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神頭鎮旅遊資源

神頭鎮旅遊資源

神投韓集團

陵城區東部有壹座神頭鎮,是壹座秦代古城。相傳秦始皇稱帝後,周遊列國,“東望東”。他討厭那裏的霧靄,於是定居了下來。《厭倦時代》因“秦視之為厭倦旅行”而得名。

神頭古鎮風景優美。圍繞神頭的富錦河兩岸,分布著數十座雄偉高大的古墓,蜿蜒綿延數裏,俗稱七十二疑冢(今38座)。這些古墓有的形似饅頭,有的略似山崗。或相互依偎,或獨自站立。古墓上,雜樹生,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有種特別的感覺。更有甚者,在清晨和傍晚,總有壹片錦緞般的霧氣包裹著它,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奧秘。所以《陵城區誌》把它列為這壹帶的兩個景點,分別叫“疑冢疊翠”和“神頭清”。

關於這些古墓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三國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有人說這是榆次古城的城墻,還沒完工...據《陵區誌》記載,神頭村西壹座巨大而平坦的古墓,是我國漢代著名文學家東方朔先生之墓。雖然這些陵墓早已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壹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然而,這些墓葬的地下究竟藏著什麽奧秘,壹直不清楚。歷代詩人留下了歌頌“倦時”“古墓”的詩句,給彌漫在古墓中的疑雲蒙上了壹層詩意:“倦時,我真自由,仙家掛青天,幻境絕紅……”;“綠如煙霞隔岸而生,有人相對寄遠情;壹把土已壹代,莫千山樵稱其名……”;“炊煙散斜,山川難分;高格淩空登臨,詩呼吸可通雲……”

1979年夏天,考古學家決心揭開古墓的秘密。發掘了位於張高莊的15號墓和4號墓,清理了2號墓。考古人員挖出了15號墓的中室,只有壹些被浮土覆蓋的碎陶片。他們還深入挖掘了墓室的前室和中室的左室,發現很少。他們挖開了墓室的後室,在那裏發現了屍體,發現屍體已經死亡,散落壹地,但他們挖出了30多件精美珍貴的漢陶制品,包括完好的八蓮燈、典雅古樸的博山爐和青銅弩機,以及壹批漢五銖錢。殘存的陶罐、陶井、陶爐、陶倉等。有力地證實了這些墓葬屬於漢代。特別是在主墓中發現了兩件漢白玉石雕,壹件是栩栩如生的石豬,壹件是精雕細刻的石蟬,在同類漢墓中並不多見,具有較高的藝術和考古價值。

此次發掘,初步認定38座疑似墓葬均為漢墓,得出了“墓中有屍,墓中有物”的結論,推翻了疑似墓葬只是廢棄城墻的觀點。

疑冢蒼翠蜿蜒。藍色的衛津河流經其中,猶如遊龍過峽,別有壹番風情。籠罩在這座千年古墓上的疑雲已被初步揭開。這38座疑似墓葬的確是魯北平原上的壹大景觀。

東方朔華贊貝

《東方朔畫贊碑》,俗稱《晏子碑》,是唐代平原縣令顏真卿所作。字體凝重蒼勁,是書法的藝術瑰寶。紀念碑原存放在陵城區政府大院。1983年5月,新碑再次復制,舊碑保存在陵城區文化館。紀念碑高2.6米,寬1.03米,厚0.22米。它雕刻在高大的寬裏,四面都有雕刻。正文正面和兩面分別為漢大中博士題寫的《畫贊》正文、金夏侯湛題寫的《東方先生題寫的《畫贊碑》印記、真卿題寫。碑南北共15行,兩側各3行,每行30字,字為楷書。碑文的內容是對東方朔的高度贊揚,被稱為“在東方朔畫壹座豐碑”。

顏真卿(709-785),山東瑯琊(今山東臨沂)人,原名陳清。《東方朔畫贊碑》是顏真卿於唐天寶十三年(754)所作。唐天寶十二年(753),顏真卿因被迫奸淫楊,被貶為平原縣(今陵城區)知府。次年,我們時代的範陽、盧龍、阿東所任命的安祿山倒戈,派人到平原縣遊說。顏真卿壹邊招兵買馬,壹邊儲糧備戰,壹邊劃船喝酒懈怠,以此麻痹使者。隨使者出行時,看到東方朔的牌位殘缺不全,於是寫了壹本書稱贊了壹番,重新刻了牌位。安史之亂後,只有平原縣能夠堅守下來。

顏真卿全盛時(45歲)寫此碑,筆法蒼勁有力,蒼勁莊重,是顏碑中的瑰寶。蘇無雲:“顏壹生寫碑,而畫成清英雄,字連篇而不失清遠。”看到我輕松又便宜後,我知道魯公來了。雖然大小懸而未決,意義也不錯,但說話容易不沾沾自喜於書。(丘遲註)這塊碑在《晏殊》中已初具規模,對研究《晏殊》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原石已被刨去,面目全非。宋拓跋家代代相傳。千百年來,世人爭先恐後地復制和推崇它。1977被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