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中意的文言文

中意的文言文

1. 文言文中意的用法

文言文中“意”的用法:

①心意;意圖。《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

②意義。《馬巴黎油畫記》:“則其意深長矣。”

③心情;神態。《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宦遊人。”《狼》:“目似螟,意暇甚。”

④情趣。《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⑤料想;估計。《鴻門宴》:“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促織》:“當其為裏正,受撲責時,豈意其至此哉!”

⑥懷疑。《列子·論符》:“人有亡鐵者,意其鄰人之子。”

2. 古文得的用法

(會意.金文字形,右邊是“貝”(財貨)加“手”,左邊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裏拿著財貨,自然是有所得.本義:得到,獲得) [1]同本義(本來沒有而爭取得來成為己有) 得,行有所得也.──《說文》 三人行必得我師焉.──《論語》.釋文:“本或作必有.”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難得.──《世說新語·假譎》 賣炭得錢何所營.──唐·白居易《賣炭翁》 工之僑得良桐焉.──明·劉基《郁離子·千裏馬篇》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誌,肆意);得閑兒(有空閑時間;得空);得勝回頭(宋元說書人在開講正書前先說壹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勝回頭);得職(獲得官職);得情報;得錢;得獎 [2]找到 知得而不知喪.──《易·文言》 慮而後後能得.──《禮記·大學》.註:“謂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莊子·秋水》 既而得其屍於井.──《聊齋誌異·促織》 [3]得知 故無術者得於不用.──《韓非子》 禮得其報則樂.──《禮記·樂記》.註:“謂曉其義.” 武王得之矣.──《呂氏春秋·義賞》.註:“猶知也.” [4]捕獲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亦指被捕獲;被逮捕.又如:得俊(俘獲敵方的勇猛將士) [5]成功;完成 已經傳人畫圖樣去了.明日就得.──《紅樓夢》 又如:得算(計謀成功);得策(謀略得當) [6]適,合 傲嘯東軒下,聊復得此生.──陶淵明《飲酒》 [7]具備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勸學》 [8]同“德”,恩惠,感恩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孟子·告子上》 地廣而不得者國危,兵強而淩敵者身亡.──《鹽鐵論·擊之》 [9]助動詞.能,能夠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論語·微子》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進退不得,為之奈何?──《吳子·應變》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史記·項羽本紀》 [10]得意,滿足 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史記·管晏列傳》 常使兩情皆得,彼此俱暢.──《世說新語·文學》 又如:洋洋得意 [11]看到 林盡水源,便得壹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得 dé 名 [12]收獲,心得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開鄭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潛傳》 "《周禮·師氏》:“掌國中失之事.”杜子春說:“中當為得.”古音中、得同音義通.故古書中“中意”亦通“得意”."(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76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13]德,道德,有德之人 尚得推賢不失序.──《荀子》 得 dé 副 [14]必須,應該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得 dé 形 [15]合適;正確 於彼計則得.──馬中錫《中山狼傳》 歷古今之得失.──《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