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盧溝橋壹日遊導遊:盧溝橋壹日遊感想

盧溝橋壹日遊導遊:盧溝橋壹日遊感想

盧溝橋是壹座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古建築。既展現了古人的工程技術水平,也見證了當年侵華日軍的暴行。它在中國橋梁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以下是壹些詳細的策略分享給大家。

盧溝橋是壹座十壹孔石拱橋,建於昌三年(公元1192)。金章宗的丁橋被命名為廣利橋,因為它跨越了盧溝河(永定河),所以改名為盧溝橋。後來,盧溝橋在明清時期被修復或重建。

早在戰國時期,盧溝河渡口壹帶就是延吉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爭之地。盧溝橋建成後,成為金元明清南方各省進京的必經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門戶。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孕育了美麗的風景。自金章宗時期起,“盧溝小月”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壹。當然,盧溝橋是最有名的。

來到盧溝橋東邊,旁邊就是宛平西門。

去盧溝橋,妳會看到中國北方最長的古代石橋。橋的兩側,燕尾形橋面呈鐘形,橋面兩側設置石柵欄。整個橋身為石頭結構,關鍵部位用銀錠和鐵榫連接。

橋東端北側有清乾隆題寫的碑和亭,亭外還有清康熙重修盧溝橋的碑。

橋的東端,頂欄兩邊各有壹只大石獅,也有中國手表。中華表高4.65米,八邊形須彌座,上有大理石板,蓮花座盤面上雕有石獅。它面對著橋,看起來好像在歡迎行人。

在盧溝橋上,可以看到橋面略微彎曲,兩端較低,中間有壹個凸起。橋墩、拱券、崗亭、欄桿、抱骨石和華表都是用天然應時砂巖和大理石建造的,而橋面則用巨大的天然花崗巖條鋪設。

改造後,中橋面仍保留了古橋面原有的花崗巖石材。經過幾百年的人來人往,橋面已經被壓得凹凸不平,與歷史的滄桑不同。

盧溝橋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橋哨頂上的石獅。據說盧溝橋兩側有281個崗哨(南側1,41,北側140)。柱頭上刻有石獅,形態各異,頭上、腳下或胸後也刻有壹些小石獅。據記載,盧溝橋的崗哨上有大大小小627只石獅,有501。石獅大多是明清時期的,也有少量金元時期的遺存。這些石獅經過多次大修或翻新。石材和工藝混雜,參差不齊,融合了各個時期的藝術特色。盧溝橋從晉代開始成為壹座露天石雕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的大理石柱子和欄桿上雕刻著精美的花卉圖案。橋面大理石護欄由觀察哨和279塊欄板交替組成,南側為140欄板,北側為139欄板。

走到橋的西端,裝修配置和東端大致相同,也有中國手表。但橋西端頂欄桿兩側有兩個大石像,年代久遠,風雨交加,石像的細節也不是很清楚。在橋西端的北側,還有壹座盧溝橋紀念碑。

我來到橋西端北側看盧溝橋。碼頭平面呈平底船形,北面為上遊。是進水口,修建了引水點,像船頭壹樣,約占橋墩的四分之壹。在每個引水梢的前端安裝壹個三角形鑄鐵,向外呈銳角,以減少洪水和冰的沖擊,保護引水梢的穩定性。引水尖頂上覆蓋六層引水石板,稱為焚風臺。下面兩層挑出來,上面幾層壹層收進去,既加強了引水梢的穩定性,又平衡了橋墩的承重壓力。

橋墩南面光滑,呈流線型,形似船尾,以分散水流,減輕激流對券孔的壓力。

離開盧溝橋,繞道去永定河西岸。長橋如虹,河水輕流。參觀盧溝橋時,橋下的河水幹涸了,河床上長滿了雜草。時代變了,場景改善了很多。

回到盧溝橋,來到宛平西門。

塔高11.68m,壁臺高9.6m,總高21.28m,塔身木結構,二層單檐,三間寬。這個塔和骨灰盒不是原來的,是1984重建的,原來的塔和骨灰盒是1958拆除的。宛平西城門原名永昌門,後改為雄偉門。

宛平自古以來就是北京南部的門戶。宛平古城建於明末崇禎十年(公元1637)。修建這座城市的目的是為了駐軍守衛首都,被稱為“公基”城,並在清代更名為“拱北”城。宛平郡署位於北京鼓樓附近。民國時期,宛平縣劃歸河北省,宛平縣部正式遷至此,宛平古城因此得名。宛平古城是北京壹座橋頭堡般的衛城,所以初建時的形制和結構與壹般縣城不同。城內沒有街巷、市場、鐘鼓樓等設施,只有壹條主街。城內只有東、西門,既有甕,又有塔。整個城墻比較厚,比較堅固,主要有利於防守首都。宛平古城不大。據說整個城市東西長640米,南北寬320米,總面積20.8萬平方米。

從西門到東門,街道兩旁都是類似明清古城的東西。

沿著街道走了十分鐘後,我到達了東門。東門叫順治門,高4.5米,寬4米。塔形與西門相同,出東門,沿宛平古城墻向南。

1984重建了城墻、城樓和骨灰盒,但可以看到城墻基本保持原樣。城墻的地基是六層石頭,上面是城磚,城墻四周的外側有垛口、了望孔和射孔。

城墻上有碉樓和瞭望塔,城墻四角也有碉樓和瞭望塔。在冷兵器時代,這裏是裝備精良的城市。

1937年7月7日夜宛平古城城墻上隨處可見守衛宛平縣城的29軍日軍火炮和機槍留下的子彈,觸目驚心,歷史不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