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保定(包括其他縣)有哪些文化歷史遺產?

保定(包括其他縣)有哪些文化歷史遺產?

保定擁有眾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1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7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47處。

非物質文化遺產涿州皮影戲

皮影戲,俗稱“皮影戲”,在中國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它是壹種獨特的集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於壹體的傳統藝術,由牛皮或驢皮雕刻而成的人物和道具由藝術家操縱,然後通過燈光在銀幕上表演。在中國皮影戲的歷史上,涿州有過輝煌的壹頁。中國皮影戲的歷史,不能不提“涿州”二字。經考證,北京、唐山乃至承德、遼寧的皮影戲源頭就是涿州的皮影戲。涿州的皮影戲叫“涿州影”。《涿州影》傳入北京,有人說是明末。1957青年節,毛澤東看了皮影戲《鶴與龜》和《蛇與蚌相爭》的寓言故事。2005年中國唐山國際皮影戲藝術展的舉辦表明,皮影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壹部分,不會在歷史中無聲無息地消失,而是會重新出現。同時,“涿州影”作為涿州歷史上的壹個亮點,也應該拂塵而去,熠熠生輝。

非物質文化遺產充滿尷尬。

高蹺起源於城東的雨荷村,據說是由宮廷舞蹈演變而來,已有200多年的歷史。90年代初,縣文化館組織人員深入農村,對這壹瀕臨滅絕的古文化遺產進行挖掘整理,並搬上舞臺。1991正月初壹,縣裏編排的寸高蹺舞《小羊倌》在央視多次播出。北臺魚臺村、宋屯村文藝宣傳隊演出。寸高蹺分別在1996和1997被央視3臺和7臺報道。

非物質文化遺產淶水高洛古樂

淶水縣義安鎮高洛村古稱“高樂”。北距北燕後國都城淶水縣司徒村4公裏,距軒轅黃帝家廟所在地淶水、易縣交界處洪崖山20公裏。在高洛村,有壹個民間器樂表演俱樂部——音樂會,村民們自願參加,排練,表演。全稱是“高樂蘭琪音樂節”,又稱“音樂大慈善社”。經專家學者鑒定,是壹種古老而原始的民間音樂,其中的祭祀樂據說是4800年前中國音樂之祖淩倫所創黃帝家廟祭祀樂的變奏。

雄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趙剛古樂

雄縣趙剛村的音樂會是民國時期的手寫樂譜,記錄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古樂。經過專家鑒定,其中有幾首是在其他地方的古樂中從未發現過的——雄州的古樂是“天然”的,這個村子的音樂會演奏技藝高超。因為民俗活動是自發的,而“音樂會”又不以營利為目的,所以往往很難持續下去。這個村的演唱會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從88歲的老人到20多歲的小夥子,四代人壹起玩。正是這種傳承有條不紊地傳承著,所以在這個村子裏的演出非常熱鬧,在管樂器等樂器上的音高控制非常好。

非物質文化遺產定州魏紫吹歌

魏紫吹歌是冀中民間吹歌的典型代表,定州市魏紫鎮是魏紫吹歌誕生和流傳的地方。據魏紫村老藝術家王成奎介紹,他們家已經傳了六代,推測魏紫的彈歌歷史超過200年。代表曲目有《放了毛驢》、《棗》、《過年好》、《壹朵花》。新中國成立初期,音樂家楊、曹安和編著出版了《定縣村管樂集》,共34首,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65438-0996年,文化部命名魏紫鎮為“中國民族音樂之鄉”。

非物質文化遺產曲陽石雕

自西漢以來,曲陽的石工用大理石雕刻石碑,最初是墓碑,後來用於筆記和留言。它們主要陳列在寺廟裏,被漢武帝譽為“雕塑之鄉”。北魏時期雕刻的佛像和獅子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古拙的作品簡單、窄而薄,強調形狀。盛唐時期,佛教盛行,石雕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曲陽成為中國北方漢白玉雕像的發源地和雕刻中心。其雕刻以圓刀法流行,人物佛像豐富,衣著流暢,文武姿態,鳥獸、花鳥、靜物等輪廓清晰,線條流暢,人物造型精美。元代曲陽的石雕藝術享有盛譽,造型優美,工藝精湛,生動巧妙。許多作品代代相傳。作為貢品,雕塑藝術家楊瓊的《壹獅壹鼎》在元世祖受到忽必烈汗的高度贊揚,稱其為“此絕技”,“編入宮中,為各行各業的石匠建造壹座偉大的城市”。時至今日,天安門廣場前的金水橋依然放射著燦爛的光輝。清末曲陽藝人劉普之雕刻的《鶴》、《梅幹花》等作品獲巴拿馬國際藝博會第二名,從此被稱為“曲陽石雕”。民國中期,鞏義興、日新、永新等幾家大型私人雕刻廠在北京、南京等地設立了銷售網點。新中國成立後,3000多名曲陽石雕藝術家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民族文化宮、軍事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和天安門廣場的修復等工程建設。

1995年,國務院命名曲陽為“中國雕塑之鄉”。2005年5月,國際雕塑協會授予曲陽“中國第壹雕塑城”稱號。

非物質文化遺產白溝泥人

白溝泥塑,俗稱白溝泥娃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白溝泥塑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多次在國外展出,被視為國禮和很好的展示品。多年來,“白溝泥人”和“楊柳青年畫”齊名。泥娃娃起源於城西劉莊以北。18世紀末,它們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發展成為北方泥人之鄉,從幾個只活到了生命盡頭的家庭,發展成為流行於壹方的特色。到清朝末年,在南方的劉莊、白溝北方的行李欄等村落,幾乎家家以此為業。古鎮街石橋段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泥人市場,產品遠銷華北、外口、東北等地。

曲陽定瓷非物質文化遺產

定窯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隋代,曲陽開始燒粗瓷,唐代開始生產白瓷,北宋達到頂峰。它以生產宮廷瓷器而聞名,當曲陽定瓷還是個嬰兒枕頭時,定窯就被列為五大名窯之壹。丁瑤燒制的白瓷潔白細膩,釉色均勻,薄而硬,素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之稱。蘇軾有詩曰:“定州瓷色白。”1999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由國際工藝美術大師陳文增創作的雲龍雕花花瓶,構思新穎、典雅,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陳文增獨特的“瓷、詩、書”三重藝術獲吉尼斯藝術成就,“小口雕花瓶”被中國工藝美術界稱為“中國數壹數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黟縣沂水硯

沂水硯產於古壹舟,相傳始於戰國,盛於唐宋。它是中國制硯的鼻祖,也是歷代宮廷的貢品。弘治《益州誌》記載,硯臺有紫、綠、白、棕四種顏色,質地細膩堅硬,對硯臺相當好。唐代宜州制硯、制墨大師晁封為,其子李廷貴為墨官。後來,李廷貴將他的技藝傳播到安徽,然後傳播到粵西,導致了佘艷、徽墨和端硯的發展。到了宋代,沂水硯受到趙皇室的青睞,居宮廷貢品之首。宋代貢品盛贊易硯:質地堅實,色嫩純正,滑中有澀,澀而不滯,澀而易墨,色尤鮮艷。明代貢品專家對沂水硯的評價是:它是第壹種質堅滑、色澤艷、聲冷、體重、收藏完整的硯。清代,柳葉煙、磨盤柿、硯並稱為“益州三寶”,為清廷貢品。擁有2000年歷史的硯匠們,吸收了其他行業的雕刻技術,將書畫融為壹體,形成了江南精致,北方堅樸的獨特風格。在中國硯雕界獨樹壹幟,使沂水硯成為集文化、歷史、政治內涵和多種雕刻技法於壹體的藝術瑰寶。

非物質文化遺產安新蘆葦畫

被譽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澱,蘆葦生長歷史悠久。早在北宋時期,《太平宇宙》就有記載,湖中有許多蘆葦和蘆葦。湖中有12萬畝葦田,年產蘆葦7.5萬噸。白洋澱蘆葦具有皮薄、節長、韌性好的獨特特點,具有很高的天然材質美。

湖中蘆葦歷來用於編席、陪襯,白洋澱聰明智慧的人民賦予蘆葦以藝術的靈魂,制作出精美的蘆葦工藝畫,展現了白洋澱的自然風光,具有濃郁的水鄉風情和獨特的藝術內涵,作品暢銷海內外。

非物質文化遺產雄縣黑陶

中國黑陶工藝起源於古老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有著7000多年的輝煌歷史。後來因為青銅器的更替,失傳了近4000年。黑陶從人們的日常用品逐漸發展成為古樸、莊重、美麗、童稚的藝術品,成為古代宮廷和官僚貴族的珍愛工藝品。

為了弘揚中華文化,雄縣顧莊頭村在1986辦起了黑陶廠。在民間老藝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專家、著名書畫家的幫助下,充分利用當地紅粘土為原料,通過手工繪制、烘幹、壓延、線描、雕刻、燒結等多種工藝程序,制作出黑色、銀灰、靛藍等多種顏色的黑陶工藝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黟縣絞胎瓷

絞胎陶瓷,簡稱絞胎,始於唐代,宋代靖康之變後中斷。河北易縣的張保軍,1986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自願要求回到農村致力於絞胎陶瓷的研究和創作。經過18年的不懈努力,他不僅恢復了傳統的撚胎陶瓷,還開創了現代撚胎陶瓷的新體系(現已獲得11專利)。他的作品多次被黨和國家領導人作為禮物贈送給外國朋友。各種媒體也報道了184次。

非物質文化遺產定興琺瑯

定興縣順奇搪瓷廠是壹家有幾十年垂直生產工藝美術的專業老廠,是華北地區景泰藍產品的主要生產廠家。

景泰藍,又名琺瑯,始於我國明代景泰年間。當時產品顏色以藍色為主,故稱景泰藍,已有500年歷史。

非物質文化遺產萊文紡織

萊文紡織歷史悠久,始於明末,盛於清末,盛於明初,歷時四百年。高陽縣的紡織品遍布全球。20世紀上半葉,其產量占華北的三分之壹,有“桂林山無雜木,萊文布四季新”的美譽。

乾隆年間,直隸總督方冠成非常重視農業和桑業。在他的主持下,將棉花種植、紡紗、織造、印染的全過程繪制成16《棉花圖》,呈獻給乾隆皇帝,受到贊賞。乾隆親自在每幅畫上批了壹首詩,並下令刻在石頭上永久保存。新中國成立後,紡織工業進入了壹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萊文的印花布更是獨樹壹幟。如今,萊文紡織工業重現輝煌,進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高陽縣被省政府命名為“紡織強縣”。

保定物產豐富,人傑地靈,人傑地靈。古代壯士荊軻、燕國大夫郭琨、漢昭烈、地理學家趙匡胤、宋太祖、李道元、戲劇家祖沖之、著名諫官、京劇藝術家、東晉著名戲子等等。保定的教育淵源人文燦爛。保定畢業的清官、教育家很多,如宋代的,明代的和清代的蓮池書院,北洋軍閥馮,晚清狀元等。保定是留法勤工儉學的發源地,培養了蔡和森、趙世炎、、李、李富春、、陳毅、聶、蔡暢、向警予等壹大批中國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將軍的搖籃。中國近代第壹所軍校建在保定東郊。保定軍校培養了吳、孫、蔣介石、李、葉挺、張治中、傅、陳誠、白崇禧等1800多名將軍。保定在清末被稱為學生城。這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曾是義和團活動的重要地區,北方辛亥革命的發祥地,河北省第壹個* * *生產黨支部的誕生地。紅旗譜,小戰士張嘎,野火鬥古城,都記錄著保定昨天的輝煌。

燕下渡遺址

燕下渡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易縣東南部,保定市以北52公裏。它位於北沂水和中沂水之間,是戰國時期燕國的首都。城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8公裏,南北寬約4公裏。已經找到了三個城垛和三個大門。宮殿區位於城址東北,大型主體建築仍保留吳陽臺。位於宮殿區中心,高度11米,東西最長點140米,南北最寬點110米。武陽臺以北有王景臺、張公臺、老木臺,三者位於同壹軸線上,以高大的夯土臺為主體建築的基座,是戰國中期城市建築最明顯的特征。舞陽臺的東北、東南、西南有三組宮殿建築,每組都是規模較大的主體建築基址和若幹組合關系的夯土建築。手工業作坊遺址位於從西北向東南呈弧形的宮殿區。有許多工場遺址,如鑄鐵、武器、硬幣、陶器、制骨器等等。市民居住遺址位於東城西南,中東部出土了大量的家用器皿。葬區在東城西北角,“虛糧葬”墓區共有13座古墓,全部密封,排列有序。夏衍建在燕昭王,是燕國南部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持續時間很長,壹直到秦國滅燕國,才被滅棄。燕下渡遺址出土的豐富文物是研究燕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實物資料。

滿城漢墓

滿城漢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西北21公裏的滿城縣靈山。這是西漢中山王劉勝和他的妻子竇婉的墓。它是中國最完整和最大的洞穴宮殿。西漢中山靖王劉勝是皇帝劉啟的兒子,東吳皇帝的哥哥。他死於丁原四年(113)二月,作為中山王,統治了42年。劉勝墓和竇萬墓都是依山而建的。陵墓和墓室是在山上雕刻成弧形的,但兩座陵墓的布局相似。整個墓室分為六個部分:墓門、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後室。墓內建有木瓦房和石板房,形成了功能齊全的豪華地宮。除了墓中華麗的陳設和棺槨,發掘中還出土了1000多種文物。其中金銀器、玉石器、銅器、鐵器4000余件,各種銅燈19件,其中長辛宮燈、措金博山爐最為珍貴。在全國考古工作中,首次發現了劉勝和竇綰的兩套金玉衣服。劉勝金縷玉衣總長1.88米,玉2498件,金線約1100克。竇萬玉衣總長1.72米,玉2160件,金線約600克。滿城靈山漢墓出土文物曾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受到國內外的高度評價。?

紫荊關

紫荊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易縣西北部的紫晶山上,距保定市北部89公裏。海拔1080米,是內長城重要關隘之壹。山路崎嶇,易守難攻。東漢時,名為武阮館。因其山崖陡峭,形似屏風,故又稱普銀,列太行八龍之七。在宋代,它被命名為金北關,但後來因為山上有許多紫荊花樹而改為這個名字。位於居庸關和道馬關之間,統稱為“內三關”。關的主城被城墻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城小,有文武廳;西城是壹個很大的駐軍之地。關城東、西、南城墻外有城墻,形成三個小城池環繞主城。此外,南天門兩側的洋河門外還有黃土嶺城,與西城隔河相望的拒馬河北岸還有壹座小新城(或稱益西堡城),由鐵索相連,是關城的前哨。墻體總長度為10516.5米..有9個城門,4個水門,19戰鬥平臺。紫荊關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古代的軍井和唐代的軍磨石都保存得很好。古棧道遺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多次發現古印章、古錢幣、古服飾。這些文物為研究中國古長城、古漢字和古代軍事制度提供了資料。?

壹次會朱軾

壹次會石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以北60公裏的定興縣西北部石柱村。柱身鐫刻“異鄉壹次會柱子頌”,三千多字。全柱分為基礎、柱身、石屋三部分,高6.65米。地基為巨石,近方形,東西兩側長2米,南北略短,基石上有蓮花覆柱基礎,雕塑剛勁有力。柱高4.5米,為邊長不等的八角形。它是由兩個淺棕色的石灰石底座連接而成。從下到上,每1米約內高度為2.5厘米。柱身四面鐫刻頌詞、題名,筆法古樸蒼勁。柱頂有壹塊長方形石板,是柱子的蓋板,也是石屋的地基。石屋建在石板上,三間寬,兩間深。它有壹個單檐四A屋頂,雕刻有柱子、水桶、方窗、壁架、檐椽、角梁、瓦片和屋脊。壹次回石柱造型奇特,為研究南北朝古建築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標本。這首頌歌描述了北魏末年統治階級鎮壓杜洛州和榮格農民起義的情況。定興地區曾經是農民起義軍和北魏軍隊激戰的地方。起義失敗後,人們將遺體收集起來集中掩埋,並立起木柱作為象征。北齊河清元年(562年),統治者將木柱改為石柱,並增加了銘文和頌詞。?

易縣道德井莊

逸仙德經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以北60公裏的易縣龍興寺舊址。建築高約6米,分為樓座、樓身、樓頂三部分。這座建築是壹座有蓮花的石雕。

丁瑤網站

丁瑤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西南60公裏的曲陽縣尖子村,東西延川村壹帶。該縣曾屬定州管轄,故稱丁瑤。

定州開元寺塔

定州開元寺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定州市南門裏以東,保定市西南62公裏處。

葛園寺

葛源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西北150km的淶源縣西北角。現存建築包括天王殿、文殊殿和藏經閣,它們位於壹條南北中軸線上。

凱真治

開禪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大廟”“大佛寺”。位於保定市東北60公裏的高碑店市原新城東北角。它建於唐朝,在明清時期重建。

ci雲歌

慈雲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大悲亭。位於保定市以北51公裏的定興縣十字街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五月。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重修。嘉慶二十五年(1820)重修更名。元代大德年間,龍興寺主持僧寶德因舊大悲亭被兵毀壞,發願重修,大德十年建成。龍興寺原來有前中後三部分,現在只剩下中間的亭子了。亭子坐北朝南,南北長12.6米,東西寬11.4米,平面近正方形,高約13米。重檐瓦頂,上下三間寬,三間深。磚木結構,屋檐下有鬥拱支撐,工藝精湛,彩繪華麗,氣勢磅礴,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明史·周莉》有壹段題字。

北嶽寺

北嶽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曲陽縣西部,保定市西南83公裏。建於北魏宣武帝時期(500 ~ 512),是祭祀北嶽的場所。歷代沿襲,直至清順治十七年(1660),於北嶽祭衡山。

古荷塘

古蓮華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裕華西路南側。位於保定老城區中心,面積3.15公頃,池面積0.79公頃,是中國北方現存最早的實景園林。唐至元二年六七五年,在臨猗閣的基礎上建立。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投降蒙古的金將軍張柔從滿城遷至順天軍(金代寶州為順天軍駐地),重修城墻,引水入城,疏浚河道,重修蓮花池。700年來,這裏是別墅,是書院,是酒店,是宮殿。1921修復荷塘時,北洋政府徐世昌總統題寫“古荷塘”四字匾,沿用至今。蓮池園以水池為主體,以臨猗亭為中心。主要建築有水東樓、藏書閣、藻歌廳、君子壽堂、秦湘閣、高粉軒、寒碧綠閣、臨猗閣、金卓閣、薩蘭閣、布衣閣、劉莊閣和觀瀾閣、萬虹橋閣、曲橋閣、袁劍白石橋等。,從而形成壹個“有風景的湖”。蓮池東廊是碑林,有清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題寫的碑文7處,嵌在北廊墻上的明清書法家題寫或臨摹的碑文88塊。古蓮池是南北園林之美,有“城市蓬萊”、“三鄉七澤”、“小西湖”之美譽。1988,歷史文化內涵豐富,風景優美,位列“中國十大名園”。?

政府部門

直隸總督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裕華西路99號。清代直隸總督處理公務的衙門。這個部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元朝。祖至元七年(1270),順天路(後改為保定路)為周孟侃巡撫,建宣化堂為官署。作為官署,明初為保定官署,永樂時改為大寧官署。進入清朝後,幾經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奉命修建大型工程,改建為直隸總督署。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壹直是直隸軍政樞紐機關。在這個部門任職99次的總督有74位,包括李偉、方冠成、柳永、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人。歷史內涵豐富,有“壹個總督署,壹半是清史寫照”的美譽。民國以來歷任直隸總督、川粵湘贛總使、魯豫巡撫、保定大營、河北省政府駐地。建築總面積30000多平方米,分為東路、中路、西路三路,中間隔著兩條南北向的道路。主體建築在中路,還有* * *武進大院,都是青磚屋脊的小型硬山建築,保留了雍、甘時期的風格。它是中國北方典型的清代衙門建築。中路主要建築有大門、儀門、大堂、公牌坊、二堂、官邸、上樓、左右廂房、廂房。整個建築以隧道中軸線和各廳中心為軸線,院落之間,跨廳之間,主翼之間,回廊相通,意境深遠,氣氛肅穆。它是中國唯壹保存完好的清代官邸。

清溪嶺

清西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西北80公裏的易縣梁格莊西部。是清代皇家墓葬群,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面積100多平方公裏。先後有雍正泰陵、嘉慶長陵、道光穆陵、光緒崇陵四座陵墓;有3個後墓,3個公主墓,4個王子和公主的花園,***14陵墓,葬有76人。泰陵是雍正帝的陵墓。建於1730 ~ 1737,建築最早,規模最大。它是清西陵的中心。其他的墳墓分別位於東西兩側。泰陵從最南端的五孔石橋開始,沿神道向北先後修建了石牌坊、石象養生、龍恩堂、方城明樓、寶鼎等50余座建築。長陵,建於1803,是嘉慶皇帝的陵墓,規模和泰陵差不多,寶頂甚至比泰陵還高。道光陵比太和昌陵小,但楠木隆恩殿是獨壹無二的。光緒崇陵是中國最後壹座陵墓,建於1915年。範圍雖小,但排水系統完善。清西陵有1000多座宮殿,1000多座石建築和雕刻。陵中松柏如海,氣勢磅礴。

大慈閣

大慈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東街南側、北街南端。作為保定八大名勝之壹,它被稱為“淩霄城亭”。又名大悲亭,又名真覺寺。始建於宋金時期。現在的大慈閣是乾隆年間燒毀後重建的建築,占地1.400平方米。清河道部

清河路系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興華路西端北側。坐北朝南,建於掃道光年間。它是清朝第壹個地方政府行政機構,後來成為軍閥王占元的住所。抗戰勝利後,這裏成為國民黨第28軍的軍事總部。建國後曾歸河北省供銷合作總社所有,現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公寓。現有門樓後是三個院落,每個院落都是獨立的,院落之間有壹個大廳。院內有東、西、北三個房間,沒有南房。前院和中院有七個正房,後院有五個正房,進深1。這些房子由走廊連接,而且都是硬山。現存建築完好,仍保留著清末官邸的特色。?

淮軍CCBA

淮軍CCBA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環城西路南段。是壹座具有江淮建築風格的古建築群。遺址原為縣城隍廟和土地廟舊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中國近代史上第壹所正規化的軍事高等學府。位於保定老城區以北2.5km,占地面積654.38+0萬平方米。法國留學勤工儉學紀念館

法國勤工儉學紀念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陳有雲祠堂,後改名為1984。位於保定市金臺壹街西端原育德中學。廣元曹錕故居

曹錕故居廣元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裕華西路中段北側。是明代大寧右衛司舊址。冉莊地道戰遺址

冉莊地道戰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西南30公裏的清苑縣冉莊。抗日戰爭時期,冉莊人利用地道打擊日偽軍的英雄業績聞名全國,冉莊地道也享譽世界。城南莊革命紀念館

城南莊革命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西南154 km的阜平縣城南莊。北面是蒼山主峰,南面是胭脂河。抗日戰爭時期,中央北方分局和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都設在這裏,領導邊區軍民進行抗日鬥爭。1948年4月,、、由陜北經陜西進入阜平,並在此設辦事處。、朱德和董也曾在這裏工作過。毛澤東在城南莊召開了多次重要的軍事會議和整黨整黨會議,撰寫了《1948年土地改革和整黨》、《新解放區農村工作策略》、《1948年紀念五壹勞動節標語》等著作。1973年在此建立紀念館,占地5252.6平方米,房屋53間,其中包括毛澤東居住的老院,面積1751.2平方米,舊房21間。前院和通往後山的防空洞保存完好。?

白洋澱

白洋澱國家風景名勝區。位於保定以東45公裏。位於安新、榮成、任丘、雄縣、萊五市交界處,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淺水湖泊,被譽為“北方之南”、“華北明珠”。白洋澱面積362.8平方公裏,85%的水域在安新縣境內。正常蓄水量4億立方米,最高蓄水量6543.8+0億立方米。湖區由36個村和654.38+0.2萬畝蘆葦劃分為146個大小不等的湖泊,其中面積在100畝以上的湖泊有白洋澱、燒車湖、老王湖、馬蓬湖等99個。白洋澱因其面積最大(約89萬公頃)而得名。河湖相連,溝渠縱橫,水鄉縱橫交錯,蘆蕩荷塘星羅棋布。是擁有“西湖風蓮”、“東堤煙柳”等八大景點的旅遊勝地。白洋澱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歷史悠久,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北宋名將楊曾在此駐兵防遼。抗日戰爭時期,遊擊隊——延陵隊讓日本侵略軍心驚肉跳。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白洋澱的旅遊資源不斷得到開發,新的景點不斷建設。壹年壹度的“荷花節”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的遊客。?

涼城景區

涼城景區河北省級風景名勝區。淶源縣涼城,位於河北西部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大山脈的交界處,淶水、沂水、馬和河在此交匯。東南距保定150公裏,東北距北京200公裏。是北京、天津、保山、石家莊旅遊圈的重要景點。狼牙山

瑯琊山以抗擊日寇的五位八路軍戰士跳崖而聞名於世。其實狼牙山也是壹座名山,風險很大,風景也很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狼山競秀”就是當時燕國十景之壹。

順平瑤山王石莊園

順平縣堯山王家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順平縣堯山鎮,距保定市區25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