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藍田猿人遺址的保護措施

藍田猿人遺址的保護措施

藍田是人類的發祥地之壹。早在壹百萬年前,藍田人就生活在這裏。大量出土文物證明,當時的藍田猿人已經能夠使用自然火,制造和使用各種石器,開始直立行走。因此自1963被發現以來,壹直受到廣泛關註。國家和陜西省、xi文物部門先後撥款200多萬元用於該遺址的建設和修復。更難能可貴的是,藍田猿人遺址是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發掘、出土和研究的猿人頭骨化石第壹案。

藍田縣是地質災害多發區,藍田猿人遺址位於秦嶺北麓的地下地帶。全山由松散礫石組成,場地開挖基礎黃土層以下礫石層松散不穩定。由於其特殊的地質結構和近年來降雨的影響,地面沈降嚴重。2004年,連續降雨導致部分地基塌方,所幸無人員傷亡。2005年藍田縣發現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168處,其中包括藍田猿人遺址。

場地地面沈降已造成展廳部分立柱錯位,斜坡臺階沿線道路開裂。降雨集中或較大時,形成大面積滑坡。展廳內外的墻、柱大多出現了寬大的裂縫,甚至現場工作人員工作生活的房屋也出現了傾斜。現場最寬裂縫約2.5厘米,展廳西南側四根承重柱上有30多條輕裂縫。雖然有簡易房屋保護藍田猿人頭骨,但部分窗戶玻璃破碎,土層風化剝落嚴重。但出土化石的地方沒有任何遮蓋,雨水侵蝕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因為從展廳到出土化石的觀光臺階的整個斜坡都處於滑坡帶,所以隨著斜坡不斷滑動,這種裂縫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如果不進行處理,裂縫拉伸後將面臨邊坡坍塌。展覽館的房子會全部倒塌。加大宣傳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內部管理。

2003年,縣委縣政府召集該部門工作人員進行研究討論,提出了壹系列實施意見。

第壹,加大包裝的宣傳和策劃。藍田縣將按照藍田旅遊總體規劃,繼續挖掘藍田猿人歷史內涵,科學包裝猿人遺址項目;

第二,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了有效保護國家重點文物,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縣編委還對遺址的財務制度進行了調查,藍田縣開始將原來的定額補助制改為全額撥款制;

第三,加強內部管理,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不僅要“拯救”藍田猿人遺址,還要讓藍田縣更多類似的旅遊景點得以生存和發展。

藍田猿人遺址保護管理方案預算

2006年,藍田猿人遺址文物管理所通過與藍田縣礦業管理局、陜西省第二工程勘察院聯系,為有效治理藍田猿人遺址滑坡災害,制定了系統的工程管理保護方案。僅調查管理經費就需要300多萬元。根據陜西省地質礦產第二工程勘察院設計的治理方案,防治工程概算約340萬元。勘察費用約為654.38+0.7萬元,兩項加起來約350萬元,其中最主要的是遺址保護的註漿加固工程,共花費約220萬元。藍田猿人遺址保護治理方案總預算約350萬元,調查費約1.7萬元,防治工程約340萬元,灌漿加固工程約220萬元,其他保護費約1.7萬元。參觀藍田猿人遺址的遊客少了,遊客減少的同時門票收入也會相對減少。藍田猿人遺址每年只有門票收入,平均每年2萬元左右,縣財政補貼每年2萬元,共計4萬元。門票收入緊張用於支付員工工資,當然也不是為了網站的維護。2004年,該工地受災時,甚至有7名員工的工資被不同程度拖欠,因此進壹步的整體加固等工作被推遲。類似的隱患已經向上級反映過多次,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陳家窩——陳家窩遺址在壹座陡峭的大山中間。網站上沒有提示和圖標。考古結束後,沒有采取任何保護措施,地質剖面依然任其在風雨中自生自滅。因為很多原因,這裏即將成為垃圾場。(2015)公王嶺-山路路況較差。可以隨意停在站點門口。遺址內只有展廳和後山(出土“藍田人”化石的地方)的八角亭。除了工作人員,沒有遊客,大概半個小時就能完成遊覽。(2014)陜西“藍田猿人”的發現,無疑豐富了人類學的知識寶庫。作為迄今為止在亞洲北部發現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它是中國三大猿人遺址之壹。如果不加以保護,將對今後的科研、維修、治理以及工作人員和遊客的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