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樂山大佛簡介

樂山大佛簡介

樂山大佛,又名淩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淩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

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壹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樂山大佛和淩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8年10月8日,樂山大佛景區九曲棧道處已經開始施工前打圍封閉。

建造歷史:

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淩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

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

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

海通死後,工程壹度中斷。

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

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臯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

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佛像結構:

1、基本面貌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壹起形成了壹佛二天王的格局。

與天王***存的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匯集成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

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開鑿的淩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

右側是唐代開鑿大佛時留下的施工和禮佛通道——九曲棧道。

佛像雕刻成之後,曾建有七層樓閣覆蓋(壹說九層或十三層),時稱“大佛閣”、“大像閣”;佛閣屢建屢毀,宋時重建“淩雲閣”、“天寧閣”;元代建“寶鴻閣”;明代崇禎年間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終廢毀殆盡。

2、石塊發鬈

大佛頂上***有螺髻1051個,這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

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壹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單塊螺髻根部 *** 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

螺髻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5-15毫米。

1991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髻石3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78厘米,頂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3、木質雙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壹深約25厘米的窟窿,維修工人從中掏出許多破碎物,細看乃腐朽了的木泥。

這證實了南宋範成大在《吳船錄》中的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

由此可知,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

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

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後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已不可考證。

4、排水系統

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

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壹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

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詩“泉從古佛髻中流”。

在大佛頭部***18層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壹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

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表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

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長9.15米、寬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側兩端各有壹洞,互未鑿通,右洞深16.5米、寬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寬0.95米、高1.1米。

這些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性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左右互通的兩洞,由於可匯山泉,內崖壁上凝結了厚約5-10厘米的石灰質化合物,而佛身壹側 崖壁仍是紅砂原巖,而且比較幹燥。

那左右不通的兩洞穴,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

顯然,這是由於洞未貫通的緣故。

不知道當年修建者為何不把它打通

5、胸部殘碑

據1962年維修的負責人黃高彬和羅伯衡介紹,當時發現大佛胸部有壹封閉的藏臟洞。

開洞壹看,裏面裝的是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而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

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

從大佛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

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毀。

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這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

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通洞裏保存,可惜在1966年被人毀掉了。

擴展資料:

設計特點:

樂山大佛具有壹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頭部***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壹條橫向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

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壹洞,但互未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沿大佛左側的棱雲棧道可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

在此擡頭仰望大佛,會有仰之彌高的感覺。

坐像右側有壹條九曲古棧道。

棧道沿著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

這裏是大佛頭部的右側,也就是淩雲山的山頂。

此處可觀賞到大佛頭部的雕刻藝術。

大佛頂上的頭發,***有螺髻1051個。

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壹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壹深約25厘米的窟窿,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巖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

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

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壹封閉的藏臟洞。

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

洞裏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

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

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

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遭毀。

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裏保存,可惜於文革被毀。

宗教內涵:

樂山大佛是壹尊彌勒佛。

唐代崇拜彌勒佛。

佛經說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武周時期,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壹部《大雲經書》,證明她是彌勒轉世,百姓對彌勒的崇拜幫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登上帝位。

由於武則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國塑鑿彌勒之風大行。

樂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則天時代僅20余年,所以當海通修造樂山大佛時,自然選擇了彌勒佛,而且彌勒佛既是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這同平息水患的鎮江之佛要求是壹致的。

中國漢地佛教文化中,彌勒佛造像的變化是很大的,第壹階段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交腳彌勒;第二個階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第三個階段是布袋彌勒。

樂山大佛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

照《彌勒下生經》所描述,彌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要求他的五官、頭、手、腳、身都具有不同於壹般人的特征。

樂山大佛整個形體超凡脫俗,頭上的發髻、闊大的雙肩、高而長的眉毛,圓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規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寬肩細腰”,在大佛身上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壯實的雙肩,飽滿的胸脯,體現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時尚。

樂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雙腳自然下垂,這與印度佛像的“結跏趺式”也不壹樣,因為大佛是修來鎮水的,這種平穩、安定的坐式可以帶給行船的人戰勝激流險灘的勇氣和決心。

布袋彌勒佛是根據中國五代時期的壹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