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地貌是風景形成的基礎

地貌是風景形成的基礎

壹、地貌是風景的主導美因子

我們強調風景是多種美因子的組合,但各美因子之間有無主次之分?各類美因子對風景區形成的貢獻大小如何?通過分析各種風景區的美可知,地貌在風景的形成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風景區的美都是建立在地貌基礎上的。地貌與其他美因子之間的關系有以下3種情況:

1.風景區的美完全由地貌主導,看風景就是看純粹的地貌

這種情形相當多,可以分為4種情況:①地貌已非常之美,增添其他設施反而會畫蛇添足,如張家界的柱狀峰、路南的石林、新疆的魔鬼城;②不宜興建設施的風景區,如優美的草原風光、洞穴風景等;③條件過於惡劣,既難於建設,又沒有建設必要的風景區,如雲南的玉龍雪山、四川的四姑娘山以及冰川、冰塔林景色;④新發現或開發不久的景區,尚未修建建築設施。

2.風景區的美由眾多美因子***同作用,但地貌是作用最大的美因子

地貌是風景區的基礎,其他壹切美因子都只是對地貌進行美的加工,只是起錦上添花的作用。以峨眉山為例,有十大勝景和四大自然奇觀,十景中有8個與地貌有關,只有聖積晚鐘和金頂祥光是人工修建而成,而金殿如不位於金頂的巔峰,也不會這樣美;四大自然奇觀中,佛光、雲海、日出是地貌與天象、氣候相結合的產物,聖燈則由地質原因形成。峨眉山雖然以佛教聖地著稱,地貌卻是其美的主導因子。

對以建築物為核心的風景區,古人留有很多名篇佳作。如黃鶴樓,崔顥寫“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李白寫“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又如嶽陽樓,杜甫只寫“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未及建築物壹句。岑參的《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是直接描寫建築物較多的壹首詩,他用8 句來描寫慈恩寺浮圖(今西安大雁塔)及登塔的感受,卻用了10句來描寫遠近的景物。可見顯示建築物的美,地貌等自然物仍是主導,建築物僅為觀賞這些地貌美創造了條件。

3.風景區其他美因子的貢獻大於地貌的貢獻,但離開了地貌,這些美因子將不復存在

對巖石進行加工,其產物之美似乎與地貌無關,如在懸崖上開鑿的石窟、樂山大佛、埃及的獅身人面像等,但如沒有巖石,這些建築、雕刻就將不復存在。因此,地貌仍然是它們美的基礎。它們的美,在於與地貌的和諧統壹,除去地貌,其美也會隨之消失。

二、地貌是眾多美因子的組織者,是美的結構基礎

美來源於結構,來源於眾多美因子的美妙組合。風景是地貌、自然負載物、文化負載物、科學內涵的綜合體,其美因子不下數十種,組合關系極為復雜,結構更加重要。在如此眾多的美因子中只有地貌能與其他所有的美因子都發生聯系,將它們全部連接起來,構成壹個整體。地貌表現為地面的起伏形態,植被生長於地面之上,如毛與皮的關系;動物生活於地面之上,地面就是動物活動的場所;煙雲、冰雪、光照覆蓋、籠罩於地面之上;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結果等。從美學的角度看,純人造物可以按人的願望和靈感任意設計、組合,而風景區的美是在地貌基礎上的加工,壹切參與組合的美因子必須適應地貌的特征。這種“適應”包含兩個意義:①壹定的地貌與壹定的美因子結合可以產生特殊類型的程度極高的美;②風景區的壹切美都是在地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地貌美的增強與提高,兩方面必須統壹協調。

以水為例,河流在平原上便有“長河落日圓”或“秋水***長天壹色”的美;河流與懸崖(或陡坎)的組合便形成瀑布,如黃河壺口瀑布、貴州黃果樹瀑布以及河南雲臺山瀑布。

九寨溝的美,世界罕見,故以此為例分析地貌如何成為眾多美因子的組織者。九寨溝位於青藏高原的邊緣,最高山峰4558m,是典型的高山深切峽谷。溝口海拔約2000m,相對高差2000m以上,到溝頭的草湖、長湖等,海拔為3000 余米,正處於河流的青年期。谷底的縱剖面遠未達到圓滑的曲線,而是呈階梯狀下降1000m,於是在平坦處形成海子,坡度稍小處形成灘或激流,陡崖處則成瀑布。因而九寨溝是由海子、激流和瀑布組合而成的峽谷風景。其中***有114個海子(湖、潭)、5個鈣華灘、11段激流、17個瀑布、數十個泉及12座峰和茂密的森林。高山峽谷和坡度大並呈階梯狀便是這些不同類型風景的成因,即是眾多美因子的組織者。有了地形條件,還需有充足的水源供給才能形成以海子瀑布為主的景觀。高原匯水面大,深切的峽谷正是地表降雨、融雪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區,從而有豐富的水源。則查窪溝盡頭的長海長4349m,寬600m,最深處達百余米,湖水主要來自高山積雪;日則溝的熊貓海瀑布高80m,是九寨溝落差最大的瀑布,它被巨石截成數段,數節疊瀑,壹氣呵成,直落谷底;諾日朗瀑布落差24m,寬270m,是九寨溝最寬的瀑布(黃果樹瀑布寬81m);珍珠灘瀑布以下是九寨溝水勢最猛的激流,卷起千堆浪花,洶湧澎湃,向前狂奔。溝谷深切地下水面以下,不僅使九寨溝水源豐富,還形成眾多懸泉,如劍巖懸泉,從山峰半腰垂直泄下,高130多米,如白練懸空、玉珠散地,具有輕盈婀娜的身姿。

九寨溝地下水不但清澈,且在厚3000~5000m的石灰巖中長距離運動,溶解了大量的鈣離子,當排出地面壓力降低、CO2 大量逸出時,碳酸鈣便迅速沈積,形成鈣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水,大量無汙染的鈣華沈積,進壹步將九寨溝的風景推上了美的頂峰。

九寨溝的114個海子,或以倒影取勝,或以色彩爭雄,但水的清澈卻是其基本條件。如果九寨溝的水是渾濁的,那些動人的美將會消失。火花海以反光為特點,湛藍的水面波平如鏡,如同壹塊翡翠掩映在翠綠的叢林中,每當晨曦初照,湖面閃爍出朵朵火花。犀牛海的美麗倒影是眾海之冠,雲霧縹緲時的倒影亦真亦幻,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水。鏡海為森林包圍,對面是山峰,明鏡般的海面將水上景物——紅葉、綠樹、藍天、白雲,神奇地復制在水面。

鈣華沈積不僅給九寨溝景區增加了美,而且增加了其神奇的色彩。雙龍海中有兩條蛟龍式的生物鈣華礁堤,臥龍海底有壹條乳黃色的碳酸鈣沈積,其外形像壹條沈臥水底的巨龍,湖面平靜時蛟龍沈睡海底,微風輕拂時便徐徐蠕動,波浪起伏時則搖頭擺尾。珍珠灘是巨大的鈣華灘,鈣華表面布滿坑洞,湍急的流水撞擊時,濺起無數水花,在陽光照射下,宛如無數跳動的珍珠。諾日朗群海是經谷底田埂般的鈣華分割,使海子呈梯田狀群集而成,湖水翻越鈣華堤而過,在樹叢中穿行,由瀑布與激流串聯起各個海子,綠樹青翠,海子湛藍,疊瀑與水花輕盈,壹派醉人景色。

植被使九寨溝更加嬌艷嫵媚、絢麗斑斕,五花海因湖底鈣華沈積、各種色澤鮮艷的藻類及沈水植物分布的差異,形成許多五彩斑斕的色塊,與岸上彩林倒影相互點染,色彩斑斕如同變幻莫測的萬花筒,故名五花海。盆景灘布滿白楊、杜鵑、松柏……碧瑩的水從林間流過,如同巨大的翡翠盆景。孔雀河兩岸層林盡染,落葉布滿整條河川,從高處俯視,壹道斑斕激流牽扯著壹個彩色世界,如開屏的孔雀。九寨溝,初春萬紫千紅,盛夏是綠色的海洋,深秋則層林盡染,此時湖水更藍,藍天、白雲、雪峰、彩林倒映湖中,呈現出嬌艷絢麗的景色。

以深切的V字形峽谷橫剖和陡而呈階梯狀的峽谷縱剖為特點的峽谷地貌,決定了九寨溝有豐富、優質和富鈣的水源,水源又催生茂密的植被,從而***同形成夢幻般的美景。因而地貌是諸多美因子的組織者,九寨溝的地貌是由處於青藏高原邊緣這壹大地貌決定的。

三、地貌是景區美學價值提高的起點和基礎

以河南濟源市王屋山風景區(世界地質公園)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1.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貌產生了始祖文化

我們將本民族發生發展的各種神話傳說稱為始祖文化。始祖文化是根據民族聚集中心地區特殊的地貌而創造出來的。王屋山就具備這種條件。司馬遷說:“三河在天地之中,若鼎足”。王屋山正位於三河(河東、河內、河南)的中心點,又在雄偉的太行、黃河之間,其主峰天壇山是太行山南緣壹座秀麗的山峰,峰頂有水平產出不整合於其上的新元古代石英巖,高踞於太行山主體之上,成為附近的最高峰,像壹個天地交流的祭壇,故名天壇山。神話傳說便由這些特點演繹而成,如傳說女媧在這裏煉石補天,並從海裏捉來巨鰲,用它的四條腿來撐天,而把鰲身棄在西邊,便是巨大而平頂的鰲背山。

2.始祖文化演化為道教文化

天壇山以南的封門斷層,其南為中生代的沈積巖,其北為太古宙的變質巖,兩者顏色形貌差別極大,故有移山的傳說,列禦寇寫有《愚公移山》。道教興起後天壇山自然成為道教的中心,被尊為第壹福地洞天,修建了陽臺官、紫微宮、總仙宮等許多宏偉精美的宮觀。唐代道教在這裏達到極盛,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曾在此修行。

3.道教文化演化成環保文化

人民群眾將始祖文化發生地和道教中心視為神山,自覺地保護其壹草壹木。玉真公主道觀附近,當地群眾曾有不去打柴的習慣。因《射雕英雄傳》而被人知的丘處機,曾是這裏的道士,他曾隨成吉思汗西征,深得信任。有關成吉思汗頒布保護天壇山聖旨的碑記以及明嘉靖皇帝下發保護此山聖旨的碑記,現在都保存完好。因而這裏森林茂密,蒼翠欲滴,春天連翹怒放,漫山金黃;入秋黃櫨的紅葉與橡樹的黃葉相間,色彩斑斕,為景區增添了無限的美。此地良好的生態完全是註重保護的結果。

4.藥王的活動使文化沈澱愈益深厚

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王屋山地區藥用植物繁多,吸引了唐代醫學家、藥物學家孫思邈長期在此活動,他去世後亦埋葬於此地。孫思邈被尊為藥王,王屋山也因此提高了文化價值。

5.眾多神話傳說提高了旅遊者對景區的興趣

王屋山風景區傳說很多,如傳說燕蘿子在此修成神仙,他夫人舍不得飼養的禽畜,便“壹人得道,雞犬升天”;壹位道士追蹤氣脈,插壹根枯枝作標記,第二天枯枝居然成活,便有“不老泉”的故事等。

6.疑似《紅樓夢》中太虛幻境發源地

《紅樓夢》中說,賈寶玉是由女媧煉石補天後剩下的那壹塊石頭化生而來,而女媧補天的故事傳說就在此地發生,可以說,此處便是賈寶玉的故鄉。 “大”、“太”相通,“荒”、“行”諧音,故曹雪芹所稱的大荒山可能就是“太行山”。天壇山所在是壹道長嶺,天壇山、日精峰、月華峰是這壹道長嶺中的3個高點,埂為地勢高起的長條形地方,加以此處森林茂盛、郁郁蔥蔥,似是紅樓夢中的青埂峰。《紅樓夢》中的赤霞宮、靈河、絳珠草似是在此地都可找到對應之物,難不成曹雪芹是參照此地描寫的太虛幻境?

7.特殊的地貌成為關隘建設的基礎

沿斷層多為低谷,於是景區南緣斷層形成的低地便成為叢山中晉豫的交通之道,在險要處——封門口設置了關隘,每天有固定的開關、閉關時間,對過關還有些要求。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欲從這裏進軍山西,中國軍隊在封門口扼險拒守,致使日軍久攻不下,傷亡慘重。

8.特殊的地質地貌,形成特有的自然奇觀

“王母娘娘過天燈”是天壇山特有的自然奇觀,無風的夜裏,可見點點“燈火”從天壇山北西的王母洞升起,經天壇峰向南飄去,古人有許多詩贊美這壹奇觀。類似景象也見於峨眉山、廬山,但卻沒有天壇山這樣明亮、密集、壯觀。其應是斷層錯開深部連續電場後由感應生成。

海上和沙漠都可見海市蜃樓,天壇山也常出現山市蜃樓,其成因為:景區森林蒸騰形成濕度大的上升氣團,與景區外禿山形成的幹燥上升氣團相遇,氣團界面清晰穩定時產生的光學現象。

風景區美學價值的提高是壹個錦上添花的過程。地貌基礎是這壹過程的起點,起點越高,後來加入的美因子愈多,風景就愈美。

9.豐富的地質遺跡,為王屋山戴上了“世界地質公園”的桂冠

天壇山的快速上升,使山體遭受深深的剝蝕,暴露了豐富的地質遺跡,使之成為壹個科學資源的寶庫,助其取得了“世界地質公園”的桂冠。重要的地質遺跡有以下幾處:

1)大陸地殼剛從洋殼中萌生,最先露出海面的島嶼(陸地)稱為陸核。天壇山景區古中元古代地層厚數千米,向東過鄭坪後,古中元古代地層消失,太古宙地層上直接覆蓋新元古代地層。這裏正處黃淮陸核的邊緣,是研究大陸地殼生成的理想地區。

2)景區有清晰的地殼上升證據:河流蜿蜒曲折的平面形態與V字形深谷相結合,河谷兩側具多級階地,有太古宙地層與第四系黃土直接接觸的斷層。

3)太古宙地層表面有紅色的古風化面,表明此時大氣中已有壹定的氧氣。

4)華北平原的土地現處青年期;王屋山丘陵區山頂為土地,溝谷為巖石,屬老年期;天壇山景區土地全被侵蝕,處於消亡期。土地生命周期的這3個階段匯聚在壹起,是極為珍貴的科學資源。

5)擁有清晰的不整合面。

上述演化關系及其對景區美的貢獻見圖3-1。

圖3-1 王屋山風景區的美因子

四、天象、氣候難於獨立成景,只有與地貌、植被、建築等相匹配才能突顯它們的美

日光、月光普照大地,朝霞、晚霞到處可見,降雨、下雪無所不在,能見到這些的地方並不都是風景區,單純的天象、氣候只是風景區的壹個美因子,只有與地貌、植被、建築相匹配時才能顯示出美。

“日照香爐生紫煙”、“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瞑”、“初日照高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都是描寫日光的美,但都是日光與其他美因子匹配時顯現出的美。

日出是天象景觀中最美的壹種,但是只有在面臨平原(或丘陵)的高山上或面臨大海的山上才能看到壯觀而動人心弦的景色,泰山、黃山觀日出屬前者,福建鼓浪嶼觀日出屬後者。

雲的美也必須與不同地貌匹配才有特色。“山抹微雲”、“雲橫九派浮黃鶴”、“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朝發白帝彩雲間”,是雲在不同特定環境與地貌組合形成的美。在峨眉山金頂觀賞,只見雲海無邊,群峰時隱時現,猶如白雲上的仙島,顯示無窮的變幻。從萬佛頂東望,峻峭的山頂矗立雲端,陽光下殿宇巍峨、瓊閣生輝,宛如靈霄寶殿,此為雲與地貌建築組合的美。

五、風景區各種美因子與景點都有內在聯系,其組合形式由風景區的地質地貌決定

每壹個風景區都有許多特色不同的景點或許多不同的美因子載體。壹個景區之內,景點或美因子載體都有內在聯系,且類似景區總是以相對固定的景點成員或美因子載體類型組合在壹起。例如丹霞風景總是有紅色懸崖、孤峰、平緩的洞穴等;石灰巖風景區總是由峰林、石林、天坑、洞穴、鐘乳石等組成;黃山、華山等景區則由陡峭的山峰、深邃的溝谷,形狀奇特的巖石等組成。某些組合中的特有成員,不會出現在其他風景中,例如巖溶風景中的鐘乳石,不會出現在黃山、華山等景區;巖溶風景的洞穴與丹霞風景的洞穴,在形態上也迵然不同。風景的特殊組合是由地質原因,即地面的升降、巖石的軟硬、可溶或不可溶、是否成層等因素決定的。即使文化載體也與之有密切關系,如石窟、棧道開鑿在懸崖上,關隘設立在兩條峽谷的分水嶺上,水庫建在山區或丘陵區的江河上,所以風景成員的特殊組合,也包含文化載體的內容。絕大多數美因子載體直接位於地貌之上,地貌是地學內蘊在地表的表現,故地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將這三方面連接成壹個整體,是連接各類美因子載體的紐帶,因而風景的多元組合,必然以地貌為基礎,地貌是美因子載體組合在壹起的內在原因,從以後的敘述可知,各類風景成員的特有組合,恰好與風景的成因類型相吻合。兩者的壹致性,表明本書的風景成因分類深入到了風景的本質,因而分類是正確的。

六、景區各種美因子的歸類

風景區是由各類美因子載體組合而成的,故風景的分類實質是美因子載體組織、組合的分類。如前所述,美因子載體種類繁多,必使分類過於煩瑣而無實際意義。因此,在討論風景分類之前,必須將美因子載體進行歸類,以便分類簡單明了。

風景區的美因子載體可以地表面為界分為兩大類。

地表以上的美因子又可分為自然的和文化的。自然的是天然的產物,如植物、動物等,它們有生命,生長於地面之上;水、冰雪、煙雲光照是無生命的,其中水與冰雪可直接依附於地面,而煙雲光照籠罩在地面之上,與地面結合才能成景。在風景這個領域可以用地貌代表地面,因此,我們將上述物質稱為地貌的自然負載物。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可以分為物質的和非物質的。物質的是可以直接見到的東西,如建築、雕刻、工程等,它們直接依附於地面,如同植物生長在地上壹樣。非物質的只能依靠書籍的記載或人們的記憶和傳說得到了解,例如過去發生過的戰爭、政治事件、名人的事跡以及神話傳說等。井岡山、延安、西柏坡這些革命聖地不僅有大量革命文獻記載,還有毛澤東、劉少奇等革命領袖生活、工作的遺跡;宗教聖地不僅有宗教傳說還有廟宇等建築等。此為地貌的文化負載物。

地表面以下的東西是地球演化發展的遺跡,是壹部有關地球演化的歷史巨著,從它們可以看到地球天文期以後的演化過程:洋殼的特征,大陸地殼的生成,大陸地殼的分裂和海洋的擴大,地球大氣成分的變化,地球溫度的變化,生物如何發生和進化……這是壹門科學,從旅遊的需要出發,無需了解太深太細,做到科普即好,可讓旅遊者增加知識,並能增強生態環境意識,自覺地參與保護地球的行動。

地表以上植被、動物與地貌結合的生態問題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故有生態旅遊的興起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地質遺跡和生態是風景區的科學美因子。

綜上所述,美因子可分為4類:地貌屬於基礎;植被、動物、煙雲光照、冰雪屬於地貌上的自然負載物;文化、宗教、民俗民居屬於地貌上的文化負載物;生態、地質遺跡屬於地貌之科學內涵。本書對風景的成因分類,將按各類負載物與地貌之組合進行。