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鄂東民歌的獨特文化

鄂東民歌的獨特文化

鄂東民歌的音調來自於鄂東語音,所以決定鄂東民歌音樂特色的是鄂東方言。古樸平實的鄂東方言使鄂東民歌調子充滿山風野趣,泥土芳香。與我國北方充滿陽剛之氣的民歌和我國南方陰柔婉約的民歌不同的是,鄂東民歌是壹種剛柔壹體,陰陽交融的漢族民間音樂。

“言之不足則歌之。”——我們鄂東先祖們情之所至,引吭高歌,他們***同創造的民歌穿透時空,相傳至今。歌聲重現著我們鄂東先祖們的音容笑貌,凝聚著他們的聰明才智,展示著當時的鄉風民俗。它曾經給先人們帶來無窮歡樂,也會給我們帶來無比驚喜。它是先祖給後輩兒孫們留下的壹筆寶貴民間文化藝術遺產。我們應該珍惜它,傳承它。

鄂東民歌包括號子、山歌、田歌、牧歌、小調、風俗歌、燈歌等。重點介紹鄂東民歌中的山歌、田歌和牧歌。

山歌

山歌的歌詞有四句式、五句式和魚咬尾式三種。

四句式如:山歌好唱難起頭,木匠難起鳳凰樓,鐵匠難打鐵獅子,石匠難打石繡球。

五句式如:清早起來事兒多,先刷竈兒後洗鍋,丈夫回來要吃飯,細伢醒了要搖窩,哪有功夫唱山歌。這是在山歌中出現的壹種獨特的句式,它是在四句式的後面又緊跟壹句,打破了四平八穩的對稱形式,形成壹種非對稱性的節律美感。這與野外充滿動感的勞動生活息息相關。

魚咬尾式如:六月太陽似油煎,外面曬個女姣蓮,情哥看見過不得意喲,帶著上七裏,下八裏,七八壹十五裏,帶到蓮花墩上,梭羅樹上,丫兒撇上,芝麻葉上,火龍崗上好乘涼,好似織女和牛郞。這種形式的句子長短參差不齊,句與句之間回環相接、壹氣貫通。這種好似壹串魚兒互相緊緊咬著尾巴的句式,在鄂東民間稱之為“魚咬尾”。

鄂東山歌的調子有正板山歌、慢板山歌和快板山歌三種。三百六十調中的歌詞大多用正板山歌的調子歌唱;慢板山歌壹般用來演唱抒情的歌詞。快板山歌則用來表現明快熱烈的內容。浠水朱店壹帶的快板山歌獨具特色,充滿著原生態的音樂美感。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給後人解憂愁,三天不把歌來唱,三歲伢兒白了頭,切記莫把古人丟。”這首民歌通俗地說出了音樂的功能和作用,那就是調適心境,消解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悅、充實。歷史上孔子聞韶樂,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於是發出了“偉哉,樂教!”的感慨,意思是說偉大啊,音樂教育!事實上,壹個沒有音樂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我們每壹個人從母胎呱呱落地的那第壹聲啼哭,就是壹種美妙無比的樂音。接著的是咿呀學語,還有天真無邪的吃吃笑聲,那都是壹種原生態的歌唱。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孩子都是歌唱家。但隨著年令的增長,受各種原因的制約,相反地漸漸疏離了這種美好的聲音。所以我們祖先告誡我們說三天離了美妙的音樂,就要白頭發啊!話雖誇張,但不無道理。因此我們祖先傳下的歌不能丟掉,說的話也應該仔細想壹想。

這首山歌的調子給人壹種深遠、廣闊的空間感,好像山水雲天全都裝在裏面,只要開口壹唱,人就像飛升到高山頭上,妳聽那聲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蕩,穿越時空,穿越歷史。它喚起我們心靈深處的某種美妙情感。在2006年黃岡市民歌比賽中,演唱這首歌的歌手獲得金獎。人們普遍覺得這首歌給人壹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動。其實這首歌的奧秘主要在於能讓我們當代人與我們祖先進行心靈的對話,所以這種感動是我們發自生命深處的壹種尋根情結。

這首歌因為節奏比較自由,唱起來有壹定的難度,可以在音樂老師的指導下學唱。

田歌

鄂東山歌還包括田歌。農民們長期在田畈中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為了排解田間勞動的單調和枯燥,提神醒腦,解乏消愁,就產生了諸如“插秧鼓”和“薅秧歌”之類的田歌。後來又加進了鑼鼓,壹群人在田裏幹活,幾個人在田岸上敲鑼打鼓,形成了壹種節奏鮮明,舒暢愉悅的勞動場面。這種場面漸漸演變成農民祈求作物豐收的集體儀式。

宋代詩人蘇東坡的《筆記誌林》就載有“吾來黃州,聞黃人二三月,皆群居謳歌,其詞故不可解,其音亦不中律呂。但婉囀其聲,往返高下,如雞唱爾,”的風韻習俗,生動地記錄了當時鄂東農民演唱田歌的畫面。

鄂東羅田畈腔,浠水呵吙腔的特點有如雞鳴,音調高細悠長,所以也有雞鳴調的說法。鄂東地區的花鼓戲主要是從田歌中發展起來的。

田歌有水田歌和旱田歌之分:水田歌有栽秧歌、薅秧歌、車水歌、扯秧歌等;旱地有薅草歌、薅草鑼鼓、打單鼓等。

牧歌

山裏人說山歌是放牛伢喊出來的,這話不無道理。兩兩相對的山坡上,這邊的牧童壹個唿哨打過去,那邊的牧童壹個呵吙打過來,雙方就對起歌來。為了使對方聽得見,語音要拖長,聲調要誇張,情緒要放大。這樣語調也就變成了音調。如果再稍加以美化就成為了山歌的調子。因為是喊出來的,就決定了鄂東山歌高亢、悠遠的風格。

牧童對歌的歌詞有三百六十調中的,也有即興現編的。內容有表現男女戀情的,也有插科打諢,互相笑罵的。山裏人都很喜歡聽牧童對歌,那響亮粗獷的歌聲在山間回旋激蕩,使山裏人的生活充滿生機和樂趣。

這首牧童對歌中是互相考問知識的內容。壹方唱:天上的梭羅樹什麽人所栽,地下的黃河什麽人所開,什麽人把守三關外,什麽人去修行壹去不歸?另壹方答唱:天上的梭羅樹王母娘所栽,地下的黃河金角老龍開,楊六郞把守三關外,韓湘子去修行壹去不歸。古時候窮苦的孩子讀書機會不多,他們可以依靠這些歌詞來獲取各種知識。這就是民間文化藝術所具備的教育輔助功能。

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是流行於鄂東壹帶的壹種自娛性的廣場藝術,因在燈節期間演唱,故又稱為燈戲或燈調。八十八行大約濫觴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盛行於太平天國時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

八十八行行業眾多,有表現農林牧副漁的,有反映手工業勞動的,有表演經商活動的,有宣揚神話故事的。因行業復雜紛紜,故名八十八行。八十八行劇目豐富,思想內容健康曲調旋律優美,節奏明快;表演樸實自然,風趣幽默。無論是語言、音樂,還是表演,均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清代末年,政治腐敗黑暗,民生雕敝,人民顛沛流離,無心自唱自樂。加上八十八行組織工作浩繁,隊伍龐大,人力財力難以應付。特別是半職業和職業的燈戲和花鼓戲班的興起,幾乎取代了八十八行,致使八十八行壹度中落。鄂東除新洲外,其他各縣基本絕跡。

新洲八十八行,劇目分為兩大類,壹類是單邊戲,即獨腳戲;壹類是小戲,即折子戲。單邊戲有200余個,常見的有《賣花》、《賣茶》、《采茶調》、《推車調》、《十枝梅》、《打蓮花》、《挑牙蟲》等。小戲有150余出,如《補碗》、《小放牛》、《賣棉紗》、《打豆腐》、《打花鼓》、《打哈巴》、《十八扯》、《夫妻觀燈》等。上面提到的小戲劇目,大都被楚劇、黃梅戲、東路子花鼓等劇種吸收。

新洲八十八行的存在,不僅為我們保留了壹個民間演唱的藝術品種,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研究和探討八十八行與楚劇的關系及楚劇的源流沿革,留下了壹份寶貴的遺產和可靠的佐證。新洲縣文化館挖掘、整理近百個腳本,並撰寫了《八十八行初探》、《八十八行與楚劇》等論文,為探索八十八的藝術規律,為楚劇回歸民間,作了大量的工作。

2006年11月2日,“新洲八十八行”列入《武漢市正式公布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鄂東民歌具有濃厚的民俗性和包容性。經過不斷發展,除了部分是傳承歷史、傳授生產生活知識的, 民間還有風俗歌:婚嫁喜事有《撒帳歌》,《哭嫁歌》,喪事有《哭喪歌》,端午節有《龍船調》,慶祝豐收有《打梆歌》,建房成功有《起梁歌》等,多為壹唱眾幫,曲調風格各異。

鄂東民歌也曾經輝煌。舵手纖夫,擊槳高唱,樵夫山姑,飛歌傳情。民歌伴隨著人們度過了艱難的歲月,民歌激勵著人們的反抗和鬥爭。鄂東民歌滋養了漢劇,楚劇,形成了黃梅戲。土地革命時期,誕生於鄂東的《八月桂花遍地開》成為不朽紅色經典。

文革時期,鄂東民歌被當作“四舊”封殺,《三百六十調》等壹批優秀的民歌被斥為“淫詞小調”,遭到批判的民歌手噤若寒蟬,人們談民歌而色變。其後,隨著影視的普及和流行歌曲的湧入,鄂東民歌淡出人們的生活。而今,能唱民歌的老人逐年減少,年青人不熟悉民歌,鄂東民歌瀕臨失傳,傳承和發展已成當務之急。

誠然,由於受時代的局限,不少民歌的歌詞既雅俗同在,又良莠***存,有的比較粗俗,甚至是封建糟粕等。但瑕不掩瑜,它以自己鮮明的特性融化著千百年來鄂東地域文化的優良傳統,烙下了深深的歷史印記,有較高的歷史和社會價值。與此同時,這些泉湧如珠的民歌,文化價值的含量也是不可低估的,說它是文學、語言藝術的寶庫也不為過分。完全有理由相信,人們可以利用民歌所反映和折射的鄉音鄉性,鄉人鄉物,鄉土鄉情,鑄成壹部絕妙的鄉土教材,激勵人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忱。

傳承鄂東民歌

新洲古稱舊州,原隸屬黃州。1951年分立新洲縣,隸屬黃岡專署, 1983年8月,新洲縣劃歸武漢市管轄,後改為新洲區。盡管新洲民歌有自己獨特的地域特點和人文特點,但整體而言,新洲民歌還是類屬鄂東民歌系列,傳承鄂東民歌,新洲人作出了艱辛的努力。

近幾年,新洲區宣傳文化部門依托豐富的民間文化資源,創新載體,構築平臺,把鄂東民歌打造成新洲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旅遊經濟的文化品牌。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新洲縣文化館組織葉文芳、張友德、馬柳春收集整理新洲民歌,歷時三年,編輯了《新洲民間歌曲集》,為我們留下了壹批寶貴的資料。

舊街農民劉艷庭,三十年間收集整理了200多首民歌,創作了30多首新民歌。歲月艱難,生活貧苦,他不改癡心,不倦追求。他創作的《道觀河情歌》,作為新洲民歌保留曲目,在新洲演唱了五年,獲得武漢市第七屆“金秋歌揚”農村文藝調演壹等獎,2008年6月在中央電視臺《激情廣場》演出。

近幾年,新洲民歌傳承和創作隊隊伍不斷壯大,壹批幹部職工教師和農民加入歌曲創作行列。區政協文史委主任黃小遐創作的《美麗的陽邏港》、區文明辦主任李仲平創作的《我們的新洲》、退休幹部葉文芳創作的歌曲《家在新洲》,歌頌了新洲改革開放和建設發展的偉大成就;教師趙建軍創作的《路》,盛贊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教師梅勝平創作的《男子漢》褒揚勤勞勇敢的新洲人民。《十勸我的哥》、《扁擔郎》、《推車謠》壹大批新民歌也噴湧而出。

新洲的傳承鄂東民歌事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也引起了省市媒體的關註。《湖北日報》《六旬新洲山歌王尋師省群藝館》,《長江日報》《反串太婆“比太婆還像太婆”》,《長江商報》《情歌癡漢迷上湖北民歌30年收集創作400余首》、《武黃網友聯手創作“舉水謠”》、《社科院專家考察新洲民間藝術》,《楚天都市報》《莊稼漢子的音樂夢》、《鄉村“梅蘭芳”》,《楚天金報》《“鄉巴佬”藝術團唱進央視》,都用大量的篇幅報道了新洲人傳承鄂東民歌、弘揚地域文化的探索和努力。

2005年以來,新洲***組織了三屆“雙百杯”文藝大賽,三屆“民間藝術節”,以鄂東民歌和鄂東民俗的表演作為主題,把鄂東民歌和新洲原創歌曲作為必選曲目。

重塑舊街花朝文化節。調集民間藝術團隊,設置多個展臺,展演鄂東民歌和民俗節目,在民間經貿盛會中展示地域文化,充分彰顯古老節會的文化內涵。

2008年6月,新洲舉辦“建築工人節”之機,邀請中央電視臺到新洲錄制“激情廣場”節目,排演了歌舞《道觀河情歌》、《家在新洲》和《男子漢》。借央視平臺,把鄂東民歌和新洲原創歌曲推向全國。

2009年10月,武漢電視臺《記錄武漢》欄目,攝制了反映新洲傳承鄂東民歌工作的8集記錄片《為農民而歌》,11月3日起在武漢電視臺第六頻道連續播出。該片形象地記錄了新洲人傳承鄂東民歌的艱辛努力,贊美了新洲人弘揚地域文化不懈追求,真實感人,社會影響非常強烈。隨著網絡的推介和媒體的宣傳,鄂東民歌也開始大步走出新洲,走出武漢,走向全國。

長江浪推浪,長江萬裏長。

萬裏長江上有壹個陽邏港

浪漫的江上琴弦,彈出個水鄉都市

溫柔的湖光山色,描出個夢裏水鄉

武湖明月夜,堤畔柳絲長

陽邏港上好風光。

陽邏港,美麗的陽邏港

陽邏港,心中的陽邏港

那是我放飛希望的地方

……

這是新洲區向社會推薦的“紅歌傳唱”歌曲——《美麗的陽邏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