釋:“曼<隱>犯罪團夥指姓氏”;“灣兒<陰>指晚清以來北京、天津等地的河湖名稱”。這裏的“滿”和“婉兒”兩個詞雖然解釋略有不同,但本質上應該指的是同壹個東西,“指壹個姓”和壹個名結合起來就是“指壹個名”。附註中的“陰”字也透露了壹點信息:此用法為江湖暗語。“周天”“浩然”(1999)壹詞也指出:“‘曼兒’這個詞綴,縮寫為‘曼兒’和‘wàNR’,自清末以來壹直為江湖所用,壹直傳承至今。當代黑社會的壹些犯罪團夥仍在使用,如稱崔氏為“角馬兒”,楊氏為“犀牛角靈”。由此可見,大人物“手腕”的前輩“曼”和“萬”是江湖暗語的名和姓。

眾所周知,江湖上各行各業都有使用隱語(也稱行話或俚語)的習俗。有些好事不明說怕外人理解,只好繞道改壹個隱晦的說法,“萬(滿)”用來指姓和名。這在老題材的小說中很常見,比如:

(1)那人說:“我就知道妳是知情人。妳冤枉了我。我給妳壹個聲音。”艾虎說,“不,我還有壹句話。妳先帶給我的。妳的城主是什麽?但問姓就好了。”(清?匿名“小五義”第58回)

(2)二百余人曰:“合掛瓢,移道處理。海會中,每月赤字無數,人牙淋窯...赤字裏挑瓢,奔流蔓延。”女士們先生們,這是什麽?江湖豪傑和亡命之徒的代名詞...“赤字”是壹個成年人,而“月亮馬丁風子灣”是兩個人的姓。(清?嚴南《永慶升平》第十二回)

(3)那邊那些賊看見了,齊說:“不!我遇到了壹個英雄。”問廣夫人姓甚名誰,三爺道:“弓長,王典。”那邊的賊知道他姓張,已經幹了三天了。(清?嚴南《永慶升平》第三十三章)

(4)彭連虎大喊道:“妳要那個離開婉兒,夜闖皇宮的新人做什麽?”柯鎮惡冷冷道:“我姓柯,我們兄弟七人。江湖上人稱江南七怪。”彭連虎說:“啊,江南七俠我是久仰大名了。”(金庸《射雕英雄傳》第十壹次)

那個姓白的年輕人非常狡猾。他壹看“朱三俠”的情況不妙,立刻沖出大門,拂袖而去。這才提高嗓門說:“妳的劍法高明,佩服,佩服!請給我壹萬個孩子。”這是江湖術語。留個“婉兒”就是給個名字。如果妳要求對方給個名字,妳就準備以後再去尋仇。(梁羽生《海的壯麗》第三十六回)

(6)明霞敲著煙壺,冷冷地說:“如果是朋友,就點壹根藤讓開,這樣妳我就都不礙事了;如果是敵人,就去爭取!”(單田芳《桐林傳》第壹六七回)

三個人準備開船,金鐘仁讓馬慢慢拖著軸。那邊,20多匹馬漸漸走近。其中壹個,戴著土耳其水獺絨帽子,看起來是個老大哥或者四柱八柱的人物。他在馬背上欠著身子說:“怎麽了?”邵玥和金鐘仁不是外人,不懂蠍子的黑話。我不知道他說了什麽,他們互相盯著對方。但是烏雲明白了,躺在那裏顫抖著說要我們報名,問我們做什麽。(鄧壹光《我是太陽》上集)

以上例子充分說明“萬(滿)兒”指的是姓氏或名字的本來面目。其中“萬(滿)”是指以姓氏為初始用法,以整個姓名為連續體。

“萬(滿)兒”的進壹步引申,是指江湖門派的名稱及其相關名聲:

這個計劃太棒了。我和哥哥立下此大功,九江白教幫的萬二從此在江湖上名聲大噪。(金庸《笑傲江湖》25)

(9)長樂幫是近幾年江湖上興起的壹個大幫派,1989年大賺了壹筆。(金庸《俠客》第十三章)

(10)二十五年前,辛鬥南用壹桿八蛇十八燕陵箭的矛槍震驚了河南的黑社會,設立了中原鏢局,真的是赫赫有名,聲勢浩大。(周閑《後羿神弓》第壹章)

三個江湖暗語稱通報名的由來為“包(道)萬(滿)兒”

“萬(滿)兒”指的是姓和名。前面幾個例子中所謂的“給個萬兒”或者“秀個男人兒”,就是讓對方透露(公布)自己的名字。這也涉及到江湖隱語中報名的習俗。江湖或武林人士相見,不知道對方身份時,要問對方“萬(人)子”,即要告訴對方自己的姓名和出身,有時還包括自己的門派出身。但“賜萬(馬訥)”和“亮萬(馬訥)”只是通報姓名的特殊表達。前者語氣客氣,後者語氣強硬。比較流行的中性理論是“(滿)兒”或“道萬(滿)兒”,有時還會加上量詞“個”。例如:

(11)任道:“要找總指揮,請先向我報告,我會在下壹個地方通知妳。”公孫昆不耐煩道:“小子,何苦呢?”任對說,“這是規矩。不舉報,怎麽進去舉報?”(東方玉《月牙美刀》第十三章)

(12)邱子純靠邊站。嗯,目前壹個是綠臉,壹個是黃臉。“‘青廟鬼’艾少昌。”“‘黃妙鬼’艾少夫。”原來這兩個家夥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家鬼”,他們的兒子真的是又響亮又聰明,但是君為明卻對這副坤鐘稱號很熟悉。(《劉的斷腸花》第三十三章)

(13)雲中鶴的眼睛閃著亮光,眼睛不眨地盯著尹劍平:“請原諒我的健忘,朋友,請報名吧!”“我叫尹,”尹健在冰冷的隧道裏說。“雲中鶴,請向我報告!”(的《甘十九姐妹》,36歲)

(14)文邊跑邊叫道:“這是六合派的頭領。妳有勇氣接受嗎,姑娘?”(梁羽生《夏心》第31回)

(15)好,妳們三個是哪個門派的?請向我報告。只要妳說的是真的,就不會有妳的。”(東方玉《黃金套裝》第24章)

(16)青兒趕緊說:“別誤會,我們都是自己家裏的壹員!”“家人?”黃臉鬼眨了眨眼睛,仔細看了看主人和仆人說:“那就說壹句話!妳在哪個閥門上?”(單田芳《桐林傳》第171回)

四大江湖暗語稱成名或揚名之聲為“揚名立萬”。

江湖人起名字(曼兒、萬兒)後,如果有名,他們的行話叫“萬(曼兒)響”或“萬(曼兒)照”。前面的例子中提到,“他們的孩子真的很大聲,很聰明。”所以,人在江湖行走,首先是為了謀生,然後才是要求出人頭地,成名——江湖上還有壹個專門的名詞叫“揚名立萬”。例如:

(17)雖然妳已經被本門派開除,但是妳在江湖上還是很有名氣的,而且妳還在使用本門派的劍法。(金庸《笑傲江湖》二十七)

(18)我覺得花拳十二道,只要精通各路,就足以揚名立萬了。(金庸《飛狐傳奇》第十五章)

(19)如果張紀中不拍《神雕俠侶》,他們靠什麽出名?(人民日報2006 54 38+0 8月13)

(20)書法界的功名、功名、鬥爭、恩怨,與中國幾千年波瀾壯闊的書法藝術本身相比,實在是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小到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關心它們,讓它們擾亂我們的心靈。(中國書法家論壇,2002年,65438+2月,18)

“揚名立萬”也可以描述為“揚名立萬”、“揚名立萬”;

(21)北說道:“王老爺奉老爺之命前來投靠司徒老爺,請他幫助自己揚名江湖。”(金庸《俠義》十五)

壹個高瘦的中年學者站了起來。清音道:“俠客島主的屬下眾誌成城,問鼎中原,足以揚名立萬。”(金庸《俠義》XIX)

(23)帶著他的鞭子,姚青玉跟了過來,個個都是武林中出了名的英雄,也是壹湧而上,喝酒咒罵,而跟這個人同行的其他馬此刻也轉過頭來。(古龍《香劍雨》第34章)

但火箭要從長計議,因為姚明在經驗、實力、技術等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可見,姚明在NBA成名還需要時間。(市場新聞2002年65438+10月26日)

後來因為“萬”“滿”多寫成“腕”,就有了“揚名立萬”的寫法。有時他們只是說“楊宛”或“楊宛”。例如:

(25)《功夫》以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廣東為背景,這裏善惡混雜。周星馳飾演壹個街頭小混混,為了出名想入夥。(2003年7月8日《梧州日報》)

(26)江南七怪都是鄭。焦母道:“妳就算要來江南宣傳萬裏偉,又何必敗壞我的名聲...妳們...妳們...繞嘉興府去問,我焦木和尚怎麽能做這種壞事?”(金庸射雕英雄傳,第二遍)

(27)春晚劇組的壹個轉折,已經起到了“擡腕”的作用——只要妳在審查時露面,馬上就會被當地電視臺邀請錄制節目。(齊魯晚報2006 54 38+0 2月4日)

(28)後來回哈爾濱路過北京時,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侯阿姨。侯阿姨說:“妳侯叔叔(侯)是故意的。他在強化妳的手腕,擡高妳的手腕,擴大妳的知名度。”我真的要感謝他。(黑龍江日報2002年65438+2月2日)

既然“萬(人)”到“腕”代表的是名氣或聲望,那麽“大人物”這個名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這五個“大名”都是由楊中的“藤”字引申而來。

既然“大人物”可以寫成“大萬”、“大藤”,那麽“腕”、“萬”、“藤”這三個字中,哪個才是原字呢?其實“藤”字是原字,“萬”“腕”都是借字。這三個字既可以是同音字,也可以是同音字。“滿”這個字的讀音是wàn(壹般需要發成元音),和“腕”、“萬”剛好壹樣,可以互相借用。

讓人不解的是,作為“大人物”的“腕”字,怎麽會成為江湖暗語姓氏的代名詞。如何演變成今天名人意義上的“大人物”?

眾所周知,“藤”是指不能直立的藤蔓(如瓜蔓、藤本)的長莖。這個字見於《說文》,許慎解釋:“藤,葛藤。”王允的句子是這樣寫的:“大部分的書都是藤生的通用名。”廣韻?願韻:“藤,瓜藤。”可見這個意思由來已久。這種植物的藤或蔓有壹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細長而無止境,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常被用來比喻長而連貫的事物。如我國達斡爾族睡在南、北、東(西)三鋪的炕上,稱為“蠻子炕”;曲藝界把壹部長篇連貫的作品稱為“蠻子火”,各種鼓點、評書都有這種“蠻子火”(短篇稱為“段子火”)。而我們的姓氏就像壹根長長的藤蔓,很多姓氏都有上千年的歷史。同樣的,江湖或武林中的武林弟子也是壹代代傳下來的,也有壹根長長的藤的特點。所以江湖隱語以“人”為姓的稱謂,只是壹種類比。起初,它只是壹種暫時的修辭手段,而在很長壹段時間裏,“人”就有了這種比喻的引申意義。繼續往前推,植物的藤蔓以粗細長短為標誌,粗壯的當然是“大藤蔓”;社會上的姓氏宗族也是大小強弱不壹,有實力的也是“大藤”(門派也是)。姓氏或教派是由人組成的。各大宗親,各大江湖門派因名人而被稱為“大曼兒”。報滿時代報姓氏是可以的,但是壹般情況下,同姓的人太多,姓氏往往不足以確定具體身份,需要附上名,以及出身,門派老師等等。但是只要壹個真正有名的人說出自己的名字,或者只有姓氏,甚至是綽號,對方馬上就會知道自己的身份:哦,大藤蔓!

這樣看來,因為姓氏在江湖中的隱語,以及它所引申出的名人含義,所以寫這個“藤蔓”才是真實的,有道理的。但為什麽變成了“萬”“腕”呢?第壹,雖然要盡量體現以字寫字的動機,也就是盡量用自己的字,但是用“卷須”來表示姓氏的動機,壹般人是不知道的。不然怎麽會是暗語呢?這就為同音字借用打開了方便之門。其次,“滿”和“萬”本來就是諧音。在《廣韻》中,兩者屬於同韻,即聲韻皆同,聲“不切”,為兩者互借提供了語音基礎。第三,“滿”字後來分為wàn和màn兩個音,這就造成了“滿”字壹旦脫離口語環境,發音就會不壹樣,而寫成“萬”就可以避免這種誤解的尷尬,這就為“滿”字在托詞下用作“萬”提供了客觀必然性。第四,就使用頻率而言,在拼讀wàn音的情況下,“萬”是常用詞,“滿”是稀有詞,這就為“滿”假借“萬”用作“萬”提供了客觀必然性。基於這些因素,“萬”字在寫暗語“萬”字時占了上風,暗語表示江湖上的姓氏。在清代小說中,多寫成“萬”,在現代作品中也經常使用。至於為什麽最終成為手腕的“手腕”,恐怕還是動機因素占了上風。因為“Da wànr”演變成了壹個名人,離最初的動機更遠了。無論是寫成“萬”還是“滿”,都讓人覺得與既有意義無關。“Da wànr”所代表的人物是壹個強大的人物,具有壹些偉大的技能或能力。這種意思讓人覺得wànr音好像是腕子,“腕子”這個字的發音只是壹種兒童形式,所以“Da wànr”這個字最後被塑造成了“大人物”。所以,說到底,“腕”字也是壹個外來詞,其似是而非的所謂“動機”不過是後來對外來詞的同化。

然而,壹個詞的原始動機與它的實用寫作規範是不同的。我們討論音義的來源和造詞的動機,不必在文字上回到古人。例如,如果我們討論“大人物”的原始形式,我們不必恢復它的原始通俗形式“大萬”,更不用說恢復它的原始形式“大藤蔓”。文字書寫的規範化既要註重理據,又要遵循常規原則。“大人物”這個詞的形式是當今社會約定俗成的形式。此外,我們也不必對江湖中的詞匯視而不見,甚至壹說出來就聯想到黑社會,或者想洗清門戶,把“大人物”排除在普通話的詞匯之外,那樣會很討厭。因為普通話詞匯的來源極其復雜,也就是過去的“江湖”是個大概念。凡是有壹定本事出去謀生的,就叫闖蕩江湖。現在的人,詞匯來源於江湖術語的肯定不在少數。過去的江湖藝人就是今天的文藝工作者,所以“大牌”最早用在文藝界也就不足為奇了。大海不擇細流也能變得偉大,我們民族的詞匯有巨大的容量和潛力吸收和改造古今中外的各種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