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如何合理開發旅遊景點

如何合理開發旅遊景點

如何合理開發旅遊景點

旅遊資源開發的主要問題:有限的資源面臨著快速市場擴張的壓力。重復建設和盲目粗放發展加劇資源供需不平衡;資源的開發從人文景觀資源轉向自然生態資源,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成為壹對棘手的矛盾;城市建設和旅遊業的發展也因“兩張皮”導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態資源的浪費;旅遊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僵化過時的體制並存,發展機制亟待轉換,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基於這些問題,本文以珠海為例,探索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旅遊資源的正確途徑。

壹、旅遊資源開發和景區布局的原則

作為全國唯壹以全市命名的國家級風景旅遊區,珠海正在開發旅遊資源,即擴大旅遊環境容量。對此,應該如何確定拓展的方向、內容、層次和深度,做到既提升內涵又拓展外延?擴容過程中需要註意哪些問題?我認為,應遵循以下原則:

(1)特色原則。特色就是差異。鮮明的特色是旅遊資源的生命力。有特色才會有關註。旅遊經濟本身就是註意力經濟,要註意旅遊景點之間的差異,體現非我莫屬的特點。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實質是發現、發掘和利用旅遊資源的特色。已開發的旅遊資源既要保持原有特色,又要使原有特色更具特色、創新性和開發性,絕對避免原有特色被已開發的旅遊資源破壞。

(2)原則* * *。就是這個旅遊項目,伴隨著另壹個旅遊項目而生。旅遊項目是外部性很強的項目,可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所謂正外部性,就是旅遊項目具有兼容性、互補性和協調性。看到這個景點後,有去另壹個景點的欲望。所謂負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是相似的,而不是合作的。* * *旅遊資源的性質包括自然資源和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文化資源和文化資源,不同的旅遊項目,其* * *誕生現象是不同的。比如展廳、酒店、商場、交通設施、自然景點、人造景點,都是相互生生的。所以要註意小範圍內各個旅遊景點的協調。

(3)聯網原則。旅遊是壹個擴展的網絡,也是壹個自然的網絡。在珠海旅遊業的發展上,我們經常強調大珠三角的概念,充分發揮珠三角城市的旅遊資源優勢。事實上,如果壹個地方有獨特的旅遊景點,即使被人攔下來,遊客還是會千方百計去參觀,千方百計解決道路差、食宿不便等問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的旅遊景點有沒有形成亮點,有沒有形成網絡,各地的旅遊景點有沒有大面積產生互補效應。根據珠海旅遊實際情況,有以下三個網絡。

首先是小網絡,即中心城區旅遊景點的大擴容。要考慮景區之間的* * *性質,強調內涵的挖掘,包括城市西部和東部實施旅遊開發,重點開發建設唐家灣古村鎮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原唐家古鎮,* * *樂園、淇澳白石街、金頂匯通村等。).珠海國際賽車、珍珠樂園等旅遊資源也需要整合)、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大學園區、南方軟件園、科技創新海岸等。)、南灣旅遊新區(包括南屏科技產業園工業遊、北山楊氏大宗祠、灣仔花卉公園、海鮮幹貨市場購物遊等。),以及橫琴特色旅遊區。

其次是網絡。即“兩區壹島”,即鬥門區、金灣區、東島的旅遊發展。鬥門區白藤湖旅遊區已經成熟;禦溫泉也因此蜚聲海內外;黃羊山-金臺寺旅遊區正在完善;生態農業旅遊需要進壹步開發和挖掘。金灣區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旅遊業發展也呈現出良好的勢頭。亞馬遜熱帶風情園開了個好頭;平沙溫泉因港中旅註資而氣勢磅礴。飛灘已逐漸成為遊人如鯽過江;30公裏長的珠港大道不僅將串聯新的工業園區,還將串聯新的旅遊區...但是目前整個大溪區旅遊線路的安排還是單向的,沒有形成環線。把珠港大道、胡鑫路、黃洋大道組成的“U”型結構改為“O”型結構,使它們之間形成壹個小閉環,把湖光山色、寺廟溫泉、港口沙灘等景觀與人文景觀、城市景觀串聯起來,再向外輻射。東部地區的海島開發需要加強。從目前已開發的東澳島、龜山島、萬山島、外伶仃島來看,基礎設施不足、水電供應、交通、汙染等問題有待解決,旅遊項目開發有待探索,動植物資源保護有待加強。特別是要以港珠澳大橋為契機,加強與港澳的合作,在珠江口形成特色旅遊環線。

三是大網絡,是整個大珠三角旅遊資源的連接。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別人的資源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把本土資源和國外資源融合起來取長補短。廣深珠和粵港澳的旅遊資源完全可以整合。今年年初推出的廣深珠美食遊就是壹個好的開始。

鑒於以上,要實現旅遊景區的特色化、自然化、網絡化,建設自己的核心景區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我們很多旅遊景點都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關鍵在於景區擴建的思路、設計理念、開發主體上的問題。從設計理念上,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僅要求獨特性,而且強調資源開發的文化內涵。正所謂山不高,仙不出名;水不深,龍為靈。景區也是如此。風景不大,有文化內涵就輝煌,有民族地方特色就繁榮。小規模的自然景點開發如果沒有文化,就會失去內涵,不會讓人流連忘返。壹些旅遊景點建設水平低主要表現在這方面。就文化景觀而言,主題公園是最容易重復的。為什麽發展水平太低,互補性不強?關鍵是很多主題公園的文化原型不對。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奇幻文化(遊樂園)都是互補的,有的是延伸,有的是轉化,有的是對比。如果二者的關系處理不好,景區規劃就難以實施。

二、旅遊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模式

珠海旅遊景點的另壹個拓展方向應該是從城市到鄉村,這符合人類回歸自然的大趨勢。在這個過程中,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處理好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關系。處理這種關系有四種模式;發展生態旅遊應註意三大問題。

(壹)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模式選擇

1,為保護而保護。這是否定的,已經被實踐否定了。為保護而保護是文物部門的責任,而不是地方政府的目的,尤其是旅遊的目的。

2.為發展而發展。這是盲目的,是小農意識。就像農民在水鄉養豬,在河裏養魚,為了個人利益而養著賣著,卻忽略了對水體造成的汙染。還有的地方把景觀非常好的區域變成墓地,只要能賣壹點錢,完全不考慮環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事實上,他們破壞聚寶盆來乞討。

3.為保護而發展。如果這個景觀是獨壹無二的,獨壹無二的,不可再生的,那就必須通過保護來開發。白藤湖地區既有沼澤地,又有不完全濕地,其特點是天然池塘和人工池塘相結合。珠海市能有這麽壹塊地,很難能可貴。在這裏,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可以完全統壹,這在整個中國的城市中也很難找到第二個。白藤湖水鄉的景觀是獨壹無二的,獨壹無二的,不可再生的。如果它被破壞了,就無法恢復。對於這種旅遊資源,不能由壹家企業壟斷,必須由政府壟斷。在高起點規劃的指導下,以企業為主體,分階段進行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的主體可分為三類:壹是開發完全以企業為主體。第二,政府和企業進行壟斷性開發。和威尼斯壹樣,白藤湖水鎮的道路和橋梁將由企業為主體進行建設。小型郵輪的經營權由政府壟斷,拍賣給企業。第三,完全由政府開發。如城區古村落改造、水體保護等。重要旅遊資源應采用後兩種開發模式。

4.為發展而保護。例如,西施的石刻和高欄島的懸崖只能通過開發來保護。可以選擇在政府嚴格規劃的前提下,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有些項目規劃出來後,項目30年經營權可以公開拍賣,國有資產可以最大化利用,而且是壹次性收入。東區上述石刻、島嶼的開發經營權,如果公開拍賣,可以賣出高價,然後業主自行招商,精心規劃開發。這是政府對項目所有權的壟斷,經營權是放開的。

項目經營權公開拍賣時,要設定兩個目標:誰最有開發能力,誰設計的開發方案最好。第壹次招標采用拍賣方式評標,第二次招標由專家組評標。把這兩個目標統壹起來,最終確定開發單位。

如果為了發展而保護,就要停止發展“石頭經濟”、“泥沙經濟”、高山蔬菜、木材加工,把郁郁蔥蔥的山丘變成痼疾,這對自然資源是極大的破壞。這些低水平和破壞性的發展必須停止,並進行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