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雲南瑞麗和芒市介紹。

雲南瑞麗和芒市介紹。

從昆明向西飛行50分鐘到德宏自治州首府瀘西,再轉乘大巴,沿著滇緬公路步行80多公裏,分別可以到達中國西南邊陲的瑞麗和萬鼎。

瑞麗,傣語稱蒙毛,意為“籠罩在霧中的綠色之地”。

它三面與緬甸接壤,瑞麗河像壹條閃閃發光的玉帶,龍川河像壹條金色的絲帶,從東到西纏繞在翡翠色的瑞麗大壩上,增添了它的美麗。

瑞麗原本是吉祥美好的意思。

壹進瑞麗市所在的瑞麗壩子,就很容易體會到這個名字如畫的含義。

瑞麗壩子四面環山,地勢開闊平坦。廣闊的田野上長滿了熱帶果樹和鳳凰竹,山坡上的橡膠林郁郁壹望無際。瑞麗江波光粼粼,輪渡處船只來來往往,將兩岸風情融為壹種難以言喻的異國情調。

瑞麗少數民族人口超過60%,是德宏州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主要有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尤其是傣族,無處不在,成為美景中的絕佳點綴。

但是稍微註意壹下就會發現,這裏的傣族和西雙版納的傣族是不壹樣的。比如瑞麗的傣族婦女喜歡在臉上抹壹層金黃色的膏體,既有裝飾作用,又能防曬。這種服飾和緬甸的習俗壹樣,表現了邊境生活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中外商人聚集的邊貿商城。

在田園詩般的瑞麗巴,有壹座商業相當發達的城市?剛到瑞麗的人,會意外的驚喜。

瑞麗雖然是壹個農村不到65438+萬人口的小城市,但是商業樓宇、星級酒店、商場、地攤很多。白天熙熙攘攘,晚上夜市燈火通明。

最突出的是位於城市西北角邊貿街的珠寶市場,占地3.2萬平方米,鋪面千余間。這裏匯集了中外百貨、名優土特產、柚木雕刻等工藝品。珠寶玉石是鋪面中最主要的生意——由於瑞麗靠近緬甸玉石和寶石的產地,玉石首飾自然成為最主要的商品。

在這裏,中外商人雲集,除了當地的少數民族和* * *,還有許多緬甸人、孟加拉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以及傣語、普通話、緬甸語等南方口音、北方口音的斤斤計較聲此起彼伏。

很多緬甸人成了長期居住在瑞麗的商人。人行道上堆滿了珠寶和玉器成品,以及成堆的毛玉,它們沒有經過拋光,或者只切了壹角。

來尋找毛玉的商人依靠他們的眼睛和運氣。如果毛玉含有優秀的翡翠,他們可以發大財,但五顏六色的鈔票可能只能換來壹堆廢石頭。

來瑞麗的人幾乎都是為了美玉斷袖,而我打算去緬甸買玉,所以壹咬牙就忍住了。

除了珠寶市場,在高捷東南4公裏的邊境貿易經濟區還有壹條中緬街。中緬只是壹街之隔,所以也形成了繁榮的邊貿市場。人們稱這條街為“西南沙頭角”(註——“沙頭角”是廣東省深圳市與香港東北邊境之間的壹個村落。兩地隔著壹條街,隔著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領域。

傑勒金塔在東南亞很有名。

在去緬甸跨境旅遊之前,我們盡情地遊覽了瑞麗。

瑞麗的主要景點幾乎都在320國道沿線,交通十分便利。

在瑞麗壩子,逛傣俗和逛佛寺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旅程。

經驗告訴我,只要有大片竹林,就壹定有村落;每個傣家村落都要有壹座雄偉的方齡(傣族人稱佛寺為方齡)或壹座雄偉的佛塔。

最著名的佛教寺廟是壽龍樓芳和代登樓芳。同樣,壽龍和代登樓坊也是最著名的寨子,被譽為農家自然公園。

“方齡”,俗稱寺廟,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也是佛教徒傳經布道的地方。

壽薩方齡建於傣族村寨。這是壹座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建築,周圍是鳳凰竹和低垂的榕樹。它是傣族建築的精華,是瑞麗最高的方齡。大雄寶殿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其建築形式就像壹座古老的傣族宮殿。所以著名電影《孔雀公主》也把它作為《孔雀公主》的拍攝點。

在瑞麗眾多的佛塔中,最著名的是傑勒金塔,它是德宏州的佛塔之冠,也是東南亞著名的佛塔之壹。據說和緬甸的曼德勒佛塔壹樣有名。

這座雄偉的佛塔位於城東7公裏的傑勒村。

塔群中心是高40米的主塔,周圍是16座小塔;塔身金光閃閃,冠上裝飾著傘、風向標和銀鈴,在微風中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

傑樂金塔歷史悠久,其創建日期難以考證。

據史料記載,在蘇達王馬拉統治時期,這裏發現了熊、麻雀、鴨、牛等7種骨頭,與佛陀轉世550次的傳說不謀而合。投胎為這些動物時,他住在皆樂。於是王子下令建造這座塔,名為金熊塔。

金塔曾多次重建,可考的最早重建是在佛歷2300年(公元1756年),距今200多年。

瑞麗,位於雲南省西部,是經國務院1992批準的新城市。東接萬鼎市和瀘西縣,北接龍川縣,西北、西南和東南與緬甸接壤。

瑞麗江流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瑞麗市旅遊資源豐富,有趙武丁墓、廣河漢古都遺址等眾多文物古跡。民族文化內涵深遠,亞熱帶雨林風光自然,旅遊淘寶、珠寶購物獨具特色,地熱資源豐富。

旅遊項目有:國門萬鼎橋、天涯海角高捷、中緬弄島、萬鼎生態園、芒嶺榕榕、瑞麗河江遊、瑞麗金塔、大燈湖傣家鄉村公園、瑞麗東南亞、南亞風情園、高捷。

我自己的感覺是,先到昆明後,可以坐飛機去瀘西。

那麽加入團隊或者散客都沒問題。最好六七月份去。水果很多,雨季也不幹燥。

但是記得帶把傘,或者要去森林的話穿透明雨衣。

衣服越薄越好,但還是要帶上外套、萬金油和有蚊蟲叮咬的花露水。

但是這些東西也可以在當地買到!

芒市又名魯西,相傳釋迦牟尼來此傳教時,天已破曉,雞鳴聲起,晨光即將照在這綠壩上,故取名“蒙洹”,意為“黎明之城”。

有著兩千年悠久歷史的蒙巴納西族古城。

芒市是2400多年前傣族先民的壹個部落。憑借獨特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森林、水資源,加上人民的辛勤勞動,整個部落成為了壹個擁有強大話語權的“部落孟”(部落國)。

隨著南方絲綢之路的開通,芒市與內地和國外的聯系逐漸擴大。近壹年來,佛教(小乘佛教)從南方傳入,使這裏的原始宗教步入了現代宗教的文明。

千年滴水成金,中外文化與當地民族文化相凝聚,給這座美麗的城市留下了數百冊藏書,創造了遍布全城的宗教文化建築。

“芒市”這個名字已經知道很多年了。唐、宋、元、明、清時期,芒市是魯西及其周邊地區的區域名稱。民國二十三年(1934)更名為潞西,潞西政治局在孟佳成立。民國三十八年(1949)又遷。

解放後人們還是習慣叫魯西芒市,所以很多人到了芒市都不認識魯西。

芒市壩區的原住民主要是傣族,是壹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明的水族。男人平和善良,女人溫柔勤勞,信佛。

山區居民主要是景頗族,古代從青藏高原遷徙而來。他們勇敢、大膽、熱情、慷慨。

歷代以來,內地的人和中原的居民,出於戍邊強國、避戰天下等原因,壹直在不斷地遷徙。

解放後,大批來自南方的高素質幹部組成國家工作隊,長期住在芒市,幫助教育,指導生產,文明風氣。

改革開放以來,世界各地的商人都聚集在芒市做黃金生意,並以此為家,其樂融融,壹去不返。

所以芒市形成了包容的文明,開放的心態,豐富多彩的生活。

在芒市,有傣族傳統的生活方式,如水,潑水節歡快、熱鬧、激情。還有景頗族的英雄氣概。木腦通宵歌舞,男刀女扇長槍。精神非凡。它不僅是吉尼斯記錄在案的人數最多的舞蹈,也是壹種用舞蹈敘事和追溯祖先的獨特文化。

就民族節日而言,農歷正月是景頗族的木腦歌和傈僳族的富季,公歷3月是阿昌族的阿魯沃羅節,4月是傣族和德昂族的潑水節,7月是建國紀念日。

再加上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國家統壹的節假日,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每個月都是歡樂的。

芒市當地的少數民族有他們自己的傳統食物和口味。傣族人的飲食是酸爽的,景頗族的是麻辣的,很有味道。

其次,不同地方的味道在芒市混合,換上新的,融入當地。

所以芒市的食物口味多變,跌宕起伏各有主食和變化;口味層次分明,深淺各有滋味,回味無窮。

飯桌上,幾乎每壹道菜都是蘸著水上的。

可以蘸著吃,別有壹番滋味;不蘸,也不會降低味道。

早餐,最普通的店,魚餌和米線種類很多,有粗的,粗的,細的米線,魚餌有七八種。

湯有牛、豬、雞,“毛子”有各種肉,各種做法,各種口味。

桌子上擺滿了調味品,比如鮮檸檬、速食熱、小米熱、甜醬油、各種鹹菜等。,每個都需要自己的選擇。

同樣壹碗早餐,主料、湯和“小籠包”的不同組合,味道也不壹樣,加上調味料,味道更是五花八門,無窮無盡。

傣語叫“廣木傑列”,是芒市傣族人修建的最早的佛塔。

塔高十幾米,樹高幾十米。佛塔是實心磚塔,樹是菩提樹。

塔頂有樹,樹繞塔。頂上枝葉繁茂,腳下佛塔熠熠生輝。

如果塔是金剛,那麽它是端莊肅穆的,樹是天空的壹根柱子,緊緊地包裹著塔。

樹塔天衣無縫。

在塔下仰望,不禁讓人疑惑:到底是塔還是樹?據說這裏曾經有壹座沒有樹的寶塔。當壹顆菩提樹種子被風帶進寶塔的縫隙裏,被春雨澆灌後,種子生根發芽,這壹奇觀逐漸形成。

塔生樹,樹守塔,這是典型的傣族智慧。

瀘西的傣族、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所以靈寺很多。幾乎每個村子都有靈廟,而且大多相鄰,體現了情趣,也有佛塔和寺廟分開,單獨發光的。

在潞西市芒市鎮正南路中段,有壹個蒼勁古樸的寺廟建築群落,與許多小乘佛教“靈寺”大相徑庭,也與內地的大乘佛教佛寺大相徑庭。

總的來說,傣族小乘佛教“方齡”(佛寺)是壹個方形的木質結構,有壹個單獨的隔墻,但博代基在主屋的兩側各加了壹個大宅,就像兩個翅膀緊緊地抱著主屋,形成了三個獨立又相連的佛寺。

漢族的大乘佛教寺廟壹般都是四邊形的。

博待濟大雄寶殿釋迦牟尼像前的兩位菩薩不是普賢就是文殊。左邊是壹尊頭戴金盔的雕像,右手托著壹個瘦瘦的,取名“魏世忠”,意為善惡之神;右邊有壹尊光著腳的雕像,腳邊有壹個水罐,手上滴著水。叫“南瓦松特尼”,意思是土地之神,大陸大乘佛教沒有。

蒙巴納西珍稀園位於芒市永漢街南段東側,是國家AAA級景區。

據說全國有四個最好:百年古樹(500棵以上)數量和規格全國第壹;樹化石和樹玉的數量和質量(1000噸);大(古)樹移植數量(500棵以上)和高成活率(96%)全國第壹。

收藏館裏陳列著大量的樹狀玉石標本,壹大截粗大的樹幹,其形狀和紋理明明是樹木,卻早已變成了半透明的美麗玉石。

這些樹形的翡翠有5000萬年、1億年甚至2億年的歷史,壹屋子五顏六色的水石、石膽、玉石、翡翠,美不勝收。

馮憑寶塔

德宏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村寨裏有很多緬甸寺廟和佛塔。在芒市,最著名的是位於芒市以西約6公裏的馮憑鄉。那就是著名的馮憑塔,當地傣族人稱之為“廣木”。

馮憑佛塔是德宏州的名勝之壹。

高大雄偉,造型精美華麗,錯落有致,做工巧妙,建築構思新穎,獨具民族特色,是傣族小乘佛教建築中的瑰寶。

這座寶塔歷史悠久。據歷史記載,馮憑最早有兩座寶塔,東塔和西塔。

乾隆六年(1741),芒市戴土司請來壹位長老主持東塔的修建。

傣語稱西塔為“廣木孟剛”,意為芒市大壩的中心塔。

該塔在1805年因地震受損,但及時修復,於1966年被毀。

1986重建了現在的佛塔。

重建後的馮憑佛塔高23米,周圍有28座小塔,猶如眾星捧月,守護在母塔周圍,形成壹座高大雄偉的主塔。其造型復雜、嚴謹、宏偉。主塔和分塔的塔尖下有精致的金傘,傘上系著銀鈴,隨風搖擺,叮當作響,聲音悅耳。

每當夕陽西下,晚霞如火,場面更是壯觀,金碧輝煌的寶塔熠熠生輝。

馮憑寶塔也是傣族人娛樂活動的中心。

每逢傣族隆重的民族節日,馮憑鄉的傣族人都會在這裏舉行“廣木擺”,人們會敲芒公象腳鼓,跳“嘎陽舞”,慶祝豐收。

熙熙攘攘的佛塔周圍人山人海,經常有人要通宵跳舞,但還是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