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平和縣的自然地理

平和縣的自然地理

平和縣地處福建省閩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毗鄰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地理坐標為北緯24°02′-24°35′,東經 116°54′-117°31′。轄10鎮5鄉,1個農場。

2012年全縣面積2334平方公裏,位居漳州市第壹位。山地260萬畝,耕地35.5萬畝,林地面積268萬畝。

平和縣境內群巒疊嶂,山清水秀,全縣森林覆蓋率69%,僅2011年,就造林綠化19.4萬畝;水果面積達90萬畝,總產量90萬噸,居福建省第壹位、中國第六位。漳州6條主要河流有5條的源頭在平和,為平和贏得"五江之源"的美譽(廣東韓江、漳浦南溪、鹿江、雲霄漳江、詔安東溪)。 平和縣處於南嶺山脈東西向復式構造帶與新華夏系第二復式隆起帶這兩個巨型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歷經多次的地殼運動,構造斷裂復雜。較為發育的構造體系主要是:經向構造、新華夏系構造以及旋扭構造。

經向構造

形成較早,多被後期新的構造所遷移和改造。縣內出露零星,僅見於西北部——蘆溪南北向壓扭性斷裂帶。

新華夏系構造

主要有:東槐——桂竹洋北東向壓扭性斷裂帶,伴生有蕉和——官峰北西向張扭性斷裂帶;九峰——土田北北東向折斷帶;文峰——大溪北北東向折斷帶(2、3折斷帶都伴有張扭性北西向斷裂);小溪——阪仔北北東向復式背斜。

旋扭構造 

主要見於安厚帚狀構造,從北乾嶺開始向西南經大溪、安厚,又轉向東南至雲霄馬鋪、水晶坪壹帶,按逆時針方向撒開,長約60公裏,寬3~25公裏,涉及面積600平方公裏。

全縣範圍內起主導作用的仍屬新華夏系的北北東、北東向的壓扭性結構面,以及其伴生的橫張北西北斷裂。而新構造運動沖洪積層、洪積層強烈展示,控制著平和縣山脈的分布走向、河谷切割及河流階地、水系網的發育等,基本與出露構造體系的輪廓相吻合。

境內地質構造以斷裂為主,褶皺輕微,只在小溪至小礬山間侏羅系梨山組地層中,見有寬闊平緩的北東向褶皺,其他地區均不醒目。總之,縣內地質構造,是壹個以北東向斷裂為主幹、多組斷裂交織壹起的網格狀斷裂構造格局。主要有:鐘騰——九峰北東向斷裂;小溪——大溪北東向斷裂;蘆溪——南勝北西向斷裂;崎嶺——安厚北西向斷裂;湯坑(南靖縣)——象牙南北向斷裂;福裏石——龍傘崠南北向斷裂。 2008年完成生產總值(GDP)65.8億元,同比增長13.6%,財政收入完成2.63億元,增長2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增長19.1%,農民人均純收入6228元,增長14.6%。

2008年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首次突破百家,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26.8億元,增長50.6%,增幅居全市第2位;規模工業增加值7.3億元,增長41.6%,增幅居全漳州市第1位。引進了兩個投資上億元大項目。

2009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6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29.1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13.5億元,增長27.3%;第三產業增加值23.2億元,增長13%。完成財政總收入2.63億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1.74億元,同口徑分別增長26.3%和27.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3.5億元、比年初增長19.3%,其中,城鄉儲蓄余額27.5億元、增長21%;各項貸款余額11.8億元、下降3.7%。

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09.15億元,其中第壹產業42.53億,第二產業26.12億,第三產業40.50億元。 平和農業生產歷史悠久,清康熙《平和縣誌》載,縣內種稻不遲於宋代,並有早稻、晚稻和中稻之分。清康熙以前,冬種小麥以及煙、蔗、麻等經濟作物已有種植。民國時期,糧食和經濟作物面積進壹步擴大。但由於長期受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束縛,生產力低下,耕作粗放,技術守舊,農作物產量低,糧食畝產都在150公斤之下。到1949年,糧食總產為7.09萬噸,平均畝產僅101公斤,牧、副、漁業發展也較緩慢。

解放後,平和農村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實現土地公有制,生產力得到解放。政府組織和幫助農民逐年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推廣科學技術和農業機械,改善生產條件,使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農業內部結構,克服20世紀50年代以來存在的“壹大二公”、平均主義、重糧食輕多種經營等弊端,打破自然經濟和傳統農業的局面,開始向商品經濟和現代農業轉變,農、牧、副、漁業全面發展。1988年,全縣糧食總產量18萬噸,平均畝產275公斤,分別比1949年增長1.57倍和1.7倍;甘蔗總產量15.4萬噸,生豬存欄樓22.7萬頭,水產品產量623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17.7倍、6.1倍和62倍;農業總產值為13380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超過1949年7.2倍。

2008年,平和縣完成農業總產值45.9億元,增長8%。品牌農業創建取得突破,“平和琯溪蜜柚”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並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其證明商標在17個國家成功註冊,成為我國被歐盟保護的10個地理標誌產品之壹;全年蜜柚出口8.3萬噸,比上年翻了壹番。

白芽奇蘭茶成為全省五大名茶之壹;山格蔬菜已向國家商標局申請“寶豐”、“山格奇珍”商標註冊;陽山茶葉、國農2家企業被列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寶峰罐頭、天醇茶葉等5家企業產品獲2007年度福建名牌產品。

農業產業化紮實推進,2008年新開辦農產品加工企業4家,新組建蔬菜、茶葉等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成立全省首家縣級農資行業協會;建成蜜柚出口示範基地46個0.53萬公頃。農業產業鏈持續延伸,柚香奇蘭茶研制成功。 平和工業歷來以個體手工業為主。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為4.16萬元(按1957年不變價,下同)。新中國成立後,現代工業迅速興起,至1957年以國營工業企業占主導地位的現代工業初步形成,當年工業總產值486.7萬元。1958年開始,發動全民辦工業、“大煉鋼鐵”,強調“小土群”,各種小型工廠壹哄而上,加之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工業生產的發展遭到很大的挫折,經濟效益明顯下降。1962年的工業總產值僅477萬元,低於1957年水平。1963年起,平和工業經過調整得到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工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93%。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平和工業又遭到挫折,1968~1970年的年工業總產值低於1965年水平。1970年,開展工業學大慶,工業生產逐步回升。特別是創辦縣合成氨廠、磷肥廠和壹批骨幹水電工程,全縣工業得到較大發展。1976年的工業總產值達2238萬元,比1970年增長壹倍多。進入80年代以來,實行改革開放,平和工業出現全民、集體、個體、中外合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同發展的新局面。全民所有制的制糖、機械、化肥三個行業已成為平和工業的三大支柱。1987年,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關。到1988年,全縣計有各種工業企業1913家(有登記辦證),工業總產值達12540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2%上升到48.38%。

2008年,平和縣完成工業總產值27.4億元,增長35.5%,其中規模工業完成產值18.98億元,增長57.3%;實現工業稅收7684萬元,增長49.9%,稅收增幅高出產值增幅20.3個百分點,實現產值效益同步高增長。新增規模企業23家,總數達到81家,26家服裝雨具企業進入規模企業行列。福環汽車等6家產值超億元,霖和良壩、寶達鋼業等17家完成稅收超過百萬元。工業發展後勁強勁,新建續建項目120個,完成投資5.8億元,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45個,完成投資3.1億元。工業招商成效凸顯,全年新批工業外資項目65個,實際利用外資908萬美元,增長18.8%;投資上億元的益達紙業成功落戶。福環汽車產業園和文美機械制造(汽配)產業園建設步伐加快,帶動並吸引31家汽配項目落戶。工業載體建設加快推進,全縣建成3.5萬平方米通用廠房,盤活7000平方米閑置廠房,征儲工業用地84.6公頃。工業品牌創建卓有成效,“國農”、“南勝”2個商標被評為省著名商標,“萬啟隆”、“興發”、“廣和堂”等6個商標被評為市知名商標。

平和綜合工業園區:

平和工業園區成立於1999年3月,前身為平和縣文峰工業區, 2006年3月經國家發改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省級工業園區,是壹家以機械制造、汽配、建材、紙品、家具為主,其它輕加工業為輔的綜合工業園,園區規劃控制面積5平方公裏。建區以來,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突出特點、滾動發展”的建設方針,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和“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的“三高三上”原則,努力打造壹流的現代化工業園區。

五寨工業集中區:

平和縣五寨工業集中區位於五寨鄉侯門、寨河、優美、新塘及五寨農場,規劃總面積3500畝,首期規劃開發2000畝。工業集中區北距平和縣城26KM,南距324國道27KM,縣道山舊線穿越項目區,與漳浦、雲霄兩縣毗鄰,區內建有日供水2000噸的自來水廠,可滿足生活、工業用水需求,工業用電由縣電力公司直供,電力充足。區內已有東普洋傘、恒泰洋傘、海川洋傘、主鴻家俱、弘凱玩具、聯安紙制品、鴻盛梯級水電、高峰聯盟梯級水電、樂記食品等家企業。 民國時期至20世紀50年代初,除九峰、小溪、蘆溪、大溪等集鎮外,其他地方客棧甚少。各地客棧簡陋,床位少(幾鋪、十幾鋪),營業額不多。1956年,小溪鎮聯和、廣和兩家私營客棧組成合作旅社,有床位35個(部分屬臨時搭鋪)。1958年,成立國營平和旅社,床位增至65個,設單人房、雙人房,不辦夥食。1964年,增辦國營平和服務社,有二層樓房,床位175個,設有單人、雙人、3人、4人房間及食堂和小賣部。其他各公社由基層供銷社管理的合作旅社有10多家。1969年,縣革命委員會增設大、小招待所,專為出差幹部及會議服務。此後,許多機關單位和公社相繼舉辦壹批招待所。特別是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來往旅客多,由居委會、村委會和私人創辦的各種名目的招待所、服務社、旅社、客店等大量湧現。1988年辦有58家,其中縣城26家。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普遍配備沙發、電視機、電風扇、洗澡房、衛生間。比較高級、大型的有琯城飯店、平和賓館、稻香賓館、八壹服務社等,其中,國營飲食服務公司於1984年創辦的琯城飯店為5層大樓,有79個房間,207個床位,內設冷飲廳、餐廳、會客廳、會議室和小賣部,1984年營業額29萬元,1988年營業額31.3萬元,1985年至1988年均被省評為“雙文明單位”。由縣政府主辦的平和賓館為4層大樓,有105個床位,設有為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華僑提供服務的高雅套房。

2008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2億元,增長13.7%;居民消費價格上漲6.1%。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物流配送中心3個、標準農家店81個。全年新建商品房32.7萬平方米。加快發展旅遊業,舉辦首屆海峽兩岸三平祖師文化旅遊節和林語堂文學館落成慶典活動,相繼完成三平風景區旅遊道路路面改造及廣濟潭水上觀音景點續建;靈通風景區申報市級火山地質公園通過評審,靈通巖——大芹山和三平風景區被列入《漳州市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全年接待旅遊人數102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9100萬元,分別增長11%和18%。 民國及其以前,平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商業不發達,店鋪少且多為小本生意,商業貿易以農副產品居多,工業品少。抗日戰爭期間,平和成為後方,商業興盛壹時。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對革命老根據地進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加上通貨膨脹,商戶歇業外逃不少,市場冷落、蕭條。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積極發展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工業品增多,市場日趨活躍。1958年至1961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左”的錯誤思想的影響,限制集體和私營商業,商業發展緩慢。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商業體制,國營、集體、私營壹齊放開經營,商業網點遍布大街小巷、集鎮山村和公路沿線,商品貨源足,花色品種多,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1988年,全縣商業(含飲食服務業,下同)網點5301個,從業人員1.1萬人,平均每萬人口有商業服務人員225人,比1978年增加130人,比民國37年增加102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01億元,分別比1978年和1950年增長2.57倍、32.5倍。

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7.00億元,增長20%,居民消費價格漲勢逐月回落至5%。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大世界商貿、大自然農資、廣和堂醫藥、浩倫農業科技等6家企業為載體,建立7個配送中心、370個農家店,拉動全縣農村消費1.52億元;大世界商貿有限公司被列入省、市流通龍頭企業。 平和旅遊業始於1979年,首先開發、利用以千年古剎三平寺為中心的三平旅遊區。1979年9月,縣人民政府成立三平旅遊業管理委員會;1986年改稱三平風景區管理委員會。該旅遊區常年經營的商店6家,飲食店2家,旅社1家,季節性擺攤設點的飲食、水果、日用品等網點100多家。漳州、平和均有專線客車通三平旅遊區,設有停車場4處,計6500多平方米。歷年遊客數量為1979年12萬人次,1980年9萬人次,1981年20萬人次,1982年21萬人次,1983年18.5萬人次,1984年24萬人次,1985年32萬人次,1986年37萬人次,1987年42萬人次,1988年50萬人次。每年第壹季度為旺季,其旅遊收入占全年收入的壹半;特別是農歷正月初六日,遊客達高峰,1987年的這壹天,遊客2.5萬人次,進入車輛800多輛。臺港澳同胞及國外華僑、人士紛至沓來,每年多達數萬人。1987年旅遊收入首次超百萬元,達107萬元,1988年收入168萬元。旅遊收入由縣、鄉、村三級分成。

1987年,由大溪鄉人民政府對靈通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成立靈通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投資41萬元,興建各種配套設施。修建景區公路2條、13.7公裏,鋪設旅遊人行道2800米,安裝登山鐵梯2條,設置停車場3處、2100平方米。1987年至1988年,遊客15萬多人次,主要為漳浦、雲霄、詔安、東山和潮州、汕頭地區的遊客以及臺港澳同胞、國外華僑,旅遊業收入4萬多元。

著力提升三平、靈通兩大旅遊品牌,三平風景區規劃調整暨三平祖師文化園項目通過論證,景區設施不斷完善,被評為省級文明風景名勝旅遊區;靈通風景區成功申報省級地質公園,青雲寺動工重建,靈通天池完成設計。太極峰旅遊綜合開發項目達成初步協議;舉辦紅色之旅推介會,發行《平和旅遊》宣傳冊,打造紅色旅遊精品,增強旅遊活力。2008年接待旅遊人數109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1.03億元,分別增長7%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